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馬拉松是健康殺手?網傳文章多錯誤

馬拉松是健康殺手?網傳文章多錯誤

馬拉松是健康殺手?網傳文章多錯誤



馬拉松賽事資料圖

最近幾個月," 都市白領 " 何沖養成了每天至少走一萬步的習慣。" 身邊不少朋友在跑馬拉松,我想通過每天鍛煉,增強耐力,有機會先從『半馬』跑起!"


其實,不只是何沖,去年一年在中國田徑協會註冊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就已達到 134 場,超過 150 萬人次參賽。在我國許多都市,跑馬拉松正在成為一種時尚運動。馬拉松雖然距離較長,但其實屬於基礎性運動,起點並不高,參與者基數大。不少參賽選手更是熱衷於個性裝扮,像是參加一場 " 歡樂嘉年華 "。與之相伴,幾乎每一年都會有馬拉松選手中途身體不適,甚至發生猝死意外。


近來,網路上流傳一篇文章《馬拉松——最愚不可及的 " 健康殺手 ",最令人心痛的體育騙局》。文章把前段時間一篇頗受爭議的朋友圈熱文《中國式馬拉松騙局,商業驅動下的蒙昧與狂歡》進行 " 翻新 ",添加了一些看似有理的證據,將馬拉松運動定義為 " 健康殺手 ",試圖全盤否定馬拉松運動。這篇文章可信嗎?我們還能放心地跑馬拉松嗎?


網傳文章三大證據頗多牽強附會和事實錯誤

網傳文章為了說明 " 馬拉松是健康殺手 " 的觀點,用了很多具有轟動效應的所謂證據,如迪拜王子猝死、奧運萬米冠軍死於心臟病等。但是記者仔細查證,發現其中頗多牽強附會、生拉硬拽之處,以下例舉三例:


偽證一:" 高富帥 " 迪拜王子猝死,是因為跑馬拉松?


實情:雖然官方稱迪拜王子拉希德死於心臟病,但據英國《每日郵報》2015 年 9 月報道,知情人士稱王子可能有吸食毒品、服用激素等不當行為,因此具體死因有待商榷。況且,將鐵人三項直接等同於馬拉松,本身是不嚴謹的。


偽證二:全世界壽命最短的地方是肯亞?因為他們最會玩馬拉松。


實情:世界人均壽命最短的國家並非肯亞,而是西非國家獅子山。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 2016 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2015 年男女合計平均壽命最短的是獅子山,為 50.1 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各國的平均壽命同樣偏低,其中安哥拉為 52.4 歲、中非為 52.5 歲。事實上,非洲國家的人均壽命問題,與當地的嬰兒死亡率高、社會不穩定、醫療條件差、氣候等一系列因素都有關,而與是否為長跑大國沒有直接聯繫。

偽證三:1956 年墨爾本奧運會萬米冠軍、蘇聯功勛運動員庫茨死於心臟病。


實情:庫茨並非死於心臟病。維基百科查詢顯示,庫茨退休後當了教練,1975 年死於一場因安眠藥與酒精混合而導致的自殺。


運動醫學專家建議:有必要進行賽前健康篩查


雖然 " 健康殺手論 " 證據存疑,但人們依舊有所擔憂:跑馬拉松究竟會不會危害健康?為此,記者採訪上海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授徐昕。他曾先後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工作,對運動醫學頗有研究。


問題一:馬拉松是否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 這種說法太偏激。" 徐昕認為,不管從事何種運動,在人體各系統尚不能適應特定強度的情況下,過分強調成績和強度的提升,都會有損健康。換句話說,盲目參與馬拉松運動有可能帶來健康的風險。但是,只要科學合理地規劃和參與,循序漸進地提高跑步的距離和配速,不僅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還會對健康有促進的效果。


作為長距離耐力項目,馬拉松可以提高人體心肺功能、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和下肢骨密度、提高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病等。而在心臟機能方面,長期科學合理的馬拉松訓練,可使心臟體積增大、收縮力量增強、心力儲備提高,提高心肌功能,使人體機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問題二:怎麼看待馬拉松中發生的猝死事件?跑馬拉松對心臟是否有傷害?


運動猝死的全稱是 " 與運動有關的猝死 ",而不是 " 運動引起的猝死 "。1998 年徐昕在中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有關我國運動猝死的研究文章顯示,當時並沒有發現運動項目、運動強度與運動猝死之間的相關性。現有的研究則進一步披露,猝死的原因多由於運動參與者本身存在的疾病而引發,直接說運動造成猝死是不準確的。

梳理國外的報道發現,運動猝死的發生率與普通人群猝死的發生率其實非常接近,而且馬拉松並不是運動猝死發生的最常見運動。之所以現在較常聽到馬拉松運動猝死事件,可能與馬拉松運動賽前醫學評估和普及力度不足、馬拉松運動受到關注高等因素有關。


徐昕指出,在馬拉松運動中,心臟的問題確實應該予以重點關注。長期進行馬拉松運動,可以引起心臟結構上的一些變化,如心肌肥厚、心腔擴大、安靜心率減慢等 " 運動員心臟 " 的表現,但這些是心功能良好的表現,是心臟對運動的良好適應,並且是可逆的。


雖然前幾年歐洲有學者對馬拉松運動員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心肌纖維化現象,但相關研究結論發表後引起很大爭議。後來又有人做了類似研究,卻沒有發現這種由於馬拉松跑引起的心肌纖維化現象。


問題三:馬拉松運動會傷害膝蓋,這是真的嗎?


過度運動會導致人體發生一些過度使用性損傷,膝蓋損傷不僅在馬拉松跑者中比較常見,在其他一些運動項目中如羽毛球、足球中也很常見,甚至跳廣場舞的人群膝蓋損傷也較多。同時,即便不運動、長期久坐,也會因為缺乏運動造成機能性衰退,引起膝蓋損傷。


徐昕強調,並不是每個參與運動的人都會出現膝蓋損傷。出現膝蓋損傷主要還是與技術動作、運動前熱身、運動後放鬆等環節不夠合理有關。只要在運動前、運動中做好預防損傷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或減少損耗的。以膝關節為例,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增加下肢的柔韌性、矯正不良姿勢等,都可以幫助避免或減少 " 膝蓋傷 "。


問題四:馬拉松有門檻嗎?哪些人不適合馬拉松?


" 門檻是相對的。" 徐昕認為,如果參與馬拉松的人,本來就患有一些潛在的慢性疾病,讓他短時間完成 " 全馬 " 風險就會很高。但如果只是慢跑,並以 5 公里、10 公里等逐漸增加跑步的距離,那麼風險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對他的健康狀況改善有益。


目前,我國的馬拉松賽事在開始之前,會通過各種方式提前告知禁忌症,這應該引起所有馬拉松參與者的重視。一般認為,有以下疾病的人群應該謹慎:先天性心臟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禁止參加)、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炎或有心律失常者,等等。


問題五:對於普通人參加馬拉松,有什麼意見建議?


" 對大眾來說,健康的運動並通過運動促進健康,是最重要的。從我的研究方向來講,在參與馬拉松運動時,應該提高對心血管因素的關注,遵循循序漸進等科學訓練原則,不盲目追求運動成績和娛樂性。" 徐昕建議,在自己不能確認是否適合參與馬拉松時,建議提前進行專業的運動醫學篩查和評價,了解自己的體質狀況和運動風險。在醫學檢查、體力活動水平、運動測試結果和風險分級的基礎上,再決定是否適合 " 賽馬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廣網-體育 的精彩文章:

完美身姿!美國運動員拍大膽裸體寫真

TAG:央廣網-體育 |

您可能感興趣

手抖是帕金森?臉紅是高血壓?網傳「大病先兆自查表」,可別全信
網傳清肺方法靠譜嗎?健康護肺記住這5件事
鄭爽耍大牌不敬業?網傳鄭爽自玩手機讓替身跟羅晉演對手戲?
網傳馬蓉想不開了?馬蓉的假媽媽微博力挺她!無語!
網傳王子文早已結婚生子 老公劉豐源和文章馬伊琍關係很好
網傳的「減肥利器」青梅果,靠譜不靠譜?
網傳「禾木牧羊人徒手與狼搏鬥並制服」系謠言,別再傳了!
網傳王思聰帶愛犬坐私人飛機:一句話扎心周鴻禕
雪莉手腕受傷緊急就醫,網傳疑似自殺!
網傳安踏簽約 「扣籃王」 扎克.拉文?
網傳有一對明星陳偉霆迪麗熱巴即將公布戀情?網友小姐姐你不能輸鹿晗
爭氣肯尼,網傳宋仲基宋慧喬結婚喜帖曝光 眾多女粉絲無奈哭暈(圖)
網傳趙麗穎曾是坐台小姐,卓偉一句回答讓你無話可說
網傳中南海保鏢大戰俄羅斯搏擊高手的真相竟是這樣?
網傳「蒲公英可殺死幽門螺桿菌」可信嗎?
網傳老幹部霍建華是奉子成婚?還說是林心如逼迫的,老霍心中最愛依然是陳喬恩?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你知道各形容誰嗎?網傳的復原圖你覺得有神韻嗎?
陳妍希可能不再是最丑小龍女,網傳宋慧喬將演小龍女,造型如龍精
網傳毛曉彤和陳翔已經分手,毛曉彤這微博泄露秘密,原因疑似出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