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面對呂后的婚外情,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劉邦面對呂后的婚外情,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劉邦面對呂后的婚外情,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文/淵淵


問:呂后有過婚外情嗎?


有。


問:婚外情對象是誰?

審食其。


審食其是誰?


答:和劉邦同鄉,也是沛縣人。身份是舍人,舍人即門客和家臣。藺相如也當過「舍人」。不過審食其這個舍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已經造反起義的劉邦照顧仍留在沛縣的家人。《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寫到:「辟陽:以舍人初起,侍呂后、孝惠沛。三歲十月,呂后入楚,食其從一歲,侯。」 審食其在沛縣就服侍了呂后三年零十個月,過後還陪同呂后在項羽處吃了一年的苦。


問:呂后與審食其的婚外情在歷史上有證據嗎?


有。《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寫到:「辟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辟陽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辟陽侯就是審食其。司馬遷說審食其很得呂太后的寵幸,但是司馬遷卻沒有說清楚呂太后是如何地寵幸他。不過根據後面漢孝惠帝大怒要殺審食其,及呂太后自己慚愧而不能向自己的皇帝兒子為審食其說情來看,呂后應該是「寵性」了審食其,絕對不只是「寵幸」。

問:呂后與審食其的婚外情是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推測應該是在呂后被扣押在項羽軍中之時。司馬遷用很老練的筆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寫到:「食其亦沛人。漢王之敗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呂后為質,食其以舍人侍呂后。其後從破項籍為侯,幸於呂太后。及為相,居中,百官皆因決事。」司馬遷先表述了審食其與呂后在項羽軍中共過患難,然後接著說審食其被呂后寵幸從而把持朝政,關鍵是住在宮中。司馬遷這就是要告訴我們世間所有的事情必有因果聯繫,審食其不會無緣無故地受到呂后寵幸,原因就在於他們在項羽軍中共度了一年的艱苦歲月。至於他們是怎麼共度的,審食其今日所受寵幸有多重,當年他們共度之情就有多深。不過審食其與呂后不是在項羽軍中就突然爆發婚外情,而是之前在沛縣之時審食其就已經服侍了呂后三年零十個月,而這段時間劉邦一直在外征戰,呂后處於感情的真空期,審食其很好的填補了這一段空白,奠定了和呂后的感情基礎。過後落入了項羽軍中,苦難的客觀環境只不過是一根導火線,讓呂后寂寞空虛且受傷的心最終貼向了審食其。


問:最關鍵的是劉邦知道嗎?


答:劉邦絕對知道。從劉邦冊封審食其為「辟陽侯」就可以得知劉邦知道呂后婚外情一事。「陽」者,男性之生殖器也;「辟」者,《說文》的解釋為:「辟,法也」;「辟陽」者,有切除及懲罰男性生殖器的意思。通過劉邦冊封給審食其的封號就可以知道劉邦絕對知道其和呂后的事情,但是劉邦並沒有對審食其做出任何處罰,反而是給了他一個侯爵,只是在封號上對審食其進行了警告和調侃。劉邦對待老婆出軌的這件事情上,心真的是大。在對待姦夫上,更是來了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神來之筆。


問:劉邦冊封審食其為「辟陽侯」,會不會是碰巧。

答:世上沒有這麼多碰巧的事情。劉邦能當皇帝,必有幾把刷子。那個對他好過,那個整過他,他都門兒清。比如劉邦當皇帝後因為他大嫂當年曾經得罪過他,所以一直不冊封大嫂的兒子劉信,最後經過劉邦老爸「太上皇」的反覆勸說,劉邦才懷著憤懣的情緒冊封劉信為「羹頡侯」。何謂「羹」,即羹湯,何謂「頡」,顏師註:「頡,音戛,言其母戛羹釜也。」原來,劉邦年輕時曾經為了躲避難事,常帶朋友去大嫂家吃飯。但大嫂討厭他,當劉邦和朋友來到大嫂家吃飯時,他大嫂就假裝羹湯已經吃完,用勺子刮鍋。劉邦的朋友們只能很尷尬的離去,所以劉邦從此便記恨上了大嫂。這件事情在《史記·楚元王世家》上有記載,以劉邦自己的話說就是覺得大嫂太不像長輩了,因此封給她兒子一個羹頡侯,用來羞辱自己的大嫂,同時也表明自己以德報怨。所以劉邦通過封號來影射、羞辱、警告是一個習慣行為,「辟陽侯」的稱謂絕非劉邦碰巧,恰恰是劉邦對審食其的調侃與警告。



劉邦面對呂后的婚外情,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劉邦為什麼能心大得無視呂后的婚外情,為什麼能腦洞大開地冊封姦夫為「辟陽侯」?我想有很多原因,比如有時代背景的原因,秦漢時期的性觀念相對開放。秦宣太后可以與義渠王私通生子,漢武帝母親王娡可以先嫁他人生子,然後離婚再嫁漢景帝。這樣弔詭的事情在北宋及以後的朝代是不敢想像的。因此在此大時代背景中劉邦對呂后的婚內出軌不是特別較真。畢竟這頂綠帽子是劉邦未登帝位之時發生的,只要呂后能知錯並不再犯就行。同時劉邦也通過冊封之事警告了姦夫,不準其再越雷池半步。


或許劉邦對呂雉還有情感愧疚的原因。畢竟呂雉不滿二十就嫁給了三十五歲的劉邦,劉邦未發跡之前,呂雉受了不少苦。特別是落在項羽手中的哪一年,呂雉一直在鬼門關上徘徊。在楚營的哪一年,呂雉承受了普通人難以承受的肉體與精神上的折磨。所以劉邦對呂雉有著深深的內疚,他能理解那段歲月的苦楚,他能明白要走過那一段歲月實屬不易。所以在那個時期呂后與審食其的那點兒事情,他不想追究。每天活在死亡的陰影下,找種情感方式慰藉已經屬於劉邦能夠包容的情理之中了。



劉邦面對呂后的婚外情,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我想上面的原因兼而有之,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劉邦是一位皇帝,他必須擁有帝王的思維方式。一方面劉邦初登帝位,根基尚不穩定,外部異姓諸侯王那個不是他的心腹大患。攘外必先安內,如果自己在沒有剪除外部異性諸侯王的時候就拿自己的親人開刀,只能是親者痛仇者快,自己削弱自己的實力。我們可要知道呂后的兩位哥哥呂澤與呂釋之都在軍中效力,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在軍中和劉邦的沛縣集團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聲望。另一方面,劉邦一上台就開始清算自己的老婆的歷史舊賬,那麼跟隨劉邦的文臣武將與異性諸侯王中豈不是大多數人都要人人自危嗎?那這樣不是要逼迫得罪過劉邦的文臣武將與異姓諸侯王提前走上反叛的道路嗎?所以對呂后的出軌之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冊封姦夫審食其為「辟陽侯」比冊封雍齒更具有穩定人心的作用。因此不管從哪方面分析,劉邦和呂后的利益都是一致的,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劉邦必須牽著呂后的手,對她說道:「我們一家人風雨同舟!」



劉邦面對呂后的婚外情,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另外,劉邦除了有皇帝思維以外,仍然保留著他的流氓思維。劉邦可以置自己父親的生死不顧,叫嚷著讓項羽分他一杯羹。劉邦也可以在逃命之時反覆幾次推自己的親生骨肉下車。劉邦對自己的直系血親尚且如此,老婆出軌對於劉邦來說不過是「天空飄來五個字,這算個屁事」。因此劉邦就是一個流氓,還是一個能作《大風歌》有點文化的流氓。所以楚國貴族後裔項羽輸給劉邦不冤,俗話不是說了嗎: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劉邦面對呂后的婚外情,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淵淵讀史記 的精彩文章:

TAG:淵淵讀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劉邦面對一生中最痛恨的雍齒,為何沒有殺他反而封他為什方侯?
袁紹和劉邦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處理方式,註定了不同的結局
項羽死後劉邦面對他的屍體並沒有忘記他們曾約為兄弟
關於劉邦面相的傳奇故事
漢高祖劉邦面貌天生有龍相:僅憑一頓飯就將呂雉娶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