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個月前突然心心熱熱地跑去當塗,後來在李白醉酒後因捉月而淹死的采石磯邊跌進了『江邊一掊土』,無奈在又黑又髒的水邊洗了大半天,還沒把自己陰乾,就在一種古人說的『?』態下腆著臉打車去了馬博(馬鞍山市博物館)。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江南地區馬博不算什麼大館,但也算獨具風采,為了那一絲千里蒓羹的美好嚮往,再狼狽也得忍著。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幽詭燈光下一個光頭館員坐在一排漢代大罐前,嘴裡不停念叨著『這些都是出土的……』,我氣憤地撣了撣身上的干灰,心裡狠狠地說「我才是剛出土的!」我生氣除了是因為內心的快樂被他對歷史的懵懂所沖淡(他不知道漢代和春秋哪個在前),更是因為自己對於期待已久的六朝文物也同樣頗感迷茫。

今世有所謂『燒成溫度』的科學理念,但古代並不刻意區分,從歷史進程來看,從陶到瓷也絕不是簡簡單單的遞進關係。


陶字嚼在嘴裡有一種清新感,涵味雋永,難怪文人捨不得丟棄,用以稱美所有泥土造化的奇蹟,可以『陶』冶性情,可以『陶』然欲醉,藉由體會農業文明的快樂與質樸。何況馬博的許多早期青瓷,沒有幾十年的專業眼力,混淆於三代灰陶也不算蒙羞。


一件件追根溯源,很多都是從位於市內的古代墓葬出土的,因此往大了說這幾乎是大半個地下世界,即便是生前所用,百年後也成為了幽埋三尺之下的『明器』。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我沒說你不是青瓷,只是小馬哥你太農村太陶器了


等比縮小的牛馬、穀倉、樓閣、獸圈數量龐雜,殘留了稀黃斑駁的青釉,烏啞無光的圓頂陶囷讓人想到了慷慨的魯子敬和暗含殺意的周公瑾,一些俯秣馱馬足短如豬,可置掌中翻玩,桊牛和鞍馬似乎是直接捏塑的,肢蹄粗碩,細節全靠篾片搠劃,卻依然神采如生。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這種造型,難道說明是用來煲雞湯的咩

當然還得說說能實用的瓶瓶罐罐,魂瓶是我所見過最高水準的,上端樓閣重重,眾鳥攢簇,瓶身上還帖塑魚龍蛙蟹,更多的是一尺來高的雞首罐,嘴張了一千多年,從死口變成了活口,實際上是開啟了隋唐以後的短流壺的先聲。


模糊中覺得像是一隻雞慢慢凸胸疊臀,最後徹底變成一隻壺的轉換過程,等等,這種感覺有點違和,剛剛的角落裡就有——那隻滾圓如鼓的獅插,不亦如此乎?下巴貼著一坨毛,眼眯成線一臉死相,和討打的沙皮狗差不多,這和邊上那幾個正常的卧獅大不相同。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咧嘴傻笑的青瓷燭插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帶有廡殿樓台和鳥獸游魚貼塑的魂瓶


清風下讀一段吳竹簡,聽一曲廣陵散,肯定會深深地愛上這個時代,膩到銷魂的香薰,臭到掩鼻的尿壺,都是至高無上的。


其實那時候的陶香薰做得並不十分考究,就是一個大不盈掌的小缽鑿麻麻的幾十個洞,真就還不如尿壺——對不起,又說粗話了,應該叫虎子——做得更考究。


魏晉的虎子已經趨於制式化了,一般都是幽幽泛光的青瓷,形如卧繭,虎口大張,肥碩到幾乎無腿,兩脅刻翅,背上一根細細柔柔的提溜把兒,和水注有些相似,還有少數是更趨簡化,釉層更薄更黃的低端品。


其實市區高端展品最集中的還得說是朱然墓,距本館一步之遙,可惜陰差陽錯未及前去,留了一個美好的遺憾。


朱然墓最大的亮點是漆木器,三國時代的彩繪食器算是填補了一個不小的空白,使得後來人對於當時高層貴族飲食起居得窺一斑。


馬博的漆器似乎一件也沒有,卻有一套與之『神意相似』的青瓷槅令人不舍:館藏四件堆疊,下緣帶有較淺的壼足,九個分隔大小錯開,雖然沒有漆槅的生動彩繪,但古樸靜好卻絲毫不輸。


朱然墓有中國早期的名片(『木刺』),漂亮的楷隸交融,馬博則有更寶貴的東吳房產證——孟贇錫地券,底子青黑,鏨文金黃,稚拙古雅的筆道,間雜著幾個粵若稽古的別字,與鄂君啟節的端莊雅正大不一樣。


墓銘類器物馬博還有東晉孟府君磚,總共五方,字體各有千秋,內容完全一致,重要的話說三遍,重要的碑刻五塊,道理看來是相通的。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五塊孟府君墓碑中的一塊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長這麼矬,還是個一隻耳,你還好意思說你是鼎,好吧,我信你


但歷史學家卻對這樣的做法產生了猜測考據的興趣,所以究竟為何立五銘至今說法不一,這也正是考據的樂趣所在。但我這樣的俗眼凡夫,卻常常為『大寶重器』所吸引,陶瓦磚石看得闌珊,有些勾起青銅的念想。


當然馬博的銅器絕不在少,春秋的寬鍔劍侈口扁腹鼎,還有東漢提鏈鳳耳扁壺,都算各自時代的上品,但只有走到那件百餘斤的商代大銅鐃面前,才突然怦動起來。


我書讀的少,必須承認這真的嚇到我了,三代的樂器「從鈴開始」,一種是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搖頭晃腦哼哼唧唧,另一種不經敲打就一聲不吭的,銅鐃就屬於後一類。


馬鞍山大銅鐃里外都有紋飾,外壁以連珠紋和勾連紋為邊界,中間填了四大片的菱形雷紋,並有兩個眼狀凸起,真有一種和古人靈魂咫尺相對的恍覺。馬博的展覽方式比較討巧,頂上安鏡,能照透內腔,穿視甬底。


還有一個西周的甬鍾也不錯,平舞有旋帶干,特別是乳釘很長,但表面的竊曲紋卻相對模糊,整體比較規整,視覺衝擊力稍遜一籌。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知道可排上天下第幾大鐃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合瓦截面內部,這麼看就像一隻深邃的大眼


沒看到出土日小我一天的東晉窨井蓋,多少有些遺憾(館方說從沒展出過),因為鏤空類的青銅器對我永遠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比如東漢的三足香薰,馬博有兩件,只展出了一件,多少有點摳。


龍柄香薰器型稍矮,底下承盤,爐體密綴蓮蓬,頂蓋有威鳳張翅奓尾,神人一立二跪,伺養甚謹。龍柄爐和一些常見的鐎斗類同,但不同之處在於,其繁密工巧中帶著神秘的氣息,隨著消逝千年的香爇裊裊縈飛,因此要比藏著掖著沒展的那件更靈動,而後者則突出『敦實』,像是一頂王冠,爐頂設計與龍柄香薰不無相似。


總體來說香薰要比博山爐更通透,馬博也有博山爐,年代是東晉的,設計簡潔,旁側帶鈕,只有頂蓋部分為山巒,俏似蓮萼,洞孔略感稀疏,下體渾然是一具銅豆,竹節承柱下方還有侈口圓盤。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龍柄三足承盤熏爐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館中青銅鏡以漢為最早


到了東晉時期當然多數青銅器都日趨式微,只有銅鏡相對保持繁榮,雖然和戰漢的黑漆古沒法相比,但紋飾上的大膽創設可以算是不小的亮點。


馬博能看到不少漢魏直至唐宋的上等銅鏡,東吳鏡中帶半圓方枚紋飾很多,而且往往很密很細,神獸深浮雕非常鮮活,但這還不是我的最愛,真正讓本菜兩眼放光的是隋代的那種分格的鳥獸鏡,惜乎這樣的鏡子在馬博也是難得一見。有個疑問始終縈繞在心:有些漢魏古鏡銅色瑩黃半透,近乎岫玉,是不是玄錫多磨的效果,有點好奇。


上佳的瓷器也會產生通透感,如銀類雪的北方白瓷出現之後,南方越窯系青瓷依舊不改初衷,到秘色瓷達到了頂峰。


馬博有少量長沙窯,形態周正,但更多的還是宋代的繁昌窯,實際上也是越窯的分支余續,比如一些帶有唐風的葵口高足杯,還有器壁厚重的茶盞托,都與前面所見的兩晉青瓷遙相呼應。


可喜的是不久之後吉州窯異軍突起,一些褐彩的梅瓶和方枕足可與北方磁州窯媲美,在瓷器逐漸平民化、生活化的進程中,這樣的地方窯口扮演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享受後代的頂禮膜拜當之無愧。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吉州窯產品系列很多,甚至包括這種八角綠釉枕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沉穩中不失華麗的琺華鼓凳


啥,說好的在博物館騎馬呢?……腦洞大怪我咯,人家就是想標題黨嘛!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正在那裡等你!

在博物館裡面「騎馬」,是怎樣一種體驗?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大禹治水留下的神碑,消失千年,終現人間
當畫家,也是要懂一些市場經濟的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展覽?

TAG:博物館看展覽 |

您可能感興趣

駕駛火星探險車是怎樣的體驗:就像是在騎馬
駕駛火星探險車是怎樣的體驗 像是在騎馬
你們想知道在沙灘上騎馬是怎樣的體驗嗎?來試試
搞笑穿幫:原來電視劇是這樣拍攝騎馬場景的,這畫面太有喜感了!
趙麗穎「騎馬戲」竟是這樣拍! 現場影片流出驚呆粉絲
趙麗穎騎馬戲竟是這樣拍!現場影片流出驚呆粉絲
一個不會騎馬的現代人是如何在古代將軍面前裝大頭的?
這個裸身騎馬遊街的女子:她是誰?
原來古裝劇騎馬是這樣拍的
沒特效是真的尷尬!電視劇里的騎馬鏡頭是這樣拍攝的
騎馬、養雕、打獵,他們仍然喜歡這種原始生活狀態
騎馬戲原來是這樣拍的!「曲妖精」王子文曬現場笑哭網友
女人喜歡「騎馬」的三種暗示,你見過幾個?
同樣都是騎馬,金毛騎出了風采,二哈卻讓人嘲笑!
古代哪些人可以在紫禁城騎馬?
貝克漢姆的女兒就是不一樣,小七一人騎馬還敢隨時鬆開馬韁繩,真是值得點贊!
每個人都屬於一個西遊取經團隊,騎馬還是走路,得看你是誰?
紫禁城騎馬是什麼榮譽?獲賜者又有哪些具體規定?
能騎馬不等於會騎馬!戰馬的四種步伐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