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學者稱轉基因被妖魔化,國外勢力蓄意詆毀中國轉基因政策

學者稱轉基因被妖魔化,國外勢力蓄意詆毀中國轉基因政策

近年來中國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玉米,但卻未見轉基因大豆獲得生產安全證書,進行商業化種植。有學者認為,中國目前處於轉基因產品「能吃不能種」的尷尬局面,而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於謠言影響了公眾對轉基因的接受度。


日前,在「中國農業生物技術發展、挑戰及政策研討會」上,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胡瑞法稱,轉基因現在被網路媒體妖魔化,國外勢力通過刻意篡改和歪曲國際權威機構的報告和文件製造了一系列的謠言,讓消費者形成了轉基因「不安全」的印象。


本次研討會由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農業生物技術傳播平台和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聯合舉辦。胡瑞法主要從事發展經濟和農業技術經濟研究,兼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科技與生產部主任。曾任世界銀行中國農業科技投資項目顧問、亞洲發展銀行項目顧問、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經濟項目專家、國際水稻研究所經濟項目專家等。

中國轉基因研發的實力


在針對轉基因的眾多質疑中,安全性問題被質疑最多。


胡瑞法表示,他的團隊通過檢索並閱讀SCI(科學引文索引)中有關轉基因農作物安全的全部論文(共9333篇),其中得出食品不安全結論的僅有32篇。而通過對這32篇論文的追蹤研究,發現其最後都被學術界否定了。今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院也發布報告支持「轉基因作物安全」這一結論。


在這一條件下,中國的轉基因研發國際競爭力如何?是否會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轉基因產品商業化後,外國公司將控制中國的種子市場呢?胡瑞法回應稱,中國的轉基因研發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跨國公司將控制中國糧食安全的觀點缺乏依據。

胡瑞法跟他的團隊以國際上所發表的全部SCI論文數據為依據,採用文獻計量分析的方法,檢索出美國Web of Science資料庫時間跨度從1973年到2014年有關轉基因的論文共有37334篇。其中,美國研究人員發表的SCI論文高達15748篇(42.2%),遠高於處於第二位日本的3822篇(10.2%)和第三、四位中國的3131篇(8.4%)和德國的3115篇(8.3%)。

學者稱轉基因被妖魔化,國外勢力蓄意詆毀中國轉基因政策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國研究人員所發表的轉基因研究SCI論文的增長速度遠超於其他國家。2014年,中國發表的轉基因論文數量達到447篇,與美國的456篇相比僅相差9篇。胡瑞法稱,這表明在轉基因技術的基礎研究方面,中國已與美國發表的研究成果不相上下,美國和中國成為目前轉基因基礎研究競爭力最強的兩個國家。

學者稱轉基因被妖魔化,國外勢力蓄意詆毀中國轉基因政策


另外,轉基因分作物研究方面,水稻、棉花這兩項,中國領先世界,其它作物處於國際第二。而批准授權的轉基因專利數量方面,中國落後於美國,但是遠大於第三位的日本及其他國家。在商業化技術方面,中國農民生產上所採用的轉基因作物技術絕大多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學者稱轉基因被妖魔化,國外勢力蓄意詆毀中國轉基因政策



中國轉基因產業化的挑戰

近年來中國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玉米,然而早已經於2009年通過了安全評估的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到目前為止,仍未能被批准商業化。以轉基因大豆為例,自2003年起中國大豆進口量已超過生產量,2015年進口量已為生產量的7.1倍。進口的大豆基本為轉基因大豆。但卻未見轉基因大豆獲得生產安全證書,進行商業化種植。


「能吃不能種」的現象折射出產業化進程推進緩慢背後的挑戰。為此,胡瑞法跟他的團隊研究分析了公眾對轉基因接受程度,其樣本來自於隨機抽樣調查的北京市12個超市、12個菜市場、1640位普通公眾,以及全國食品、農藥、種子、飼料四個行業的160位企業老總,還有對經常報道轉基因問題的54位記者。


研究發現,公眾接受轉基因食品的比例低於20%,支持轉基因糧食作物商業化的比例低於25%。不過,他同時還提到,網路、電視、報紙、微信等媒體介質是公眾有關轉基因安全信息來源最多的渠道。


胡瑞法稱,通過對公眾生物技術知識的測試發現,一半以上的公眾缺乏獨立判斷媒體有關轉基因信息正確與否的能力。他認為,轉基因現在處在被網路媒體妖魔化的大背景下,謠言直接影響了公眾對轉基因的態度。但是生物技術知識水平越高,其接受轉基因食品和比例越高。

此外,調查發現,在多數公眾缺乏生物技術知識的情況下,科普較難被公眾接受。


在研討會上,胡瑞法稱,謠言的產生和流行與國外勢力的介入有關,而地方政府的非科學(反科學)決策,助推了轉基因的反科普宣傳,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轉基因「不安全」的印象。


胡瑞法認為,國外勢力通過刻意篡改和歪曲國際權威機構的報告和文件製造了一系列的謠言,這些謠言成為國內反轉人士的主要「科學」依據。並且這些國外勢力還發表大量詆毀國家轉基因政策,蠱惑公眾反政府、反科學與反科學家的帖子,如農業部門主要負責人則常被冠於「利益官員」、「漢奸」等稱號,所有公開發表支持轉基因觀點的科學家都受到攻擊。


胡瑞法稱,國外勢力「有組織」、「有目的」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功地挑撥了政府、科學家與公眾的對立,醜化了政府和科學家,撕裂了中國社會。他認為,應該立即阻斷國外勢力對國內輿論的介入,充分揭露其試圖干涉國家內政、顛覆國家政權的陰謀。


胡瑞法還認為,要創造科學理性討論轉基因的輿論環境,採取措施杜絕對政府官員和轉基因科學家的人身攻擊,建立轉基因安全理性討論的平台,使有關轉基因安全性的討論回歸到以科學和事實為依據。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微生物所李寅發表固碳展望文章
科學家從人體細菌基因組中發現兩種新型抗生素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三千斤技術再創紀錄
視點:PM2.5防護 口罩別不上心
大麻或能解決美國阿片流行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的轉基因食物
許智宏:中國作物轉基因技術走在國際前沿,但產業化嚴重滯後
美國三大國家學院鑒定:轉基因作物人畜無害
轉基因蘋果將在美國上市,不會貼上轉基因標誌!
轉基因問題是如何撕裂中國社會的?
中國基因組巨頭華大基因放棄基因編輯寵物計劃
我國啟動中華基因組精標準計劃 發力國家基因科學基準
曾經的反轉基因活動家,有話對中國反轉人士說
中國六大基因基地,引領中國基因技術走向世界頂尖水平!
轉基因專項技術總師:轉基因安全性可控有科學結論
專家:轉基因謠言讓中國失搶佔國際制高點機會
轉基因豬器官移植需求強烈,中國有望成全球最大「移植器官倉庫」
爭議中,中國踟躕不前,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化卻高歌猛進
崔永元的反轉基因生意讓中國農業錯失良機
轉基因之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內切酶
崔永元食品公司上線,反「轉基因」鬥士or反「轉基因」商人?
新型轉基因水稻使用雜草基因來對抗乾旱影響
轉基因飛蛾攜帶了自毀基因,成為滅絕同類的利器
轉基因食品何時進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