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任伯年(1840-1896)清末畫家。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人。任伯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


1890年作王羲之與索書人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


他的人物畫大多是信筆胸臆的寫意人物,大多是傳統的古裝人物題材,它們基本保留著此前中國傳統人物畫最一般的非寫真的習性。任伯年的人物畫作為晚清「海派人物畫」的代表,不僅是明清以來中國畫壇優秀人物畫傳統的發展,而且直接成為形成此後現代中國人物畫不同畫派的源頭與先聲。


光緒己卯(1879年)作風塵三俠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1873年作測字圖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任伯年精於寫像,是一位傑出的肖像畫家。任伯年的這幅《測字圖》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準確,刻畫深入,並借鑒融入了西方繪畫的方式,面部進行了明暗處理,五官的結構轉折處,稍加干筆皴擦或淡墨烘染,增加了畫面厚重感,而在衣紋的處理上保留了傳統的線描,在人物衣紋線條下方輔之以淡墨皴染,使之筆法協調一致,重點突出了人物的神態,中西繪畫的優勢在他的畫中得以充分的發揮。


光緒戊子(1888年)作天仙賜福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按語:任伯年此幅畫道家故事,寓祈福增祥之意。仙翁與麻姑,古貌古相,有超凡出塵之概。

公孫大娘舞劍圖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公孫大娘是唐代(公元618-907年)最優秀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劍而聞名於世並常應邀到宮廷表演,舞姿聞名。

杜甫年輕時曾觀賞公孫大娘之舞,其後寫下《劍器行》;張旭從公孫大娘之劍舞的活力取得靈感,寫得一手絕世狂草書法。


癸未(1883年)作歐陽子夜讀圖



任伯年筆下仙風道骨的人物



此幅作於1883年,為寫歐陽修《秋聲賦》文意之作。畫家抓住歐陽夜讀之時,驚聞異聲,遂命童子前去檢視的瞬間進行描寫。


畫中人物皆不以正面示人,其眉眼細部的描寫止於大略,而著意於人物動態的表現。人物衣褶以鐵線勁勾,如層雲迭起,又如岩石壘積,益見其姍姍非凡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右拾遺 的精彩文章:

灕江山水,為祖國山河立傳—金鐵煙雲的李家山水
坐窮泉壑圖——理想中的桃源生活
書文雙美、藝趣相生的對聯
翰墨千秋——上海嘉泰秋拍書法預覽

TAG:左右拾遺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師筆下的鶴,仙風道骨
大師筆下的鶴,如此仙風道骨!
仙風道骨
國畫大師筆下的鶴-仙風道骨
兩張罕見的李小龍自畫像?年輕時英氣逼人,年老時,仙風道骨?
畫屍人:天生道骨
解密仙風道骨的名老中醫
仙風道骨,骨是人體的支架,健身壯骨44方!
一身道袍仙風道骨《御天下OL》我欲成仙
松鶴延年 仙風道骨,他畫的松鶴至今無人超越!
李清照雖說四十來歲了,看來真象個仙風道骨的女道士
清末溥儀統治下的中國,道士仙風道骨,百姓麻木不仁
他曾激情殺人,卻被萬人膜拜,一手毛筆字寫得仙風道骨
男星白髮造型,楊洋張智堯道骨仙風,最後一個卻滿滿違和感
劍網三純陽鶴影天青,仙風道骨怎一個精美絕倫!
十位武星鬍鬚照,洪金寶鬚髮皆白,最後一位仙風道骨!
真正的仙俠道骨,百年前中國老道士真實照片
紫陽明道真人白玉蟾的書法,滿紙仙風道骨,名不虛傳
中國十大道教名山,孕育仙風道骨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