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潘天壽(1897—1971),字大頤,自署阿壽 、壽者。著名國畫大師、教育家。浙江寧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等人。其寫意花鳥初學吳昌碩,後取法石濤、八大,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1、潘天壽《荷塘圖》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潘天壽繪畫作品以大筆粗線為主,是「大寫意」。縱觀他的作品,其用筆既果斷而強悍,又靜練而有控制,具有雄健、剛直、凝練、老辣的特點。他深入體會和吸收了古人的筆墨精華,又溶入了強烈個性,尤其是在氣勢和力量方面創造性地發展了筆墨傳統。(來源:360doc)


2、潘天壽 《堪欣山社竹添孫》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此幅凝重生辣,粗中有細,生拙而不霸悍,有毛筆畫難到之意,雅靜而非雅緻小巧,有筆墨而無筆墨痕,此者為指畫和筆畫共同所求的筆墨最高境界。故張立辰、梅墨生亦稱讚道:「此作之線如屋漏痕,如其自謂:畫事之筆墨意趣,能老辣雅拙,似有能,似無能,即是極境」(來源:360doc)

3、潘天壽 《蝴蝶壽石》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此作體現了潘天壽一貫嚴謹的構圖特點,壽石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穩妥而厚重,與輕盈的蝴蝶對比鮮明,右邊的山菊和竹子對畫面進行了點綴,也平衡了構圖。畫面中僅以濃墨畫蝴蝶,既突出了畫眼,也與全圖的赭石和花青色非常般配。(來源:360doc)


4、潘天壽 《黃花燈影古重陽》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此作靠椅的方形結構與菊花的圓渾結構甚至是一燈如豆,都是以「構建大廈的法則」(吳冠中語)來營造而追求自己的格調,凸顯畫家的精神追求和審美品位。設色上,調和花青、赭黃、橘紅,而以焦墨統籌其間,使整幅在色彩上形成強烈對比,但又絲毫不顯突兀和衝突。(來源:360doc)


5、潘天壽 《磐石墨雞圖》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此圖作於1948年,是潘天壽52歲時的作品。1948年是潘天壽辭去國立藝專校長後專心創作的一年,留下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


此年作品值得關注的一是方形石塊的藝術語言已經形成,二是指墨畫達到了高超的境界,此兩點在這幅作品中均得到充分體現。


《磐石墨雞圖》的構圖很有特色,一塊方形磐石橫亘畫面中央,大虛大實的處理早在1945年的《江洲夜泊圖》中已經出現。《江洲夜泊圖》一直懸掛在潘天壽的會客室中,可見他對這幅作品的喜愛,原因可能正是因為它開啟了後期藝術語言的風格。《磐石墨雞圖》的磐石處理更為成熟。石頭幾乎成長方形,在左下角衝出畫面,彷彿鑿進土中。這一向下的力,制止了整個石塊的斜勢,穩定了畫面。同時起到視覺穩定作用的還有左下角岩邊的落款,阻止了下滑之勢;右下方的叢草和竹枝、苔點加重了畫面右邊的分量,也起到牽拉的作用。


巨石僅用幾根線條勾勒,是十分見筆力和畫家對對象的概括能力的。那些勾勒的線條雖然簡潔,但一波三折,提按轉折中表達了石頭之形和質,又有扛鼎之力,生動表現石頭的堅牢和韌硬。左上部的墨雞由一塊濃重的墨色畫成,在畫面中形成大小、虛實、黑白的對比,使畫面顯得對比強烈。雞身雖為重墨,然巧妙留出空白,暗示出墨雞的結構。


此幅為指畫作品,題款中言「不作指畫已三年矣」,則此前幾年潘天壽因忙於抗戰勝利複員和繁忙校事,必定荒廢指畫殊久。據當時學生回憶,1944年他到潘天壽房間,還看到他的指畫作品:「記得他房間里僅一張床,上面鋪了草席,一隻箱子,桌上放著筆硯,牆上掛著一幅《蛙石圖》(指畫),另外什麼都沒有。」潘天壽作指畫學清代高其佩,然「每擬高其佩而不同,擬而不同斯謂之擬耳」(《聽天閣畫談隨筆》),表達了對擬古的見解。而且他認為學指畫必須要先打好毛筆畫的基礎。這一年其所作《靈芝圖》等指畫作品,均堪稱經典。(來源:人民網)


6、潘天壽 《鷹石圖》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此幅《鷹石圖》,就是潘先生的不朽之作。此畫盡顯潘先生「體塊組合」之精髓,鷹是神來之筆,石是平中求險,整幅畫的構圖是很絕妙的。巨石方長起稜角,視平線貼近地面,石頭的千鈞重量和堅硬的質地藝術地表現出來,潘先生巧妙地運用「變實為虛」的方法,只用粗筆純墨畫出石的輪廓,線條中顯出凝練沉健,鐵畫金鉤,筆力雄健。石面不皴不擦,唯取其形,將體塊轉換成了框架,讓人對岩石的厚重感一目了然。巨石上方雄踞之鷹,蒼老披紛,嘴爪堅硬如鐵,居高臨下,轉側睥睨,雄視遠方。石上繪的最常見的山花野卉,用色多變自然,特別是巨石下側一簇小花,與巨石形成鮮明對照,陽剛與柔美,碩大與弱小,互為映襯,各顯奇妙。左上角威風凜凜之鷹,也與右下角柔美小花形成巧妙呼應,藝術大師往往能化平凡為神奇。(來源於:新浪網)


7、潘天壽 《記寫雁盪山花》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這幅作品是潘天壽把岩石和野花作為主體的很有代表性的大幅傑作,是他數十年生活經歷的集中的抒情寫照。畫上爬在岩石上的兩隻青蛙很為別緻,它們的出現加強了畫面的動感和生氣。前面那一隻還似乎若有所思呢。它們身體的青灰色與設色絢麗的山花形成對照,真實地表現了荒野山景中大自然有聲有色的戲劇,處處有景有情。


在潘天壽的作品中,所畫的都是常見的題材,但這些最平凡的東西,經他的點化,便具有了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那些不為人們注意的山花野草,他都寄予無限的熱情,信手畫來,總是表現得那麼新穎別緻、優美動人,真有一種化平凡為神奇的傑出才能。這幅《記寫雁盪山花》便是一個突出的例證。他從深入雁盪山寫生得來的這些山花幽草的細微題材,居然被他化為氣勢磅礴的巨制。為了使這些山花幽草表現得更鮮明突出,他採用雙勾重彩畫法,與大筆濃墨的寫意岩石,取得粗細、剛柔、黑白、青紅的強烈對比,並巧妙地使之達到對立統一,產生豐富的變化和動人的藝術效果,同時創造了花卉與山水結合的獨特形式,以小見大,以平見奇。


8、潘天壽 《新放圖》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潘天壽的作品用濃墨、重墨的多,有沉鬱博大之氣,但此幅《新放圖》卻用淡墨畫成,獨具清雅淡逸之格。


荷花是潘天壽喜愛的題材。他常居西湖邊,每到夏日,「接天連夜無窮碧」是時時入眼入心的尋常之景。他景雲村住所的旁邊,即是名曰「荷花池頭」的小巷,明代一武官曾於此築荷花池。再則,荷花的梗、葉、花苞等,造型點線面皆有,能充分實現他對畫面構圖的探索,展現他的筆墨特點,所以荷花在潘天壽作品中是一個比較主要的題材。


《新放圖》以指墨畫成。荷葉以淡墨抹出,再加淡石綠,斑斑駁駁的效果彷彿霧氣籠罩般。潘天壽曾說:「墨能得淡中之濃,濃中之淡,即不薄不平矣,其關鍵往往在用水用紙之間。」


這片荷葉,筆墨非常豐富,但又十分整體,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力由此可見一斑。荷葉下甲肉並用斷斷續續地勾出新放的荷花,挺立的花苞和幾株水草。整幅作品墨色輕淡,設色柔雅,烘托出清晨薄霧中新荷的稚嫩和清新。此般清逸雅緻的風格,在他霸悍闊大的作品中顯得十分别致。


9、潘天壽 《小龍湫下一角圖》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小龍湫下一角圖》把平常難以入畫的山間小景通過剪裁攝入畫中,從立意、取材、筆墨、構圖、設色均給人以耳目一新。圖中岩石,不求圓潤、玲瓏、剔透、靈動,而求方折、突兀、陡峭、堅凝,用筆以蒼勁、奇雄、古拙、挺拔、生辣為事。圖中山花野草用工筆重色點綴于山石之間形成對比。此圖給人的印象是境美意妙,近於壯美乃至崇高。這種風格不光是他的個性,也是近代中國人慾以雄力改造世界的審美理想的曲折反映。


10、潘天壽 《水墨荷花圖》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水墨荷花圖》是潘天壽26歲時一幅水墨作品,作於1922年。潘天壽早年就學浙江省立師範院校,因經濟的原因不能繼續深造,於1920年回老家寧海,在正學高小做一名美術教員。1921年經朋友介紹,轉入浙江孝豐(今屬安吉縣)高小任教師。這期間,與當地書畫家沈遂貞舉辦書畫聯展。《長風白水圖》。《水墨荷花圖》都代表潘天壽在這時期創作風格。此畫直幅中堂高144厘米,橫79.5厘米,紙本水墨,畫中荷花氣勢非凡,痛快潑辣,如妙齡少女在夏風中翩翩起舞,沿左側紙邊題詩一首」往往來來,娉婷一花花,楚楚背人自為言,儂貌何如女。」此圖不但構圖新穎,筆墨簡而耐看,流暢洒脫,而且詩畫相得益彰。


11、潘天壽 《祝壽圖》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祝壽圖》作於農歷甲子,正是潘天壽汲古發新轉折時期的標誌性作品。題材吉祥,畫面喜慶,系潘天壽為「伯九世伯」大壽所作。然從工緻的雙勾、淡雅的設色,有悖奔放體貌的風格,可以推斷,當為潘天壽用心之作,畫面翠竹、靈芝、雅蘭輕描談寫,壽石則中鋒健毫,隨機點染,如屋漏痕,似錐畫沙,傳統功力,個性風采,相得益彰,顯露了20世紀30-40年代潘天壽積極探索期的端倪,也為50、60年代藝術全盛期的到來,點燃了希望之燈。


12、潘天壽 《曲柳春燕》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曲柳春燕》中三隻小鳥相互擁簇在枝頭,兩隻背對觀者,一隻飛躍枝上。雖然身姿各異,但視點都集中在中部,揖讓顧盼,好似已經商定,一起分享春色,振翅欲飛了。這一簡潔的題材,卻勃發著生動活潑的張力,畫上樹木新發枝條,樹榦向側方倔強地生長,又有一側枝伸向畫的中部,給人以力與美的感受。行筆多頓挫,筆鋒多轉折,方轉亦非同圭角,方中有圓,剛勁柔韌,雖彎不斷,給人以藏堅勁之力於含蓄之中的感覺,毫無平滑浮躁之氣。作品的筆墨之中,顯發了潘天壽高超的水墨技巧,賦水墨以有深度、有質感的變化,使之具有新鮮活潑的生命感。他在造型上講究落墨為格,法度謹嚴,筆不妄下。一隻小鳥,通過深淺不同的運墨,在似不經意的墨暈中把鳥兒靈趣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往往成為畫中最具精彩的「活眼」。樹木著淡墨,濕筆大椽揮灑,一氣呵成。草葉等也能運用不同的筆墨,不失質感地自然生成,交相輝映,構成了墨色的斑斕韻律。在水墨氤氳中,營造著寧靜而充滿生機的境界,使人彷彿置身其中,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著生命的價值。


13、潘天壽 《微雨薔薇》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此圖作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是潘天壽青年時期的作品。從1938年至1948年是潘天壽風格形成期。雖然長達11年,但其中抗戰八年輾轉內地,作畫自然就少,感慨良多,詩多於畫,條件差。所以繪畫風格形成關鍵的倒是抗戰勝利後的二三年。近代諸大家中,潘天壽的畫是最有慘淡經營之顏色的,他不僅注重構圖上的張力表現,追求整幅作品的總體效果與感染力,也要求整體的大變化、大對比中有局部的小變化、小對比。因此,他的畫堪稱是中國畫圖式研究者的最佳典範。此「睡鳥圖」是潘天壽花鳥畫中比較習見的知名題材。其在用墨上,全局的色彩節奏分明,薔薇用色彩,苔點用淡墨,竹葉、竹枝濃淡相破,墨色變化微妙但全局的色調關係響亮明確,絕無悶、塞、花、空之弊。用筆剛勁,縱橫馳驟、老辣酣暢,詩人在慘淡經營、成竹在胸之慨的同時,又得到解衣盤礴、元氣淋漓的審美感受。正如他的自作詩「一天微雨老薔薇」,畫出了雨中一片生機勃勃的景緻。


名家推薦



畫壇巨匠潘天壽繪畫作品賞析



邱漢橋,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大家,思想家。中國當代繪畫「北勢南氣」大格局理論思想的倡導者。當代藝術美學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論的創立者。提出當代繪畫新理論發展綱要邱漢橋十八字法 「 鎚頭皴和水潤墨漲法」是邱漢橋在中國繪畫近兩千年來技法創造中的第三十六皴法。


邱漢橋25歲作品《秋泉》《霜月花》《三月扣林山》《鄉夢》等入選遼寧省美術大展併入選文化部國外巡展和全軍美展。30歲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32歲作品《外面的世界》獲法國尼斯國際雙年展最佳作獎,33歲作品《三月尋故里》獲中日藝術展銅獎。36歲作品《世紀魂》獲全國第八屆全國美展最高獎。40歲作品《豐碑》獲香港全球華人藝術展特別金獎。43歲作品《雨後斜陽》榮獲聯合國和平金獎,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簽發獎章及證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武警總部專職畫家,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成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勢南氣 的精彩文章:

回望千古大美永存——邱漢橋論述中國畫與哲學之理
張大千紅顏知己李秋君:終生未婚,與丹青作伴
好想住在這些油畫里啊!
希臘時代的油畫女人,很美!

TAG:北勢南氣 |

您可能感興趣

黃胄巨幅繪畫作品賞析
馮驥才的繪畫作品賞析
國畫大家謝稚柳繪畫作品賞析
黃胄繪畫作品欣賞
黃筌繪畫作品欣賞
南宋畫家劉松年繪畫作品賞析
國畫巨匠劉海粟繪畫作品精選
吳徵繪畫作品欣賞
國畫巨匠徐悲鴻繪畫作品選
五代畫家巨然繪畫作品欣賞
孫天牧繪畫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 黃君璧繪畫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 黃君璧繪畫作品欣賞
黃胄巨幅繪畫作品欣賞
國畫大師徐悲鴻繪畫作品賞析
石魯繪畫作品欣賞
傅抱石繪畫作品欣賞
翁綬琪繪畫作品
梁樹年 繪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