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幾米:插畫像攝影,繪本像電影

幾米:插畫像攝影,繪本像電影


幾米:插畫像攝影,繪本像電影


圖片選自《我的世界都是你》


幾米的新作《我的世界都是你》講述了一個女孩心愛的「小黑狗狗」不在了,她很想念它,於是寫了很多信給小黑狗狗,祈禱離開的小黑狗狗可以收到。小女孩家是一間歇業的旅館,沒有了黑狗狗的小女孩到處遊逛。在這些房間里,她遇到了五個奇怪的人物……這是一本與以往不同的幾米漫畫,開篇便是一片墓地,而每一個畫面又好像藏著無數的玄機。記者給幾米寫去了長長的問題清單,待郵件回復,不但所有問題都有了答案,而且還多了一個標題《女兒、太太和編輯時常讓我感到受傷》。但記者還是更喜歡他的這一句——



讀者總是變化多端難以捉摸




幾米:插畫像攝影,繪本像電影


幾米


問:您是台灣成人漫畫的代表性人物,作品多數是成人繪本,但也有《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我不是完美小孩》這樣主人公是孩子的作品。這本《我的世界都是你》,最初是想畫給孩子的嗎?


我的作品一般來說都不是設想為兒童讀物,我想談的主題可能往往需要歲月與經驗去理解,即使我的繪本主角是兒童,但也是為了以兒童的角色去反襯成人世界,而不是真的給兒童來讀的。當然不是說兒童不能閱讀,而是說我是為了各種年齡層的讀者創作的,希望不同年齡的讀者都可以在裡面讀到自己欣賞的解讀。


問:您心目中,自己的作品有特定年齡的讀者嗎?或者說,哪個年齡段讀者可以更與您「心有靈犀」?


我希望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可以有其不同的閱讀感受。但這麼說,大概是顯現出我其實無法為哪些特定讀者量身訂做,讀者總是變化多端難以捉摸,實在超出我的能力。我只能相信只要誠心創作,與作品相呼應的讀者自然就可以感受到。

問:您的圖畫和文字的表述手段都是碎片式的、符號化的。沒有固定的主角和形象,文字與圖畫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相關性有時很模糊,像詩歌、像意識流。這是不是意味著讀懂幾米需要一定的條件:年齡、閱歷、理解能力……


閱讀可以是很直覺的,但那可能就是一次兩次之後就沒了。我總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讓讀者一讀再讀,在不同的年紀讀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吸引讀者持續翻下去,因此會想辦法設計一些機關在裡面。我喜歡的繪本是圖與文互補的,圖像表達過的不必用文字再寫一次,文字敘述的就不必再用圖畫重複呈現,圖和文像是接力賽一樣,圖畫看完讀文字,會有新的不同感受,這一頁的文字接到下一頁的圖也會有不同想法,再接到下一頁的文字又有新的東西跑出來,這是我理想中的狀況。圖與文可以相互產生撞擊火花與化學作用是我比較在意的。



女兒、太太和編輯時常讓我感到受傷



問:能談談「天蠍座的毒舌派太太」和女兒對您(尤其是創作方面)的影響嗎?


她們(以及編輯)是我最早的讀者,也是最直言不諱的讀者,我常因她們不避諱的感想而受傷,但也常從她們的毒舌里找到修改作品的方向,我非常感謝她們的諍言。

問:許多人喜歡您的作品,不僅是因為畫面,更是因為畫面和文字所傳遞的對生活的感悟。您覺得,對一個漫畫家而言,想法、文字和繪畫,哪一個更重要?


有想法,但也得去畫去寫;會畫卻沒辦法產生讓人產生共鳴的想法,也很容易敗陣。文字和圖畫則是相輔的,圖畫可以具象,文字可以抽象,缺一就很可惜。這是沒辦法分高下的,都是必要的組成元素。



感謝大家的厚愛把一些雋永的句子都算在我頭上



問:網上有各種幾米經典語錄大全,您有自己最偏愛/滿意的作品或「經典語錄」嗎?

其實我自己也看過一些流傳的「語錄」,但有不少都不是我寫我講的,感謝大家的厚愛把一些雋永的句子都算在我頭上。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要找出最愛的總是為難,如果只看近年,那我覺得《星空》具有代表性;如果談意義,《森林裡的秘密》是我的第一本書,讓我知道我可以創作。而最滿意的作品,可能永遠是下一本。


問:這些年繪本很流行,但鮮有廣受喜愛且有持續影響力的作者和作品出現,是不是因為很多作者對他們畫里的「小人」沒有投入足夠的情感,只是把創作看作工作,甚至只是掙錢的手段?您是如何與自己畫里的「小人」交流的?


這我很難幫別人回答,也許可能許多人志不在繪本,而是插畫。有很多很棒的插畫作品,但即使50張很棒的插畫,也沒辦法變成一本好的繪本,兩者的概念是不同的。插畫像是攝影,但繪本像電影,好的攝影不一定可以變成好的電影,好的電影也不一定有好的攝影。我相信創作者對作品都是投入情感的,只是怎麼思考作品的定位,就會影響其展現出來的樣子。如果一位創作者要當攝影師,怎能以電影導演去要求呢。我覺得可能在於很多人把插畫認知為繪本,但兩者是不一樣的。


問:是不是只有經歷過生死考驗這樣巨大人生起伏的人,才可以看懂、點破許多我們每天經歷、深受其苦,卻又無知無覺的東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比如內心的恐懼與孤獨……


創作有很多種不一樣的類型,我的方式是因為受到巨大恐懼的壓迫然後迸發出來的對於訴說與創作的熱情。但很多創作者不是這樣子,每個創作者各自的驅動力都不一樣,如果你問弗洛伊德,他就會說來自性。因此無法只以一種標準來看,每個創作者都在找尋自己想要透過作品對他人訴說的核心,可能就是創作的根源,而每個人的不同特色讓我們可以欣賞很多不同的創作,都是從每個人不同的特質而來的。(文/趙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中日韓合編共用漢字辭典
娛樂時代,真正的悲劇只能笑著演
「北京人」:開闢古都最早的路
他拍下了北洋十六年
鄧一光:寫作是對被壓縮的人生的回放

TAG:北京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的第一本圖畫書:米菲中文繪本 動畫 MP3!
像日記那樣畫,像生活那樣的繪本
潛心創作拒絕影視,這本漫畫竟佔據科幻繪本半壁江山
一部繪本要被拍成電影,是關於蠟筆罷工的一天
插畫師的手繪本,漂亮嗎?
繪本畫師的繪畫作品,詼諧幽默的畫風你應該喜歡
這部繪本改編成話劇,音樂劇,芭蕾舞,甚至還被改編成了動畫電影。I 繪本社
不可錯過的繪本大師-中英文書單、動畫、電影
本周四開課,PS兒插板繪+繪本實踐10節課,做一個溫暖的插畫師
聽繪本 讀繪本《彩色的烏鴉》
想像力十足的繪本的禪意繪本
我想要一個這樣的手繪本,在上面塗塗畫畫!
這10本繪本是全球最美的插畫,都在上海!
今晚開課啦!繪本插畫8節提高課,做一個最受歡迎的插畫師
樂爸讀繪本 我的小影子
每個學畫畫的,都想有個這樣畫滿精美手稿的手繪本
跟著蘇斯博士畫畫:孩子創作的「跟風」繪本
PS兒插板繪+繪本實踐10節課報名啦,做一個最溫暖的插畫師
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的8本英文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