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貞觀十五年,李世民問魏徵:

" 老魏啊,最近上朝,群臣都不討論國家大事,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魏徵想了想,回答說:" 陛下虛心採納,必有言者。凡臣徇國者寡,愛身者多,彼畏罪,故不言耳。"


在官場里,直言敢諫的人少,明哲保身的人多,大臣們平時提建議,若有讓你不滿意的地方,你就搞人家,給人家定罪,如此這般,還有誰敢提建議?不都得多磕頭,少說話。李世民聽後點了個贊,深表認同,沒錯,這鍋我來背。


然而沒過多久,就有人因為說錯話嚇出一身冷汗。某日,房玄齡和高士廉偶遇少府少監竇德素,雙方見面後,房玄齡順便問了一句:" 最近北門為什麼要修繕呀?" 李世民聽說後,龍顏大怒,把高、房二人召來,怒罵一頓:" 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門小營繕,何預君事!" 你們知道南衙的事就可以了,管北門幹嘛,真是狗拿耗子。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暮色中的大唐芙蓉園)


從李世民的話可以看出,玄武門的情況已經諱莫如深,你只要敢過問,他就敢跟你急。就連房玄齡、高士廉這樣的政治大腕都沒有資格過問,房玄齡,當朝宰相,跟李世民幹革命二十餘年;高士廉,長孫皇后的舅舅,也是老臣,連他們都被大罵一頓,朝中除了魏徵,還有哪個敢問。沒辦法,玄武門對於唐太宗來說太特殊了,事關他的人身安全,十五年前那場政變發生時,李世民帶領部下順利通過玄武門,設置伏兵,奪下皇位。上台以後,看著李淵落寞的身影,李世民心裡清楚:不能重蹈太上皇的覆轍,因此對玄武門的情況異常重視,稍微有個風吹草動,他都要神經兮兮。


李世民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一個皇帝,如果通過非正常手段上位,那麼得手後,他往往會思考一個問題:如何防止第二個自己出現!最經典的,莫過於宋太祖趙匡胤,他上台後,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守內虛外,限制武將權力。其實李世民也是如此,為了不讓玄武門之變重演,李世民也有措施。


玄武門,玄武門

李世民採取了哪些措施呢?


正如前文提到的,重視玄武門的防守就是其中之一,北門的情況,已經成為國家高等機密,哪怕你貴為宰相,也無權過問。但是,只封鎖了消息還不夠,關鍵是要選好守將,武德九年的政變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收買防禦部隊的將領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像常何、敬君弘這樣的,是已經公之於眾的,當然,絕對不止他們兩個,還有些沒有公開的。李世民上台後,意識到政變過程中,守將沒有履行好保護皇帝的職責,畢竟人心叵測,萬一自己手上也出了常何這樣的人物呢?為了自己的安全,就必須確保宮廷守將的絕對忠誠。


那麼誰最合適呢?當然是秦府的舊將最令人放心,比如說:張士貴,由於看了薛仁貴的小說,許多人還是知道有這麼個人的,在正史中,介紹他的文字並不多,從有限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絕非等閑之輩,也是位英勇善戰的將軍,李世民給的評語是:" 雖古名將,何以加也 "。既然史書惜墨如金,我怎麼知道張士貴守過玄武門呢?因為他的墓誌已經出土了,銘文告訴我們,張士貴早就跟隨秦王征戰,並在 " 貞觀元年,詔公於北門長上統率屯兵,俄轉右屯衛將軍,還委北軍之任。"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另外,還有一份李孟常的墓碑銘文,裡面說:" 於時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也。重離啟望,即授右監門副率,賜物五千段,黃金五百兩。以其年七月,除右監門中郎將 " 從墓誌內容看,李孟常因參加玄武門之變受賞,被任命為監門衛的將領," 掌監諸門及巡警之法 ",嚴查各城門出入情況,這也是提拔秦府將領負責宮廷安全的事例。


北衙禁軍


若張士貴、李孟常看了這篇文章,估計得氣吐血,連墓志銘都挖出來了,那屍體 ...... 還能倖存嘛。好了,咱們言歸正傳,雖然在關鍵崗位安插了心腹將領,但李世民仍不滿意,按照制度,皇宮的安全由南衙十六衛負責,十六衛中,除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剩下十二衛都遙領天下軍府,統率部隊;在保護皇宮的時,各衛防區犬牙交錯,起到互相牽制的作用。


對於這些平時為民、戰時為兵、輪流上番的國家部隊,李世民並不放心,他想要的,是精挑細選、專門訓練、直屬於皇帝的私人武裝,這支軍事力量,應該有戰鬥力強悍、組織獨立、絕對忠誠等特點。說干就干,貞觀初年,唐太宗選拔善於射箭者百餘人,鎮守玄武門,號稱 " 百騎 ",他們除了負責北門安全,有時還要陪同皇帝狩獵。不久,又設置北衙七營," 選材力驍壯 "。貞觀十二年,又在玄武門設置左右屯營,號稱 " 飛騎 ",什麼樣的人才可以成為 " 飛騎 " 士兵呢?如果你穿越了,能不能符合要求呢?不妨來看看要求吧:

身高:六尺。相當於現在的 1 米 76


體型:闊壯。有塊頭,強壯有力,形象好,畢竟是皇家的禁軍,有臉面要求


技術:進行四次騎射,且命中攻擊目標


力量要求 1:五次舉起翹關,翹關的作用類似於現在的杠鈴,具體多少斤難以確定,但很重是肯定的


力量要求 2:背五斛米,負重行走三十步。五斛米,相當於現在的 500 斤左右


家庭背景:二等戶以上


看來,想要成為一名 " 飛騎 " 士兵絕非易事,應徵者必須有足夠的身高、嫻熟的騎射本領,以及足夠強大的力量,而且光有能力、身體素質還不夠,人家還要看家庭出身,必須二等戶以上,否則沒機會,看到這條規定,不知會有多少唐朝人抱怨:該死的,真是個拼爹的時代。二等戶以上,自然是當時混的比較好的家庭,屬於既得利益者,把他們選拔進來,忠臣度應該不是問題,如果是底層,對社會當局很不滿的,就有行刺的可能性。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要是真當上了 " 飛騎 " 士兵,待遇當然好的沒話說,可以免除全家賦稅、徭役,給本人的福利,想必也不會低;除了物質層面的,還有精神層面的報酬,能夠直接保護皇帝,陪同皇帝出行、狩獵,這是多麼榮耀的事情,有的飛騎士兵去世後,墓志銘也會把這段經歷寫上,給臉上貼貼金,若對於一般的府兵而言,他們的從軍經歷就沒什麼可吹的。李治接班後,在父皇的基礎上,於龍朔二年設置左右羽林軍,南衙衛兵逐步退出皇城、禁苑,這一帶的防禦改由北衙禁軍負責。也就是說,皇帝的私人武裝替換了國家系統的軍隊。


李世民 2.0?3.0?


前幾周我們分析了玄武門之變,對於秦王來說,能夠成功真是 " 難於上青天 ",沒有高水平的軍事指揮能力,沒有手下那批人才、私兵,是絕對做不到的。李世民為什麼會有這種能力?除了本身的潛質外,還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在隋末唐初的群雄混戰中,秦王積累了軍事經驗、威望,被封為天策上將、尚書令,同時形成了一套強有力的班底,在這個集團中,既有尉遲敬德、程知節這樣的名將,也有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謀士,還有八百勇士這樣的私兵,權力很大,具備奪位資本。其實不光是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比如東宮衛率、燕王突騎,政變發生時,東宮、齊府的人數還佔優勢。


唐太宗上台後,像天策上將、尚書令這種官職就沒有人當了。他對皇子擁有私兵的危害性深有感觸,遙想當年,自己不就是這麼上來的嘛。所以在將近 1400 年後,當你重新審視李世民的十四個兒子時,會發現他們的軍事水平遠遠比不李淵的三個嫡子,也不如隋文帝的幾個兒子,李建成兄弟三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多次領兵出征 ; 像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漢王楊諒,至少都有領兵作戰的經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時代背景不同了,戰火過後,天下已經太平;還有,就是李世民不給他們領兵作戰的機會。後代皇子沒有太宗那樣的能力,也沒有私兵,自然不好政變,太子連正規的部隊都調不動,護衛東宮安全的太子率府,根本不會聽太子的調遣,要是太子想帶他們去謀反,將士們理都不會理他,因為將領是皇帝的人。相反,在武德年間,李建成就可以調動東宮的部隊。


廢李泰:皇位不是能爭來的


玄武門之變還有一個不好的影響,就是它告訴後代的皇子們,太子之位是可以爭來的,只要有實力有運氣,沒必要向嫡長子繼承製屈服,至於骨肉相殘,也沒什麼,跟權力比,親情算得了什麼,最是無情帝王家。一般作為皇子,多多少少都會對帝位有點念頭,假如現任太子表現不佳,這樣的想法就更加強烈了。很不幸,李世民登基十幾年後,便體會到了老父親當年的苦惱。他的嫡長子李承乾,八歲即被立為太子,小時候 " 性聰敏,太宗甚愛之 ",可一長大,就成了問題少年,不光 " 好聲色,慢游無度 ",還搞起了同性戀,他的舉動令李世民頗為不滿,魏王李泰見機會來了,抓緊表現自己," 潛懷奪嫡之計 "。在人們眼裡,他勤奮好學,勝過哥哥百倍。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唐代秘色瓷)


李世民自己也非常偏愛李泰,每月給李泰的錢,超過了太子;後來李世民又覺得李泰離自己太遠,想給他搬搬家,魏王之前住在延康坊,貞觀十四年李世民親自去過,臨走時,為了讓李泰有面子,免除了該坊百姓一年的租賦,如今對魏王愈發喜愛,想讓他搬到太極宮內的武德殿,就是以前李元吉住過的地方,這樣父子之間的來往更加方便,魏徵知道後,予以勸阻。種種跡象表明,李世民對李泰的偏愛早已蓋過了太子,易儲之事,極有可能發生,民間人士也是這麼看的。貞觀十七年正月,面對甚囂塵上的廢立言論,李世民表態了,他警告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不要妄議中央,下任主席,鐵定是李承乾,就算李承乾死了,他也會立嫡長孫。但太子一方並不買賬,隨著形勢越來越嚴峻,為了保住儲位,李承乾不惜鋌而走險,他命封師進、張師政、紇干承基刺殺李泰,結果沒有成功。貞觀十七年左右,他與漢王元昌等人組成了反黨集團,打算學習父皇,武裝政變。


可惜隨著紇干承基的告發,陰謀最終敗露,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百分百保不住了,那麼立誰為太子呢?咋一看,應該是魏王李泰,李世民起初也是這麼想的,當著李泰的面許諾太子之位,但隨著幾件事情的發生,李世民改變了主意。李泰對父皇說:" 臣有一子,臣死之日,當為陛下殺之,傳位晉王。" 李泰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知道李世民喜歡李治,為了討好父皇,他提出殺子言論,好讓父皇以為他對兄弟非常友愛。魏王這麼騙,李世民竟然還真信了,當局者迷,沒想到褚遂良一語點醒夢中人:" 安有陛下萬歲後,魏王據天下,肯殺其愛子,傳位晉王乎!"" 陛下今立魏王,願先措置晉王,始得安全耳。" 兄弟哪有兒子親,李泰連自己的兒子都敢殺,何況自己的兄弟。一聽自己和皇后生的兒子們要互相殘殺了,此刻李世民的內心是奔潰的,怎麼我和李建成的事情又要重演了呢!哪個嫡子死了,他都不願意,更何況是從小帶大的李治。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三彩俑)


沒過多久,李世民又見李治愁容滿面,忙問緣由,原來呀,是魏王恐嚇他,說他跟漢王元昌關係好,攤上大事了,李世民聽後更加後悔了,原來李泰早有預謀,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是個心機婊!而且審問李承乾的時候,李承乾也極力拉魏王下水:" 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泰為太子,所謂若其度內。" 要不是李泰想要謀權奪位,我哪裡會去造什麼反,如果父皇立了李泰,正中其下懷!李世民以為然,決定立李治為太子," 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矣。" 想要保全三個嫡子的意圖十分明顯,李治雖然年輕,沒什麼經驗,但人家心地好(至少表面上是),又是自己一手帶大的,日後盡心培養,未必就不是可造之才。廢立詔書下達後,李世民還對侍臣說:" 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嗣者,兩棄之。傳之子孫,以為永制。" 鄭重聲明:皇位不是可以爭來的。


" 乖兒子 " 李祐


李承乾想通過軍事手段奪位,李泰則想藉助政治手段上台,其實李世民的兒子中,想上位的不止這兩個,據史書記載,李世民還有一個叫李祐的 " 乖兒子 ",也想有朝一日,成為太極宮的主人。那麼他成功了么?打開《舊唐書》李祐的傳記,光看第一句,就可以知道他下場不咋的," 庶人祐,太宗第五子也 ",死後連個爵位都沒有,肯定是犯了大罪。


因為不是嫡子,皇帝寶座離李祐非常遙遠,按照政治規則,他頂多一輩子在外地當個王爺。貞觀十年,李祐改封齊王,授齊州都督,舅舅勸他說:" 王兄弟既多,即上百年之後,須得武士自助。" 李祐覺得在理,花了很多錢,偷偷招募劍士,貞觀十七年,李祐叛亂失敗,賜死於內省,國除。


為了自己和後代皇帝的安全,李世民也是拼了,然而,儘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像玄武門之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就此杜絕,雖然你把南衙的將領換成了北衙的,可將軍們終究是人呀,只要他是個人,就有被收買的可能性。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反動政變,在他的隊友里,就有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右羽林將軍桓彥范、敬暉、李湛。景龍政變時,跟隨太子李重俊作亂的有羽林千騎兵三百餘人;之後的唐隆政變、先天政變,也多有羽林軍的身影,可見李世民的舉措雖有一定成效,但治標不治本,圍繞專制權力的爭奪,一場場血雨腥風難以避免。


所以陳寅恪先生通讀唐史後,曾有感慨:" 自高祖、太宗至中宗、玄宗,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門之得失及屯衛北門禁軍之向背為成敗之關鍵,然此皆訴諸武力,公然決戰者 "。

為杜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想了這些妙招



【參考文獻】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唐六典》、《李孟常墓誌》


上官儀:《大唐故輔國大將軍荊州都督虢國公張公墓志銘並序》


李安期:《大唐故右威衛大將軍上柱國漢東郡開國公李公碑銘》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蒙曼:《驍果、給使營與唐代的北衙禁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翻新怪談——吳興老狸
我唐日常(十二) 科舉場風雲
苦命女子潘金蓮啊,你狠心殺夫為哪般?
九子奪嫡的落幕:康熙之死
藝術家齊威王的戰場人生

TAG:時拾史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杜絕貪慾之心
反腐倡廉,杜絕送禮之風:明朝的吏部尚書王恕是這樣做的
朱元璋鐵腕無法杜絕貪污,康熙的三招效果更好
杜絕寶寶畸形!孕婦這些注意了!
如何杜絕走路玩手機?這貨絕對讓你服
杜絕秋季乾燥起皮!你要做的不止這些…
王者榮耀:你以為騰訊弄防沉迷是為了杜絕坑比嗎?簡直太年輕!
想變帥變漂亮就要杜絕這十種惡行
清朝曾杜絕葉赫那拉氏之後入宮,這般模樣,竟是因為可怕詛咒
令陰道更「緊」的小竅門!杜絕鬆弛
職場中打拚的你如何杜絕小人運?
仙客來葉子發黃有原因 學會這些杜絕花卉疾病
如何教寶寶學走路?育兒專家:杜絕錯誤姿勢很重要
為了嚴厲杜絕戀童癖,澳大利亞政府又放大招了,真想點個贊!
追妹子太吃力?先杜絕這些屌絲心態
王者榮耀:策劃回應韓信、莊周並無重做打算!規則更新,杜絕刷分
吊蘭的葉子發黃、干尖、黑尖?經常做這件事可以杜絕!
「脫毛」越脫越粗?杜絕尷尬,身體滑溜嫩白你該這樣做
杜絕盆景黃葉、爛根、落果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