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魏王朝的兩次政變:司馬懿的忍不可忍之忍

曹魏王朝的兩次政變:司馬懿的忍不可忍之忍

曹魏王朝的兩次政變:司馬懿的忍不可忍之忍


文:世外老人(微信公號讀史特約作家)

曹魏王朝的第一次政變:曹爽的跋扈與司馬懿的忍不可忍之忍

魏明帝曹睿有一個生理缺陷——口吃,講話結巴,所以魏明帝朝會時基本不講話,但這個小缺點,沒有防礙他成為一個不錯的皇帝。對於國家大事,魏明帝曹睿一點也不糊塗,「優禮大臣,形容善直」,明帝一朝,許多大臣,包括權臣司馬懿都樂為其用。

公元239年,魏景初三年,皇帝曹睿臨終託孤,把八歲的太子曹芳,託付給兩個人:一、大將軍曹爽,二、太傅司馬懿。

曹爽,故大將軍曹真之子,能力平平,魏明帝「嫌其才弱「,拜尚書孫禮為大將軍長史以佐之。」魏明帝的託孤,十分費勁,他得先給自己託孤對象——曹爽,找一老師,讓曹爽學習合格後,再來扶持自己的兒子曹芳。但魏明帝只「知人」,不「善任」。大臣憲英當時就認為:「曹爽之才,非太傅之一偶。」遠遠抵不上太傅司馬懿。

魏明帝強行把他們倆捏合一起,輔佐小皇帝曹芳,不管是對曹爽,還是對於魏王朝,都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魏明帝死後,大將軍曹爽對與馬懿明升喑降:一、封司馬懿為太傅。太傅是品級很高,沒有實權的散官。二、沒收司馬懿的兵權,把武衛軍、禁軍等重要軍職,抓到自己人手裡。表面上,對司馬懿「禮貌尚存」,骨子裡行動上,曹爽卻在一步一步排擠司馬懿。

司馬懿以最大的耐性容忍著,退讓著。一個人把一件貌似普通的事堅持三個月,這個人很有耐性;一個人把一件貌似普通的事堅持三年,這個人很了不起;一個人把一件貌似普通的事堅持十年,這個人就是一天才。司馬懿就是天才,他對大將軍曹爽容忍退讓,堅持到第九個年頭。魏正治九年,曹爽越來越不像話:驕奢無度」,「衣服飲食,擬於乘輿」,「尚方珍玩,充物其家」,並私取「先帝才人以為妓樂」。按當時法令,每一條都足以讓曹爽「族滅」。

司馬懿看在眼裡,記心裡,但一言不發。有一位大臣,實在看不下去,跑到司馬懿家裡,對司馬懿說:「明帝把天下託付給太傅與大將軍,現大將軍縱橫不法,社稷將危,連我們這些小臣都看不下去了,太傅還要退讓、容忍到什麼時候?」

司馬懿卻說:「時機不到,不要多說,當心禍從口出,忍不可忍之忍!」(懿曰:且止,忍不可忍!)

此時,司馬懿已經六十餘歲,雖然老了,但沒有糊塗,他知道大臣之中,曹爽最忌諱自己,自被曹爽架空之後,公開場合,司馬懿沒有說過曹爽一句不是。司馬懿的沉默,卻讓曹爽心裡很不踏實。

河南令尹李勝,大將軍曹爽集團成員,曹爽提拔李勝為荊州刺史,赴任前,李勝到司馬懿府上,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意識到李勝此舉,可能受曹爽的指派,決定借驢下坡,演一齣戲:「令兩婢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懿不能持杯而飲,粥皆流染胸。」

李勝看到英雄無敵的司馬前輩,如此老朽,感嘆說:「聽說太傅中了風邪,沒有想身體虛成這種樣子,請太傅多多保重啊!」

司馬懿順著李勝的意思,繼續裝聾作啞:「老朽老矣,朝不保夕,聽說君除并州(實為荊州),前途無量啊,老朽一死,兩個犬子,請您多多關照!」

李勝見此,客套一翻,告退司馬懿,向曹爽彙報:「司馬公尸居餘氣,不足慮也!」

曹爽聽了李勝彙報,對司馬懿戒備,完全鬆懈。

轉眼之間,到了魏嘉平(公元249年)元年,司馬懿對大將軍的容忍,到了第十個年頭。正月中旬,大將軍曹爽帶著皇帝曹芳,到埋葬魏明帝的高平陵掃墓祭祖,司馬懿突然襲擊,發動政變。這一場政變,是曹魏王朝開創以來,第一場政變,是司馬懿對大將軍曹爽,「忍不忍之忍」的情況下發動的,所以這一場政變,可名之為「忍不可忍之忍」政變。

政變開始後,司馬懿下令: 關閉洛陽所有城門,不允許任何人擅自出入;派出自己從前的親信,佔據洛陽武器庫;宣罷免曹爽大將軍一職,任命親信高柔,持皇太后信節,進駐軍營;下令朝臣,羅織大將軍曹爽的種種罪過,向還與曹爽呆在一起的皇帝上書,並詔示天下......

正在遊山玩水曹爽,做夢都沒有想到,蜇伏十年的司馬懿,會猛然出手!接到太傅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消息,及朝臣彈劾奏章後,曹爽「窘迫不行所為」。有一個謀士向曹爽建議:「挾天子到魏故都許,以天子令詔各地諸候發兵勤王。」此法不失一上上之法,但曹爽不是曹操,接到司馬懿最後通諜,「自甲夜到五鼓」,想了一夜,後投刀於地曰:「司馬公許我,投降亦不失為富家翁。」

說完,下令投降。結果,司馬懿發動的這場政變,不戰而屈人之兵。但司馬懿沒有兌現諾言,「夷曹爽三族」。曹魏王朝這一場政變之後,天下大勢開始向司馬家族傾斜。

曹魏王朝的兩次政變:司馬懿的忍不可忍之忍

曹魏王朝的第二次政變:懦弱的王者遇到步步進逼的司馬氏

曹魏王朝的第三位皇帝,邵陵歷公曹芳(公元239-254年稱帝),是一位「懦弱的王者」。曹芳八歲稱帝,十年後被誅時(公元249年),已經是一位十八九歲的青年了。稱帝十年,對於國家重大事件,應該有自己的見解,但曹魏王朝保護人曹爽被「夷三族」,作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曹芳,沒有發表半點意見。曹爽死後,一位大臣向朝庭上書,建議「罷三公,權歸丞相」,以丞相一職授司馬懿。

建議者是司馬家族「粉絲」,但皇帝被司馬懿的鐵腕嚇倒了,他立即同意,詔令拜司馬懿為相。

誅殺曹爽,自己拜相,司馬懿怕「瓜田李下」,固辭不受。一年之後,司馬懿真的老了,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英雄一世的司馬懿終於死了。但司馬懿雖死,他已經給自己的兒孫們,創建了一個十分良好的開始。此時的司馬家族,如三國袁氏: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司馬懿一死,朝臣們紛紛舉薦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完全接了司馬懿的班。

此時的皇帝曹芳,若真有主見,他完全可以借司馬懿之死,重新調整朝庭的人事布局。可是,面對司馬家族的超常強勢,曹芳又一次沒有能頂住壓力。

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已經在朝庭站穩腳跟。國家大事小事,全部司馬家族兄倆弟說了算。但是,皇帝近侍們還是十分擁護皇帝的。此時,魏國西南邊境傳來蜀國大將姜維入侵的消息。大將軍司馬師決定,由他們家老二司馬昭帶兵阻擊姜維。

皇帝曹芳的一個近臣認為,除掉司馬家族的機會來了,他向曹芳建議:趁司馬昭向皇帝辭行之機,殺死司馬昭!

皇帝近臣的建議是一個餿主意。此時,司馬昭正要為國家效力,如果真想除掉司馬昭,也不能選擇這個時候。另外,司馬家族此時的主心骨,是大將軍司馬師,即便殺死司馬昭,司馬師也不會束手就擒!

近臣的建議,卻讓皇帝心動,可誅殺司馬昭的詔書擬好之後,曹芳臨陣退縮,害怕了,他不敢簽發。「左右勸帝因昭辭,殺昭,勒兵以退大將軍,已書詔於前,帝懼不敢發。」

皇帝曹芳,與大將軍曹爽一樣無能。但司馬家族卻是龍生龍,鳳生鳳。司馬懿死後,他的兩兒子,司馬師、司馬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皇帝正在獨猶豫不決之時,已經有人把消息偷偷傳到司馬師那兒。

司馬家族對於皇帝曹芳,一忍再忍。在曹爽被誅時,就有人建議,把皇帝也給廢了。但因為曹芳沒有什麼大的原則性錯誤,所以司馬家族沒有行廢立之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司馬懿看出皇帝的懦弱無能,另立一強者,對司馬家族反而不利,所以在曹爽死後,曹芳又做了六年皇帝。現在他卻居然吃了熊心豹膽,要誅殺司馬兄弟,是可忍,腦袋就沒了!

司馬師學習他老爸的法子,用郭太后的名義,以皇帝「荒淫無度,不可以承天緒」之名,廢而另立。

此時的魏王朝,經過司馬家族兩代人的調理,更加團結在司馬家族周圍。所以司馬師提出廢立建議,朝臣都表態同意,還有人甚至順著司馬師的意思,說皇帝早該如何如何。

見朝臣擁護,司馬師下令郭芝(郭太后的兄弟)到皇宮裡,抓捕皇帝,收繳皇帝的傳國玉璽。

此時郭太后正在與皇帝「聊天」,郭芝對皇太后說:「大將軍欲廢皇帝陛下,另立彭城王據。」

皇帝聽到郭芝一語,嚇得不敢說話。郭太后只是皇帝的養母,她看到皇帝都不吭聲,恨鐵不成鋼,才替皇帝辯論幾句,郭芝即說:「皇太后有子不能教,大將軍及朝臣廢帝之意已決,正帶兵守在宮外,請皇太后不要為難小臣!」

皇太后看著被大將軍收拾地服服帖帖的兄弟,沒好氣地對郭芝說:「讓大將軍進來,我有話對他說!」

郭芝也不耐煩了,他大聲地對郭太后說:「阿姐,今日之事,大將軍勢在必得,請快拿傳國玉璽來,否則有不測之禍!」

太后終究是女流之輩,面對悍弟郭芝,無可奈何,只得命人,拿出傳國玉璽,交給郭芝。曹魏這位郭太后,沒有漢朝王太后勇敢,否則,這傳國玉璽,可能又要少掉一隻角了。

象徵皇帝最高權力的傳國玉璽,從皇帝手裡,流出了皇宮,司馬師廢帝的政變,成功了一半,但在立誰繼任的問題上,郭太后卻與司馬師較了真。

司馬師的意思,立彭城王曹據為帝。郭太后堅決不同意,她對司馬師的使臣說:「彭城王據,為明帝之叔,據立為帝,哀家何以自處?」

司馬師明白郭太皇意思,自己發動政變,只是想除掉皇帝曹芳,只要廢了曹芳,其它誰當皇帝,只要不損害司馬家族利益,司馬師都不會反對。

最後,郭太后下詔: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司馬師與眾朝臣,再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沒有反對,也埋下了第三次政變的伏筆,最終使得天下歸於司馬家族。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余旭生前最後影像曝光
皇位在手,天下我有!這是一個靠嘴皮子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這個村莊一千年前建了個生態下水道,全村至今不淹水,生物還活著
名聲極差 弒父淫母 殺兄屠侄 荒淫無度的楊廣真的是那樣嗎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宋茜是王祖藍的勁敵,兩次同框,宋都把王秒了!
揭秘:孫權曾兩次向劉備求和,可劉備的態度卻為何截然不同?
曹丕曹叡的軍事才能如何?通過劉備諸葛亮的兩次征伐便可看出
他是朝鮮版的朱棣!兩次王子之亂取得朝鮮王位!英雄哉!
揭秘:劉禪為何要兩次娶張飛的女兒做皇后?
李淵兩次要立李世民為太子,為何李世民堅決不肯當?
劉禪為何要兩次娶張飛的女兒做皇后?
李豫與沈氏的愛情故事,李豫為何兩次放棄沈氏?
忍無可忍!賀龍為何兩次想要槍斃這位開國將軍
劉備伐吳給關羽報仇,孫權兩次求和,他態度為何變了
她是美貌少婦 也是蔣的侄孫媳 為何兩次行刺張學良卻又對張敬佩
楊紫撞衫熱巴兩次被秒殺,楊穎慘敗於她,連劉亦菲都撞的沒了靈氣
豫讓兩次刺殺趙襄子未遂,趙襄子為何不忍殺他
豫讓兩次刺殺趙襄子,趙襄子為何還不忍殺他
她是美貌少婦「袁靜芝」,嫁給蔣介石之侄,兩次險些殺掉張學良
李沁忍不住鄧超李晨等人的逗笑 連續兩次吐口水到陳赫的臉上 無顏再面對他
深得劉備、司馬懿器重,父子救了蜀國兩次,可惜
撞角兩次,都與胡歌組過CP,然劉亦菲無差,楊冪變化卻挺大
立志再造漢唐盛世的英雄,兩次力挫契丹,卻意外給宋朝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