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時而自信,時而自卑,如何改變這種雙重人生?

時而自信,時而自卑,如何改變這種雙重人生?



我接待過的一部分諮詢者里,有個特點,

就是他並非完全沒自信,是看不同場合,不同情況


例如:

工作時,很自信;

人際交往時就很弱;

做自己擅長的事,自信;

不擅長就垮了。



如何改變,我們來交流一下。


01


講自信自卑話題之前,我先說一個我朋友的故事。


他是理工科出身,卻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藝術,最後選擇做表演編劇工作,現在是某大型綜藝節目里的一個喜劇單元的編劇和製片。


他同時還是一個舞台表演和演講的高手。


以前有和他合作過幾次線下的演講,每次觀眾都反應熱烈,笑聲、掌聲不斷。


而每次結束,他都會告訴我,這次狀態不太好,只發揮了我5層功力,有時是7層。


我很奇怪的問,怎麼會?我覺得講的挺好的,大家也聽著很嗨。


他說,

那是因為我的『基礎能力值高』

(當時他好像說的是另一個詞,這個是我總結的)。


意思就是說,我做過無數次演講,每次演講前都做比較充分的準備,但演講也好,舞台表演也好,這種需要即時面對大量現場觀眾的表現,如何讓自己能在充滿壓力和挑戰的情況下,依然發揮正常。


但事實上是沒法做到每次都完美,不過如果你的基礎牢固,即使發揮5層功力,聽眾也看不出來你沒發揮好。


通過這個故事,我是想告訴你,

自信的狀態與人的能量高低的,你的自信基礎值高,即使狀態不好時,也足以應付各種困難




02


這裡講個接待案例,

她自我介紹說:


我是一個主持人,工作能力還不錯,身材氣質也不錯,在台上非常自信,很有親和力。


一到台下,整個人就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人相信台上和台下是同一個我,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我都認為是針對我,甚至背後有誹謗我說我壞話的,我知道後都會難過好幾天,甚至是不敢面對她們。


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我,生活工作都不開心,總覺得一切都沒有意思,除了在台上,台下的我就是行屍走肉一般。


關於在意他人看法,參考我的文章《這三點,幫助你消除過分在意他人看法》。


為什麼她台上台下判若兩人呢?


我先和她分析了這種思維形成的原因:


這一負面成見,一般都是在童年時期形成。


比如你父母老師,對你的教育方式對你比較嚴厲,同時又缺乏肯定。是這樣嗎?


她回復到:


您說對了,小父母離異,爺爺奶奶對我不好,沒怎麼見過父母,還總被小朋友欺負,十一歲母親把我要回身邊,教育方式就是打和罵,我媽就非常自卑,疑心很重,亂髮脾氣,無論我做什麼,都會遭到母親的反對和看不起。十八歲我出走了,從此就是一個人。


我沒有朋友,關係都處理不好,我除本職工作之外很糟糕的,老闆讓我干中層,監督管理員工,結果和下屬關係弄的很僵。


說明你至少是一個有反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你不會像絕大部分自卑者逆來順受,或害怕父母的威脅。


我就認識一個朋友的朋友,從小被父親嚴厲教育,母親只會哭。等她長大了,想過要獨立和遠離這種讓他痛苦的家庭,但又害怕父母身體不好,母親又拿死來作威脅,綁架他,由於懦弱,只能妥協。


一個人的童年成長經歷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台上自信,在外人看來是很成功很自信的角色,是你專業能力好,同時在主持時,你可以『扮演』另外一個人,你所以不用害怕別人看到你自卑的一面。


但其實你是在專業技能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的條件自信來支撐自己。而台下,你無法發揮專業優勢時,就會原形畢露。


所以,你才會有反差。


聽說,梁朝偉也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但他扮演的角色卻非常張揚,各種類型的角色都試過,通過表演你是看不出他內向的。


當演員可以用不同的角色,來替換自己的本來性格,不用害怕受到傷害。


而銀幕下的他則是內斂,陰鬱。你可能都聽過,他孤獨的一個人飛去倫敦喂鴿子的梗吧。


以上,是形成這種不自信的原因的一個大致的分析。




03


她還表示:認為改變自信太不容易了。找了個心理醫生,花了不少錢,成效不大。


一課時400元,長期的300元,就是聊天,然後學習一本書。沒有解決她根本的問題,換過一個心理醫生,這是第二個。


我的方法和純心理諮詢的不同之處,就是:


除了給你一些開導和問題分析外,

最主要是通過各種實踐社交訓練幫助你,徹底消除負面消極思維,同時植入積極正面觀念,且需要不斷堅持重複訓練。


你可以理解為,人從『自卑的大腦』變成『自信的大腦』的過程中,就和虛弱狀態變成健康狀態,從沒肌肉變成有肌肉的過程非常類似。


提升自信就像練肌肉——強壯的身體可以免收疾病侵擾,強壯的大腦免受消極思維的影響。


提升自信的過程就是"減脂"(消除負面消極思維)"增肌"(增強自信思維、社交溝通能力)的過程。


那如何訓練?主要是通過社交訓練。




  • 01.人的不自信大部分都集中在人際交往時。根據認知行為療法的理念,你越害怕什麼就越要做什麼,才能突破恐懼。


  • 02.自信的建立光靠思維升級不夠,需要同時配合行動的結果(能認識跟多朋友,異性,訓練聊天能力)來影響。


  • 03.通過參加聚會,可以認識更多優質朋友、異性資源,為你的生活、工作、戀愛墊底人脈基礎。


我問她:你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不是在和人交往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動化的負面思維?


她說:是的,有時候不想接觸人,感覺大家都不喜歡我,我又沒話說心煩意亂,做什麼都沒心思,不能活在當下。


當你不會有負面想法時,就是真實做自己的時候,就是進入了一种放開自己的狀態。


這種狀態其實和你演講,講嗨了狀態很像,你是否有在主持的時候,進入一種非常嗨的狀態? 她回答有。


而如果你不是做主持人工作,我相信你在整個人生中,總有那麼幾次體驗過,思想被解放,自由放開自己,能和別人順暢溝通的時刻。


當然你多次體驗到,你在人際交往時不會負面思維,同時又很『嗨』,就會慢慢消除負面思維,植入積極思維。


但這需要時間系統學習和訓練,這和健身非常像,當人健身養成習慣後,會在此過程中獲得快感。


因為人的大腦里有一個叫做獎賞效應的機制


意思就是說,當你做出某個行為,最終確認是正確或獲得良好的結果,你的大腦就會給你發出獎賞信號,這種生理激素是可以幫助你感到快樂,成就感的來源。


當你多次在人際交往時體驗到了我教的心法,你也會多次感受到這種獎賞激勵,會鼓勵你不斷的堅持,自然性的變成習慣。




04


總結又來了。


如果你也是時而自信,而是不自信的朋友,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解釋你的一些疑問,以及幫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


我這種方法本質上是通過心理學的原理,分析你的自卑根源。


然後用心理學裡,專門用來治療抑鬱症的『認知行為療法』原理(通過社交訓練,練習積極思維)。


很多心理諮詢師主要通過談話分析、心理疏導的方式來改善你的情緒和行為。


我是直接通過行為(社交訓練)來矯正你的情緒(負面情緒),進而改變你的心理狀態(積極自信思維)。


但你千萬不要以為,訓練幾次就可以了,還是我前面說的,

提升自信和健身很像,健身減肥和練肌肉


最後,我再次~~~強烈提醒~~~哪些希望看完一篇文章就能馬上改變的人,你這是痴人說夢,是懶人的想法。


...



每個生命都渴望活出

最好的自己

但往往都被內在自我衝突

消耗

著、限制著,痛苦不已。

只要你

願意

面對

就可以逐漸

找回失去的力量,

自我

得到整合和綻放

勇敢活出自我

成為最好的自己!




?點擊圖片,查看課程詳情




THE END



作者|迎刃

自信提升實戰家/溝通社交教練/

非典型情感磚家/自信戀愛學創始人/

簡書籤約作者/百度閱讀簽約作者/

豆瓣專欄作者


公眾號:迎刃(ID:yingrendao)

深度自我提升:自信、

人際交往、情感、學習成長


圖片來源|

David Doran








盧老師

| 伯圖 | 張德芬 |

學習

| 人際

斷舍離 | 成長 | 情緒 |

諮詢

| 催眠

乾貨

| 漫畫 | 財富 | 潛意識 |

測試

| 拼盤



回復以上關鍵字 獲取更多精彩推送



? 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親愛的,你不必為了誰而改變自己
親愛的,你不必為了誰而改變,如果要成為更好的人,請為了自己
改變自己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生活,不會因你抱怨而改變;人生,不會因你惆悵而變化
不要因為有了喜歡的人而去改變自己,你就是你
當你改變自己時,一切都改變了!
改變鳴人一生的重要羈絆,第一不是自來也?
高考之後,他們又做了一件改變自己人生的事
自己不改變的話,新的一年也只是之前的重演
當改變自己時,一切都改變了!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如何改變自己?
為了自由,她流浪多年,人生因此有何改變?
自己不改變,新的一年也只是重演……
當改變自己時,一切都改變了
其實難的不是改變,而是你為自己找了這些拒絕變好的理由
不孕夫妻中獎後,不但生活改變,還有了自己的孩子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我願為卒,從不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