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圖片來自網路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距11月8日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下不到幾天的時間,雖然美國各州陸續開始提前投票,一些選民也早已選定了心目中的總統人選,但仍有大批人在「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兩位總統候選人」之中搖擺不定,可能要等到最後一天才會前往投票站。


壹讀君搜了下最新的民調數據,根據各大媒體和調查機構公布的信息,希拉里的支持率都要略微領先於特朗普。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紐約時報根據各大調查機構10月底民意調查數據,得出希拉里以平均45.8%的支持率領先於川普(40.7%)。值得指出的是IBP/TIPP曾是為數不多公布過特朗普領先於希拉里的媒體,如今風向標也變了方向。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10月31日BBC最新數據顯示,希拉里以高於3個點的支持率勝於川普。

NBC與華爾街日報統計的最新民調數據


這暗示著希拉里會成為首位美國女總統嗎?BBC指出,民調結果並不是一直準確的科學預測,有些希望支持特朗普的人可能不到真正時刻不願意「表態」。路透社也撰評,從英國公投結果的經驗看出,在實際選舉之前,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既然是難以預料的未來,為什麼有大批媒體和調查機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做永遠會被質疑的事情?今天,壹讀君就和你聊聊美國的民意調查。


升級為合法中國選民多年的壹讀君|南雪


大選民調的「草根」階段

最早的民意調查可以追溯至19世紀初,由美國新聞界發起,主要用於美國媒體對總統選舉的預測。被調查者都是地方報紙讀者,這樣的結果雖然易造成樣本代表性不足,調查結果不可避免帶有片面性和不準確性,不過民眾還是熱衷於關注這些變化的數據,因此,在19世紀,報紙都致力於舉辦和報道民意調查。


早期的民意調查被稱為straw poll,straw既是稻草的意思,也常用來暗示風向,因而有人把straw poll翻譯為「草根民調」。從1916到1932年,連續五屆準確地預測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的《文學文摘》雜誌可以說是當時草根民調的象徵。


「草根民調」風行一時的時候,有一名原本從事廣告業的商人喬治·蓋洛普,開始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在1936年總統大選中,他不僅指出《文學文摘》預測阿爾弗雷德?蘭登將擊敗羅斯福當選總統是錯誤的,還調查了比《文學文摘》民意調查者少的多的選民,準確預測了羅斯福將擊敗蘭登。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1936年《文學文摘》錯誤預測選舉結果公布之後,《文學文摘》聲譽掃地,不僅再也沒有做民意調查,而且幾個月後就宣告倒閉。


蓋洛普的成功使民意調查走出了「草根民調」的狹小範圍,民意調查範圍從政治領域延伸到經濟、文化、社會領域,調查的方法也更加科學,由此拉開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意調查序幕。


大選民調怎麼「調」?


在美國,民意調查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全部選民中隨機挑選一批選民,了解他們的投票傾向,在用科學的推斷方法,由一推百,從而得到全國選民的意向。


調查樣本選擇上,一般全國性的民調,調查人數至少要1000人以上,各州內的民調,因為組織者的資源限制,往往只選擇幾百人。當然,樣本數量越大,覆蓋的群體層差異性越大,比如儘可能多的考慮到性別、種族、教育程度、收入、地理位置的差異,樣本代表性越強。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即使民意測驗團體設法收集到了有代表性的樣本,他們也不能總是相信人們給予他們的答覆就是真實的想法。


美國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1982年加州州長的選舉。 洛杉磯市長非洲裔美國人布萊德利市長一直領導民意調查,但是最終在大選中失敗。然後,調查人員總結失敗原因,發現出現差異是因為一些選民可能不想承認他們不會支持一個非裔美國人的候選人,這就是著名的「Bradley效應」。


所以,壹讀君也在想,會不會有一小部分選民尷尬或不願意承認他們支持特朗普或反對柯林頓?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調查方法上,傳統美國民調一般是通過座機電話進行,不需要民調員,通過錄音完成提問,選民只需按錄音指示按電話上的號碼應答即可。但隨著手機的普及,固定電話越來越少,人們拒接陌生電話的比例越來越高,而且美國相關法律規定,自動電話不能播打手機,這就讓針對座機的採樣有了偏差,如何中和座機和手機用戶的選民數量至今在調查行業還沒用統一定論。


除了電話,互聯網調查也是時下各大民調機構採用的方式。


還有一些民意測驗者已開始嘗試通過簡訊進行的民意調查。與在線調查一樣,人們可以選擇隨時響應,避免與某人交談。紐約市社會研究社會心理學家Michael Schober和他的同事測試現場和文字訪談之間的差異後發現—缺乏時間壓力和發簡訊的社會壓力導致人們披露更多的信息和更誠實。


讀到這壹堆飯們估計也和壹讀君一樣,真心覺得民調太傷神。不過,再結合美國總統大選數量一般只佔總人口的40%-50%,和今年的選民都不太喜歡希拉里和川普的事實,登記參加成為選民的數量能否達到精準民調所需數量,估計才是民意調查機構最頭疼的吧?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10月9日,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志願者呼籲學生們註冊選民。


反映民意也在塑造民意


無論是草根民調還是抽樣民調,都建立於一個共同的信念,即民意能夠以數據的形式反映出來。


不過學者沃爾特·李普曼指出「通過大眾傳媒,精英們塑造他們想要的公眾態度,民意調查只不過是操縱民意過程中的一種工具而已」。


大部分選民們的投票行為都依賴於對選戰形勢的判斷,民意測驗就是為人們提供這種選情預報的重要參考標準之一。也就是說,民調數字不只提供一組直觀、枯燥的數據,也可能促成集體共識,使民調中的領先成為競選中的現實,民意調查及其機構具有了塑造民意的可能性。「如果現有的民調並不能反映出你看到的世界,你總可以自己去搞一個新的民調」。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在民意的形成過程中,許多外在力量,如政治、商業和媒體都會對之施加影響,靠客戶來掙錢吃飯民意調查機構,對客戶「有傾向性的需求」,自然不能不反映在調查的結果上。


曾經有兩位學者通過研究尼克松政府與兩大民意調查機構—路易斯·哈里斯(Louis Harris)和蓋洛普組織的關係後發現,尼克松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策略與哈里斯和蓋洛普調查機構合作,從而操縱民意調查結果和民意。


雖然白宮最終沒有能夠以其所希望的方式來控制這兩個機構中的任何一個,但是通過與這兩個機構接觸,尼克松及其助手們獲得了三個好處: 首先,民意調查機構使白宮在民意調查結果公布之前就可獲得信息,使白宮可以採取措施揚長避短;其次,白宮促使民意調查機構選擇對之有利的問題和措辭方式;最後,白宮影響調查的結果。


「木偶民調」為什麼長盛不息?


既然民意測驗容易被組織者操縱,能夠嚴重地誤導公共輿論,那麼為什麼沒有人提出要禁止或者限制民意測驗,而且民意調查機構一直層出不窮?


這就不能不說到美國人民的政治邏輯了。


自詡為自由民主的美國人民認為,國家應該由誰來領導,應該解決哪些普遍的問題,需要國民達成一致意見。而且,選民參與民調過程,可以培養參政意識,提高政治修養水平,至於其中存在的問題,按照美國人的政治思維和民主理念,只有靠制度的完善加以解決,而不是通過禁止它的存在得到解決。

美國大選為什麼有那麼多民意調查? 點擊播放 GIF/568K



對競選團隊來說,他們需要民調的結果來幫助他們了解選民,確定主攻的選民群體,關鍵的競選議題、待爭取的大選主戰場(這裡的戰場可以不只是搖擺州,甚至不是搖擺縣,而是可以細化到具體的街區,地方組織)所以,民調員在競選中已經成為競選團隊中的時局分析員和戰略戰術策劃者,民調員的一個新發現,可以直接決定候選人的行動計劃該如何快速調整。


民意測驗問卷樣例


一般來說,總統候選人在競選中民調的支出要佔要媒體經費的 2%,而媒體經費通常佔掉全部經費的大頭。比如,今年大選中,希拉里和特朗普一共花了 20 億美元的話,其中會有 3000 萬上下是花在民調上的。


這樣,一邊是急躁的希望能準確掌握總統大選即使動態的選民,一邊是狂熱時代的民調數據能給候選人錦囊妙計,在堅固自己戰場時,靈活利用數據攻擊對手,兩方需求像兩股助推器推動著民調業一直高舉著聖火。


本傑明·富蘭克林早在240多年前就說過,世間只有兩件事情是必定無疑的:一是死亡, 二是納稅。對於如今的美國,估計他會把民意測驗算進去。


民意本身的詞義Public Opinion就有相互衝突的內涵,Public意味著公共性,Opinion則歸屬私人所有。民意本身又充滿不確定性,試圖用靜止的調查方法去表達瞬息多變的民意,類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現代科學衝動。


美國人民對民意測驗懷疑但不放棄的態度,壹讀君深以為不妨借鑒一下,成為我們在這個不時想罵娘的世界中的戰鬥精神。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和壹讀君勾搭的傳送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作為中國人,你得知道這些關於紅包的知識
於千萬人之中,終於等到你
為什麼吸血鬼能當主角,而喪屍只能當炮灰?
為什麼有人愛吃臭臭的東西?
想在冬天去日本泡溫泉?這篇總能幫到你

TAG:壹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堪比美劇,美國本次大選為何不同尋常?
為什麼這個女的長得這麼丑還能被選為嬪妃?身矮體胖卻最受人歡迎?
她因為姣好的面容曾被評選為義大利選美皇后
美國大選為何定在11月星期二?今天不關心選戰只想弄清這件事
還在為男士髮型煩惱 這幾款精選為你解憂
這位黑皮膚的單身媽媽,憑什麼被選為「全球第一美人」
美國恐怖故事,一部以特朗普當選為背景的美劇
這種動物因為好吃被選為國寶,外國吃貨強大到國寶也不放過
番茄炒雞蛋為什麼被中國人評選為不可能失敗的一道菜?
聽見喵叫聲要小心!這哥們喵回去後就被選為貓奴了
此國傳奇女性,丈夫遇難後她重返政壇,奮鬥多年後當選為總統
韓國:安哲秀當選為國民之黨的總統候選人
這裡被評選為全球最臟城市之一,鮮有活過50歲的
韓星二婚嫁到中國,老公對她寵愛有加,韓國媒體將其選為嫁的最好女星!
皮蛋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噁心的食物!看看那些外國人眼裡的噩夢
很多人覺得不帥的他,卻當選為國寶級美男;只有24歲的他,也早已是老練演技派
抵抗大國入侵贏得美譽,他後被推選為總統,晚年多次「險遭不測」
他是一介布衣,曾差點挽救中國一朝代,被日本評選為世界偉人之一
凱特-阿普頓為何能被選為「世上最美女孩」?看看這穿搭就明白了,最後一款給滿分都覺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