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点击播放 GIF/2046K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信,诚也」。我们经常把「信」和「诚」放在一起讲,说的是做人要诚实、诚恳、守信。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信,是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人守信用是值得重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做事的时候要像孔子说的那样「敬事而信」,又何愁事情做不好呢?在交朋友的时候,也强调要让「朋友信之」。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吕氏春秋》中专门有一篇文章就叫做《贵信》,对社会生活中不遵守信用造成的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不管身份高低,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如果缺少了诚信这个重要的品质,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最终是难成大事的。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关于「恕」,《论语》里有这样一段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喜欢什么,也不要将其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从字形上来看,「恕」字即如心,如我心,如人心,如天下万事万物之心。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曾国藩对忠恕之道就深有体会,他在《曾国藩家书》中说:「圣门好言仁。仁即恕也。曰富,曰贵,曰成,曰荣,曰誉,曰顺,次数者,我之所喜,人亦皆喜之。曰贫,曰贱,曰败,曰辱,曰毁,曰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皆恶之。……吾兄弟须从恕上痛下功夫,随在皆设身处地。我要步步站的稳,须知他人也要站的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处处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已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恕」,不也正是我们今天讲的「同理心」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真心实意的推己及人,又何必担心没有真心实意的朋友?


曾国藩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也正是这样去实践的。蔡锷则对他的这种做事方法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语,最为慈恩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立身行事始于信,接人待物在于恕。把这两个字用到人生,又何必担心人生没有朋友、没有出路?


[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

立身行事始于「信」,待人接物始于「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风大家 的精彩文章:

金庸、古龙妙语20句:江湖世界,方圆智慧,豪情人生
孩子不听话、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看专家为您支招!
沈从文:中国人的病
家,很平淡,爱,很简单

TAG:儒风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始于初见,终于白首
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张志明:爱情始于性,毁于屁
所有这一切都始于「吃」,这个与自然秩序最亲密和最深远的连接
晋国之乱,始于晋献公床笫之欢,与一个女人脱不了干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看各国不同的作战军靴演变史
他,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始于歌声,钟于人品。40岁才成名,一开口便让人心醉,终其一生,只爱一人……
祖先的身体会说话:男女差别待遇,至少始于东周
肝脏初次衰老始于25岁,防肝衰老多吃这9种食物
始于光绪1880年,92岁楼奶奶用四时去等待,用岁月来熬煮,只为一罐爱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