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今天:一場羞殺清政府的阿富汗戰爭

歷史上的今天:一場羞殺清政府的阿富汗戰爭


歷史上的今天:一場羞殺清政府的阿富汗戰爭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1841年11月2日,號稱「阿富汗之星」的中亞名將阿克巴爾振臂一呼,喀布爾大起義如驚雷般轟然炸響,已經持續三年的阿富汗抗英戰爭,終於進入到浴血決勝階段。


一度以為已完美控制阿富汗的英軍,這下頓時陷入到水深火熱里,數萬英軍一下面對十多萬阿富汗軍的分割重圍,所有的據點都成了戰場,滿眼到處是阿富汗兵,橫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難得落入了這灰頭土臉的境地。


這場發生在中國之外的戰爭,本來與中國無關,但俗話說貨比貨得扔,比比東邊中國大清王朝在發生什麼,就知道清政府有多現眼:第一次鴉片戰爭。



歷史上的今天:一場羞殺清政府的阿富汗戰爭


阿富汗戰場上灰頭土臉的英軍,在另一邊的中國東部沿海,明明只有幾千陸戰士兵是四十多艘戰船,火力兵員比起阿富汗英軍全弱爆,卻是在這東方帝國海岸線上,輕鬆予取予求,自從鴉片戰爭開打,所過之處,全是輕鬆攻破。定海廈門虎門寧波,多少重兵防禦的鐵壁要塞,都是幾個照面,全被英軍輕鬆拿下。英軍傷亡最多的一戰,也不過是在鎮江死了三十九人。


如此慘狀,就如上世紀一部軍旅電視劇,張豐毅扮演的男主角,在虎門炮台上的那句悲憤怒吼:中國再也不能有鴉片戰爭這種窩囊仗,人家死幾個人,咱們死好幾萬!


那麼,為什麼會這麼窩囊?長期以來的說法,就是大清的軍事裝備,比起近代橫掃世界的英軍差太遠,這條也是客觀事實,但問題是,你差的再遠,能遠過阿富汗對比英軍去?


要知道這阿富汗,十八世紀才建國,一直也算不得什麼強國,正規軍的火力裝備,比當時的精銳清軍,也是差老遠,綜合國力更差了十萬八千里。可就是這麼點慘淡家當,比大清早兩年慘遭英軍入侵,卻是打的有聲有色,英國上萬人撲上來,還扶持了傀儡政權,各種大招都放了,一度控制阿富汗全境,可一場喀布爾起義,還是給翻盤過來。


歷史上的今天:一場羞殺清政府的阿富汗戰爭



就在中國這邊,少的多的英軍已經耀武耀威,甚至兵臨南京,得意洋洋脅迫清政府割地賠款時,阿富汗這邊的英軍精銳,正陷入到恥辱的戰敗里:開始咬碎門牙撤退,被阿富汗追著屁股痛打,一萬六千多英軍傷亡慘重,殿後部隊全數覆沒,是為英國殖民戰爭里,最慘烈一敗。


而放在鴉片戰爭里,道光皇帝在末段的要求,不斷下詔就是求一勝,可就是敗的痛不欲生,阿富汗抗英的勝仗,隨便一場若算到大清頭上,道光帝八成就要樂瘋。可為什麼?阿富汗人做到的事情,大清卻做不到?


原因可以歸很多,但很殺傷力的一條,可以用道光帝寵臣曹振庸的那句話:多磕頭,少說話!

大清王朝當時,就是這麼一個風氣已經嚴重敗壞的政府,比腐敗更叫可怕的,就是這種恐怖的不作為風氣,仔細看看鴉片戰爭前後就知道,即使放眼看世界如林則徐,依然要不斷給道光帝編造勝仗,哄的道光帝支持自己,其它官員自不用說,當英國人已經打上門時,在各級官員的糊弄下,道光帝竟還以為英國人是來上門喊冤的,等著雙方撕破臉開打,不管戰場上清軍多麼灰頭土臉,道光帝收到的奏摺,經常是捷報頻傳,上下一頓糊弄,糊弄出百年國恥!



歷史上的今天:一場羞殺清政府的阿富汗戰爭



落後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後還被蒙住眼睛,行動癱瘓。大清之恥,正是恥在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崇禎自盡前一天,李自成真的曾主動向崇禎議和嗎?
漢唐超級風箏,清朝造直升機,民國飛機完爆萊特兄弟
秦末大亂,秦朝嶺南軍團為何沒有回援中原?
李自成麾下的頂級謀士李岩,是否真有其人?
六齣奇計的陳平,面對劫匪,一個小舉動便成功脫險

TAG:歷史派 |

您可能感興趣

她是青樓女子,血染桃花扇,義氣耀千古,林語堂題詩稱羞殺鬚眉漢
她是青樓女子,血染桃花扇,義氣耀千古,林語堂題詩羞殺鬚眉漢!
這個王朝國富兵強, 皇帝勵精圖治, 卻向蛋丸小國割地賠款, 羞殺了人
她是青樓女子,血染桃花扇,義氣耀千古,林語堂專門題詩,稱她羞殺鬚眉漢!
有一種笑容叫凡式捂臉嬌羞殺,也是吳亦凡的經典動作之一
日高鄰女笑相逢,參差羞殺白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