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點擊播放 GIF/2046K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佛說因果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沒有絕對的因,也沒有絕對的果。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因果關係及最終結果卻會因人的觀念態度發生極大的差異,產生三種階級不同的境界。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首先,有的人不願付出,卻貪圖回報,此為最下等境界:不勞而獲。


對每個人來說,幸福的不可置疑的條件是勞動,必須是由自己來進行的自由的勞動。勞動是人所欲求的,當它被剝奪的時候,人便會引起苦惱。但勞動並不是道德,若把勞動當做功績或道德,就和把吃東西當做功績或道德一樣奇怪。


由此可知,沒有人是能不勞動的,不勞而獲是令人不安的。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其次,有的人兢兢業業,辛勤勞作,獲得了應有的回到,此為中等境界:修成正果。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的付出與收穫,有付出就必然會有所回報。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是這個道理。


人們為自己設定了目標,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目標,達成了個人成就。有的人白手起家,選擇創業,從基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絕不偷懶懈怠,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終於收穫了不小的回報。


這樣的境界也算功德圓滿,皆大歡喜。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然而比修成正果更為高級的境界,便是:大公無私。


這類人竭力付出,卻不圖回報,像個傻子一樣。可是就算周圍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他們依然堅持到底。他們不傻,他們都是最可敬最無私的人!

人的付出與收穫不一定能成正比,人的一生中並不是付出越多就會回報越多。但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態度,什麼樣的付出比例,將直接決定自己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


轉載自:佛言禪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圍爐夜話》三要:為善不居,休爭閑氣,知足常樂
孔子言天命:存敬畏心,持進取心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求回報,付出本身就是回報
付出和回報
付出了才會有回報,而不是有了回報才去付出!
不懂付出,談何回報!
對付出最好的回報就是回應他
為什麼付出卻得不到回報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深度好文)
有時候付出只是付出,沒有回報
你不懂付出,談何回報!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深度好文)
只要付出,必有回報的生肖
我們付出終會有回報的
為什麼你的付出總是得不到回報?
無需言謝,我的付出,你已回報
人生,有時候付出只是付出,沒有回報
不求回報的付出最幸福
《任何感情,有付出才有回報!》
你的問題在於付出太多,還不求回報
付出就會有回報嗎?你應該做一個值得他付出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