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點擊播放 GIF/2046K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省事,不怕事


省事不惹事


古語云:「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從古到今,有些閑著無事的人,故意要去挑起一些事情,最終往往沒有好的結果。因此,省事不惹事是一門哲學,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不惹事者,做事須通情達理,能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惹事者,做人須豁達包容,能夠「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不惹事者,要學會忍,忍是一種力量,是智慧和擔當,決不是怯懦。


不惹事當然不是一味遷就,只是不願糾纏於無關緊要的糾紛,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罷了。


不惹事既是自珍自重,又是尊重他人,可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事來不怕事


古人云:「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人不敢承擔就是怕事,所以人要勇於去承擔責任,縱使面對人家的指責、不理解,也要據理力爭,也能接受別人的批評,「人不知而不慍」。


不怕事者,心地坦蕩底氣足,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怕事者,懂得生命誠可貴,卻不會為三斗米折腰;不怕事者,活得有尊嚴有質量,拿得起放得下。


因此,不怕事,要有敢於擔當的氣魄,又具有大智若愚的深邃。


在惹事與怕事間有多種情形,有的人不惹事但怕事,是膽氣不足;有的人不怕事又亂惹事,則魯莽有餘;只有不惹事又不怕事者,才是真正有擔當。


人的一生世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有好事也有壞事。但不管如何,只要能夠做到省事不惹事,事來不怕事,那麼就算出現任何事情,也難不住我們。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脫俗,不矯俗


脫俗不絕俗


《菜根譚》:「能脫俗便是奇,做意尚奇者不是奇而為異;不合污便是清,絕俗以求清者,不為清而為激。」


這句話的意思是:思想超越一般人又不沾染俗氣的人就是奇人,但是那種故意標新立異的人並非奇人而是怪異;不願與人同流合污就算是清高,但是為了表示自己清高和世人斷絕來往,那就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脫俗」與「絕俗」,一字之差,境界卻是天壤之別,人都是活在俗世中,很多俗事都得做,不沾染庸俗之氣才是脫俗。


脫俗的人不代表人緣差,不會交際,只是有自己明確而獨立的自我空間而已。脫俗與合群並不矛盾,絕俗才會不合群。


老子說:「和其光,同其塵。」身,隨俗而處;心,自有洞天。而群,一直在那裡,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放逐我們。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容俗不矯俗


人生在世,做人要超脫世俗,但是不可以存有刻意矯正世俗的心理,而應當對世間事有「容俗」的念頭。


有的人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同時要求別人也要這樣做,如果別人不這樣做,心裡就不高興,這實在是庸人自擾,自討苦吃!


有矯俗之心的人把莫須有的重擔壓在自己身上,不但自己失去了心靈的自由,也讓別人不舒服;同時批評、論斷、輕看、藐視也因此而來,甚至導致分爭、恨惡等等,給自己也給別人帶來損害。


一個有矯俗之心的人勢必人際關係不能和諧,令人生厭。


讓我們在凡事上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只要求自己,改變自己,卻不可去要求別人,改變別人;只管去做自己應該做的,卻不必要求別人也這樣做,更不可去批評論斷不這樣做的人。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順時,不趨時


順時不逆天


《易經·艮》:「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意思是:人的一行一止都需要順應時勢發展,能如此做去,前景光明。


順應時勢是在看清了時代的發展狀態、趨勢之後,從而按照客觀規律調整和安排自己的事業與生活。


時勢是天道所顯示,也就是天道不可違,時勢不可違,順應時勢就是大智慧。


待時而動,順勢而為,靈活變通,能屈能伸方是大丈夫本色。


時勢變了,人也要作出相應的變化與調整以順應。俗話說,「識實務者為俊傑」,能夠順應時勢,也就把握了自己的人生,把握了成功的方向盤。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獨立不趨時


《莊子·繕性》:「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意思是:不為榮華富貴而心滿意足,自縱心志;不因窮困窘迫而隨波逐流,趨時附俗。


「順時」(順應時勢)與「趨時」(趨附世俗),從表面上看的確有幾分相似,但彼此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趨時」是盲目跟風,趕時髦,隨大流,人云亦云,趨炎附勢,而「順時」是對時勢洞若觀火之後的順應。


有時候,真理並不是掌握在大多數人的手裡,所以人當保持一定的精神和人格獨立,不必非要和別人擠在一起,因為人多的地方是撿不到金子的!

曾國藩:省事,不怕事;脫俗,不矯俗;順時,不趨時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付出為因,回報為果
王陽明:人胸中各有個聖人
交友之道:先淡後濃,先遠後近,先疏後親
人生大境界:取乎其上,適乎其中
《圍爐夜話》三要:為善不居,休爭閑氣,知足常樂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做事當不苟不懈
曾國藩:擁兵百萬不是不稱帝,而是時機不允許,風險太大
曾國藩:控制不了情緒的人,做不成大事
曾國藩:成大器者,必有六戒,當時時不忘
曾國藩:處事當求穩慎,不可過急
曾國藩: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曾國藩:不慌不忙做事情,操心用心不累心
左宗棠罵曾國藩:不擇時 亦不擇地
曾國藩娶一年輕小妾,不和她洞房,只讓她做這樣的事,曾國藩好可憐
曾國藩:三件事絕不能做,三種人絕不可交
曾國藩:不做三件事,不交三種人!
曾國藩:恩不可忘,怨不可結
曾國藩:「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曾國藩: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曾國藩:成大事,何必拘泥於一時一地
晚清時期的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不反清自立?原因很簡單
曾國藩為何不能算是三不朽之一,他是如何對待太平軍俘虜的?
曾國藩兵敗要自殺,左宗棠罵其不忠不義,曾國藩啞口無言不敢反駁
曾國藩和湘軍不得不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