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伯的雙面人生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伯的雙面人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比利時弗蘭德省伊普雷小鎮的西南面,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而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則是德軍違反國際《海牙宣言》公約,使用了毒氣彈——氯!


這場毒氣戰共造成大約5千名協約國官兵死亡,1萬人受傷(他們中50%後來都變成了殘疾人)。事後,一名軍醫對死者進行屍檢後作了這樣的描繪:死者的臉、頸部,以及手部明顯變色。打開死者胸腔,可見兩葉肺腫脹。搬動遺體時,死者肺中滲出大量淡黃色帶泡沫的分泌液。據這名軍醫稱,這種死亡是由於「空氣飢餓」造成的,或者說是「被淹死在自己的分泌物之中」。


實施一場毒氣戰除了離不開強大的化學工業支持外,還需要化學家的精心指導。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在所謂的「愛國心」驅使下,就充當了這個被稱為「戰爭魔鬼」的角色。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戰爭魔鬼」後來竟榮獲了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此事說來就話長了……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伯的雙面人生



克魯克斯的「危言」


19世紀,德國黑森公國的化學家李比希注意到,達姆施塔特市郊的莊稼正在逐年減產。農民們都說,土地越來越貧瘠了,哪能指望好收成呢?眼看土地就要荒廢了!

「要是能給土壤增加一些營養,莊稼不就可以豐收了嗎?」李比希說。「先生,這您就不懂了,我們庄稼人祖祖輩輩都是這麼種地的,」一位農民反駁道,「您這麼說會鬧笑話的。」


但是李比希早就立志將化學應用於農業,這可不是在說笑話。他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中國、印度等國的農民,為使莊稼豐收,不斷給土地施用人畜糞便。他推斷,這一定是由於糞便中含有能使土壤肥沃的成分,以及莊稼生長所需要的物質。但是在歐洲,人們在觀念上無法接受。「耕地到底缺乏什麼?莊稼的生長又需要什麼?」李比希暗自鼓勵自己,「我一定要弄個明白!」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伯的雙面人生



李比希進行了大量實驗,終於發現氮元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植物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及水中的碳、氫、氧,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澱粉、纖維素和脂肪。而構成生命的基礎——蛋白質,除了碳、氫、氧外,一般還含有16.5%的氮元素。於是他進一步指出,植物每年從土壤中帶走大量的氮元素,由於沒有及時得到補充,因而歐洲的土地正在年復一年地貧瘠下去。因此,他號召農民們在土壤中施加含氮的化合物當肥料,並親自從智利運來了含氮的硝石(硝酸鈉)。但是,科學的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被大家接受的。當時,誰也不願意花錢買「石頭」撒到土地中。第一批硝石几乎沒人買,最終只好倒入海中。

事實會教訓人,時間更會做出正確的判斷。沒過多久,農民們通過對比終於認識到往土壤里補充氮元素的重要性。於是,大家就爭著去買硝石。


但是,到了1895年,英國著名的光譜學家克魯克斯卻發表了震驚世界的演講。他說:「位於大洋彼岸的智利硝石礦藏有限,資源將日益枯竭。一旦沒有了智利硝石,那麼歐洲土地中的氮元素必將急劇減少,收成會再次一落千丈……」於是,他向化學家們發出緊急呼籲:全力以赴解除「氮荒」威脅。


克魯克斯的言論似乎有點「危言聳聽」。因為氮氣在空氣中的體積佔4/5,總量高達4千萬億噸(4x1015/噸),平均每平方千米上空的氮氣就有1000萬噸之多。但是,除了某些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化合物外,其他如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都無法直接吸收氮氣。


於是,哈伯又登場了。這一次他將扮演什麼角色呢?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伯的雙面人生


哈伯的傑出貢獻


利用氮和氫作為原料合成氨的工業化生產曾是一個較難的課題。研究表明,農作物只能吸收、利用包含在化合物中的氮元素。而氮氣分子是由兩個氮原子構成的,其分子式為N2。這兩個氮原子之間形成3根結合很牢固的共價鍵(N≡N)。所以要把氮氣轉換為氮的化合物,首先必須把共價鍵「拆開」,化學上稱為氮原子的「活化」,這需要很大的能量。雖然提高溫度可以增加活化能,但由於這是一個「可逆反應」,因而活化的同時又促進了氨的分解。所以一百多年來,氨氣的合成實驗均以失敗告終。


19世紀下半葉開始,科學家們逐漸發現,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氮的活化能,從而提高壓力,使反應向氨的合成方向發展。

法國化學家勒夏特里雖然是第一個試圖進行高壓合成氨實驗的人,但他的實驗由於在氮氫混合氣中混入氧氣引發爆炸而半途而廢。當時,年僅23歲就被柏林大學破格授予化學博士學位的哈伯,卻在綜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失敗教訓的基礎上迎難而上,成功設計出一套適合於高壓實驗的裝置和合成氨的工藝流程。


大致的工藝流程如下:在熾熱的焦炭上方吹入水蒸汽,獲得幾乎等體積的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一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一步與水蒸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然後,將混和氣體在一定壓力下溶於水,這時二氧化碳被吸收,就製得了較為純凈的氫氣。同樣,將水蒸汽與適量的空氣混合後,通過熾熱的炭,空氣中的氧氣和碳便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而被吸收掉,從而得到了所需要的氮氣。


1909年,哈伯憑藉鍥而不捨的精神,堅持不懈地探索、計算和實驗,終於使高壓合成氨的實驗獲得了重大突破。他在600℃高溫、200兆帕高壓條件下,用鋨作催化劑,以電解水生成的氫和大氣中的氮為原料,成功得到了濃度為8%的氨。這就是科學史上最初的「哈伯法合成氨」。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伯的雙面人生



當時德國最大的化工企業——巴登苯胺和純鹼製造公司的高層,迅速察覺到了哈伯該項發明的重大價值,於是指派化工專家卡爾·博施與他合作。博施認為,哈伯使用的催化劑金屬鋨難以加工,因為它與空氣接觸時,易轉變為揮發性的四氧化物。另外,這種稀有金屬的價格極其昂貴,必須尋找便宜實用的催化劑來替代。於是,哈伯建議改用鈾為催化劑。但鈾對氧氣和水都很敏感,其催化效果很容易喪失。於是他們經過2萬多次實驗,測定了2500多種不同的配方,終於成功研製出了含鉛鎂促進劑的鐵催化劑。當然,開發適用的高壓設備也是工藝的關鍵。由於經受高壓的低碳鋼反應器很容易受到氫氣的腐蝕,因而博施決定改用合金鋼代替低碳鋼,解決了這個難題。


1913年,巴登苯胺和純鹼製造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工廠,並很快將日產量提高到了30噸。這種經過改進,使合成氨實現工業化的方法被稱為「哈伯-博施法」。


合成氨的大規模生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它使人類從此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加速了世界農業的發展。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1911年的一天,合成氨方法初獲成功,德皇威廉二世就屈駕親臨小城卡爾斯魯厄的哈伯實驗室。此舉對哈伯後來的命運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未完待續)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伯的雙面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2016年11期和12期《科學24小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24小時 的精彩文章:

為了智能而智能的黑科技
揭秘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
射電望遠鏡的大家族
我們的世界沒有「水怪」
尋找「完美精子」,開啟生育革命

TAG:科學24小時 |

您可能感興趣

俄羅斯間諜在華爾街的雙面人生
米蘭雙面人:大羅爭議 伊布巴喬傳奇
米蘭德比的十大「雙面人」:伊布巴喬傳奇,大羅爭議
走近巴基斯坦易裝癖者 保守穆斯林國度的雙面生活
曼徹斯特恐襲兇手的雙面人生:曼聯球迷 基地擁躉
忠奸莫辨,權臣鰲拜的雙面人生
歐陽娜娜即將開啟雙面人生,和奧克斯探尋無限可能
9大皇馬巴薩雙面人 一人曾破天價紀錄 另一人神跡壓制梅西C羅
布魯克斯先生——成功企業家的雙面人生,摘掉眼鏡你就有危險
C羅領銜小貝經典 五大皇馬曼聯雙面天王誰最帥?
雙面貝聿銘
雙面卡蘭尼克:威風凜凜 黯然狼狽
圖看地球上最神奇的喵星人,塞爾維亞「雙面貓」的靦腆照
雙面洛克菲勒:資本主義推銷員捐建了協和醫學院
諾基亞新機終於來了:卡爾蔡司雙攝+雙面玻璃!
多倫多電影節《雙面格蕾絲》首映禮 莎拉·加頓與男星玩貼面親親
《雙面情人》戛納首映伊莎貝兒·歌勒艷驚全場 真空上陣秀傲人曲線
孫儷:成功女人的雙面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的雙面人生——帶血的王位和博大的帝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