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聊聊書:藏書票與藏書印

聊聊書:藏書票與藏書印


聊聊書:藏書票與藏書印



存世的最早藏書票


聊聊書:藏書票與藏書印



藏書印



聊聊書:藏書票與藏書印


藏書票一直被譽為「版畫珍珠」或「紙上寶石」,是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帶有藏書者姓名的一種小版畫,一般為長度5-10厘米的正方形。藏書票上除了有主要圖案外,還有藏書者的姓名、別號,有時還有一兩句箴言、警句或藏書年份等信息。


學術界普遍認為,藏書票出現於15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藏書票為德國人所有,製作時間約為1470年,藏書票的畫面上有一隻刺蝟腳踩幾棵被折斷的花草,嘴裡還銜這一朵花,上面飄動的緞帶上,寫著「慎防刺蝟隨時一吻」。這種圖畫構成的藏書票,在早期極為罕見,因為當時的社會只有貴族和修道院才藏的起書,而貴族們更願意以家族徽章和貴族紋章作為藏書票的圖案,以示身份、權勢和地位。直到18世紀,隨著教育普及,出版業發展,藏書不再是少數貴族的專利,許多中產階級也開始收藏圖書。隨著藏書的平民化,藏書票也開始平民化,圖案豐富多彩起來,有風景以及與個人生活、工作、愛好有關的圖案。藏書票設計趨向個性化,也更追求藝術效果,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收藏性。隨著藏書票的風靡,歐、亞、美許多國家相繼成立了藏書票協會或俱樂部,藏書票交流和收藏成為時尚,甚至出現了很多藏書票收藏家和博物館,1966「國際藏書票聯盟」誕生,使藏書票在國際範圍內有了更廣泛交流的機會。


藏書票是20世紀30年代傳入我國的,魯迅倡導的版畫創作運動推動了中國藏書票的發展。80年代初,中國藏書票研究會成立。當時郁達夫、唐弢等人也非常喜歡收集藏書票。


藏書票和郵票類似,一出現就演變為收集和收藏的對象。由愛讀書而收藏書籍,進而有了藏書票,又由藏書票衍生出藏書票設計和收藏熱。這種人類對知識的崇拜和對書籍的熱愛是藏書票藝術發展的源泉和根本動力。

藏書票是舶來品,在我國發展和流行都比較晚,我國自古以來流行的藏書標識是藏書印,這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藝術形式,與歐洲人的藏書票異曲同工,但出現的時間更早,可追溯到唐朝太宗的「貞觀」印,到宋代,已開始用「秘閣圖書」這樣專門的收藏印了。



聊聊書:藏書票與藏書印



藏書印與藏書票比可謂五花八門了,就其材料而言,或銅或金,或玉或石,明代以後玉石者居多。就內容而言,從名章,到書齋、書室、堂名印章,金石書畫鑒藏印以至抒情言志印,甚至類似遺囑的垂誡子孫印,無所不有。就字型而言,行草篆隸,各體皆精。


藏書印在我國古代頗為盛行,用於言志的如「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的私藏印章「七品官耳」、「動而得謗,名亦隨之」寓人品於字裡行間,頗具韻味。還有明代文學家黃宗羲的藏書印,上刻「窮不忘買,亂不忘攜,老不忘讀,……」,愛書之情,盡在其中。直至近現代,仍有很多文人雅士在沿用藏書印,張大千的藏書印為「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愛書之情,溢於言表。鄧拓的藏書印別有格調為「書生之氣不可無」,這種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做學問的態度令人欽佩,還有矛盾、俞平伯等人的藏書印也各具特色。目前,我國的印章藝術方興未艾,北京琉璃廠附近集中了一大片精通篆刻藝術的大師,他們製作的藏書印極具藝術性和觀賞性。

喜歡讀書的人大多愛好藏書,每拿到一本值得珍藏的圖書,不管是精心製作一枚藏書票,還是在書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或鈐上一枚賞心悅目的藏書印,都寄託著同一種的心緒情懷,這種情懷就是尊重知識、熱愛生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學文獻 的精彩文章:

司馬光婚後30年沒生育,為何堅決不納妾?
最窩囊的皇帝被三個女人掌控,並被毒殺而死
既是乾隆的寵女又是何珅的兒媳 她的命運如何呢?
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被譽為近代顏書大家譚延闓作品
古代一夫多妻的日子多銷魂?這裡有個反面教材

TAG:經學文獻 |

您可能感興趣

聊聊宰相劉羅鍋和他的書法
有個事告訴你~看「書」像看書 今天咱們聊聊這個閱讀神器
聊聊你所不知道的「漢簡草書」
聊聊嗎?這是我男神的書
跟袁小鵬和一萬聊聊他們的獨立攝影藝術書店
用《人民的名義》聊聊書法
豆瓣書評:別緊張,我就跟你聊聊達利
聊聊「秀才」「文人」「讀書人」
各位喜愛書法的老師,咱們進來聊聊吧!
以「人民的名義」聊聊書法!
歷史科幻?「我們來聊聊韓信和蘇武吧。」
和菜頭:聊聊蘇軾
《命運2》人物雜談:聊聊卡巴爾帝國皇帝——卡魯斯
今天,我們聊聊清代書法家錢灃
聊聊山水詩與山水畫
紀錄來稿|聊聊器具——中醫博物館裡那些有意思的物件
《白夜追兇》、《無證之罪》……來聊聊你們認為最好看的懸疑劇吧!
聊聊《凱斯賓王子》背後的潛意識
小器大收藏,聊聊清代茶具杯碟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