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10月1日下午3時,大地歡聲雷動。剛剛就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朱德兩位偉人一前一後,最先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當林伯渠宣布開始後,在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就位。


開國大典為什麼選在下午3點舉行?


人民領袖毛主席莊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時光荏苒,現在我們來一起揭秘關於開國大典16個不為人知的疑問。


1、開國大典為什麼選在下午3點舉行?

開國大典選擇在10月1日的下午3點舉行,是聶榮臻最先向中央軍委提出的建議。下午舉行,為的就是要防備蔣介石孤注一擲:空襲開國大典。至於3點這個特定時間,則是縝密計算的結果。


誰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國民黨用於轟炸的飛機是美製B-24轟炸機。這種飛機的時速是488公里,最大航程為3380公里。轟炸機的起飛地點是浙江舟山群島,和北京航距1230公里。

如果上午從這裡起飛,B-24轟炸機可以在3個小時左右抵達北京,執行完轟炸任務之後,還可以安全返回。但如果下午起飛,轟炸任務雖還可以執行,但夜航能力相當差的B-24,可就別想飛回去了。


10月1日下午舉行開國大典,這個消息之前一直是絕密。直到典禮開始前5小時,才由當時的北平新華廣播電台向全世界發出公告。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多鐘,毛主席在天安門上莊嚴地按動電鈕,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節奏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上新中國的天空。他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當年毛主席升起的第一面國旗,至今完好地保存在中國革命博物館裡。


2、誰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親手按動電鈕升起的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

3、開國大典由誰現場廣播?


在天安門城樓的西側城台,北京新華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丁一嵐、齊越充滿激情地進行現場廣播。


4、開國大典上誰奏響國歌?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1949年8月,羅浪接到上級通知,組建一支200人的聯合軍樂團擔負開國大典演奏任務。時任華北軍區軍樂隊隊長的羅浪,曾帶軍樂隊參加過華北軍區的幾次閱兵式。


1949年10月1日,華北軍區司令員兼京津衛戍司令員、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向朱德總司令報告受閱部隊準備就緒,朱德總司令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


6、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隊為何有4架飛機掛著實彈?


1949年10月1日,新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當時共17架飛機參加開國大典:9架P-51戰鬥機,2架蚊式戰鬥機,3架C-46運輸機,1架L-5型通訊聯絡機和2架PT-19初級教練機。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當受閱機群從天空飛過時,其中4架還掛著實彈,這是世界閱兵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原因是受閱飛機還在擔負戰鬥值班任務,掛實彈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開國大典於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約兩小時結束;當晚7時,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招待會。


7、第一幅毛主席畫像由誰完成?


北平國立藝專實用美術系教師周令釗帶領他的學生、助手陳若菊等繪製完成毛主席巨幅畫像。毛主席頭戴八角帽,臉部稍側,目光仰視,微帶笑容,顯露出高瞻遠矚的偉人氣質。


原照片是新聞攝影局的鄭景康1945年6月在延安時拍攝的。照片上毛主席身穿的粗呢子制服還是在延安大生產後王震的359旅戰士為毛主席製作的。


這是當時在解放區最流行的一張領袖像,而且是經毛主席本人親自選定同意的


8、第一面五星紅旗的由來?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1949年7月,新政協籌備會向全國及海外發出了徵求國旗等方案的啟事。上海灘一位33歲的青年從報紙上得到消息後激動得徹夜難眠。他的名字叫曾聯松,在上海一家經濟通訊社當編輯。


7月,曾聯松在一間斗室里設計出一張又一張國旗草稿。他從人們常說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了靈感,又聯想到紅軍頭頂的五角星,腦海中閃現出一幅畫面:


以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以四顆小星象徵廣大人民群眾,每顆小星各有一個角對準大星的中心,形成「眾星拱北辰」的格局,寓意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各族人民圍繞在黨的周圍。


旗面為紅地,五星呈金黃色,體現出中國人民的文化特徵,猶如紅霞一片,金光燦爛……


9月27日,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代表莊嚴地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9、第一面樣旗的製作過程?


一天,參加會場布置的美術供應社女工趙文瑞接受了一項新任務:領導吩咐她趕製一面五星紅旗的樣旗,隨即便把一份國旗圖案和製作尺寸交給了她。趙文瑞跑到前門外最大的綢布店瑞蚨祥,買來長幅紅綢料和黃緞料,按照國旗製作的要求,趴在地板上飛針走線地縫製起來……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離政協會議閉幕只有四十幾個小時了,她顧不得吃飯,更顧不上合一合眼。由於過度勞累,上下眼皮直打架,稍不留神,針尖刺破了手指,鮮血滴在旗面上。


1949年9月30日下午1點,五星紅旗縫製完成,政協會議的工作人員等著把這面紅旗取走送往懷仁堂會場。在全國政協一屆會議閉幕式上,當剛選出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6位副主席站在巨大的五星紅旗前面時,會場滿台紅光,四壁生輝,掌聲、歡呼聲經久不息。


與此同時,北平國營永茂實業公司職工、共產黨員宋樹信接受了天安門廣場第一面國旗的監製工作。10月1日,當晨曦照進窗欞的時候,一面長460厘米、寬338厘米的巨幅五星紅旗終於製作成功了


10、誰書寫了天安門上的巨幅標語?


1921年8月出生於山東濟南的鐘靈,又名鍾毓秀,他早在1938年7月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悄悄投奔革命聖地延安那年,鍾靈還是一個年僅17歲的電話接線員。


後來上級決定讓鍾靈到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學習,畢業後就讓他留在陝甘寧邊區做文化教育工作。


後來鍾靈在延安各報刊發表木刻、漫畫作品多幅,並設計了「寶塔山」郵票。在延安,鍾靈寫字漂亮幾乎是家喻戶曉,當時的延安城牆上的標語差不多都出自他之手。


鍾靈當時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總務處辦公室主任兼會場布置科科長,大會會標和兩條大標語的書寫重擔責無旁貸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接到在天安門城樓書寫標語的任務後,鍾靈憋足了勁,決心使出自己全部看家本領,在這個非同尋常的地方好好露一手。


天安門城樓的紅牆那麼長,標語上的每個字都要有房子這麼大


天安門城樓的紅牆那麼長,標語上的每個字都要有房子這麼大,鍾靈可從來沒有寫過這麼大的字。兩幅標語是寫繁體還是簡體字呢?


雖說解放區已經流行簡化字,但剛解放,北平的大多數人還是習慣於使用繁體字。為了照顧大多數,鍾靈決定仍用繁體字書寫這兩幅標語。


11、誰進行現場拍攝?


政協會議開幕以後,蘇聯派出的電影團即攝製組抵達北京。


這個攝製組陣容強大,由蘇聯高爾基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格拉西莫夫和莫斯科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編導瓦爾拉莫夫領銜,成員包括攝影、製片、錄音、照明共30多人。


開國大典是兩部影片的高潮


經雙方商定,決定合作拍攝兩部大型彩色紀錄片:一部是《中國人民的勝利》,側重從解放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角度來反映;另一部是《解放了的中國》,側重從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角度來反映。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開國大典是兩部影片的高潮。10月1日這天,天安門東華表前專門為攝影師搭設了高腳台,天安門城樓上面特准蘇聯攝影師自由拍攝。中方攝影師徐肖冰、吳本立也陪同蘇聯導演和攝影師在城樓上選擇角度進行拍攝。


開國大典是兩部影片的高潮


當時使用的電影膠片都是由蘇方提供的彩色膠片,採用同期聲錄音。幾位蘇聯朋友很賣力氣,直到群眾遊行結束,那絢爛的燈火消逝在狂歡的隊伍中,攝影師們才收拾機器,驅車返回位於東華門大街的翠明庄駐地。


開國大典於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約兩小時結束;當晚7時,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招待會。


12、第一面八一軍旗亮相經過


開國大典分列式檢閱是八一軍旗在國慶大典上第一次向人民亮相。


1949年初,正在西柏坡指揮全國戰場作戰的***主席預見到全國勝利即將到來的新形勢,指示軍委總部提出製作軍旗、軍徽的方案,由周恩來副主席主持這一工作。具體工作由軍委作戰部一局承辦。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期間,毛主席、周恩來聽取了關於軍旗圖案設計的彙報,並提請到會人員審查。毛主席指出:軍旗上要有八一兩個字,表示南昌起義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歷史日子。旗上要有五角星,象徵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周恩來強調,軍旗要以革命的顏色——紅色為主體,星和字用黃色。周恩來還細緻地交代,旗杆要有紅黃兩色旋紋,頂部要裝上一個紅纓槍的矛頭,飾著紅穗,象徵人民軍隊發展的由來。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3月13日,二中全會通過相應的決議親,毛主席筆草擬了《二中全會關於軍旗的決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應為紅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10天後,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遷往北平。作戰部一局根據七屆二中全會決議,對軍旗規格尺寸、製作規範擬定了詳細的規定。


周恩來指示作戰部李濤部長先製作出一幅標準的樣旗,然後組織部隊舉行一次授旗儀式,拍攝成紀錄影片。


6月15日,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頒布軍旗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為紅地,上綴金黃色的五角星及『八一』兩字」,「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誕生以來,經過長期奮鬥,以其燦爛的星光普照全國」……


13、解密第一支禮炮部隊


「鳴放禮炮」一開始就列為慶祝大典的程序之一。閱兵指揮部決定由華北軍區特種兵部隊組建一支禮炮隊。


禮炮選定的是繳獲日軍的山炮,共108門,分為兩組,每組54門。炮彈全部卸掉了彈頭。這種炮和野炮、榴彈炮相比,炮身短,口徑小,重量輕,使用方便,是從華北六個縱隊的山炮營和軍區直屬炮兵部隊選調來的。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禮炮隊訓練就在先農壇公園進行。每門禮炮有3個炮手,主要訓練裝填、發射、退彈殼三個動作,必須在3秒鐘內完成。54門禮炮齊射一次限定在4秒半完成,這是因為毛主席按電鈕升國旗、軍樂隊奏國歌,時間是兩分零5秒。在這個時間內要鳴放28響禮炮,同步進行。


10月1日。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天安門上空升起,樂隊高奏國歌時,開國大典的禮炮聲響了。這隆隆的28響,每一響都像一門炮那樣整齊,但又凝聚著54門禮炮齊射的力量和磅礴雲天的聲音。


54門禮炮一齊鳴放,代表當時參加新政協的54個單位和方面的人士;禮炮鳴放28響,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而英勇奮鬥的28年。


14、第一份外交文件誕生


開國大典當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將***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發布的《公告》並隨附公函送達各國政府。周恩來的公函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已在本日發表了公告。我現在將這個公告隨函送達閣下,希為轉交貴國政府。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是需要的。」


《公告》及隨函送達各國在北京的舊領事館領事;凡在北京無領事館,而在南京有大使館或公使館者,則送達南京各舊大使館或公使館。周恩來說,這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一個外交文件,也是通過使領館向外國政府發出的第一個照會。


與此同時,新華廣播電台的強大電波載著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飛向十月革命的故鄉,太平洋遙遠的彼岸……


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於北京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15、開國第一宴在哪?


開國大典於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約兩小時結束;當晚7時,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舉行招待會,即所謂開國第一宴。


16、開國第一宴菜譜是什麼?


《北京飯店史聞》記載:「1949年6月,北京解放不久,黨中央邀請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少數民族、海外華僑等130多人來北京,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共同商討建國大計。


為了接待好這些住店代表,飯店現從坐落在錫拉胡同的『玉華台』飯莊聘請了朱殿榮、王杜堃、孫久富等9位廚師。


『玉華台』是地道的淮揚風味,專門做大菜筵席的高級飯莊,在過去的北平頗有名氣,來的這幾位廚師也各有擅長……1949年開國大典的盛大宴會,就是完全用淮揚菜舉辦的。」



解密:1949年開國大典為何在下午3點舉行?



但回憶,可以大致拼湊起來一個「開國第一宴」的菜譜,冷盤是:醬牛腱子、蘭花干、四寶菠菜、硝肉、熗黃瓜條、桶子筍雞、油吃冬菇、醉冬筍、五香肉乾。


熱菜是:扒黃肉翅、燒四寶、干大蝦、紅燒雞塊、冬菜扒鴨、大煮乾絲、紅燒黃河大鯉魚、燒獅子頭、冬筍太古菜、糖醋小排骨、羅漢齋。


湯菜是:清湯官燕,甜品是:冰糖銀耳,主食是:大米飯,點心是:淮揚湯包、炸春卷、黃橋燒餅等,水果有大鴨梨,酒是:紹興黃酒、山西汾酒、竹葉青酒。、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廣場 的精彩文章:

美隱藏48年秘密:志願軍擊落「三料王牌」
慈禧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把新疆留在了中國版圖內
強將如云:毛澤東搶佔東北為何只重用林彪?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代價:22次戰役斬首181萬

TAG:文化廣場 |

您可能感興趣

1949年開國大典為什麼選在下午3點舉行?
原計劃在1950年成立的新中國,為何提前到1949年10月?
上海,1948年—1949年
1949年10月1日不是開國大典,關於國慶你還要知道這些!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太珍貴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彩色高清現場視頻!
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開國第一宴」吃什麼?
1949年10月1日,它們飛過天安門
1949——1959這十年,中國十次國慶閱兵紀年
【舊照】1949年,國產大金條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這天,蔣介石在哪裡,在做什麼?
天文一百年1946-1949
揭秘1949年10月1日,蔣介石在幹什麼?
從1949年到2017年,《人民日報》見證了每一次國慶!
1949-2017,中國6次一級戰備,1976年唯一特殊情況
回顧1949-2016新中國的15次國慶大閱兵
1949年的中國解放軍能吊打1937年的日軍嗎?
5月14日《1946-1949:國共軍事鬥爭觀察》
震撼視頻:1949、1999、2009國慶大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