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同治二年五月,進攻太平天國天京(金陵)許久而未克的湘軍已經十分焦躁,師勞無功,瘟疫蔓延。擔任攻城重任的是湘軍「吉字營」統帥曾國荃,因其是曾國藩的九弟而被稱為曾九帥。曾國荃與低調堅韌的大哥曾國藩不同,《清史稿》上對他的性格評價是「少負奇氣」,可見是那種略暴戾的人。

久攻不下,曾國荃用起了之前拿下吉安、安慶兩城的辦法,從天京南門外開挖地道,至十一月始成。沒想到,這次守城的太平軍早有覺察,從城內對挖,即將穿透。曾國荃只得裝葯轟城,轟塌城牆十餘丈,但「城身厚有八丈,火藥僅轟塌外面三四丈而已」,湘軍從護城河上搭浮橋越過,不僅未能攻入,還傷亡300餘人。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曾國荃

相比較曾國荃的失利,早已自立門戶的李鴻章卻率領著淮軍在蘇南攻城略地,剛剛收復甦州,殺降數萬,快意恩仇。曾九帥是個功名心極強的人,李鴻章的成功只能讓他更焦慮,甚至肝氣鬱結。

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曾國荃派兵「剜挖城根,怎奈周垣迭石堅勞,鞏入鐵瓮,無從著手」,李秀成又在「城中遍地種麥,一至成熟之期,又延時日」。湘軍的地道戰被太平軍的對挖戰術所瓦解,正如在曾國荃幕府起草奏摺咨札等重要文書的機要幕僚趙烈文在日記中寫道:

賊守法甚諳,遙望官軍所扎先鋒壘之處,知其下有地道,即遙度其處,先從城內挖一直道透出城外,然後分頭橫挖暗壕。官軍或三穴兩穴並進,約其所佔地面之寬狹為橫壕,長短如其數以侯之,十不失八九。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地道戰原本是曾國荃的致勝利器,「曾鐵桶」也非浪得虛名。但是,城內的對手是李秀成,也絕非凡品!

曾國藩原本刻意安排曾國荃擔任攻城主力,其目的當然是要將這不世之功歸在曾家名下。曾國荃為了天京之戰準備多年,就連援滬這種差事都推脫了,這才成就了李鴻章和淮軍。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曾國荃久攻不下,朝廷也漸漸不滿,發出了話裡有話的上諭:

李鴻章所部兵勇攻城奪隘,所向有功,炮隊尤為得力。現在金陵功在垂成,發、捻蓄意東趨,遲恐掣動全局,李鴻章豈能坐視?著即迅調勁旅數千及得力炮隊前赴金陵,會合曾國荃圍師相機進取······曾國藩身為統帥,全局在胸,尤當督同李鴻章、曾國荃、彭玉麟和衷共濟,速竟全功,掃穴擒渠,同膺愈賞,總以大局為重,不可少存畛域之見。

抑湘揚淮,清廷的套路玩的好!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李鴻章

淮軍即將介入的消息極大地刺激了曾國荃,他決定拚死也要拿下天京城!五月十五日,曾國荃把李鴻章決定出兵的咨文傳示眾將,並說:「他人至矣!艱苦二年,以與人耶?」麾下將領也說:「願盡死力!」

湘人堅韌執著,令人感佩!

曾國荃的戰術仍然是炸藥破城,地道攻入,十六日黎明,湘軍起在太平門、龍膊子一帶猛攻城牆,掩護地道裝葯。午時,「城崩二十餘丈,磚石飛落如雨,各軍為石擊傷數十名」,「煙霧塞空,蔽鐘山,下半不見」。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太平軍數千人拚死堵御,兩軍「鏖戰三時之久」,太平軍潰退。

湘軍入城後,先攻佔離太平門不遠的城內高地龍廣山,曾國荃登山指揮,兵分四路奪佔全城。天色將暮時,湘軍將天京城外城全部攻佔。當夜,李秀成等率千餘人著湘軍衣飾,護持幼天王洪天貴福從太平門城塌之處突圍而去,內城也為湘軍攻佔。

至此,作為太平天國都城11年之久的天京城為湘軍攻佔,天國覆滅。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天京攻陷之後,湘軍進城,上演了古代中國常見的報復性行為,曾國荃幕府的趙烈文寫過這樣的記載:「聞各軍入城後,貪掠奪,頗亂伍」,「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甚至各棚廝役皆去,擔負相屬於道」,「城中各軍尚紛亂不止,兵勇互相掠奪,時有殺傷」。

湘軍的屠殺與搶掠行為也導致了一個流言的產生,就是說曾國荃掠走了洪秀全天王府的巨額財富,富可敵國!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關於曾國荃破城撈錢這些傳聞,最早見諸於一些文人筆記,譬如寫過《官場現形記》的李伯元曾經寫過一本《南亭筆記》,說曾國荃在南京撈了一堆奇珍異寶:

曾忠襄為文正公介弟,攻金陵既破,搜遺敵,入天王府。……聞忠襄於此中,獲資數千萬。蓋無論何處,皆窖藏所在也。除報效若干外,其徐悉輦於家。

李伯元是個小說家,寫小說的,他又是如何知道曾國荃在天王府撈了那麼多錢呢?無外乎道聽途說罷了!

曾氏兄弟的幕友趙烈文在他的《能靜居日記》中說過,(曾國荃)坐左右之人累之耳,其實子女玉帛無所與也!」曾國藩也說過:「吾弟所獲無幾,而老餮之名遍天下,亦太冤矣。」

此人為清朝力挽狂瀾,立下不世之功,卻被人說成大貪官!

趙烈文是 個耿直之人,他對於湘軍破城的燒殺搶掠行為並不避諱,秉筆直書,所以他筆下的曾國荃應該更加真實一些。

曾國荃後來的宦途也是比較順達,出任過湖北巡撫、陝西、山西巡撫,陝甘總督,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等要職。但是,從很多史料上看,曾國荃的經濟狀況並不好,甚至有負債的時候。

光緒元年,曾國荃在給家人的書信中,竟然說:極撙節,大約今年可剩萬五千兩完賬。借賬完賬,以無利之賬清有利之賬,以可久欠之賬完宜即完之賬。」

如此窘迫,當年獲財千萬應當是無稽傳聞。

曾國荃是個功名心極強的人,強力立下不世之功,謗滿天下也是正常現象!

曾國荃在天京城搶掠了巨額財富嗎 (單選)
0
0%

曾國荃是個大貪官,肯定撈了

0
0%

曾國荃縱容部將,但自己沒有

0
0%

不好說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論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人被認為是秦朝滅亡的禍首,但兩千餘年來一直沒搞清他的身份
這個紀委幹部竟然抓了丞相的人,還收繳了公車,引發一場風波
有兩個省,都因省內兩個城市名稱而得名,現在兩省經濟有點差距
歷史上,這個人被很多人說成是沒有骨氣的牆頭草,其實此人有大智慧

TAG:朱言論史 |

您可能感興趣

若無此人力挽狂瀾,清朝在乾隆時就滅亡,根本輪不到慈禧
此人在大明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卻被皇帝冤枉,最終慘死
此人力挽狂瀾,力保大明兩百年江山,卻被皇帝處死,比袁崇煥還冤
古代這四位牛人,都曾力挽狂瀾,被稱為救世之臣,你最佩服誰?
這個明朝大將,本有能力力挽狂瀾,但卻被奸臣宦官見死不救而戰死
此人力挽狂瀾拯救東晉於水火,沒想到卻成了最後的終結者
晚清皇帝並非無能,至少他曾想力挽狂瀾!
一己之力也要力挽狂瀾!是英雄絕不後退!
這位帝師,兩度力挽狂瀾挽救大明,卻因得罪小人而罷官,謚號文忠
此人先是平定侯景之亂,後又力挽狂瀾保住漢族政權,居功至偉
甲午中日海戰,此人有力挽狂瀾之能,慈禧、光緒等人為何棄之不用?
另類機甲動漫:我們不拯救世界,從不力挽狂瀾!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浩劫,幸好力挽狂瀾,如果沒有撐住將萬劫不復
明朝最後可以力挽狂瀾的希望他陣亡之後明朝也就滅亡了
國家面臨分裂時,這位上將與人「力挽狂瀾」,失敗後夫妻共同殉難
國家面臨分裂時,他曾領銜「力挽狂瀾」,失敗後坦言從不後悔
曾有雄獅之稱的抗蘇英雄,他為國家力挽狂瀾,麻痹大意被政敵刺死
哪個皇帝穿越到明末力挽狂瀾?李世民趙匡胤都不行,只有他可以!
晚清第一女漢子,力挽狂瀾拯救危局果敢決斷不讓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