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蘇軾歐陽修大V廬山作詩誰第一

李白蘇軾歐陽修大V廬山作詩誰第一

原標題:李白蘇軾歐陽修大V廬山作詩誰第一


江西,所謂「吳頭楚尾,粵戶閩庭」,在青銅時代已有新干大洋洲這樣相當發達的文化,經濟發達,名城林立。人傑地靈,據說自唐至清,江西考中進士1.05萬人,佔全國10.67%,其中狀元48人,一門多進士是常態。


江西詩派在古代詩歌史上地位舉足輕重,陶淵明、解縉、王安石、歐陽修、曾鞏、黃庭堅、湯顯祖、姜夔、周敦頤等文壇巨星皆出於此。加之地形豐富,河川密布,山水動人,文風之盛,古來有之。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卜松竹


古代廬山


名聲遠比黃山大


蘇軾是個大文豪。但人太過聰明,有時難免不厚道。他爬廬山,「芒鞵青竹杖,自掛百錢游」,覺得景色太美,想安心地旅遊,而不用去應酬寫詩作賦。但這就好比他老鄉郭敬明趿拉一雙夾腳趾拖鞋在越秀山逛盪,還指望沒有粉絲騷擾,怎麼可能呢?於是「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嘴上抱怨,老先生心裡其實還是很得意的。所以詩還要寫的,前前後後寫了七首。其中最出名的那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收進了小學語文課本。你看,大V的話,不能隨便信。

廬山最出名是香爐峰瀑布。因為李白那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老少皆知,當地也管它叫李白瀑布。到了這裡,蘇老先生的淘氣病又犯了,寫了一首打油詩,「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取笑可憐的徐凝。坦率說,徐凝的「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土是土了點,但也算描摹準確,說「惡詩」還是過了點。不過若不經蘇老先生這番歪批,斷不會流傳到今天。


蘇先生的廬山詩都明白如話,李白就豐富得多。李白在廬山頗隱居了一段時日,還專門蓋了幾間屋子讀書。安史之亂,韶華已逝,加上事業不如意,他這一段時間的心情想來是比較複雜的。他寫「明朝拂衣去,永與海鷗群」,隱居的意思很明顯。《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仙氣滿紙,卻不免悵然。


「廬山高哉,幾萬仞兮,根盤幾百里;峨然屹立乎長江。長江西來走其下,是為揚瀾左蠡兮,洪濤巨浪日夕相衝撞……」後人多以李白為廬山詩第一人,但清代翁方綱則認為歐陽修這首《廬山高歌》才最棒。


元代劉仁本說:「山水林泉之勝,必有待夫騷人墨客之品題賦詠而後顯聞,若匡廬見於李白之詩」。其實山無名人則不顯,人無名山則少詩。不獨李白詩有此威力。


「古代廬山的名聲,遠比黃山名聲大得多,這也因為,中國詩史上第一流的大詩人,大多詠贊過廬山,加以廬山處於交通要道之旁,詩人紛至沓來。而黃山僻遠,交通不便,名人罕至」,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江西詩詞學會會長鬍迎健說:「《廬山歷代詩詞全集》收錄了三國至隋、唐、宋、元、明、清、民國以及歷代詞曲16300餘首,作者3561餘人,可謂洋洋大觀。」

胡迎健說,第一個登上廬山頂峰的是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當時登山無道、人煙稀少。唐代江南開發、交通得到發展,至北宋在廬山之南的星子縣置南康軍,成為南國咽喉要地——蘇軾元豐七年(1084)即是從長江經鄱陽湖,泊舟南康軍城前,再入廬山開先寺——詩作也大發展。晚清、民國時期,廬山牯嶺一帶大開發,譚延闓「蘇黃朱陸不到處,湧現樓台忽此山」,胡漢民「李白蘇黃惜未到,丘壑尚足為人師」,寫的就是這種情況。


滕王閣中 流傳文人相輕又惺惺相惜的傳說


1275年二月,饒州城(今江西鄱陽)被元軍攻破,已經去職的兩朝名相江萬里率全家180餘口投水殉國。消息震動朝野,聞者灑淚。江萬里在白鷺洲書院里培養出來的最偉大的學生文天祥寫了一篇祭文悼念:「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與天遠,屈注滄江流」。8年之後,文天祥就義,寫下《過零丁洋》和《正氣歌》,傳誦千古。兩位先賢的慷慨壯烈,激勵了無數後來者。宋末、明末,江西都是抗擊侵略的前哨陣地,忠義之士迭出。


以「風骨」論,江西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文化遺產。江西人陶淵明歷來被視為高潔之士的標杆,他所代表的隱遁心態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股從未斷絕的支流。關於他的隱居地說法不少,但比較可能的情況還是回了老家。最能代表他創作水平的詩歌,大多寫於隱居期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令世人嚮往,在今天更成為都市人的至高生活理想。宋人說「六朝無文,唯陶淵明《歸去來辭》」,話雖說得太滿,但其詩情確實橫溢古今。更有名的《桃花源記》其實是《桃花源詩》的序,但今天人們往往知道序而不知道詩了。


類似的名文還有王羲之《蘭亭集序》、王勃《滕王閣序》、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等。《滕王閣序》寫於今天的南昌。王勃南下探望任交趾令的父親,適逢滕王閣重修落成,當時「勃雖在座,而閻公(洪州牧閻伯嶼)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以紙筆,延讓賓客,勃不辭。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語。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與文章比,我更喜歡這個故事。文人相輕與惺惺相惜,如此矛盾統一又有趣。可惜一年之後,27歲的王勃從廣州渡海前往交趾的途中溺水而死。初唐四傑,盧照鄰自沉,楊炯早卒,駱賓王出家,才情天縱,無路請纓,惜哉?

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創作了「臨川四夢」。古城臨川,就是今天的撫州。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裡,我們能找到王安石紀念館、湯顯祖墓、曾鞏讀書岩、譚綸墓、陸象山墓、吳澄墓……歷代到撫州為官或周遊的文人墨客如顏真卿、王羲之、白居易、陸遊、謝靈運等,都在此留下大量詩文。


潯陽江頭


白居易、宋江都留下故事


「樂天曾謫此江邊,已嘆天涯涕泫然。」這是歐陽修筆下的潯陽江。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在被貶江州(今九江)司馬的任上,於潯陽江頭送別客人。此時距元和十年血雨腥風,驚心動魄的武元衡、裴度遇刺案已經過去一年多,「此地何妨便終老,譬如元是九江人」,詩人的心態,也逐漸由激昂鋒銳,轉為平淡,甚至消極。

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於變相發配。「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看上去這又只不過是貶謫生涯中一個平淡、失意、無甚可記的夜晚。好在幾聲撥弦挑破了沉悶,於是有了《琵琶行》。


「九派江分從此去,煙濃一望空無際」——九江為長江通衢,人財富庶。所以在《水滸傳》中,施耐庵將權臣之後蔡九安排在了這裡。荷爾蒙充盈的城市裡,聚集著李逵戴宗、張橫張順、李俊二童,是水泊梁山群落里最具戰鬥力的團體,是後來宋江一派的核心骨幹。「白龍廟小聚義」看似偶然,實則是全書之轉折。而一切的伏筆,還在潯陽樓上宋江的那幾句歪詩。


江西有座小城叫贛州,近兩年很有名。無論國內哪個城市水浸街,她都會被拿出來做正面典型,號稱千年不淹的古城。不過後來被證實,古城也是會浸水。從宋代沿用至今的,以福壽溝為核心的城市水利系統的確精巧絕倫,但面對今天的水文形勢,還是抵擋不住。


贛州古城據說取靈龜之形而建,是唐末堪輿學大師楊筠松的精心之作。取靈龜之壽,以利城之長久。歷史上這裡曾是虔州州治,虔為「虎」字頭,故又稱虎頭城或虎城。


贛州城雖不大,但地當要衝,勾連贛粵,是一座名城,周敦頤的《愛蓮說》就是在這裡寫的。文天祥在贛州寫下《郁孤台》:「城廓春聲闊,樓台晝影遲。並天浮雪界,蓋海出雲旗。風雨十年夢,江湖萬里思。倚欄時北顧,空翠濕朝曦。」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就更有名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古建築專家吳慶州指出,中國第一個城市八景就是虔州八境,即贛州八景。所以贛州城在中國城市名勝景觀營建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蘇軾寫過《虔州八境》詩,從「濤頭寂寞打城還,章貢台前暮靄寒」等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贛州之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清華航院李群仰課題組等揭示超薄二維材料摩擦演化之謎
我國高性能計算應用成果獲戈登·貝爾獎
6次產檢均正常卻生出畸形兒 專家:這些畸形B超查不出
曲徑分岔的帝國迷宮
妻子支持丈夫變性手術後 丈夫終於圓夢

TAG:新浪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一首詩,揭開徐福東渡之謎
宋 歐陽修 楷書墨跡
李清照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李璟李煜晏殊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通通落水
唐歐陽詢『最新』傑作《李譽墓誌》
指尖上的翰墨——南宋拓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獻給大家
天下第一楷書——歐陽詢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宋拓本
龍粑臨歐陽詢《九成宮》
震撼!宋拓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高清整碑復原版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盧中南臨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歐陽文章:賀新郎 七夕
沈尹默行書《歐陽修詩話》古樸典雅!
歐陽修到底多愛西湖?一口氣寫出十首《採桑子》
這女人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李璟李煜晏殊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通通落水
沈尹默行書歐陽修詩,古樸典雅!
蘇軾草書恩師歐陽修《醉翁亭記》
歐陽修寫詩將王安石比作李白、韓愈,王安石說:我要做孟子
趙孟頫行書《歐陽修憎蒼蠅賦》
歐陽肖圩:翡翠為什麼這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