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文章轉載自騰訊圖片微信公號,已獲授權


你為什麼要當攝影師?


面對這個世界,你是否有強烈的表達欲?

你會堅持自己的拍攝方式,還是會跟著國際潮流走?


你知道怎麼給外國圖片編輯發郵件嗎?你知道國外有那些攝影基金,他們的主旨是什麼嗎?


「2016年的荷賽,中國攝影師的投稿第一次超出了美國,成為最龐大的一個群體,佔了投稿的五分之一,這是很龐大的一個數據。有好照片,也有很多照片是不夠資格來參賽的。」這是2016年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評委沈綺穎的感嘆。


美國亞洲協會「中參館」的資深視覺編輯大衛·巴雷達也對來自中國的投稿印象深刻:「我有時候會覺得很驚訝,居然有人發一張圖片過來,沒有任何文字說明。」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騰訊影像力論壇匯聚中內外攝影大咖


渴望在國際舞台上獲得認可,成為近幾年來中國攝影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總體形象,但這形象同時讓人覺得缺乏準備,不免魯莽。2016年11月21日下午16:00—18:00,騰訊圖片在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期間舉辦了《打入國際,中國攝影師還需要準備什麼》主題論壇,邀請到來自國內外的策展人、國際大賽評委、攝影師和資深圖片編輯,集中探討中國攝影師的發聲渠道,從選題、拍攝風格、渠道、國內外評審方式甚至溝通方式入手,關注中國攝影師如何走向國際。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論壇現場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人數超出預期,有些觀眾只能在會議廳外聽

「向國外投稿別只盯著紐約時報。」


「許多人想要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作品,其實是因為他們只知道美國有個紐約時報,不知道還有專註於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媒體。就像普通美國人也不知道中國也有很多媒體。」


大衛·巴雷達介紹了他所工作的美國亞洲協會「中參館」——一個專註於深度報道中國故事的非營利機構。每個月,中參館都會考察所有中國攝影師在媒體上發表過的圖片故事,從中選擇出十個最好的故事,翻譯成英文發表。同時,美國一些盈利性的媒體會選擇和「中參館」進行合作報道中國故事。比如,某個美國媒體想來中國報道某個領域的故事,他們會通過「中參館」尋找中國攝影師資源。中參館搭建了一座連接中國攝影師和美國媒體的橋樑。


大衛·巴雷達還提到,擁有一個在線的個人作品集以及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語非常必要。哪怕僅僅是在初次相識時建立一個可溝通的基本印象。

「國外媒體對中國的什麼感興趣?請拋開這個問題。」


攝影師韓萌認為,與其思索國外媒體對中國的什麼東西感興趣,不如先拋開這個問題,先問問自己所想呈現的價值觀是什麼。


在新京報做了11年報道以後,2014年,韓萌申請到美國一筆獎學金的項目,做了一年半的訪問學者。論壇上,她分享了赴美求學和海外拍攝的經歷,以及這段經歷帶來的個人心態變化。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攝影師韓萌現場分享


赴美前,她認為語言是最重要的。但在一年多的學習中,她逐漸意識到語言只是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學到跟美國人恰當的交流方式,還有他們關注一些問題的方式。


期間,她完成了關於美國家庭收養中國棄嬰的圖片故事《流美孤兒》。


「我拿著自己整理出來的170張照片,給紐約時報的一個編輯看,心裡其實很忐忑,不知道自己這種傳統的拍攝方式美國人能不能接受。但他當時的反應給了我很多自信。」 這組照片發表在紐約時報之後反響非常好,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美國家庭在跟韓萌聯繫,想跟她講述自己的故事。


韓萌這樣看待一個好故事:「用很宏觀的角度找到非常細緻的生活;用很具體的人物和很細緻的生活細節講述人類共同的問題。即使有語言上文化上的差異,你所傳達的東西是能被所有人所理解的。」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圖片選自攝影師韓萌作品《江南棄兒》


在完成《流美孤兒》後,韓萌又申請了騰訊穀雨的拍攝基金,完成了紀錄片《江南棄兒》的拍攝。她認為中國大地上在飛速變化,人們的命運在飛速變化,攝影師自身的環境也在飛速變化。「不要認為沒有機會,只要你有足夠的決心和格局去講好一個故事,會有各種力量為你加油的。」

「去創造一個更廣泛的語境,去表現更廣闊的議題。」


攝影師Ian Teh1995年第一次來中國時,僅僅是被中國的文化所吸引。但他逐漸看到很多事情正在發生改變。「中國是體量很大的一個國家,即便在90年代,我也可以預知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會非常大。」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Ian Teh分享他的拍攝經驗


Ian Teh關注中國的工業與環境十多年,至今已經出版了三部專題攝影作品。他認為攝影師要報道好另一個國家的事,應當做好兩方面:一是要在當地媒體報道過的話題中去尋找到個人化的線索;二是要在拍攝個體故事的時候,創造一個更廣泛的語境,去討論更廣的議題。


2006年到2008年,Ian Teh拍攝中國礦工。在這期間,他留意到當時有上百萬的農民工在各個城市尋找工作。「他們每個人都希望通過打工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而這些煤礦和鋼鐵廠就成為他們實現夢想的大機器。但如果你去思考這些工廠的巨大體量,就會發現個體很容易在當中失去自己的身份,變成無名的人。當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就開始想,我要怎樣從視覺上呈現這個故事。」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圖片選自Ian Teh作品


中國攝影師張立潔在拍攝小兒麻痹症患者的時候,面臨過困惑——兩個患病的孩子,一個被美國家庭收養,順利完成了從小學到碩士的學習;一個留在湖南的福利院,長大後交了男朋友,現在天天在街頭唱歌。「這種情況下,攝影師很容易陷入到被美國收養了就特別好,留在中國就特別不好的思維中去。但跟編輯交流後,我開始專註於兩個人所共同面臨的困境。被美國家庭收養的孩子,仍然很難找到工作,下地鐵仍然有困難。而她們倆在青春期時遭遇的問題很大程度是一樣的。」


有一些境遇,會超越階層和種族。呈現出這些是極具價值的。

「投稿和申獎都是系統工程。不成功沒關係,這是梳理自己和了解世界的重要一步。」


劉禹揚和肖慕漪作為新一代攝影師的代表,有很多共同點——都是90後,都曾獲得馬格南獎學金,都與中外媒體保持著良好關係。他們分別從向媒體投稿和申請拍攝基金兩個方面分享了心得。


劉禹揚認為投稿不是把照片發到編輯郵箱就完事了。在投稿之前,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媒體」,避免瞎投。投稿也分拍前投和拍後投,如果產生了拍攝某個選題的想法,可以先與編輯進行前期溝通,這個過程中可以收到編輯的反饋,同時也是攝影師和編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如果拍攝項目初步達成,攝影師還可以在執行過程中跟編輯同步進度,一起改進拍攝策略。


劉禹揚分享了一個重要的細節——投稿的單張照片邊長最好在1000像素左右,文件大小控制在1M以內,太小容易損失呈現質量;太大則不方便編輯下載,且不利於自己的版權保護。而圖片說明一定要對應好圖片。總之,一切都應以「不給編輯添麻煩」為準則。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肖慕漪分享申請基金的經驗


肖慕漪在分享基金申請經驗時,也強調不能因為一些細節硬傷導致自己在第一輪被刷下來,比如文件和照片規格不符合要求。


之後,肖慕漪還分享了申請寫作的經驗,列出了國際重要基金的網站。她笑稱,很多基金對攝影師是千里挑一的,她申請過很多次拍攝基金,至今尚未成功。但她這樣鼓勵自己和在座聽眾:「很多基金網站上會有往期獲得者的作品,不要認為往期獲得者們十分優秀就認為自己肯定申請不到。但沒申請到也很正常,每一次申請都要把自己梳理一遍,這畢竟是一個系統工程。」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現場觀眾聽分享,做筆記


兩位攝影師都提到:攝影基金的嚴格考核,是為了確保找到最合適的人:你關注的話題是不是有足夠的價值?對於改善人類生活有沒有幫助?攝影師本人是不是有足夠的使命感?是不是有能力講好這個故事?


而對於攝影師來說,準備申請的過程也是拷問自己的過程。

「有些機構把獎項都印歪了,這遠離了紀實攝影的精神。」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藝術總監、知名策展人段煜婷發表了簡短有力的講話。她認為中國攝影發展到現在「人人向外看」之時,最緊要的反而是向內看,得不得獎不是攝影師應該馬上考慮的事。「你要首先問一問自己。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看到很多問題的時候,你有沒有一種強烈的表達渴望?如果你能找到這種表達渴望,那我相信你可以去深入創作一個讓人動容的故事。而當這個作品出來,如果足夠好,它自然會引起關注。」


段煜婷還抨擊了一些現象——某些機構為了迎合人們對獎項的追逐,總結出來一些「招數」和「攻略」,甚至「一條龍服務」,教大家怎麼在大賽中攻城略地。「國內有些機構把這些獎項都印歪了。這遠離了紀實攝影的精神,對年輕一代的攝影師傷害尤其大。太糟糕了。」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段煜婷發表對於「逐獎」的看法


在段煜婷看來,國際上一些攝影節反而開始一點點地走向回歸——設置明確主題關心當下社會問題。這更說明中國攝影師沒有必要一味地追趕國際潮流,而是可以在樸素的樣式上把紀實精神堅持下去,走下去。


段煜婷曾擔任騰訊穀雨非虛構影像的導師。她特別提出來騰訊成立穀雨支持非虛構創作,體現了一個大媒體的擔當。「在當代語境下做紀實攝影是不討巧的。但我在擔任穀雨導師看片子時,這個事的意義立馬就顯現了出來。攝影師在艱難探索著,我們的一些社會機構也在努力提供支持。這挺讓人動容的。」

「拍好中國題材,外國攝影師應該更深入,而本土攝影師應該有更開放的頭腦和心。」


新加坡攝影師沈綺穎紮根中國九年,拍攝了塵肺病人和北京地下室等廣為人知的作品。她認為作品要走向國際,有兩種方法,一是圖片本身很有視覺感;二是拍攝得非常深入。2010年,當時不少媒體都報道過塵肺病這個中國最大的職業病。但沈綺穎認為當時的報道都非常膚淺,感受不到這個病是怎麼回事,病是怎麼來的,得這個病的人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沈綺穎開始了這個題材的拍攝,一拍就是四年。她和拍攝對象何全貴一家一起哭,一起吃飯,甚至看著他自殺,經歷了很多事情,成為他們家的一份子;素材也從最開始的圖片加聲音,拓展到大量的視頻素材。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沈綺穎分享「四年拍一個故事」的經歷


塵肺病人的故事一直在國外展覽,但真正讓沈綺穎欣慰的是中國國內媒體的刊登。「在騰訊刊登的時候才真正有了國內影響力。當時騰訊為何全貴一家發起了一個籌款,一天時間內籌集到十萬元。有別的機構問我,同樣是塵肺病,為什麼我們兩三萬都籌不到,你們能一下子籌這麼多呢?我只能說因為騰訊的媒體平台足夠大,而我做的這個故事足夠打動人。」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圖片選自沈綺穎作品《一個塵肺病家庭的愛與絕望》


國際上越來越看重本土攝影師的觀點,而中國年輕攝影師也拍得也越來越好了,但沈綺穎認為許多發生在中國的事情,反而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會看得比較清楚。生在中國長在中國,中國攝影師應該想辦法跳出自己頭腦里的框架去看一個事情。

在論壇後半部分,攝影師儲永志分享了兩次獲荷賽獎對他生活的影響,以及他利用企鵝媒體平台探索新世界的經驗。「很多東西都是在急劇變化著的,攝影也是這樣。很多人認為好好拍照沒有希望了,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企鵝媒體平台的出現,給很多有理想的攝影師提供了更大更包容的空間,一些攝影師的工作狀態和生活質量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騰訊圖片高級編輯田野也向在座的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們介紹了致力於為攝影師們提供發展機會的企鵝自媒體平台。在論壇上,提問和討論都非常熱烈,原定於18點的論壇結束時間不得不推遲一個小時。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交界線·騰訊影像力攝影展》展廳



要想成為世界級的攝影大師,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交界線·騰訊影像力攝影展》觀影現場


騰訊圖片在本次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另一活動《交界線·騰訊影像力攝影展》也於11月19日至12月9日在連州二鞋廠展區3層落地,展覽分生、家、路、活四個主題,展示了9位攝影師的作品。由VICE和騰訊穀雨計劃出品的紀錄片《錯位——亞洲跨性別者》亦於展覽期間放映。


2016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於11月19日在連州市文化廣場開幕,今年的主題「無樂不作」旨在對過度消費主義、過度娛樂展開批判和探討。而備受期待和矚目的「連州國際攝影博物館」也於19日舉行了建築落成揭幕儀式。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自2005年創辦,被行業公認為中國最具專業水準的攝影節。近年來,年輕的連州攝影年展已經以獨特的專業水準為中國攝影樹立起了一個新的標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花視界 的精彩文章:

為了出片,攝影師想盡辦法「虐待」孩子,你能接受?
我為自己代言,我是胖女人!攝影師鏡頭下半裸胖女人
雷!雷!雷!外國本周奇葩圖片盤點!
攝影師通過讓紐約街頭的美女做出各種性暗示來反紐約
全球七大頂級情色攝影師合集!看看他們都是什麼控

TAG:花花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你不想被世界改變,你就該問自己這20個問題
一輩子只拍一個地方!他們也成了享譽世界的攝影大師
這寵物要是送去選美,怎麼也得是個世界小姐級別的吧
世界很大,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座孤島
大概全世界情侶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你能想像,之前這樣的他,居然成了世界先生么?
如果男人來大姨媽,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奇趣大世界:即將上映的電影里你最想看的是哪一個?
看看這些世界之最,耶穌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世界那麼大,你還是有機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多視角看問題,多樣的世界
在看到這些神奇鏡頭之前,你一定以為自己很了解這個世界
世界這麼大,你以為你是誰?
奇趣大世界:告訴我這蛋糕在哪做的!我要十個!
很暖心的畫面,這個世界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這個世界很小,我們就這樣遇見
怎麼辦,我得了一種想要取悅全世界的病
世界這麼大,你就不想去看看?
世界那麼大,我也要帶著自己的主子到處看看!
難怪再恩愛的夫妻都會有兩百次想要離婚的念頭,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生物叫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