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中國美術報》第44期 書法

【編者按】書法在當代的發展和前景一直是眾人所關注的問題,而傳統書法與現代藝術領域業已交叉,並受到社會、時代的深刻影響。因而,所不能迴避的問題是,如何承繼傳統並創作出具有今人態度的書法作品。為此進行探索的,包括自上世紀80年代展開的「現代書法運動」的一批藝術家,而其中的代表之一王冬齡更是以其狂放的草書大字和「身體書寫」(夏可君語)為藝術符號,成為標杆式的人物。雖然,有人將之歸入現代藝術,更強調其「藝術家」而非「書法家」身份。但無論如何,王冬齡的創作實踐源發於書法,並強調溯源傳統,也為書法文化的推廣作出了貢獻,為今人帶來啟發。為此,值王冬齡「道象」展的開辦,本期「書法版」便以此為視角切入,並延伸討論當代書家的「轉型」之路。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書寫現場 王九玲/攝

應將「現代書法」固定在某個定義上,而應該把它看作是一個變動、豐富的過程,並不是說傳統不重要,而是強調其創新的意義,這為書法創作提供了新的程式和面貌。


——王冬齡


王冬齡今年71歲了。


這是他第四次在北京舉辦個人展覽。此前他於1987年、1994年和2007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過個人展覽,這回,他選擇了太廟作為展覽地點。延續以往現場書寫慣例,王冬齡拿起特製毛筆,再一次聚焦眾人目光:他以玉帶河之水代墨,以太廟大殿外的「金磚」代紙,在深秋凜冽的寒風中書就《心經》,亦將他對傳統和現代書法的幾十年探索與思考,一併融入了這長達20餘分鐘的書寫里。隨著書寫的進行,字跡也相繼消失。須臾,又彷彿未曾發生一般。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書寫現場王九玲/攝


回憶起此情此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范景中在翌日召開的研討會上談道:「我經常叫他老王,我們的友誼將近40年。我一直關注他的書法探索和變化。昨天開幕式上,他展現出了一種磅礴的天地之氣,確實讓我非常感動。」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作為本次展覽的總策劃之一,在開幕式致辭時慷慨激昂地說道:「冬齡揮毫,太廟沉醉,紫禁城氣象槃礴。」據他介紹,自2003年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園建成肇始,王冬齡寫大字已成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這一書寫現象不唯增添書藝表現的氣勢和樣式,而且以其現場的效果,揭示字體與人體一體、手動與心動齊動的書寫內涵,創立了當代藝術創作的新模式。」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展廳現場 王九玲/攝


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如此描述這種行為書寫的模式:他的筆端就是他的身體末梢,也是他的心突出來的一個探頭,並通過太廟、通過祖先遺留下的氣息去探索。而關於此種模式的建立和發展,王冬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7年前(2009)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舉辦的「再序蘭亭·中國書法大展」給他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那是中國第一次在歐洲舉辦的規模最大、精品最多的書法展覽,開幕式上王冬齡當場書寫了一幅高4.4米、寬5.5米的草書作品。書寫結束時,鴉雀無聲的展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的專註感染了在場觀眾。此次書寫經歷啟發著王冬齡去思考中國書法在進行國際交流及其展示方式的問題,「以我個人在西方教學、交流的經驗而論,大篆(多具有裝飾和圖畫性)和狂草(線條的節奏感和空間留白具有的抽象性)更容易為外國觀眾和學生所體會,而這次書寫使我更加明確了大字書寫的形式」。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展廳現場 陳旭江/攝


如果說大字書寫是王冬齡在探索中西藝術交流和現代展場場域表現的成果,那麼「亂書」和「銀鹽書法」等作品便可看作他直面傳統書法邊界的挑戰或創新。此次展覽中,他也再次突破,以白色漆書寫《易經》於透明的不鏽鋼鋼板上,整體作品通高3.5米,長達32米,彷彿一面巨大的鏡面牆壁,引觀者駐足。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對此表示,王冬齡的創作實踐與時代精神、文化的公共價值,以及書法本體的創新發展形成了密切關聯,他近年的創作實踐從形態、形式上拓寬了我們對書法的理解,更助力書法的文化價值傳播上升了一個台階。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展覽現場


誠然,王冬齡的成就有目共睹。他先後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作品也被大英博物館、古根海姆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等多個博物館收藏,在藝術探索上跨界並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合作。作為中國美院的教授,光環加身、殊榮不斷。然而與此同時,他也和每一個從事當代書法創作的藝術家一樣,受到質疑和爭論,「看不懂」成為最常見的評論。有學者也在研討會上提出類似情況:在他轉發此次展覽信息到朋友圈後,收到一片叫好聲的同時也有少數人用「怪力亂神」的辭彙留言。對此,浙江大學教授沈語冰曾撰文指出,王冬齡的「亂書」與所謂「水墨道場」(泛指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部分打著探索傳統藝術轉型之名的有污視聽的作品或展示)有著雲泥之別:「在王冬齡公開表演的大型草書作品現場,任何一個懂得一點書法傳統而又公正的觀察者,都不可能沒有注意到王冬齡大型草書作品的質量。這些作品在用筆、用墨和章法等方面,超越了以張旭和懷素為代表的狂草傳統,在節奏、韻律和氣場各方面,推進了以祝允明、徐渭為代表的明代草書風格……他的大型草書公開創作是建立在藝術家幾十年如一日的書法日課,以及年屆古稀而堅持冬泳等一系列體能訓練的基礎之上。」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展廳現場 陳旭江/攝


應該說,王冬齡或許是一批當代書法家在向現代藝術家轉型的一個縮影:一方面溯源並援引傳統書法、推出新的創作——如在「亂書」中推進草書的章法構成,在身體書寫時強調筆意等;另一方面,也突破了傳統書法的邊界,媒材置換(如銀鹽相紙、不鏽鋼板、報紙等)、對書寫文本語義的隱匿(「亂書」遮蔽了文本的識讀功用)、觀念和行為藝術的介入(此次的現場書寫甚至更消解了書寫載體——紙的存在)、強調公共展示的作用等等。這之中存在的悖論是,書法家的身份之削弱與現代藝術家標籤之明顯,傳統書法內涵之不斷突破與現代程式之繼續應用等關係動態變化著,看起來似乎是將傳統與現代分庭抗禮——極端的人甚至將那些不夠「文氣」和「工整」的字體看作對傳統的反叛。然而又正是這些看起來最為「反叛」的創新者不斷強調著傳統的價值。這一悖論的產生原因與中國書法所天然具有的親民性質相關聯,亦與當代藝術的發展相關。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王冬齡作品 精神 61cm×51cm 銀鹽相紙


無論如何,功過成敗或許只有交由歷史來定論。王冬齡臨寫的《龍藏寺碑》與巨幅「壁書」並置在展廳中,那是他30年來日課常態的顯現。他說,這是繼承了老師林散之的傳統,臨帖是對心性的修養,亦是對傳統的敬畏。撇開紛擾爭論,或許他只是不斷地書寫、再書寫。「我覺得對於一個人或藝術創作來說,最重要的是真誠。我是懷著感恩的心在做,感恩書法、感恩傳統。」他如是說。

曾點:由行為書寫所想到的



王冬齡作品 草書 道德經


弘揚中國美術精神 彰顯中國美術氣派


關注美術前沿熱點 報道中外美術新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海外發行代號:C9257官方微信:izgmsb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龐萊臣:收藏甲江南的虛齋主人
文范:美展獲獎者後續發展辯
徐善:傅抱石作品真偽鑒定芻議(下)
章方松:「以勢寫象」與「就勢觀象」——讀《楚簡書法探論:清華簡〈系年〉書法與手稿文化》
鄭工:區域研究與福建美術

TAG:中國美術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盤點:那些落後部落虐心的行為,你絕對想不到!
小人行為:寫《夢溪筆談》前,沈括幹了一件事,差點要了蘇軾的命
修行為了更清楚的看到自己!
觀鳥的行為準則,你做到了哪些
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
情商最高的十種行為,快來看看你佔了幾個?
王者榮耀那些自信過頭的行為,一開局我看到就不想玩了
這些行為真是懶到一種境界了?網友:大寫的服!
「看書哥」火了!&一個行為,丟
原來你的無意識行為,已經暴露了你的內心想法了
這十種不好的行為我們每天在犯,改正過來才叫修行!
女人想要的3個暗示行為,不可錯過
看到馬蓉的媽媽,終於知道她的那些行為、完全不是個意外!
這8個行為很「反常」,中3條以上就說明,她已經偷了人了!
他真的愛過你嗎,分手後的幾個行為直接說明!
慢性自殺的6種行為,趕快來看看,你佔了幾個?
不是錯覺,女人想撩你的4個行為,你中過幾個?
讓胡歌來告訴你:哪些行為是高情商的表現?
女人的這3個行為,說明她的心早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