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四位菩薩分享:趣入無上智慧的竅訣!《佛說阿闍世王經》摘釋

四位菩薩分享:趣入無上智慧的竅訣!《佛說阿闍世王經》摘釋

四位菩薩分享:趣入無上智慧的竅訣!《佛說阿闍世王經》摘釋



四位菩薩分享:趣入無上智慧的竅訣!

文:Goran


大菩薩眾於如何趣入如來無極智慧而各抒己見,提供後學菩薩行者參考


師子步過無懼菩薩接著說:若是發心弱劣的人就不會成就無極智慧,發二乘心,利益不廣及一切眾生故為弱,求人天福,未得出離生死苦故名劣。如是智慧只有為一切眾生髮菩提心之大士才能成就,這是什麼原因呢?只有已經捨棄種種惡習,已能遠離諂曲之心與質樸本來相應,如是之人才能做到真正的謙虛無慢,沒有嗔怨,也不會起種種非法身語意行,這是因為善護此心之故,因此沒有放逸愚暗煩惱擾亂其心,已得遠離如是種種煩惱過惡的行人,其身語意業皆依如是不二之處而得現起,所說所行無有過失,處處得與無上妙義相應,所願成就之事如願即得成就,這是什麼原因呢?依如是真如本來清凈處故,由此能於三界中行好無掛礙,遊戲三昧勤積福慧資糧。


已能如是依法而行之人則不會貪愛此和合之身,這是因為菩薩發心為一切眾生無量劫中不惜身命勤苦趣求無上菩提乃至令一切離生死苦而得究竟樂,依眾生種種欲樂求索而盡心儘力圓滿其願令得歡喜而攝取之,於善惡境界皆能以妙智慧觀察而無所動,哪裡還會起怨恨惱怒等煩惱心呢?若是發菩提心的菩薩行人已經能成就如是智忍,則能明見真如本來清凈之性,如是護持不失則能漸至無極智慧。

紫磨金色菩薩接著說:心中所念皆知如空,因為就如虛空一般無處不遍,是菩薩所具足大悲心亦復如是,欲度十方一切眾生故無所不遍。如是行人已能具足慧眼明見大道故心常歡喜、面容和悅,於世間五欲境界心不耽著,以六度萬行攝取一切有緣,如是行者可得成就無極智慧。


發意即轉法輪菩薩接著說:新發意菩薩行人應當遠離諸魔不令其得便,如何遠離諸魔?那就要精進聞思修,從而如法思維起身語意,因此與如來法輪相應而轉,因為常起好心利益自他故。為什麼如此可與如來法輪相應呢?因為這樣遠離魔業則魔事不生,常起好心則自他煩惱不生,如是行者能漸至無極智慧。


諸語自然普無不入菩薩說:應當持是心於一切境界無所不入,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法界萬法皆自然而然,本來皆空,所有言說亦如虛空一般無所不入,菩薩行人亦復如是,心如虛空無所不入,如說而行。言說如空故成四無礙辯,行亦如空而於一切境界了無掛礙,智慧明達無所不曉。如是行者可得漸至無極智慧。


(原文)師子步過無懼菩薩言。其弱劣者不能逮此。是者大士之所作。所以者何?以舍眾惡、以不諛諂、以應質樸則不貢高,無嗔恚之心,所作不從非法。所以者何?用忠政故,則無淫嫉,以無噁心,其愚痴若冥以無此者,其身口意以平等,所語如語不失,其意甚尊,所作欲成。所以者何?用至誠故。俱以法自娛樂。以如法者,不貪惜壽命。所以者何?不貪軀命,不舍一切故。所施與無所貪惜,欲令人得其所故。所入者正,則非邪道。其貧者為作珍寶藏。其有病者則為作醫。其恐懼者則為作護。其劣者則為作道地。其入邪者則為作政導。其無智者則為作智。一切諸順,何所恨起意?大士以度脫此中,忍所受法本如住。作是者乃至無極慧。


紫磨金色菩薩言。所念譬如空。所以者何?無所不遍。以大哀無所不覆。其心常喜,面頰而悅。諸所欲樂者其心不在其中。所施與譬如天無所不蔽。其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亦復如是。作是者可至無極慧。

發意即轉法輪菩薩言。其有新發意者不當令魔得其便。不失諸佛、天神意作心住者,以應法輪轉。所以者何?用發好心故。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無所生。其作是者可至無極慧。


諸語自然普無不入菩薩言。當持心無所不入。所以者何?諸法自然,其本悉空。一切所語皆空,譬若虛空無所不入。菩薩者當復如是,其心無所不入。有所作如語,其智無所不曉。其作是者可至無極慧。


——佛說阿闍世王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師凈土 的精彩文章:

TAG:蓮師凈土 |
您可能感興趣

誠懇、恭敬心是趣入至心,與法相應的前提
雖然不能停留在二乘的發心,但是必須先修二乘的法,才能趣入大乘之門十輪經講記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