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雖然不能停留在二乘的發心,但是必須先修二乘的法,才能趣入大乘之門十輪經講記217

雖然不能停留在二乘的發心,但是必須先修二乘的法,才能趣入大乘之門十輪經講記217

雖然不能停留在二乘的發心,但是必須先修二乘的法,才能趣入大乘之門


恭錄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


夢參法師

雖然不能停留在二乘的發心,但是必須先修二乘的法,才能趣入大乘之門十輪經講記217



「善男子!有諸眾生,於聲聞乘、獨覺乘法,未作劬勞正勤修學,如是眾生,根機未熟,根機下劣,精進微少。若有為說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說聽二人俱獲大罪,亦為違逆一切諸佛。所以者何?若諸眾生於聲聞乘、獨覺乘法未作劬勞正勤修學,根機未熟,根機下劣,精進微少,而便聽受微妙甚深大乘正法。如是眾生,實是愚痴,自謂聰睿,陷斷滅邊,墜顛狂想,執無因論,於諸業果生斷滅想,撥無一切善作惡作,妄說大乘,壞亂我法,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實非沙門,說是沙門;實是沙門,說非沙門;實非毗奈耶,說是毗奈耶;實是毗奈耶,說非毗奈耶。」


佛就教導說,這是錯誤的。如果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讓他跑,會摔跟頭的。所以有的眾生對這個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從來沒有出過力。「未作劬勞」就是沒有出過力,沒有好好的用功修行。這個法未修成,大乘的根器還未成熟。如是眾生,未修過二乘法,直接學大乘法,這是不可以的。

「根機下劣,精進微少」,如果今生沒有聞大乘法,他會生起謗毀的,根機未成熟,他的根機是下劣的。而且修道的精進心很少,也不肯精進,就是懈怠,貪著世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他對於欲境界貪求,吃住睡覺,一天當中這個時間就佔多了。我們想想:忙吃的、忙穿的,疲勞了要睡覺,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去了,你還有多少學道的時間?乃至於念念經,我們所修行的念經,在家人跟出家人當然不能夠對比。我們出家人修行五個小時的很少很少,二十四小時你只修五個小時,還有其餘的十九個小時做什麼?睡覺佔去的很多,人的一生為睡眠睡去很多,有些人睡八個鐘頭還認為不夠!


我們現在拜懺,連拜帶聖號帶坐也只是一個鐘頭,完了,大家就聊天。當然這聊天也談佛法談什麼得的,還要忙吃的。從十點半一直到十一點半,一個鐘頭,等下休息一回,差不多一點鐘,這兩個鐘頭隨便就過去了。起來又忙在家事情了,你要把這個時間計劃了,確實是精進的很少,這樣的人給他說微細的甚深大乘正法,讓他去入觀,讓他去參,讓他去修行、體會,這是不可以。說的聽的,俱獲大罪。


為什麼呢?說者不知根機,他或者生了謗法的罪,這樣做是違逆一切諸佛,跟諸佛所教導的不相合。從小到大,你先從了知這個世間苦,這個苦怎麼來的?是我們做的業,是集來的,苦集是世間的因果;滅道,要知道寂滅是愉快的,是成就的。你要知道,要觀察,這是修道證涅槃,就是出世間的因果,這是兩重因果。在小乘說,這個法本來是四諦法,是小乘,但是他去利益眾生,就叫大乘了。不僅自己要修道證涅槃,自己不再做業了,不再受苦果了,讓眾生都知道,那就叫大乘。


法無大無小,你自己就是受法者。你聽到大乘說諸法是空的,善惡因果不存在,根本沒有,你就墮入斷滅空了。那正好隨順你的五欲境界,這方面好像空了,那方面其實並不空。因此說大乘法,是怕他落於斷見,也不落於常見;要是把涅槃當成常見,把空義當斷見,這就錯誤了。


所以有的一類眾生,沒有正式修過聲聞、獨覺乘,沒有用過功,沒做過劬勞,沒有精進過,根機還未成熟。「根機下劣」,只有微少的精進,就別來聽受甚深的大乘正法。但他認為自己是大乘根器,自謂聰睿,有智能。但是陷於斷滅邊,就是斷見。這個斷見他就說空,一切諸法皆空,哪有什麼苦樂可得?實際上本來沒有。我們講《占察經》的時候,下半卷就是講二邊都不立,但是他落於斷見邊,在貪著五欲境界上,他是很精進的,但是要修六波羅蜜,他又很懈怠,精進微少,這樣是墜於「顛狂想」。

「執無因論」,不信因果。對一切業果,作惡業得苦報,作善業得善報,生天享受快樂,乃至成道。不相信這個因果,就生斷滅想,撥無一切的善作惡作,妄說大乘。他學了大乘,就是把大乘法作了斷滅想,著空的,執空的,讓一切佛法善作惡作,作壞事作好事,都一樣。大乘都講平等,泯卻二邊。


在《維摩詰經》上,文殊菩薩問維摩詰居士說:「如何是戒定慧?」維摩詰居士答:「淫怒痴」。這是什麼涵義呢?淫怒痴,沒有實體的,戒定慧也沒有實體的,同是一個法身本體,也就是法性的本體。答的是對的。他說這半面,他說那半面,沒有善惡的。假使說你沒有修行苦集滅道,卻證得了這個空義,那就落於斷滅空,就撥無因果了。撥無因果,壞亂我法,把佛法說的究竟,「是」就說成「非」,淫怒痴是非法的,他說是對的,正法說成非法的,非法又說成正法的。


「壞亂我法」,本來不是佛法,他卻說是佛法;本來是佛法,他卻說非佛法。本來不是出家人,實非沙門說是沙門,實是沙門又說非沙門,這就是顛倒。實非毗奈耶,不是戒律,像我們東土的佛法,寺廟的規矩,這不是戒律,這是祖師規定的,這叫清規,卻說這是戒律。那麼佛所傳的戒律都不學了,把清規學好了就好了,這都是法說非法,非法說是法,實非毗奈耶說成了是毗奈耶,實是毗奈耶說非毗奈耶。

雖然不能停留在二乘的發心,但是必須先修二乘的法,才能趣入大乘之門十輪經講記2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藏法門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解行相應
修行不要停留在二乘的心量十輪經講記216
學習空性智慧,莫墮入斷滅邪見十輪經講記215
念《地藏經》轉化惡業
修什麼也修不進去,那麼你念地藏菩薩,一天一萬聲,他力加持成就你十輪經講記214

TAG:地藏法門專弘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誠懇、恭敬心是趣入至心,與法相應的前提
四位菩薩分享:趣入無上智慧的竅訣!《佛說阿闍世王經》摘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