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肩挑科學 一肩挑情義

一肩挑科學 一肩挑情義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格苗 金泉才


一場強勁的風雪過後,海拔3816米的瓦里關山終於放晴。位於山頂的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此時相對濕度43%,風速3.3米每秒,風向294.3度。


「很好,風速超過了每秒兩米。」觀測員王劍瓊選擇在室外一個很開闊的地方打開手中的箱子。他從箱子里拉出一個有點斜的長桿,大概高5米。王劍瓊特意站在下風向,憋住氣。打開一個開關後,箱子發出了「轟隆」的聲響,他隨即跑開20米遠,才停下來喘起了粗氣。

這個箱子是瓦里關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特有的瓶採樣裝置,箱子里特殊的瓶子在接下來的兩分鐘里會「吸」足空氣。觀測員站在下風向、憋氣、一路小跑,都是為了不讓呼出的二氧化碳影響空氣成分。而這樣的觀測每周都會進行一次。


而就在那幾天,遙遠的摩洛哥馬拉喀什,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全球近兩百個國家兩萬餘名代表因為變化的氣候匯聚一堂,為人類的未來商討行動方案。


「我很關注,覺得自己也做了一份貢獻。」王劍瓊笑著說。沒有人為干擾且海拔近4000米的瓦里關山是觀測大氣成分本底濃度的理想場所。那些標著「瓦里關」字樣的空氣瓶子從他手裡出發,來到北京,又通過大使館抵達美國。這些空氣及其分析結果成為我國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以及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氣候變化的重要依據。

一肩挑科學 一肩挑情義


圖為王劍瓊在更換降水採樣桶。張格苗 攝


「氣二代」上山 變身「技術達人」


80後的王劍瓊是「氣二代」,已經在瓦里關工作了13年。


因為母親是氣象工作者,王劍瓊對氣象工作一點兒都不陌生;也因為對氣象感興趣,他報考了成都氣象學院(現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系環境工程專業。2003年,大學畢業的他被分配回家鄉青海,剛上了10天班,就被安排到瓦里關山實習。

「搞氣象」難道不是「管天氣」嗎?為什麼有這麼多儀器?王劍瓊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登上瓦里關山的經歷。從西寧出發,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來到瓦里關山腳下,再沿著蜿蜒曲折、一側全是陡峭山崖的盤山路爬行7公里,才抵達觀象台。在實驗室和觀測場里,全是各種各樣看不懂的儀器,「跟普通氣象站太不一樣了!」


師傅黃建青還記得王劍瓊當時「有點懵」的樣子。也難怪,作為我國唯一一個全球級大氣本底觀測站,瓦里關站是目前歐亞大陸腹地唯一的大陸型全球基準站,自然有其獨特之處。不過,年輕人很快來了興趣,對著這些儀器開始發問。「有時候我也答不上來,只好向別人請教。」黃建青對當時王劍瓊最深刻的印象是「好動腦子」。


台里的儀器五花八門,但基本都是進口的,一旦出故障,返廠維修成本很高。站上2008年剛買的一個新儀器隔年就壞了兩次,每次返廠送回美國維修,需要三個月。「這麼好的設備擱在那裡,半年採集不到數據,多可惜啊!」王劍瓊想自己干。儀器正常運轉的時候他不敢動,等到一出故障,有專家上山檢查或維修時,他無論在哪兒,都要跟上來一探究竟。現在除了特別複雜的儀器外,他基本都能搞定。


2010年10月,王劍瓊到北京參加完氣相色譜儀培訓,帶著一大堆零部件和圖紙回到瓦里關,一個人連著幹了4天,每天忙到凌晨3時。最終,瓦里關成為全國四個本底站中最先安裝運行氣相色譜儀的——這種儀器,至今依然是站上最複雜的設備。


在他眼裡,能「玩轉」這些儀器是很酷的事兒。

情義千斤 是不斷前行的力量


13年里,當然不止有成長的喜悅。


大學時談的女朋友薛麗梅從青島遠赴西寧嫁給他。王劍瓊卻總要上山值班,一班就是10天,不能下山。不值班的時候,他還時不時跑到山上處理緊急情況。擱哪個姑娘能不氣惱?


她生氣了,他就好言好語哄著。王劍瓊明白自己對家虧欠太多,其實,同在氣象部門工作的妻子,又怎能不明白這份工作的責任和意義?不然,薛麗梅也不會在他上山值班的時候,自己攬下家中所有事務,盡量不讓他分心。

但談起孩子,王劍瓊眼裡還是泛起了淚光。大兒子8個月時有點咳嗽,他照常上山值班,到第四天,孩子轉成了肺炎。等他請假來到醫院,已是晚上7點多。當王劍瓊抱起兒子,平時「一下都不帶消停」的小傢伙軟軟地把臉貼到他身上,似乎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當時他的心就像刀絞一般痛。


在台里值班的每個晚上,王劍瓊都會給妻子打電話。這天,西寧剛下了今冬第一場雪,孩子們高興地捏起「小雪人」,怕化,還把雪人放在了冰箱里。除了問問家常,王劍瓊還特意「關心」了冰箱里的雪人。當看到手機里兩個孩子唱歌的視頻,他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兒:「家是永遠的牽掛。」


台里值班同事的經歷都很相似,而同事之間的關係也很有趣。這次和王劍瓊一起值班的是五十多歲的觀測員鄭明。「值班的頭三天把要說的話都說完了,整天看著同一張臉,煩都煩死了。」鄭明看似很「嫌棄」他。


前幾天,台里一個設備遭雷擊壞了。聽說王劍瓊要接受採訪,鄭明建議他「等記者來了再修」,王劍瓊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熬夜修好了。鄭明一邊「罵」他不「機靈」,一邊忙前忙後給他搭手幫忙,王劍瓊就笑呵呵地聽著。


搭班的人之間有時也有救命的恩情。2006年10月,年輕氣盛的王劍瓊拖著患感冒的身子上山,工作中直接眼睛一黑,暈倒了。幸好當時另一名觀測員劉鵬就在身旁,劉鵬的妻子又是醫生,懂點急救知識,一番折騰才把他救醒。


如今,已身為瓦里關台副台長的劉鵬總拿這事兒絮叨:「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更寶貴。一定要避免在生病時上山,太危險了。」


在探索科學的道路上,這些「情義」是激勵王劍瓊前行的重要力量。


科學精神是堅持,又不只是堅持


有人說,在那麼艱苦的地方,只要堅守,就是一種貢獻。瓦里關台的人卻不這麼看,他們的想法是:既然都守在這裡,為什麼不多做點兒事兒呢?王劍瓊眼裡的科學精神也是如此:「既是堅持,又不只是堅持。」


在工作的13年里,瓦里關的觀測內容和設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一開始只是單一的瓶採樣,後來有了氣相色譜儀,型號也從「5890」發展到了「7890」,再後來增加了地面臭氧、黑炭等觀測內容。僅就瓶採樣來說,也從之前單一的5米瓶採樣發展到80米瓶採樣,可以對比離地面5米高和80米高採集到的氣體區別。


目前最先進的光腔衰盪法在測溫室氣體時,只需要三瓶標準氣,就能測出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和水汽。與之對比,氣相色譜儀需要很多附屬設備才能測出甲烷、一氧化碳、氧化亞氮、六氟化硫數據。眼下,前者正在研發改進,等它具備觀測氧化亞氮、六氟化硫能力時,氣相色譜儀也將被淘汰。


「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令人驚嘆。新的儀器又准又快又操作簡單。」王劍瓊說,有機會的話想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一流本底台看看他們的儀器和運行方式。


在正常業務值班之外,王劍瓊還完成了對以往所有臭氧總量原始數據和報表的整理工作,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建立了我國本底站溫室氣體及相關微量成分觀測方法及流程,對溫室氣體數據進行篩分和質控,獲得較為完備的數據序列,研究瓦里關溫室氣體變化趨勢……


現在,王劍瓊的最大願望是,提高瓦里關觀測數據的可用性。他和同事只能做到觀測員級別的數據質量控制,更高一級的質量控制還有不足。「我做的東西還很淺,不能被稱為科學家。但我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能照顧好家人,和同事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王劍瓊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網 的精彩文章:

科普閱讀:古氣候如何驅動古代森林燃燒?
江西省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小球大世界」添亮色
WMO發布《2011-2015年全球氣候報告》 有記錄以來最熱五年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
我國或出現前冬暖後冬冷 北方冷濕南方暖干
吉林:省科技館氣象科普展區開放迎客

TAG:中國氣象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肩挑起一國夢想,這個車真的不簡單
一肩挑起衝擊季後賽大旗 巴特勒:喜歡這種挑戰
義氣鬼馬一肩挑,王子文的真實人設比曲筱綃更得人心!
CBA又有創新!「一肩挑」之後,此隊又推新模式
中國這一款面臨退役的戰機為何卻能肩挑大樑?數量占絕對優勢!
丈夫公婆先後患癌症 樟樹女子一肩挑起6人之家
貓媽媽走失,金毛暖男在家一肩挑起大擔照顧小奶貓
厲害了女中央候補委員,書記市長「一肩挑」半年
宮魯鳴走人,三外教候選,說好的籃協主席男籃主帥姚明一肩挑呢?
六旬老漢肩挑手抱照顧三孫子五年,無奈的現實和小小的願望
防空壓制一肩挑,國產車載76毫米自行高射炮再亮相
保羅的寶貝外感單薄但肩挑重擔,一生或只能進行200個轉彎!
pose滿分!歐陽娜娜狂凹造型秀無敵長腿 露香肩挑玩具童心未泯
蔡依林露香肩挑逗阿信 大膽摸鬢角問:敏感帶嗎
河源丨她獨自肩挑千斤,只為了一個百年承諾。
俄羅斯早已有心無力:中國沈飛成飛肩挑重任,戰機生產量逼平美國
告別肩挑手提時代,電動抽水機給農民帶來諸多方便
為什麼彭德懷一肩挑,既當司令又當政委?因為他的政委無人能繼
9歲男孩用自己稚嫩雙肩挑起重擔,73歲的老父親,痴傻不能自理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