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冬閑都愛做什麼?估計你能猜到卻做不到
古代女性冬閑都愛做什麼?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古代中國是傳統的農耕社會。入冬以後,莊稼收清完備,農事漸少,不再那麼忙碌,古人稱這段時間為「冬閑」。冬閑時間,古代女人都會做什麼?相比其他季節,肯定放鬆不少,但也不會真的閑著。比較常見的是,女性會「學做女功」。
眼下的冬閑,古代女性都愛做什麼?估計你能猜到卻做不到,正是學習做針線活兒的好機會。針線活兒又叫「女功」,還有「婦功」、「女工」、「女事」、「女紅」等多種叫法, 皆是指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女性做的手工活兒。
在古代,尚沒有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人們的衣著、鞋襪、巾包什麼的,要靠手工縫製,破了也得手工縫補——這個任務,在男耕女織型社會分工中,便落到心靈手巧、吃苦耐勞的女性身上。
「女功」是古代流行的一個概念。《禮記·郊特牲》中就有這麼一個說法:「黼黻文綉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唐詩人於鵠《寄盧儼員外秋衣詞》中亦稱:「篋中有秋帛,裁作遠客衣。縫製雖女功,盡度手自持。」
一般情況下,古代女孩子到了10歲左右,就要開始學習做針線活了。據《禮記·內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織紝、組、紃,學女事以共衣服。」大概意思是說,女孩子到了10歲就不能再外出瘋了,得開始培養自己的淑女品德和性格,要習練製作麻績,養蠶紡絲,織布制帛,學習女功做衣服。
古人對女子學做女功很講究。明秦淮寓客輯《綠窗女史》一書中,收錄不少古代「女性須知」,其中有張淑英撰《刺繡圖》一卷,專門談學做女功的各種要求,女功集中在「品」、「圖」、「法」、「質」、「器」、「供」、「忌」、「候」八字上,每字代表一種要求。
首先要求女孩子有良好的品行,特別是學做工藝要求高的刺繡時,「品」為第一要求:「刺繡須蕙心妙質,靜女、文姬及風神蕭元,有林下風氣者。」這話說得很明白:學刺繡的女孩子,須具有純美的內心,美好的氣質,就像靜女、文姬那樣,或者是神韻瀟洒,心態遠逸,有林下風氣的人。可見,古人對習女功者的素質要求確是很高的。
西漢女學者班昭在其《女誡》中,提出「女有四行」觀。所謂「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其中的「婦功」,即女功,要學會並掌握做針錢活兒的本事,稱為「學作」。唐宋尚宮《女論語·學作章》亦稱:「凡為女子,須學女工。」
為什麼古人強調女性一定要學會做針線活兒?除了長期修身養性需要外,是為將來嫁人妻、為人母做準備的,如果不會做針線活兒,很可能嫁不出去。
女功是持家過日子所必須的,如果針線活做不好,將來不只會影響家人生活質量,還會被鄰居看不起,影響社會評價,此即《女論語》所謂:「針線粗率,為人所攻。嫁為人婦,恥辱門風。」
所以說,會做針線活兒是古代女性的一門必備手藝,也是做女人的基本功,顧名「女功」。到了冬閑時節,不再忙於農事,正是學做女功的最佳時光,可以坐下來——跟著母親、姐姐們一起做針線活兒。
說明:梧桐樹下戲鳳凰 是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內容以歷史、考古、盜墓、風水、收藏為主。文章除註明外,均為倪方六原創,有版權,使用請聯繫作者,微信公眾號jsnjnfl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龍」與「虎」一樣厲害,為何龍成了中國帝王化身,而虎不行?
※盜墓者在江蘇徐州一座山上準確找到貴族墓,他們咋知這裡有墓的?
※窯廠工人挖出一座古墓,雖被盜仍出土大量文物,有一件令專家叫絕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資深盜墓家有「入地眼」咋回事?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
※在這個遊戲里能讓你干一切你不敢幹的事,猜到是什麼了嗎?
※你能猜到這些奇怪的裝置是什麼嗎?
※這位老人到底在吃什麼,你能猜到?
※「大姨媽」一來私處就瘙癢?原因估計你都沒猜到!
※朱元璋最忌諱的一個字,誰敢寫就殺誰,你能猜到是什麼字嗎?
※天!不說真相你能猜到她是同一個人嗎
※三個問題就能猜到你想什麼,它背後的道理你明白嗎
※這些地方都是哪裡,您能猜到嗎?
※那時過六一節最想幹啥,你能猜到嗎?
※你能猜到這隻長頸鹿在幹嘛嗎?一開始覺得很驚訝,但真相令人淚奔
※趙麗穎終於也有蠟像了!你能猜到是什麼造型嗎?
※《甄嬛》你心機最深的不是甄嬛!還是她!你猜到是誰了嗎?
※最注重感情的星座?你能猜到誰?會想起誰?
※《看不見的客人》你能猜到誰是真正的兇手么?我差點就信了!
※既舒服又暖和還能看美女出浴的地方,你猜到是哪了嗎
※內涵搞笑:是能猜到妹子在想什麼!
※最智能機排行榜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款!你猜到了嗎?
※少女時代權俞利聽男人們說過最多的話?你能猜到是什麼嗎
※猜到魚怎麼想,才能套路它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