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崩潰的霸業:得與失的迷思

蘇聯崩潰的霸業:得與失的迷思

蘇聯崩潰的霸業:得與失的迷思



作者|於洪君,全國政協外委會委員、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前駐烏茲別克大使、原中聯部副部長、國家行政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高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於洪君授權《首席戰略官》發布/摘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劇變中的國際關係與政黨情勢》一書


一、從國際主義到霸權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事業,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國際性的事業。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口號,集中而又鮮明地體現了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世界觀。這是因為,與歷史上存在的一切剝削階級不同,全世界的無產階級,不分國度,不分民族,其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徹底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解放全人類。


1864年,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工人階級的解放既然要求工人們兄弟般的合作,那麼在那種為追求罪惡目的而利用民族偏見並在掠奪戰爭中灑流人民鮮血和浪費人民財富的對外政策下,他們又怎麼能完成這個偉大任務呢?」馬克思精闢地指出,要「努力做到使私人關係間應該遵循的那種簡單的到的和正義的準則,成為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中的至高無上的準則」。他還指出:「為這樣一種對外政策而進行的鬥爭,是爭取工人階級解放的總鬥爭的一部分。」

1870年,在《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於普法戰爭的第一篇宣言》中,馬克思重申了上述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些論述,給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處理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指導性的原則,即和平與正義的原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


當然,在不同的歷史時代,面對不同的國際形勢和國際環境,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實踐國際主義這個基本原則時,會有不同的具體內容。特別是,歷史實踐的發展,並沒有像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設想的那樣,社會主義革命在主要文明國家同時勝利,而是首先在俄國這樣一個資本主義不很發達的國家取得勝利,接著又在一些比較落後的國家相繼勝利。這就出現了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長期對立、並存的局面。


而且,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特別是在經濟與技術水平方面,仍然佔有很大的優勢。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首先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其對外政策中究竟應如何體現和平與正義的原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究竟應當執行什麼樣的對外政策,就成為一個十分複雜的而又需要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重大課題。


總結20世紀社會主義國家對外政策實踐的歷史經驗,我們可以獲得這樣一個基本的觀點,即判斷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政策是否正確,第一要看它是否有利於維護和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獨立主權和國家安全,防止和抵禦外來的干涉、侵略、威脅和顛覆,有利於打破資本主義列強的包圍,爭取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和平共處;第二要看它是否有利於通過開展國際經濟、科技與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來促進自己國家的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第三要看它是否有利於加強同國際無產階級和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兄弟般的團結合作,支持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解放鬥爭和一切正義事業,維護世界持久和平,推進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這就要求首先勝利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執行對外政策時,必須處理號同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關係,處理好同資本主義列強的關係,處理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新獨立國家的關係,還要處理好革命和外交的關係,處理好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係,等等。

回顧蘇聯的歷史,特別是從斯大林執政以後,在外交方面雖然做了不少正確的事情,取得了一些歷史性的成就,但同時也有許多失誤。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長期執行了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政策。這種錯誤的政策,不僅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帶來了種種危害,而且最終也害了蘇聯自己。今天,我們在探討導致蘇聯解體的諸多因素時,絕不可忽視蘇聯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歷史教訓。


二、蘇聯霸權主義的本質


蘇聯的對外政策由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蛻變為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經歷了一個複雜的歷史過程。為便於考察和分析,可以大致將其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蘇維埃政權初期,蘇維埃俄國某些領導人處理國家關係的大國主義和大民族主義傾向初露端倪。


1917年夏秋之交,俄國無產階級取得政權的現實前景剛剛展現出來,列寧就開始思考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對外戰略問題。當時,列寧首先想到的是,無產階級政黨執政後如何履行自己的國際主義義務,如何把這種國際主義義務同支援其他國家的革命運動聯繫在一起。他強調:真正的國際主義只有一種,這就是進行忘我的工作,發展本國的革命運動和鬥爭,同時毫無例外地支持所有國家的同樣的鬥爭、同樣的路線。他說:「同先進國家的革命者和被壓迫國家的人民結成聯盟,反對所有的帝國主義者,這就是無產階級的對外政策。」

蘇維埃政權建立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原沙皇俄國境內各族人民反抗大俄羅斯民族壓迫的鬥爭仍在繼續。波蘭、芬蘭、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建立民族共和國的運動風起雲湧。面對這種局面,如何處理同周邊國家的關係,成為布爾什維克黨遇到的首要問題之一。有鑒於此,在列寧領導下,蘇維埃俄國政府一開始便在和平法令中宣布:它反對把一個弱小的民族和併入一個強大的民族,沒有這個民族的同意而進行的強行合并,是兼并或侵犯別國領土的行為。


後來,布爾什維克黨又宣布,新政權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將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尊重民族獨立;大小民族權利平等;保證俄國境內各民族享有真正自決權;用各族人民真誠自願的聯盟政策代替沙皇政權和臨時政府的民族壓迫與仇殺政策;俄羅斯各族人民有權自決乃至分立並組織獨立國家;廢除對任何民族和宗教的一切特權和限制;居住在俄羅斯領土上的少數民族與民族集團自由發展。


此外,蘇維埃俄國當時還曾莊嚴宣布:它要廢除沙皇俄國簽署的所有秘密外交協議,包括強加給東方各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根據這些原則,蘇維埃俄國成立後很快承認了芬蘭、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獨立,並於1920年同這些國家簽訂了和平條約。這時,蘇維埃俄國如何同周邊地帶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具有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白痴和發展正常關係,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列寧等人在研究、思考和解決這些新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國家同資本主義國家共存」「同各國人民和平相處」「同資本主義國家在條約和協定基礎上建立的新關係」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念,也就是形成了具有不同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國家應當和平共處的外交構想。在列寧等人的正確領導下,蘇維埃俄國執行了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同大多數鄰國建立了睦鄰友好關係。


但是,由於及其複雜的國內和國際政治因素,特別是布爾什維克領導層內存在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列寧提出的關於廢除沙皇俄國締結的所有秘密外交協議的主張,並未得到執行。


此時,俄國本土也已出現許多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共和國。為適應這一複雜的現實,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將他們所建立的新型國家定性為「建立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聯盟基礎上的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邦」,並將其明文載入第一部蘇維埃俄國憲法。


1918—1920年,由於國內戰爭的原因,原沙皇俄國版圖上出現了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5個獨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共同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白衛反革命叛亂的鬥爭中,蘇維埃俄國正確地執行了尊重民族自決和民族獨立、反對民族壓迫和奴役的國際主義政策,博得了這些新興國家的讚賞。1920年12月,烏克蘭首先同俄羅斯締結了軍事、經濟聯盟條約。其他幾個共和國隨後也採取了類似的行動。


1922年3月,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個蘇維埃共和國聯合成立了南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當年底,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同南高加索聯邦共同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當時,聯盟條約以國際法文件的形式規定:各共和國完全平等與自由,並且有權自願退出聯盟。蘇聯,這個新型的地緣政治實體就這樣誕生了。


蘇聯的誕生是一個歷史必然。它是由這些國家蘇維埃政權所共有的無產階級性質決定的,同時也是由這些國家當時所面臨的共同命運決定的。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執行的新型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在蘇聯形成的過程中起了極為重要的歷史作用。但是,就在籌組聯盟的過程中,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層內某些人即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大民族主義傾向。有人甚至表現出極端粗魯的沙文主義作風,對持有不同意見的南高加索領導人大打出手。


正因為如此,列寧在1922年秋寫給黨的政治局的一封信中憤怒地宣布:他要同大國沙文主義進行「決裂戰」。按照他的主張,蘇維埃俄國應同其他共和國一樣,以平等地位加入新的聯盟;在即將成立的新聯盟中,則應堅持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喬治亞人等「輪流擔任主席」的做法。由於歷史條件和其他許多複雜因素的限制,列寧的這些思想和主張同樣未能實現。


1919年成立第三國際,是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實踐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政策的又一重大舉措。最初,這個與機會主義嚴重腐蝕的第二國際截然有別的新型國際組織,幫助許多國家的革命者建立了或重新建立了無產階級政黨和民族革命團體,並通過這些政黨和團體,傳播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西歐北美工人革命運動的新高潮,而且喚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被壓迫民族的新覺醒,造成了各國無產階級和所有被壓迫民族共同支持和嚮往蘇維埃俄國的歷史局面。正是在領導第三國際的活動中,列寧提出了各國無產階級必須聯合所有被壓迫民族的思想,使「全世界無產者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一道,成為體現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理論和政策的兩大著名口號。


但是,由於一批「左」傾教條主義代表人物在第三國際中佔有重要位置,該組織的活動一開始就瀰漫著「世界革命指日可待」的主觀主義構想。蘇維埃俄國通過第三國際實踐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理論和政策時,出現了許多重大的失誤。


譬如,在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時,他們將俄國革命的經驗教條化和絕對化,忽視不同國家社會歷史條件和各國黨所處環境的複雜性和特殊性,要求它們「立即開始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在幫助各國黨制定革命戰略和策略時,不考慮各國黨面臨的具體情況和各國革命形勢發展的不平衡性,為它們規定千篇一律的鬥爭任務,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歸結為「國際範圍內的統一行動」,首先是「共同支持蘇維埃俄國」;在確定第三國際領導機構同各成員黨的相互關係時,將第三國際執委會變成了指揮世界革命的司令部,將俄國黨變成了司令部中的核心黨和領導黨,忽視和否認各國黨在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的獨立自主地位。這就形成了蘇共領導長期以來以「老子黨」自居,要求兄弟黨、兄弟國家內政外交都要聽它指揮、受它控制的惡劣傳統。


第二階段:從蘇聯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外交中的大國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傾向開始凸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家長製作風進一步發展。


蘇聯成立之初,實際上是處於資本主義武裝包圍和封鎖中的一個「孤島」。如何打破國際孤立地位,全面改善國家的外交處境和安全環境,是關係到蘇聯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因此,根據列寧深思熟慮的主張,1923年7月,蘇聯中央執委會曾在一項法令中明確宣告,蘇聯對外政策的主要任務是:「同各國人民一道維護和平」、「尋求同各國人民建立和平友好關係和經濟合作」。


由於蘇聯成立初期繼承了列寧在對外關係方面制定的和平友好方針,同時又巧妙地利用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內部矛盾,積極探索同西方國家發展經濟合作與文化交往的可能性,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從其自身利益出發,逐步改變了敵視、孤立和封鎖蘇聯的政策。蘇聯的外部環境不斷地在更大範圍內得到改善。到1924年底,除美國外,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大國幾乎都承認了蘇聯。1933年,美國也終於放棄了對蘇聯的抵制,正式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蘇聯還取得了國際聯盟成員國地位。此後,蘇聯開始積极參与國際反法西斯鬥爭,謀求聯合英、法等資本主義大國,共同建立歐洲反法西斯集體安全體系。儘管這種努力未能成功,但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領導人作出了真誠的努力,這是不容否定的歷史事實。


這時,無論蘇聯領導人的政策性講話,還是第三國際的重要文件,「蘇維埃世界共和國」之類的「左」傾口號已被摒棄。蘇聯黨和國家領導層早在聯盟成立之前即已實現的共識,即不僅同周邊國家,同時也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和平共處,被確定為蘇聯對外政策的主旋律。1939年蘇聯共產黨(布)召開十八次代表大會時,斯大林明確宣布:「我們主張同所有與蘇聯交界的鄰國都保持和平和親近的睦鄰政策,我們現在和將來都堅持這個立場。」


然而,蘇聯的對外戰略和政策始終帶有相互矛盾性和不徹底性。它所宣布的對外戰略目標與實施這一目標的策略手段不僅經常脫節,而且常常背道而馳。譬如,當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德國成為最危險的戰爭策源地,法西斯侵略的威脅首先指向蘇聯時,蘇聯以加強本國國防安全為由,幾次要求北方鄰國芬蘭向其割讓或租讓領土,同時輔以不斷升級的政策和軍事壓力。此時,蘇聯同芬蘭的關係,不可否認地帶有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強權政治色彩。


又如,當蘇聯同英、法兩國締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談判破裂時,蘇聯基於當時的國際環境和本國安全利益需要,轉而與法西斯德國談判並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儘管當時蘇聯的這一重大決策成功地利用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打破了英法企圖孤立蘇聯並唆使德國進攻蘇聯的陰謀,贏得了鞏固國防、維護國家安全的短暫時間,但它在這一過程中,未能處理好保障國家安全與維護地區安全的相互關係問題,把維護本國利益建立在犧牲鄰國利益的基礎之上,與法西斯德國締結了瓜分勢力範圍的秘密協定,據此協定與法西斯德國一道肢解了主權國家波蘭。


與此同時,蘇聯還以保護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由,於1939年9月派兵越境,藉助武力,在與其毗鄰的別過領土上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然後將其併入蘇聯版圖。它運用外交手段,迫使羅馬尼亞割讓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將其併入蘇聯的摩爾多瓦自治共和國,隨後將摩爾多瓦自治共和國升格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蘇聯還向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個波羅的海國家施加政治、經濟和外交壓力,在該三國內部發動反對當地政策的社會政治運動,幫助建立蘇維埃政權,並且出兵支持這些政權,促使這些新政權「主動要求加入蘇聯」。


此後,蘇聯又利用它與德國形成的特殊關係,進一步加大了對芬蘭的外交和軍事壓力,逼迫芬蘭滿足其領土要求。當這些要求被拒絕時,蘇聯便以芬蘭對其「極端歧視並進行挑釁」為由,於1940年冬季對芬蘭發動了邊境戰爭。國小力微的芬蘭抵抗無力,被迫割地求和。蘇聯的領土和疆域,因推行大國主義和強權政治而急劇擴大。


從1934年起,著名的保加利亞共產黨領導人季米特洛夫開始主持第三國際領導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第三國際和各國共產黨人站在反法西斯鬥爭的最前線,為建立和擴大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支援各國人民抵抗德日意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和武裝干涉,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和英勇的鬥爭。


1941年,希特勒背信棄義,大舉入侵蘇聯。在斯大林的統率下,蘇聯軍民進行了偉大的衛國戰爭,並同英、法等盟國協同作戰,最後打敗了法西斯。在大戰期間,由於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各國共產黨人面臨彼此千差萬別的任務,需要獨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鬥爭策略,以莫斯科為中心指導世界各國共產黨的工作方式需要根本改變。


第三國際於1943年宣布解散。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共產黨仍未放棄其「領導黨」地位。它對某些黨,特別是東歐國家共產黨的干涉、控制和擺布,並未停止。20世紀30年代末,蘇聯共產黨根據捕風捉影的情報,幾乎將當時居住在蘇聯的所有波蘭共產黨人斬盡殺絕。特別是1944年,斯大林同羅斯福、丘吉爾在雅爾塔的會晤中,一方面承諾蘇聯出兵遠東,參加對日作戰,一方面同美英達成秘密協議,劃分在中國的勢力範圍,這是斯大林推行大國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十足表現。


第三階段: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內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大國主義和大黨主義政策繼續發展。同美國在全球事務中既爭奪又合作的大國霸權主義戰略逐步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作出了舉世公認的偉大貢獻。經過戰後經濟恢復,蘇聯國力大增。再加上東歐、中南歐和東北亞地區相繼出現一大批新型的人民民主國家,由於無產階級政黨的英勇鬥爭和積極引導,這些國家很快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世界上形成了一個以蘇聯為首的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西歐、北美和亞非拉許多國家的共產黨人,在本國社會政治生活中取得了合法地位,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又一支強大生力軍。蘇聯的國際地位和作用,同戰前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時,在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陣營,發展壯大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方面,蘇聯所起的的作用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一方面在幫助東歐各國共產黨人團結民主力量,消滅法西斯殘餘勢力,開展民主改革,重建國民經濟,最終轉向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方面,蘇聯充分利用其大國地位和經濟實力,提供大量的,有時甚至是無償的人力、物力和財政援助,使這些國家很快實現了政治、經濟穩定;另一方面又利用了各種手段,向這些國家施加政治影響和外交壓力,干預其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重建與改組,迫使這些國家在選擇社會主義發展方向時,不顧本國國情特點,全盤接受蘇聯模式,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各個領域受控於莫斯科。只有南斯拉夫實行了相對獨立的內外政策。


1947年,蘇聯領導人授意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人發起成立由歐洲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共同組成的情報局,試圖以新的方式恢復已於二戰期間解散的第三國際。與此同時,蘇聯領導人還授意保加利亞共產黨領導人發起籌組巴爾幹聯邦。在這一過程中,蘇聯與南斯拉夫就意識形態對抗和政治理論衝突。蘇聯領導人利用九國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指責南斯拉夫的內外政策,誣衊其領導人鐵托是「帝國主義間諜」,並且策動情報局其他成員黨對南斯拉夫党進行圍攻,將南斯拉夫黨開除出情報局。隨後,蘇聯又指使東歐其他「兄弟國家」在各自黨內開展打擊所謂「鐵托分子」的政治鬥爭,致使該地區各國出現一片恐怖。許多無辜的共產黨員,包括一大批經過反法西斯鬥爭考驗的卓越領導幹部慘遭迫害。


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聯領導人試圖調整蘇聯的對外政策和對外關係。1955年,赫魯曉夫親自到貝爾格萊德向南斯拉夫領導人道歉,蘇南關係有所解凍。因參與組織對南斯拉夫的政治圍剿而變得聲名狼藉的九國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也被迫宣告解散了。但這時,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聯新領導集團,並不想真正放棄蘇聯原領導人奉行的大國主義和大黨主義政策。


1956年10月東歐一些國家發生社會政治危機時,蘇聯對「兄弟國家」和「兄弟黨」的老子黨作風舊病複發。赫魯曉夫為阻止波蘭統一工人黨改組黨的領導機構,竟調動重兵進逼波蘭,同時率領蘇聯高級黨政代表團飛赴華沙,強行參加波蘭黨的中央全會,迫使波蘭黨按照克林姆林宮的意志解決其國內問題。


蘇聯對抗西方而於1949年成立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經互會)和1955年成立的華沙條約組織,成為蘇聯加強對東歐國家內部事務的干預,以防止西方染指其勢力範圍的重要工具之一。總之,在加強對東歐地區的控制方面,赫魯曉夫集團同樣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後,以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聯新領導集團,沒有放棄同美國又爭奪又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對外總戰略。但在國際事務中,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相互爭奪的一面有所加強。


1968年,當捷克斯洛伐克發生名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時,蘇聯以「防止資本主義復辟」、「保衛世界社會主義大家庭」為由,動用華沙條約組織的部隊,以突然襲擊方式武裝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隨後又將其領導人武裝劫持到莫斯科,逼迫他們承認蘇聯武裝入侵的合法性。蘇聯領導集團此舉充分表明,它所執行的政策,具有「社會帝國主義」和「社會霸權主義」性質。


第四階段:從入侵阿富汗到蘇聯解體。為實現同美國既合作又爭奪、共同主宰世界的大國霸權主義戰略,蘇聯不斷擴大軍備競賽的規模,並推行擴張主義政策,從而背起沉重的國際負擔,力不能支,最終全線崩潰。


20世紀60年代以後,蘇聯領導人把中蘇兩黨意識形態之間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領域,兩國關係日益惡化。此後,蘇聯一面在國際事務中大肆反華,與西方世界一道在外交上孤立中國,一面在蘇中邊界地區陳兵百萬,不斷製造邊界緊張局勢,向中國施加軍事壓力。


1968年8月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發生後,西方國家的反應軟弱無力,蘇聯更加有恃無恐,霸權主義野心進一步膨脹,敢於同美國進行競爭的全球超級大國地位實際上已經形成。1969年,終於引發了震驚世界的蘇中邊境武裝衝突。


這時,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歷幾十年的相對穩定,經濟上有了較大發展,社會主義各國則需要調整和改革經濟體制,以適應新的情況。蘇聯領導集團無視這一切,在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改革運動之後,仍把蘇聯視為所謂的」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唯一庇護者,並以「社會主義大家庭勞動分工」為名,在經互會東歐成員國中強制推行所謂的「經濟一體化綱領」。致使這些國家一方面經濟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長期畸形發展,另一方面又欠下了蘇聯的巨額債務,對蘇聯的經濟依賴程度不斷加深。


蘇聯還自詡為「發達社會主義」,以「社會主義的殖民國」自居,到處幫助和扶持第三世界國家的親蘇勢力建立所謂的「以社會主義為方向」的新型國家,諸如北葉門、衣索比亞、阿富汗、貝南(當時稱達荷美)、坦尚尼亞,等等。蘇聯的戰略目標,是以「拓展社會主義陣地」為由,在世界各地區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爭奪更大的勢力範圍。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直到80年代初期,在大約1/4世紀的時間裡,蘇聯同第三世界許多國家締結了具有半軍事同盟色彩的友好互助合作條約。例如,1971年簽署的《蘇聯印度友好合作條約》規定:雙方不締結也不參加針對另一方的任何軍事同盟,保證不向與另一方發生武裝衝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援助,在任何一方遭到進攻或受到進攻威脅時,締約雙方應立即協商,以便消除這種威脅並採取適當的有效手段來保證兩國的和平與安全。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實際上是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印度才敢於在同年12月,對巴基斯坦發動肢解其領土的戰爭。


1974年簽署的《蘇聯索馬利亞友好合作條約》規定:兩國繼續發展軍事合作,由蘇聯派遣軍事教官幫助索馬利亞訓練軍事人員,由蘇聯提供武器裝備。1980年簽署的《蘇聯敘利亞友好合作條約》規定:兩國繼續發展密切的軍事合作,一旦出現威脅雙方中任何一方的和平與安全或者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局勢,兩國應立即進行磋商,以協商雙方的立場。1981年簽署的《蘇聯剛果友好條約》規定:兩國將盡一切努力,「保衛國際和平和各國人民的安全」,一旦出現戰爭威脅或破壞和平的局勢,兩國應立即協商,共同爭取消除戰爭威脅和恢復和平。


為實現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目的,蘇聯有時還出人出錢出槍,直接插手一些地區和國家的內部衝突。據統計,20世紀70—80年代世界許多地區發生的重大衝突,幾乎都有蘇聯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背景。諸如第三次印度侵略巴基斯坦的戰爭、安哥拉內戰、越南侵略柬埔寨的戰爭、尼加拉瓜內戰,等等。有時,蘇聯還敢冒天下之不韙,直接動用本國武裝力量,介入熱點地區的武裝衝突。


1979年,毗鄰蘇聯的阿富汗發動政變。同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擊斃政變領導人,扶持當地親蘇勢力建立的人民民主黨,成立所謂的「以社會主義為方向」的政權。此舉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當時勢頭很猛的宗教激進主義北上,破壞蘇聯南部穆斯林居民較為集中的各共和國的內部穩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向南方擴張蘇聯的勢力範圍和影響,使該地區同蘇聯在印度次大陸建立的勢力範圍在戰略上連城一片,以便形成具有更大意義的地緣戰略整體。


這一時期,隨著冷戰的加劇,蘇聯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斷加強同美國的軍備競賽,包括核軍備競賽。蘇聯國民經濟的軍事化色彩數十年來一直有增無減,嚴重地制約了蘇聯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如果說斯大林、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等蘇共領導人,歪曲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恣意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擴張主義政策,那麼,1985年上台的戈爾巴喬夫,則公然背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屈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霸權主義政治要求,把東歐作為同西方國家進行政治交易的砝碼,出賣了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


1989年12月,戈爾巴喬夫在與美國總統布希舉行的馬爾他會晤中表示,蘇聯「不干涉」東歐事務,「支持」東歐國家「自決」,實質上默認西方國家對東歐放手推行其和平演變戰略。特別是在德國統一問題上,戈爾巴喬夫上台初期,本來堅持「兩個德國」政策,反對德國統一,認為「背離這一點將會導致歐洲不穩定」。但1990年6月西德總理科爾訪蘇時,戈爾巴喬夫為取得150億馬克的援助,不僅徹底拋棄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同意兩個德國統一為一個主權國家,並且就統一後的德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的問題達成協議。


同時,在改革問題上,戈爾巴喬夫又同他的前任一樣,要求東歐各國的黨亦步亦趨地照搬蘇共的政治路線。戈爾巴喬夫把他所謂的「新思維」推行到東歐各國,對東歐各國的內部事務,包括人事變動,進行了直接干預,對1989~1990年的東歐劇變起了鼓動、導向和催化作用。這表明,戈爾巴喬夫同樣把東歐視為蘇聯的領地,根本抹殺了東歐國家及其執政黨的獨立自主權利。這是蘇共領導人頑固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大黨主義的另一種形式的表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於洪君:相信烏茲別克總統選舉能夠民主公平透明地順利舉行
國防大學喬良少將:「爛醉如泥的夜晚」杜魯門下達了撤職令
中國戰略思想史:縱橫家與陰陽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一課
70年產權到期後房子還是你的嗎?中央這麼說!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馬背上的死神:擊敗拿破崙霸業的俄羅斯龍騎兵!
大膽設想的交易,是否能阻止勇士的霸業?
切爾西相中的四大進攻奇才,如此四人來投,霸業可成!
中超奪冠的X因素,他能否擊敗恆大霸業
切爾西相中的四大進攻奇才,如這四人來投,霸業可成!
明朝的和尚有多牛,朱元璋和尚出身,另一個和尚輔佐朱棣成就霸業
薩哈:曼聯霸業可待只差兩神將,佛格森讓我明白該死又瘋狂的古迪遜精神
微軟的手機霸業沒有結束,故事中的神機真的要來了
谷歌是如何通過OKR成就互聯網霸業的!
一個最大的優點,讓劉邦當上了皇帝,成就了霸業
戰神韓信成就了一番霸業,真的活埋了生母才成功的嗎?
臣子當面調戲愛妃,楚莊王卻無動於衷,霸業與愛情不可兼得?
漢朝這位的帝王霸業,與一句童言的淵源!
皇帝:我如何成就霸業?大臣:用貪官,反貪官!皇帝聽完立馬頓悟
閑話秦漢:六國不要的人才,成就了秦國霸業
劉邦和劉備都是在蜀地建立霸業,為什麼蜀漢卻不能統一中原
曹操是如何招攬人才,成就霸業的?
晉文公之孫,楚莊王霸業的終結者,竟掉入糞坑而死
曼聯空出7號,就為了留給格列茲曼!穆里尼奧的霸業,就差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