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碼:為啥那些讓人垂涎的金銀珠寶,總是抓不牢?
侯虹斌 閱微閨房筆記
(《藏地密碼》劇照)
這個世界對西藏蜂擁而至的興趣,大概就是從1933年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開始的吧?「香格里拉」,被這本書描述成為一個聖潔的謎一樣的世外桃源,於是乎,許多人受其啟發,號稱要陶冶情操,感悟心靈,紛紛踏足西藏等地,掀起了半個多世紀的尋找香格里拉熱。
前幾年,120萬字的長篇小說《藏地密碼》,則借著一個尋寶故事,吸引了許多人重燃對藏文化的興趣。當然,其自身也成了超級大IP。
這倒是讓我想到,這類神秘文化的尋寶之旅,本來就是許多類型影視作品的靈感來源:它可以結合不同的文明形態、一直口口相傳的未解之謎,各種炫目的野外生存技能,再加上一點懸念、一點特效,很輕鬆就構造出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了。
這種尋寶故事,就像是東方的印第安納·瓊斯歷險記。
1,
請輸入(《奪寶奇兵》劇照)
《奪寶奇兵》之類的尋寶兼探險的故事,不管東西方文化,都百看不厭。我們可以跟著主角的步伐走遍世界上最詭異、最神秘、最不可能到達的角落,與主角一同呼吸,一同緊張,一同經歷刺激。這都是我們庸常生活當中所無法體味的。
當然,所謂歷險,那需要這個目標足夠誘人,標的足夠大,這樣的歷險,才有可信度。奪的「寶」是什麼,為何會引得天下人的覬覦,這就全賴作者們發揮想像力了。如果把「奪寶」的內涵擴大,這個「寶」,並不完全指的是金銀珠寶或者財富,很可能包括解答某種文明的謎團的鑰匙,可能是事件的真相;它也有可能是某個武功秘籍,號令江湖的權杖,重整江山的龍脈,拯救地球的最後希望……而且,同一個寶藏,每個人的目的並不完全一樣。
簡單來說,這個「寶」,值得無數人為之前仆後繼,最終殊途同歸。
所以,通往寶藏之路的,一定是屍骨累累。主角及他的夥伴們,總能光環加身,逢凶化吉;而那些不受主角光環保護的敵人小嘍羅們,則一路用屍身鋪墊著他們往前走。
但真以為找到了寶藏就能全身而退嗎?哪有這麼簡單!但凡誘惑極大,卻又千百年來安然無恙的寶庫,多多少少是被邪惡加持過的;不屬於你的東西,得到了你也罩不住,反而會墜入黑暗。
這其實是一個悖論。以尋寶為母題的藝術作品,只要有點追求,都不會讓主角在把寶藏里的財富搜括一空之後,從此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總是想著拿金銀珠寶的配角們,一定會死於貪婪。而有良知的主角,則必定會進入寶山之後空手而回;他們能得到的,只有作為財富的磨難。——頂多加上一個路上結伴而行的美女。
寫到這裡的時候,腦海里各種各樣的影視經驗都湧上心頭。確實,不管是《古墓麗影》、《奪寶奇兵》、《盜墓迷城》,還是《尋龍訣》,或中國的武俠小說里追尋天下無敵的武林秘籍,這些奪寶故事都明示我們,天上掉下來的錢,是守不住的;真正能得償所願的,都是那些無花插柳的人。想要真相的可以得到真相,想要救贖的可以得到救贖,想要錢的,只能卻得到死亡。
比如在《藏地密碼》里,面對可以買下半個國家的帕巴拉神廟的財富,主角卓木強巴是沒放在心上的,他想要的是找到自己一直在研究的「紫麒麟」;女主角唐敏也沒放在心上,她想了解的是哥哥精神出問題的真相;而法師等人,也對財寶不感興趣,一路追尋過去,也不過是想更好的保護神廟。而反派人物紛紛折戟沉沙,就是因為貪念太多。
實際上,尋找寶藏這種事,不管有多麼高的技術含量,付出了多少勞動、懂得多少武藝、跋涉過多長的路,最終還是被視為一個不勞而獲的故事。在尋寶隊伍抵達終點後,十有八九,寶藏所在的山洞、神殿或者地下寶庫,都終將因為人類的自私和貪婪,而坍塌,毀滅,化為齏粉,把那些讓人垂涎的金銀珠寶,徹底埋進歷史當中。這樣悵然若失的結局,才是這些財富最好的歸宿。不是嗎?
不信,你重新想想,阿里巴巴溜進強盜的倉庫,把財寶全都據為己有、把前來討公平的強盜全部殺死,從此過上幸福生活;今天,這樣三觀不正的主角還能當正面人物嗎?
2,
(《木乃伊歸來》劇照)
但是,還是要去探險,還是要去尋找。
為什麼觀眾們明知道這一群人一路升級、打怪、辛辛苦苦,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是對這個過程這麼感興趣?
其實這些都不是浪費。
在《藏地密碼》中,卓木強巴道:
「你不知道信仰和追求能讓人產生多大的生存能力嗎?難道你活在這個世上,就不曾有過理想和刻骨銘心的追尋?」
小說裡面也借艾力克之口說道:
「人,活一輩子,總該做點什麼,應該有自己存在的目的和追求。但大多數的人,僅僅是為了生存而疲於奔波,他們中的很多人一直到老,整個人生經歷中竟然沒有幾件值得回憶的事情。如果問他們為什麼而活著,他們會告訴你,既然還活著,那就活下去吧。那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多麼可悲。當你的精神上有了追求,不管你追尋的是什麼,只要你堅信你是對的,就去做。就算是時間和歷史將你遺忘,只要你自己為你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感到滿足,那就足夠了。」
他們目標並不是財富,而是想要解開自己一直念茲在茲的謎團。一個舊的謎的解開,卻是另一個新的謎的謎面,環環相扣。故事當中的這些謎團,從藏文化到瑪雅文化,到密宗、懸棺、聖湖、殉葬坑、巨石陣、食人族……無不是人類文明的困惑。探險的目的地,有時已不那麼重要了。它們想要的是一個接一個通關的快感。
這種解惑,有什麼用嗎?有金銀珠寶實用嗎?其實這種問題沒有什麼道理。這種追求解惑的過程,就像是人類孜孜不倦地要登月、要探索宇宙一樣,它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卻讓人類更多的了解這個宇宙,影響深遠。只不過,登月是向外探求,向未來探求;而這種尋找人類文明的本源,解脫人類文明的疑惑,則是向內探求,向過去探求。這是一種精神的兩個維度。
當然,小說和電視劇的情節不能當真,娛樂為主;但其中反映的這種精神,卻是普世的。
不要忘了,真實歷史當中,很多地理大發現,都拜「尋寶」心態所致。他們確信另有一片新大陸,另有新的世界,在那裡,可以讓他們大賺其財,值得冒著生命危險奔波探尋。1513年,龐斯·德·利昂啟程去尋找不老泉,因為第一個嘗到不老泉的人,將得到財富、名譽和重返青春的機會。結果,他發現了佛羅里達。更早一點,1271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當他到達龐大而輝煌的元大都時,他看到這裡一切都那麼神奇:可以買東西的紙(幣)、色彩艷麗的紋身,像神話中獨角獸一樣的犀牛……拜馬可·波羅所賜,中國成為無數冒險家們夢想中的神秘國度。而15世紀的克里斯多弗·哥倫布,想去印度,結果卻發現了美洲大陸。
誰還在乎最初在召喚他們的那個寶藏呢?歷史證明,他們所得已經百倍於他們最初的夢想。
就像《消失的地平線》里說的:「我常常會懷疑生命本身是否有意義;如果沒有,那麼延長壽命只是徒增空虛罷了。」所以,儘管結局未知,人生還是值得冒險。否則,就算一個人活到一百歲,他的智識和經歷也不過是在二十歲停滯了八十年而已。
有智識,有態度,有趣味
文章版權屬侯虹斌所有,轉載請聯繫本人。
歡迎點贊,歡迎分享,歡迎用搜索的方式加公號:guifangbiji或閱微閨房筆記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美女們都嫁給了誰?看看哪個階層最得勢!
※為了她,虯髯客把江山拱手送給情敵,跑回扶桑當國王
※紅綃:唐朝黑人幫她找情人
※古代尚書千金,先私奔上床,生了小孩再成親,會有好結果嗎?
※就算你美若天仙,皇帝也不會愛你備受摧殘的容顏
TAG:侯虹斌 |
※這些傳說中讓人眼紅的寶藏地,找到一個你就發啦!
※藏地僧眾與父母的關係是怎樣的
※藏地來風:讓懂的人敬畏,讓不懂的人不懂
※想不想坐在拉薩甜茶館的門口,聽那些神秘的藏地傳說
※陸若虹 藏地沒有密碼
※藏地的那些花草你都見過了么?
※西藏地區的流水席是這樣子的,好有特色!
※在藏地跑步是一種什麼體驗?
※《藏地情人》回顧丨所謂命運,就是一個人的光芒所到之處
※藏地萌寵雪豬,它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有信仰的動物了!
※暗藏地下的神奇的管線,看了好治癒吖
※為爭奪這座藏地古城,三路出擊,左路林彪任司令,副司令是這位元帥,你猜到了么?
※冒險島2隱藏地圖揭秘:別人家的蘑菇王究竟在哪裡?
※這裡是真正的藏地香巴拉,被雪山環繞的絕美小鎮
※一群農村人把食物藏地洞,保鮮效果趕超冰箱太彪悍
※殘酷藏地:你幻想的詩和遠方,是17條人命的埋骨場
※海底沉船,是各種絕世寶貝的埋藏地
※殘酷藏地:你幻想的詩和遠方,是17條人命的埋骨場|真實故事
※藏地行進篇:進藏了,要注意哪些細節才能讓朝聖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