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睡眠的兩種基因突變被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期刊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報告稱,科學家發現了兩種影響睡眠時間和睡眠類型的基因突變,該成果標誌著人們向理解睡眠控制機制邁出了重要一步。
所有動物都會睡覺,這本是一種普遍特性,但是人類對於支撐這一最基本行為的細胞及分子信號的認識出乎意料的少。我們僅僅知道晝夜節律可以使生物感知到地球自轉帶來的環境改變,確保了睡眠,但這一點並不能解釋生物體的睡眠控制機制。
此次,日本筑波大學研究人員船戸弘正及其同事,分辨出兩種影響睡眠與覺醒平衡的基因突變。一種影響sik3基因,它使內在睡眠需求增加,導致總的覺醒時間顯著縮短。在這種情況下,非快速眼動睡眠增加(快速眼動,睡眠過程中有一段眼球會不停地左右擺動時期,是大腦非常活躍、容易做夢的階段)。而另一種則影響nalcn基因,使快速眼動睡眠的總量和片段長度縮短,其通過抑制神經元的興奮度,實現對快速眼動睡眠的調節。
論文作者使用正向遺傳篩選方法得出上述結果。他們考察了8000多隻具有隨機基因突變的小鼠的睡眠模式,然後辨別睡眠模式異常小鼠的基因變化情況,最後確定了兩種他們稱之為「睏倦」和「無夢」的小鼠譜系,並分別從中發現了sik3和nalcn基因突變。
該發現突顯了使用這一方法來確定參與睡眠調控的新基因和通路的潛力,同時,其作為睡眠遺傳學的重要成果,意味著人們對睡眠控制機制的理解比以往更加深入。
儂好上海由新民網出品
吃喝玩樂、上海故事、同城活動
每天熱愛上海多一點,
加入小儂家族就對啦!
新民晚報官方微信
有用、有益、有趣
街談巷議微信
街頭訪談,麻辣點評
(責編:tibet)
※互聯網+文化帶來產業機遇
※紅牆碧瓦,千年古剎
※鑽石也能存儲數據?或可解決未來存儲飽和災難
※美研究人員改進太陽能存儲方法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料將按兵不動 脫歐影響或不如預期嚴重
TAG:中國西藏網 |
※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畸變的動物,將成為另一個不同的物種,有點害怕
※這些基因突變可能是被冤枉的
※那些罕見的基因突變病歷
※抑鬱症關鍵基因被發現
※基因突變中那些「披著狼皮的羊」 很多「致命性」基因突變正在被證實無害
※全世界最不像的雙胞胎,基因突變影響後代發育
※那些令人罕見的基因突變病歷
※雞腿跟基因突變了一樣怪異,卻深受高檔餐廳青睞
※你晚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變了
※一個基因突變,讓魚鰭演化成手指腳趾
※嚼檳榔會導致基因突變,影響增加下一代患病風險
※經過核輻射後,基因變異的魚變的這麼恐怖
※基因突變大熊貓遭排斥,只因在拍照時,能看到其他顏色
※基因突變讓它們成了獨一無二的動物
※搞笑漫畫,上司見了基因突變的人後態度發生了大轉變
※什麼是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的生物長什麼樣
※是基因的突變還是人類的干預?世界上恐怖的變異生物,龐大體型,讓人害怕
※基因突變使人類變笨,修復該基因突變是人類智力變得更高
※轉基因生活 可怕的變異現象 膽小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