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中國人發明的有些詞兒真是厲害,比方說:「感人肺腑」。


度娘和《當代漢語詞典》解釋說,「肺腑」指內心深處,以此表達很感動的意思。但是,我覺得老祖宗不是在代指比喻或者什麼,它就是說你被著實感動後,喘不過氣,哽咽,顫抖,這一系列的生理反應。那之後,眼淚在眼眶裡積滿,在你發現之前,倏地流下臉頰。


看《七月與安生》,就是這樣。


能這樣感動人的電影,如今已經很是少見。


而被感動到「涕淚交流」的,就更少。

上一次涕淚交流是什麼時候?該是看岩井俊二的《花與愛麗絲》。2009年,我25歲。也是兩個女孩的故事。蒼井優穿上紙杯做的舞鞋,伴著音樂在面試官面前跳起芭蕾,大提琴聲與慢鏡頭裡,我哭了個稀里嘩啦。


而今想想,不知道怎麼了。也許,這就是年輕吧。


我認為


《七月與安生》

的監製陳可辛


(善導漫長糾葛的情感)


功不可沒


甚至


主導了電影


《七月與安生》,監製陳可辛,導演曾國祥,曾志偉的兒子。曾志偉和陳可辛還有其他幾個夥伴,在九十年代組建一家電影公司,名叫UFO。我覺得,它的代表作,非《甜蜜蜜》莫屬。


中國人的甜蜜與哀傷,中國人的現實與失敗,都從那裡投射出來。


說來有點俗,哭戲似乎是陳可辛電影的一種執著,巧的也是,常是他特別出彩的地方。


對人生的悲憫之情,對戲劇性的掌控,在那裡往往圓滿呈現。


《 甜蜜蜜》里,張曼玉飾演一個沒什麼文化的粗人,一個從廣州到香港打工的外地人。她捨棄愛情,跟隨現實到達美國。她的依靠曾志偉卻因為跟不良少年的衝突,被一槍打死。被警方帶去認領屍體的時候,屍布打開,鏡頭避過去,張曼玉說不認識是不是老公。應該是槍直打臉部,樣子已經徹底難辨。她叫工作人員翻過他的屍體,那裡有他第一次哄她開心在背上紋的米老鼠。她笑了,既笑又哭,哭完又笑,尷尬又有點好笑,看工作人員,然後終於才控制不住,痛哭不已。


陳可辛的電影,多的是生離死別。《如果愛》、《投名狀》、後來的《武俠》,甚至是他監製的《晚娘》。寫足七情六慾,寫足複雜情感與時光里的流變無常。


01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七月與安生》,一樣有著這樣的戲劇性。而這裡更深的地方,是「孤獨」的本來面目,還有更難的——對「我是誰」的深刻思辨。


她們的第一次分離,是在火車站。


七月追著火車,抓著安生的手,不忍淚流,然後男友的玉墜突然從在車窗探出身子的安生衣服里掉出來。她終於一下鬆了手,不再看離去的安生,站在原地,盯著玉墜,眼淚噗碌碌往下流。而懷揣秘密,一直假裝無所謂安慰七月的安生回到座位,失魂落魄,終於流下眼淚。


第二次分別開始於上海的高級餐廳里關於「誰更算計」的爭吵。


而三次分別是她們在北京家明家浴室里的決裂


最後一次的分離,是在醫院:


七月生完孩子,在病房裡跟安生聊天,而後大出血死了。護士要安生簽字,安生看著《死亡確認書》,笑了,「敬請節哀,我節哀個屁啊」,眼淚已經流下來。看著確認書上她的死亡年齡,27歲,她說「林七月,你怎麼也二十七歲就死了。」到她推著文件夾抽噎著說「我才不簽字呢,去死,誰是你親屬啊」,已經哭得扭曲。


這時候,鏡頭才回到她在的醫院前台,她終於簽字。


徹骨孤獨,是安生,更是死去的七月。


寫到這, 不得不贊一下周冬雨的表演,那跟張曼玉面對豹哥的死異曲同工。憑這個哭戲,相信周冬雨就能拿下一個影后。


在《七月與安生》里,分離與相遇,相遇與分離,都卡在了分離的兩難上,卡在了相遇後的愛恨切換上。它不僅不是劇情的簡單程式化呈現,也不是所謂成長,友情與懷念的簡單電影化,在我看,它滲透了多種母題,其中關於「自我」跟「告別」的概念不分軒輊,最為迷人。


如果把她們兩個看作安妮寶貝人格的象徵,七月是乖巧的一面,安生是叛逆的另一面。她們的相互吸引是典型的互補式友情的模式。電影之初表現的她們的相近,體現在了兩人愛同一個男人上,很概念化。但其實,在我看,到最後,這成為了她們本質相同的象徵。因此,故事的結局,活成了所愛的對方確實感人,但是我只是覺得那是一種精心設置的安慰。真相是:我們總是在與他人的關係里閱讀著自己,成為著自己。但是在人生的得失里,我們終究還是要明白,自己只有一面真正存在的鏡子,就是自己。


電影故事其實很簡單。從著急忙亂的青春時期開始,一路上兩個少女相愛又爭奪,仇恨又難捨,匆忙走到二十幾歲。


到安生與七月在浴室里的相互攻擊,安生說:我們為什麼變成這樣?她們的感情遭遇最重大的打擊。


兩個人為這命運的殘忍痛哭,卻並不知道為什麼。


青春珍貴,友情珍貴。對方是我們成長的擺渡人,帶我們認識自己,帶我們度過困惑,讓我們初嘗心酸、誤解與寒冷,給我們目標和敵人,助我們成為宿命的自我


這部電影,關於這種關係,跟隨歲月,先後出了兩個答案。


02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第一個答案:我是對方的知己。


她們是無話不談的知己,是比較胸部大小,分享私隱感受,來定義自己的一對人。所以,她們是對方的鏡子,也是對方的支撐。直到家明出現,讓鏡子的角度出現了傾斜。她不能忍受一面鏡子的失去,而去調整三個人的位置,那就是安生對家明的爭奪。


第二個答案:多年以後,所謂「成長」給出的答案——我是知己希望活成的樣子。


當我們有了區別,便有了嫉妒羨慕,有了目標和榜樣。結局裡,七月離開家明,然後過起安生過過的日子。那是在彼此的存在里勇敢邁出的一大步。她活成了安生小說里的樣子。這多麼溫暖、美好,要實現它,需要天分、努力以及運氣,對於一份情感,這確實是現實里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但是,這並不夠。或者說,並不大可能是現實會有的樣子。


所以,我認為它存在著第三個隱藏的答案。故事經年累月的講述,其實就是在講述這個真相。


第三個答案:這才是真實的殘酷的和生命最艱難的部分:我們只是自己。


第一次出外租房,第一次離開家鄉,第一次打工流浪,第一次成為一個女人(男人),新世界裡看似自由的我們的「漂泊」是這部電影與現實的最紮實的聯繫。我們所要的夢想,我們所想的美好,我們內心澎湃的激情,如一滴墨滴入大海,轉瞬變淡。那是真實世界,讓我們看清自我的弱小和內在的溫暖,也越來越明白,在這闊大時代的一種宿命不是友情,而是孤獨的漂泊,而漂泊需要的,只能是自愛。曾經的所有宿命:宿命的追求,卑鄙的爭奪,卑微地變渺小,最後都歸於對自己的愛。


所以,以下這些,都是幻覺:


我們在這時代,那麼渺小和無助,而當世界打開,你聽到的都是陌生的聲音,見到的都是絢爛而無常的景象,只有那個人,貼合在你彷徨殘缺不完美的靈魂上,不肯離棄。


我們放肆流浪,因為我們覺得有家可回,有人可念,有愛可暖。


實是,除了一個天賜的靈魂伴侶和孩子,這樣的人不會存在。


事實是,人生這條路,是一旦分手,就再難回頭。


而就算沒有現實里戲劇性地生死離別,人生這場告別終究會發生。


要說對青春而言的成長,就是這個意思吧。你情感、精神與人格上的伴侶,終將顯露出與你迥異的模樣,顯露出雖然很像,亦同樣陌生的樣子。


你必須回過頭,轉過身,自己找到自己的那條路。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難道不是么?


安生一人活著,這才是電影的真實結尾。


我們告別在外的尋找,拋下過去後,學習獨自生活,獨自面對,獨自支持自己。


我們能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么?


恐怕不能。


或者交給歲月。


但是,愛自己,是唯一能看到的正確答案。


繼續,懷揣著對那個脆弱孤獨的自己的珍視,繼續走下去。


繼續,無著地孤獨地在世界上活著。


繼續流淚,繼續愛,繼續浪漫,繼續努力,繼續在這闊大宇宙里滄海一粟的認真,繼續著時空無常中可能的徒勞,繼續著焚膏繼晷的溫暖心事,繼續著與這世界所有人的相識與告別,背著厚厚的沉甸甸的困惑的背包,就那樣走下去。


繼續縫補、填充、重建自己,繼續讓自己無可挽回地變老,讓自己不能選擇地變強,或者,運氣好一些,變得更好。


就這樣,陪自己走下去,不要回頭,一直到世界盡頭。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雜的談 總第68篇

陪自己走下去,一直到世界盡頭



真實是檢驗一切思想的唯一標準


一個人 純原創


更多文章,點開即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的談 的精彩文章:

TAG:雜的談 |
您可能感興趣

一直跑,直到世界的盡頭
陪你一起去流浪,直到生命的盡頭
在這條小路上我願意和你走到世界盡頭
你的心,是我去到世界盡頭還想再回來的地方
直到那世界盡頭,我非你不可
她只想以此方式,在世界盡頭遇到另一個自己!
牽著你的手,奔跑到世界的盡頭!
宇宙的盡頭到底在哪裡?無限走下去或又將回到原點!
婚姻走到盡頭 感情走到這一步就放手吧
海上絕技!給我一根扁帶 我能走到世界盡頭
雲也退:卑微的人生就是到了世界盡頭,還得往裡再走一段
在世界的盡頭遇到最好的自己
當生命走到盡頭,他們只剩下一個再簡單平凡不過的臨終心愿
我願意陪你,直到盡頭
一群「瘋」女人,竟然跑去世界盡頭做直播?
又一個生命走到了盡頭
和我在情人路上走一走,與你相約到海邊盡頭
哪怕只中一條,都可以說明你們夫妻之間走到了盡頭
世界的盡頭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