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下英子:婚姻生活讓我寫出《斷舍離》這本書

山下英子:婚姻生活讓我寫出《斷舍離》這本書

騰訊文化 易昂 陳默 發自北京


11月1日下午,「斷舍離」教的「教主」,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日本大使館有一場關於「斷舍離」的演講。她裝束簡單正式,黑色西服加紅裙,但並不刻板,一頭紅栗色的短髮讓她顯得溫和可親。在持續五個小時的演講以及採訪過程中,她一直面帶笑容,對提問者給予積極的回應。



山下英子:婚姻生活讓我寫出《斷舍離》這本書

山下英子



這位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文科生,畢業之後像許多普通的日本女性一樣,選擇結婚,走進家庭。50歲時,山下英子寫作《斷舍離》一書,立刻風靡亞洲。


什麼是「斷舍離」?斷絕接受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些沒有用處的東西,離開對事物的一些執念。但山下英子在採訪中,她更為強調的是,在「斷舍離」的過程中,通過物品,重新審視人和物的關係,以及人內心的真正需求。「斷舍離」,是一種重新認識,接納自己的方式。

目前,山下英子與華聯盟公益機構合作,收集一些被「斷離舍」的物品,以義賣的方式籌款,在中國的沙漠地區植樹造林,這樣「飛往日本的沙塵也會少一點」,她笑道。



山下英子:婚姻生活讓我寫出《斷舍離》這本書


《斷舍離》[日]山下英子 著,吳倩譯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年07月



「執念就像傷口上結的疤一樣」

騰訊文化:您在50歲的時候寫了《斷舍離》這本書,當時為什麼會想到要寫這本書?


山下英子:我在22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瑜珈的道場,被傳授了「斷舍離」的理念。但在十年之後才開始意識到「斷舍離」確實可以運用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於是我在自己的生活中實施「斷舍離」,在不斷的失敗和體驗中,總結出來「斷舍離」理念,就開始寫博客,最後被出版商看到。出書之後一下子被很多人認識。


騰訊文化:開始實施「斷舍離」時,在人生的哪個階段?


山下英子:我22歲大學畢業之後,就結婚了。結婚之後跟家人,包括跟先生的母親都住在一起。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到底什麼才是真正我應該在的地方,在內心當中有這個困惑冒出來。所以我是在尋找自己的空間和場所的過程當中,形成了「斷舍離」理念。待在一個不是自己該待的地方,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場所,這對我來講是特別痛苦的,感到不安,沒有安全感。


騰訊文化:如果「斷舍離」是使人達到幸福的一種方式,您認為的幸福是什麼?

山下英子:「斷舍離」不是想像什麼是幸福,而是反過來想,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講是不幸福。比如人常常會對於自己應該去做選擇、去做決斷的事情無視、拒絕,或者雖然擁有某種東西,但是不知道怎麼去用它。比如說中國現在有很多有錢人,但是他們怎麼才能夠使自己的錢用在更有意義、更好的地方?每個人都擁有時間,但是不知道怎麼去很好地利用時間;怎麼讓空間變得更加美好,怎麼樣去規整空間?「斷舍離」是讓大家去學習怎麼運用空間、使用空間,怎麼運用、使用時間。


騰訊文化:有時候我們對許多東西無法離棄,可能是出於它在未來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價值的這種執念,您如何看待這種執念?


山下英子:事實上,執念就像傷口上結的疤一樣,你要拚命去把它剝掉,事實上是很難的、很痛苦的,會出血。但是讓你造成執念的這些東西,是讓你找到內心真正想要東西的訓練對象。為什麼對這個東西存在執念?你會通過你現在的鬥爭狀態不斷去問自己,同時真正找到原因所在。


不要去否認這個執念,而是去接受這個執念、同意這個執念。在不斷肯定的這個過程中,你會說,「啊,當時是這樣的,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但是,這是過去」,「啊,原來過去是這樣的。」結果會變成過去的形式。這個時候,我們才會審視到現在的自己。

但是很多人不是真正的喜歡這個東西,只是覺得我需要這個東西,別人會覺得很炫,這樣的人是居多數的。要通過物品的價值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這樣的人是很可悲的。


騰訊文化:很多人確實是通過一些外在的物品來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覺得疲憊,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樣來抵抗這種社會主流的壓倒性的拜金或者消費主義大趨勢?


山下英子:「斷舍離」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很簡單的行為。你現在對著這個物品問自己,它真的是我需要的嗎?真的是適合我的嗎?它真的可以讓我得到很大快感嗎?通過不斷的對物,對自己的審視,能夠讓自己從對物品的依賴中,找到一條新的道路出來。


騰訊文化:可是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特別需要外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甚至認為外在的認可比自我感受更重要,這個時候還需要「斷離舍」嗎?


山下英子:所以需要通過物品來反覆地問自己。物品是反映本人的心理。通過物品,自己和自己不斷地真實對話,才能夠形成真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夠找到自己的軸。當自己的軸心找到之後,才能夠再去考慮和判斷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通過「斷舍離」的行動,能更快、更好地接納自己。



山下英子:婚姻生活讓我寫出《斷舍離》這本書


山下英子接受騰訊文化採訪



東西過剩是世界性的問題


騰訊文化: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是怎樣踐行「斷舍離」的,它給您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山下英子:我實施「斷舍離」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了。這幾十年當中我買了很多東西,扔掉了很多東西,也有很多失敗,但還是越闖越勇的感覺。但是現在很多人是怕失敗,所以就不去做、不去行動。所以很多人都是維持現狀地生活著。


騰訊文化: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些您失敗的經歷?


山下英子:比如說有一次買回來很想要讀的一本書,和一些需要被「斷舍離」的書扔掉了。扔掉之後,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反對斷舍離的人,說你看你失敗了吧,所以說讓你不要扔吧。這讓我心裡非常不舒服,更加激發了我的鬥志,更要通過「斷舍離」把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比較大的失敗是什麼呢?我先生非常認真地去賺錢養家,由於我在實踐「斷舍離」,所以很多東西我買了,買了以後又扔掉。所以沒有存下很多錢,很對不起他。


但是由於「斷舍離」這個理念受到很多的認可,通過「斷舍離」我也賺到很多錢(笑)。


騰訊文化:通過「斷舍離」,我們最終要達到一種怎樣的生命狀態?


山下英子:通過「斷舍離」的結果,可以對自己的選擇做出更好的判斷:當時的選擇是不是真的是對的。如果「斷舍離」之後感覺生活更好了,那麼這個人對自己的信賴感和信任度會更強。


騰訊文化:「斷舍離」這三個字,跟佛教裡面的「貪嗔痴」正好相反,禪宗對您有很深的影響嗎?


山下英子:當然,我的思想背景就是禪和佛教文化。「斷舍離」是動的「禪」,「斷舍離」的「離」字,就是讓大家達到「禪」的狀態。「斷舍離」和禪、佛教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斷舍離」是非常接地氣的,非常接近於生活,而佛教、禪都是很空洞的,很高高在上,抓不到的。


「斷舍離」並不等於扔東西


騰訊文化:在您看來,為什麼「斷舍離」這個概念在亞洲這麼風行?甚至有「斷舍離」教這麼一說。


山下英子:(笑)最主要是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生活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在於東西過剩,讓我們的人生遭受損失,比如浪費了時間、精力,所以才會有這麼人對「斷舍離」思想有共鳴。


騰訊文化:對於「斷舍離」這個概念,您遇到的最多的誤解是什麼?


山下英子:「斷舍離」就等於扔東西。事實上「斷舍離」是對真正有價值的的東西,進行選擇的一個過程。像是和非常親近的人,一起去發現對自己來講真正重要的東西的一個冒險旅程。


騰訊文化:您有沒有去過歐美國家演講?他們對「斷舍離」是一種怎樣的態度?


山下英子:洛杉磯、西雅圖、紐約都有去做過演講。和大家一樣,先進國家都對於過剩這個現狀很困惑,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是對家裡面很混亂、整理不好的事情有相同的困擾。


騰訊文化:從《斷舍離》到《俯瞰力》,到《自在力》這三本書的背後有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寫作邏輯?


山下英子:「俯瞰力」講的是一個戰略問題,從很高的視點了解問題。但是光有戰略,不腳踏實地付諸行動的話,還是不行。有了戰術之後、付諸行動了,也還並不一定就能夠解決問題,它需要不斷的再去站在更高的視點,審視新的問題,產生新的戰略,再去行動。「自在力」,就是這個一來一回的過程。所以「斷捨棄」最基本的理念知道了之後,去鍛煉我們的「俯瞰力」,通過「俯瞰力」,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自己人生當中存在的問題,所以這三冊書就是這樣的關聯性。(文/易昂 陳默)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梅然:秦國為何能笑到最後,卻又沒笑多久?
楊天石:沒有不可變的「祖宗之法」
「寒門難再出貴子」其實是社會歷史的常態
暗黑醫療史:東方用甲骨入葯,西方用木乃伊入葯
溫鐵軍:日本的兩個真實經驗值得做客觀研究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在為什麼能寫出《道德經》?
這隸書,寫出了味道!
教你寫出一部自己的《昆蟲記》
從懵懂到成熟,章子怡生活記錄都能寫出一本教科書
寫出這本書的那個人走了
我給你講兩段話,你就能寫出好文章了
留學英國 如何寫出一封真正的好文書
為什麼是他,寫出了《九陰真經》?——坤掛之六五
要寫出漂亮的行楷書,就必須學這本字帖
被初戀劈腿、兩任妻子紅杏出牆,經歷3次情變,他就是寫出詩歌經典《雨巷》的詩人戴望舒
自然書寫出,才是好書法!
這十首詩詞,寫出你內心深藏的遺憾與無奈
網友兩句話寫出鬼故事 你敢看嗎?
雜·收錄昨晚腦子一抽寫出來的假文段子
你為什麼不愛看書?網友給的這些借口,都能寫出一本書了!
這件楷書《赤壁賦》,寫出了趙孟頫的圓轉遒麗!
這是一卷大孝子刺血寫出的小楷《心經》!
寫出這些詩的人,我八輩子都追不上
敦煌心經寫本竟是以塔的形狀書寫出來,太稀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