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如今龍袍發黑碎裂
1956年5月,由郭沫若等人力主發掘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墓地(明定陵),基本被認定是「一次無法挽回的錯誤。」由於當時文物保護技術落後,很多出土文物都沒能及時得到有效保護。自此之後,國家定下一個規定:堅決不動帝王陵。圖為考古人員在清理萬曆皇帝棺槨旁邊的文物。
當年在考古人員打開定陵地宮的過程中,出土珍貴文物多達3000餘件,有些十分珍貴的絲綢藏品在一接觸外界空氣後,其鮮艷絢麗的本色瞬間消失,而且料質變脆,成為發掘工作留下的最大遺憾。圖為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圖:孝端皇后鳳冠。通體飾翠鳥羽毛點翠的如意雲片,十八朵以珍珠、寶石制的梅花環繞其間。冠前部飾有一對翠藍色的展翅飛鳳,烘托著金絲編織的三條口銜珠寶流蘇金龍。鳳冠共用紅、藍寶石一百多塊,大小珍珠五千餘顆,色澤鮮艷,富麗堂皇,堪稱珍寶之冠。
圖:金帶柄罐。此罐表面有磕碰和磨損痕迹,木柄黑光發亮,似長期煙熏所致。很有可能是當年給萬曆皇帝煎藥所致。
圖:二龍戲珠紋金盆
圖:金肥皂盒。圓筒形,分內外兩層,外層中部有腰箍一周,內層底部有7個漏孔,便於使用後的肥皂殘水流到外層盒的底部,出土時器內尚留有兩塊黑色圓形有機物。
圖:刻雲龍紋金漱盂
圖:金箸和金匙
圖:鎏金雙鳳銀盤。
圖:碧玉嵌寶石龍首帶鉤。鉤雕作龍首形,背部為一圓形鈕,上刻一靈芝紋。龍額嵌珍珠一顆;腹部嵌紅、藍寶石各二塊,黃寶石一塊。
圖:青花梅瓶
圖:萬里皇帝龍袍被安放在專門設計的抽屜櫃里。當年這件龍袍在出土後就開始逐漸碳化,失去了原來的鮮艷色彩,尤其是摺痕處已經發黑、碎裂。
圖:白玉革帶革帶。帶版為白玉,其中兩塊一端為圓弧狀的長方形玉帶版,在圓弧的一端套有鎏金銀包頭,其上各嵌紅寶石二塊、藍寶石一塊。
圖:鎏金嵌珠寶方勝形帶扣。背面兩端有靈芝花形飾圓鈕兩個。底部由三菱形、靈芝花、「卮杯」形組成的花絲金托,其上正中嵌貓眼石一塊,兩端及四周嵌紅寶石四塊、綠寶石二塊、珍珠四顆。
※實拍朝鮮士兵訓練場景:披塑料花草偽裝讓人眼前一亮
※薩達姆墓地:曾每天祭奠者絡繹不絕,如今卻變成這樣
TAG:十三姨說歷史 |
※晒晒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如今龍袍發黑碎裂
※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如今龍袍發黑碎裂
※直擊郭沫若力主挖的明定陵出土文物,寶物無數,龍袍已發黑碎裂
※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損毀大量文物,萬曆皇帝龍袍成黑炭
※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如今文物「重回」地下保護
※黃島土山屯漢墓發掘重大戰果 出土千件文物
※郭沫若曾力主發掘這座皇陵,結果卻毀了所有文物
※烏蘇里江流域出土舊石器時代罕見文物
※新鮮出土文物,「木乃伊」楊冪
※寧夏接連發現唐宋墓穴,出土大量文物
※望山楚墓群挖出的逆天文物,出土至今迷霧重重,科學根本無法解釋
※發掘北京工商大學明代太監墓,出土文物精美別緻
※洛陽拆遷中發現一處漢代古墓 出土多種文物
※如何觀察文物的「出土」特徵
※《六朝帝都》出土文物展示
※山東老農上山挖洞,卻挖出明朝第一王陵,出土文物令專家欣喜若狂
※文革時解放軍野外施工挖出不少文物,就此考古,發現了一神秘王陵
※神秘文物,當年毛主席對它感慨良久,重出江湖又引發「故宮跑」
※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福清公主墓中出土了那些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