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長征五號——承前啟後的「中國神箭」

長征五號——承前啟後的「中國神箭」


  長征五號首飛


  就在長征七號成功首飛的四個月之後,長征五號——國內發射質量最重、運力最強的火箭,也正式進行首飛。這個總質量800多噸的龐然大物的成功發射,不僅為新一代火箭大家族的研發工作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也打開了中國航天向更高層級發展的新大門。


長征五號——承前啟後的「中國神箭」

  作為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扛鼎之作,長征五號使用了最新研製的兩款火箭發動機——推力120噸的YF-100以及推力70噸(真空)的YF-77。芯一級直徑達到了5米,採用雙聯裝YF-77發動機,助推級有四個,每個直徑3.35米,採取雙聯裝YF-100發動機,因此整個火箭的一級相當於有足足10台發動機,起飛推力超過了1000噸。

  常言道「只要推力足,板磚也能飛上天」。在如此強大的推力的作用下,長征五號的近地運載能力達到了驚人的25噸,實現了運載能力質的飛躍。


長征五號——承前啟後的「中國神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射也是新一代氫氧發動機YF-77的第一次實戰。這個2001年立項的發動機,在走過了15年的風雨之後,終於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了。


  在研製的過程中,發生了國內外罕見的技術瓶頸,直接導致了一段時間的研發停頓。但最終,這個困難還是被克服了,並將其踩在了腳下。誠然,它的推力在同代發動機中並不突出,然而對於運載火箭來說,推力不要求大,只要夠用就好。同時,它也用較長的工作時間彌補了這個不足,實現了運力指標。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為後續更大推力的發動機的研發,提供了相當多頗具價值的經驗。


長征五號——承前啟後的「中國神箭」

  在發射過程中,長征五號使用的是偏南的101發射工位,與長征七號使用的102工位相比,也算是大了一號。從保存方面來說,考慮到液氫實際上是一個很容易泄露的物質,所以相對於長征七號具有的24小時燃料保存特性來說,長征五號燃料保存時間將大大縮短,因此對於發射前準備的要求也更高。此次長征五號通過了考驗,也標誌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已經正式進入常規發射序列,做好準備迎接未來發射任務的準備。

  銀色金屬分割線


  也許你能想起在得知2013年「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在月面軟著陸之後的振奮;也許你也能回憶起當時聽說2011年「螢火一號」失利的無奈;也許你還沉浸在見證前不久「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成功對接,組合體正常運轉的喜悅中。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差距也很明顯:由於運力的不足以及深空探測網路的缺憾,我們探測器從未到達月球之外的其餘星體,我們的空間站也遲遲沒有建設。


  但是這即將是過去式了。隨著深空探測網路的完善,以及今天長征五號的發射成功,以長征五號為載體的一系列「中國製造」們,將在未來的太空中展現屬於自己的「中國紅」。


  2020年,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初步建成。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艙,以及「巡天」共軌飛行望遠鏡。這些艙段,每個都是大約20多噸重,最終組合而成的空間站成品,雖然比不上國際空間站那300多噸的大體量,但也能夠支持宇航員的長期駐留。


  這不僅能為我國的空間科學提供更多、更翔實、更寶貴的資料,同時也能為今後更進一步的載人航天任務(在太空中實現長期駐留甚至建設月面基地)打下基礎。再結合長征七號以運載貨運飛船為主要任務,我們也可以認為,我國的空間站計劃,是與新型運載火箭計劃相輔相成,息息相關的。

  在探測器方面,長征五號的設計目的除了最重要的發射空間站艙段以外,它其實也擔負了2018年「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工作。作為我國探月「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它將採集月球表面的樣品返回地球,由於多了「回」這一步,這就意味著它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也意味著它將變得更大、更重。前代的運載火箭無法滿足需求,那麼長征五號自然就挑起了這份重擔。


長征五號——承前啟後的「中國神箭」

  特別是在深空探測領域,我們也將看到「新面孔」——同樣是2020年,我國將進行火星探測計劃,而且將首次嘗試實現「繞、落」同步進行的壯舉,很顯然的是,這也將由長征五號進行運載。如果此役成功,其將為後續的深空探索任務(木星探測等)做出一個良好的表率,從而讓我們在深空探測領域中,也擁有一席之地。


  銀色金屬分割線


  那麼這些任務都比較特殊,看起來似乎沒有常規衛星發射活動,會不會導致長征五號的使用頻次很低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發射一些特殊載荷的同時,長征五號也可以肩負起發射普通衛星的任務。特別是發射「東方紅五號」衛星平台。

  作為即將上線的新一代運行於地球同步軌道的超大型衛星平台,它的發射質量將達到8噸,能攜帶1.2噸到2.2噸的有效載荷,這就意味著它將能攜帶更多的發射器,其工作效率也將大大增長。


  在此次首發中,長征五號也將搭載「遠征二號」上面級(上面級是多級火箭的第一級以上的部分,通常為第二級或第三級)。它可以將「東方紅五號」衛星平台直接送上地球同步軌道,大大延長衛星使用壽命。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將來,長征五號甚至可以實現「一箭雙星」的發射,這對於我國未來的商業衛星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此次長征五號的發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更是新的時代的開始。可以預見的是,從2017年到2022年,我們將見證一個經過了十多年厚積而終於薄發的結果。各種以新一代運載火箭為載體的新裝備、新產品也將不斷湧現,令人目不暇接。它們一環接著一環,各個要素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幫助我們實現從「航天大國」到「航天強國」的嬗變。


  這就是航天系統工程的體現。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規劃,沒有一大群航天人的努力付出,沒有一個強大的力量進行合理調度,那麼這一切,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長征五號——承前啟後的「中國神箭」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華新神箭:「長征八號」正式場合首次提出
古代五大神箭手:李克用第四,黃忠第三,第一名為「中華箭神」
中國古代史上真正的十大神箭手,飛將軍李廣只排第九
四朝第一神箭手:一箭雙鵰三箭定天山,最牛箭簇入石,敵軍以為神
黃忠是三國第一神箭手嗎?這三位才是三國歷史上的神箭手
唐朝五大神箭猛將:第二箭無虛發第三萬人敵,第一位三箭射降萬軍
正史中,三國五大神箭手,誰能排第一?
中國古代四大神箭手排行榜,李廣未上榜,黃忠排第四,誰排第一?
天宮二號上天 「神箭」是個好伴侶
中國花重金買設備拯救俄航天產業卻遭毀約:磨神箭逼出中國真國寶
古代五大神箭手:黃忠上榜,第二名箭射入石,第一名能把石頭射穿
古代五大神箭手:呂布李廣上榜,黃忠排第三,第一名能把石頭射穿
歷史上八大神箭手真實本領排名,黃忠第六名,李廣僅第八名
蒙元三大猛將:一位神箭無敵大將軍,一位陷莫斯科進波蘭橫掃歐洲
聖鬥士兵器排行榜,星矢弒神箭排名僅第四,第一名實至名歸
三國十大神箭手排名,一個比一個厲害,前三無爭議
水滸傳五大箭無虛發的神箭手,孫立第四,花榮最神准
讓曹操垂涎三尺的名將,一位神箭無雙,一位威震華夏
中國古代四大神箭手 個個箭術出神入化 射日射虎射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