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輕神父之死: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年輕神父之死: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本文摘自《往來於故土之間:一個美國人的愛爾蘭返鄉之旅》,(美)托馬斯·林奇 著,黃貞 譯,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8月




年輕神父之死: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18、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以來,出於必要形成的天主教社會團結並定義了被殖民的愛爾蘭人,以及在美國被孤立的愛爾蘭移民,但這個平行社會卻沒能抵擋住過去半個世紀內宗教的快速世俗化。專門的學校、銀行、墓園、宗教媒體、道德法律、教會領導人變得冗餘,不再被需要,它們曾經保護教眾免受主流大眾文化—主要是盎格魯的新教文化—敵意的干擾。在這個將人文素養看作「共同市場」商品、服務和全球化信息娛樂的消費者的世界,獲取比種族更重要,普適原則比專門信仰更有吸引力。舊時代教會父母式的照拂、保護和凈化都被後人看成極權獨裁,帶有侵犯性。大西洋兩岸以不講規矩的強硬作風聞名的弗拉納根神父和奧馬雷斯神父,被一群更能體會民心的帕特神父、邁克爾神父和泰德神父們取而代之,被教會內外的大眾文化嘲弄成小丑、娘娘腔和性侵嫌疑人。教會的道德權威轉換成治療模式。聽取懺悔者變身為諮詢醫生,罪行成了疾病或行為失序,懺悔成了康復。聽取懺悔者有著神聖的魔力來給予原諒和洗脫罪名。神父根據上帝的旨意行事,而諮詢醫生通過訓練和智力行事—一個也許比另一個好些,但都是人,都會犯錯,有著缺陷。


近來衝擊美國天主教會的這些醜聞,早在1992年凱西主教事件開始,就不斷在愛爾蘭上演,近十年內,在這個幾百年來天主教牢牢紮根的土地上,教會的影響力不斷被削弱。儘管教會力量從20世紀60年代早期就在和現代化的對壘中不斷吃敗仗,但最嚴重的致命打擊大部分是咎由自取。教士行為失當恰逢電視和廣播帶來的公開論壇,沒有任何社會和政治力量比這更能鬆懈教會對神聖愛爾蘭的控制力。


事實上,與其說伊蒙·凱西的流亡帶來的是公眾不信任,不如說是教會自己的羞辱。和很多愛爾蘭發生的事一樣,該事件有著跨洋聯繫。一個年輕愛爾蘭裔美國女子二十年前曾來到愛爾蘭和凱西神父住在一起。其後的事便自然而然地發展。神父大人成了她十九歲兒子的父親。更令人髮指的是,主教出錢讓她保守秘密,並用大主教教區的公款把兒子養大。事實被公之於眾,這個叫安妮·墨菲的女人走遍愛爾蘭,四處宣揚往事,利用自己這轉瞬即逝的名氣。如同幾世紀前的聖哥倫姆西里一樣,這位很受歡迎的戈爾韋主教人間蒸發了。1992年春天之後沒有人再在愛爾蘭見過他,除了有傳言說他2002年在利默里克出現,參加校友聚會。他在厄瓜多待過一陣,現在住在英格蘭。


一個主教犯下男人的錯在愛爾蘭很容易得到原諒,特別是很容易得到愛爾蘭男人的諒解,哪怕主教自私又軟脊樑。他們理解不誠實的人無處不在。當人們認為主教未盡父職,公眾輿論大力譴責他時,他們能理解一個中年教士容易被年輕的美國美人引誘,他們更願意責怪媒體或教會的禁慾要求,或紅顏禍水,而完全原諒他。在愛爾蘭酒吧和鄉村廚房裡,凱西主教的罪行只是「天性」。


年輕神父之死: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然而,凱西事件向都柏林媒體顯示了人們對天主教會的矛盾心理有多深,而教會控制著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虔信之下涌動著鄙夷的暗流,這在二十年間不斷變強,在此之前還從未暴露過。撇開主教和這位美國離婚女性的肥皂劇不說,教訓很清楚,這類事件能被搬演上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里,天不會掉下來,但報紙會賣得好,收視率會上升。顯然人們對這位「稱霸」太久的神父隱隱懷有憎恨和氣憤。


如果說凱西主教的醜聞在愛爾蘭可以得到寬容,他們不能容忍的是隨後一連串身體凌虐和性侵犯事件。關於天主教弟兄姐妹會教士壞事做盡、獨不行善的報道充斥了整個90年代。雖然關於教士不當行為的小聲抱怨一直都存在,但在90年代卻到處被放大成齊聲合唱。


……

教會認為「醜聞」會動搖信仰。但這些案件周圍環繞的秘密性造成犯罪行為猖獗,受害人被主教威脅選擇保持沉默,被教堂律師恐嚇不得不接受「封口費」。這樣的惡性行為不會動搖信仰,而會直接扼殺它。


在波士頓,每七名教士中就有一人因為虐待兒童接受調查。七分之一的概率讓哪怕最虔誠的家長也無法接受。


愛爾蘭的連續猥褻犯西恩·福特恩神父的案件,造成五人自殺,包括四名受害人和他本人。他的上級布蘭登·科米斯基主教因參加1999年5月福特恩的葬禮,以及多年來對神父罪行的大量證據視若無睹,遭到公眾譴責。在信眾壓力下主教提出辭呈。



年輕神父之死: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2002年,愛爾蘭和美國的聖周充斥著關於不作為的大主教教會和猥褻案受害人之間私了的報道。《愛爾蘭獨立報》頭版標題「猥褻案受害人被地方教會以『六位數』封口費收買」,證明了教會仍舊不懂問題茲事體大。這篇文章下面緊接著另一條文章標題「主教稱『物質主義正在扼殺聖職』」,文章中考克郡主教悲哀地表示,現在他的教區有一百三十三名神父,照這個趨勢下去,到了2015年將會只剩四十三人,很多教區將沒有神父。


愛爾蘭這個有著一千四百個教區的國家,今年將新任命區區十四位神父。更多現任神父都將去世、辭職或退休。這個曾將年輕神父送往英格蘭、澳大利亞、非洲和美洲的國家,現正面臨著從奈及利亞、烏干達和韓國引進神父來管理國家宗教工作的前景。和美國一樣,「聆聽聖音」或起碼回應聖音的人越來越少,這個趨勢在可見的將來都不可能改變。


唐納德·B.考辛斯在《教會大變臉》一書中推測,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教士和神學學生是同性戀。當然,不少同性戀神父在職時過著無性生活。雖然很悲哀,但理論上性侵犯案件的受害人和實施者應該有男有女,不過因為大約百分之九十此類事件的報道都牽涉到青少年男孩,導致更少的異性戀男人願意選擇教士生活。隨著此類案件的報道甚囂塵上,教會中異性戀的比例會更少。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以來的統計數字確鑿無疑。從事聖職的人員數量減少,天主教徒的人數卻在增長。當然對很多天主教徒來說,神父的短缺並不是一件壞事,它使得參與教會工作的普通教眾的角色變得重要。不過,疑問真實存在。

是否需要神父才能信仰上帝?信仰能否在沒有教士的情況下蓬勃?教會的等級制度到底是不是神聖信仰的牽絆?和教區信眾中的普通人相比,不婚的神父們從社交和性的角度看都很奇怪,教士的存在是不是弊大於利?教會會不會發展到無神父時代?教徒能否在沒有教士的情況下行禮如儀?


對我在康尼馬拉的鄰居約翰·奧唐諾休來說,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能通過系統學習抽絲剝繭,也能在神學中毫分縷析。作為一個詩人、作家和聖徒,他似乎從他自己過去的教士思想中發展出了一種天主徒神秘主義,在其中添加了不少德魯伊教思想、黑格爾學說和環境保護主義思想,這和同時代的商業化和宗教氣氛相左。他的思想反映在他寸草不生的居所,他那位於卡和比那靠近巴侖黑崖的家被著名的《勞埃德版克萊爾觀光指南》記錄在案:「此處無水淹人,無樹上吊,無土葬人。」他關於凱爾特精神性的書在愛爾蘭和美國都很暢銷,他不僅和天主教徒聯繫緊密,而且也是雖不信天主教但精神上一樣鮮活良善的非教徒的知音。



年輕神父之死: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多年以前的一個周五晚上,我們一起在恩尼斯書店參加作品朗誦會。他樂於邀請附近居民來這個書店。他是當地名人,廣受人們喜愛。之後他邀請我一起回戈爾韋,在他教區長的房子住了一晚,第二天在他教堂講壇上念我的詩。我欣然接受。但我知道他在教會做不長了。他感興趣的東西恰為教會所限制,他的好奇心超越了愛爾蘭教區神父被允許的狹隘思考範圍。他寫作、出版詩歌。他學習埃克哈特的神秘學說。他的學者風度,沉思的習慣,對向他告解的行差踏錯的人的同情,這一切都預示著他與教會敷衍了事的說辭和刻板的制度必將分道揚鑣,而且他可能沒有意識到,女性對他多有青睞。當《亞南卡拉凱爾特的精神智慧》於1997年出版時,他聲名鵲起,賺得盆滿缽滿,因此觸怒了他的主教,後者停止支付他月薪。我們1997年春天在戈爾韋咖啡館碰面時,他看起來是最幸福的朝聖者,有著堅定的信仰,並不斷地到處尋找上帝的化身。之後他出版了更多的書、錄音帶和錄影帶,幾年後我在紐約的一次會議上看見他時,他就像個很多年前在馬背上奔波於美國新拓荒地帶傳道的佈道者,或是那位易怒又高潔的聖哥倫姆西里教士的化身,同樣自我放逐,結果還不壞。他對人類「渴求歸屬感」,意即我們對意義和親密感的追尋思考頗多:


我出生在愛爾蘭西部的山谷地帶,因此視野里總是天空與山巒相交的風景。小時候我總是夢想爬上那道天際線,想像著長大就能在那裡看見整個世界。那一天終於到來,我叔叔要去山上牧羊,需要幫手,於是帶上了我。我們沿著山谷往上爬,我非常期待能走到天際線那裡。不過當然等我們爬到了天際線應該在的位置,那條線就消失了,我看見了新的地平線。那天晚上我失望而歸,因為沒有看到期待的風景,但同時也有點興奮,因為還有那麼多可以去的遠方。這正好應和了一位德國哲人的話,他說:「我們朝著地平線行走,地平線也同時伴隨著我們的旅途。」我想這是人的自然本性,我們總是在朝聖的路上,從這個經歷到那個經歷,同時也從內心的這塊疆土前往另一塊疆土。


我後來還和約翰·奧唐諾休在戈爾韋或康尼馬拉一起吃晚餐或聊天,很明顯他的朝聖之旅給他帶去活力和幸福,讓他看到造物的所有基本元素的集合,這些基本元素把我們連接在一起,讓我們「榮歸」於記憶,「榮歸」於此地此刻的景象。


對於很多在莫文和米爾福德的我的鄰居來說,這種「榮歸」意味著歸屬於教會。對另一些人來說,是屬於家庭。還有的人則屬於自然,或屬於國家,屬於人類。


在愛爾蘭和美國,越來越多的天主教徒相信教會的核心教誨,但他們已經無法對教會懷有歸屬感了。約翰·奧唐諾休以及和他一樣,選擇脫離教會,放牧式追求信仰的人們,也許是教會和教士制度演變的先鋒。在科技創造的全球化社群中,他們回到自我放逐和沉思的傳統求道生活。對他們來說,這種靜默又抽離的黑暗使他們的視野更清明。本來他們已在一個更廣闊的信仰世界,被寬頻、數據機以及共同需求「連接」在一起了。


作品簡介



年輕神父之死:一位朝聖者的故事


《往來於故土之間:一個美國人的愛爾蘭返鄉之旅》,(美)托馬斯·林奇 著,黃貞 譯,中信出版集團,2016.8



從20世紀70年代初起,托馬斯·林奇開始與生活在愛爾蘭的族人取得聯繫,三十五年間他數十次橫跨大西洋,往返於愛爾蘭和美國兩地。林奇沿著自己家族的遷徙軌跡,回溯了它的歷史與故事,檢視了自己的生活,也思考了族裔歸屬與身份認同等問題。


在這部半似回憶錄、半似文化研究的作品中,林奇寫到了他那操愛爾蘭口音談起美國夢的曾祖父,晚年為了土地權益不惜與政府為敵的遠親,還追憶了自己與酗酒的鬥爭、曾經的女權主義生活以及喜憂參半的婚姻……


(本文為騰訊文化簽約的合作方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一百年前的中國人怎樣留學?
山下英子:婚姻生活讓我寫出《斷舍離》這本書
梅然:秦國為何能笑到最後,卻又沒笑多久?
楊天石:沒有不可變的「祖宗之法」
「寒門難再出貴子」其實是社會歷史的常態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佛的姨母 聖者的故事
朝聖者之歌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朝聖者的眼睛
9月,拿出朝聖者的精神一起背經典!
兩位聖者的辨論
莎翁筆下的哪位人物雙唇像「兩位臉紅的朝聖者」?
一部朝聖者的史詩
薄福善來|聖者的故事
虔誠的西藏朝聖者:三步一叩,磕得四肢潰爛也不停止
黃守愚:儒家朝聖者的當代踐行
賴吒和羅|聖者的故事
震撼!這就是朝聖者的真實樣子
虔誠西藏朝聖者:三步一叩,磕得四肢潰爛也絕不停
印度一巴士墜入峽谷,造成16名朝聖者死亡
做一個紅燈區中的朝聖者
西遊唯一被孫悟空二郎神等九位聖者圍攻,卻成功逃脫的高手是誰?
同樣行走在公路上,有的是朝聖者,有的卻是被世界拋棄
發生襲擊的克什米爾地區的神廟,每年只對朝聖者開放一次 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