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最大火箭即將發射 直徑比一般火箭大50%

中國最大火箭即將發射 直徑比一般火箭大50%


中國最大火箭即將發射 直徑比一般火箭大50%



資料圖:「大火箭」首飛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日前,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完成了從總裝測試廠房到發射塔架的垂直轉運。現在,「大火箭」首飛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長征五號的芯級,也就是中間的主體部分直徑達5米,比一般的火箭主體直徑大了50%,體格壯實,綽號「胖五」。這次發射任務主要是檢驗「胖五」設計的正確性、飛行的可靠性,以及發射場和火箭之間的匹配性。作為運載火箭的「重中之重」,「胖五」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長征家族歷史成績優秀 發射成功率高達97%左右


從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至今,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237次發射,發射成功率高達97%左右。從國際上來看,從1957年到2015年,全球共發射5400多次,平均發射成功率是91.5%。

如果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比作一個大家族,現在其家庭成員已經有17個了,實現了從常溫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運載能力覆蓋高、中、低各種軌道,能夠滿足不同載荷的發射要求。


作為「五哥」 為啥它比「弟弟們」面世要晚?


但是,隨著火箭發動機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類對宇宙空間的不斷探索,世界主要航天強國紛紛推出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比如歐洲的阿里安5、美國的德爾塔4和宇宙神5。而中國現有的長征家族原有的成員在面對未來載人空間站、探月和探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務,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長征家族迫切需要新引入一位「大塊頭」成員扛起重擔。


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製期,僅僅是立項後的礪「箭」,「胖五」就花了10年時間。按說在新一代成員里,「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啟動研製的,但是卻比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這些「兄弟們」更晚「成家立業」,足見其難度之大、風險之高。


「胖五」有哪些創新成果?

雖然一路走來道路並不平坦,堅韌不拔的「胖五」卻比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以上,還能夠與其他家族新成員共享其研製過程中產生的創新成果。


「新一代運載火箭按照系列化、組合化、模塊化思想進行設計,從國家最高層面規劃我國運載火箭的整體發展,儘可能多地採用通用技術,降低研製成本。」長征五號總設計師李東說。


比如,「胖五」用到的推力大、比沖高的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曾被外國專家認為「(中國)能設計出來,也不可能製造出來」,現在已經成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各個不同構型火箭共用的基礎動力裝置,在之前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火箭首飛任務中,都有過出色表現。再比如,「胖五」先進的「新三垂」測發模式和全三維數字化設計也都率先在長征七號上進行了成功應用。


不僅如此,長征五號還推動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和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促進了我國相關技術領域的科技進步,為我國航天運載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征五號的研製不僅標誌著長征系列火箭的升級換代,而且帶動了整個研製平台和產業鏈的更新,對構建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的型譜發揮牽引和輻射作用,使中國運載火箭的整體技術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說。

更為寶貴的是,通過新一代運載火箭這樣重大工程的歷練,以年輕的長五研製團隊為代表的新一代航天人才也成長起來。這是中國航天最大的財富。


「胖五」是中國一大批未來航天任務的基礎和前提


翻開中國航天事業未來十幾年的規劃表,節奏更加緊張——


2017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升空;

2017年前後,嫦娥五號實現繞月返回飛行;


預計2018年,嫦娥四號將實現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測,如果成功,中國將成為到達月球背面的第一個國家;


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試驗性核心艙;


2020年,啟動火星探測;


到2020年左右,中國將建成自己的獨立空間站;


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新一代運載火箭系統,完成長征八號的研製並實現其首飛,突破重型運載火箭工程關鍵技術;


到2020年前後,將建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時,中國可能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2025年左右,我國成為航天強國;


預計2027-2030年前後,重型火箭實現首飛……


而上述目標有些由「胖五」直接執行發射任務,有些是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推動下實現,整個計劃環環相扣。足以見得,長征五號是中國航天未來一大批重大科技專項和任務的基礎和前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焦點 的精彩文章:

翼龍2擁有內部彈倉 獲中國無人機史上最大訂單
外媒:杜特爾特效應席捲東南亞 中國撬動美盟友
殲20戰機徹底改變中國500年來器不如人的時代
澳公布MH370最新報告:飛機墜海時無人控制
殲-20航展兩分鐘最美照將引領亞洲天空20年風騷

TAG:軍事焦點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大直徑固體火箭引擎試車成功 比東風41還粗
近20年中國火箭發射全球之最!長征火箭可隨時變成導彈
中國海軍專用岸轟火力支援艦:一次齊射250發火箭彈
印度為大推力火箭發射成功舉國歡慶 卻不敵我國20年前的火箭
印度發射640噸重的大火箭 能服役15年 跟中國比較差遠了
美國藍色起源最早2021年發射大推力火箭
不光是大口徑,122毫米火箭炮中國也走在了前面
國產火箭炮,被譽為火箭炮中的AK47,只要一個打火機就能發射
明朝時中國人就開始用火箭上天了,捆綁47枚火箭發射升空!
中國273毫米火箭炮:遠銷多國的大口徑遠程遠程火箭炮
全球僅此一艘的戰艦在中國,可瞬間發射250枚火箭彈,威力恐怖
我國最猛火箭炮發射一輪有多犀利? 射速達5.8馬赫
我最大火箭長征五號發射:中國距航天超級大國有多遠
每秒7.9公里第一宇宙速度 中國火箭與外國火箭猛烈撞擊
640噸!印度最大火箭準備發射:能載人
價值576輛寶馬的火箭炮齊發 中國造火遍全球
百億資金搶籌,超跌+雄安+背離,10倍大牛股即將火箭發射
全球最大「火箭」比賽泰國舉行 逾1200枚將升空
中國火箭軍3天4射導彈,每次2彈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