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稻香園隨筆》封面

作者田 松(本號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責編 許小編 劉小編


導讀


人類作為一個群體,是否也表現出了類似於生命個體的集體智慧?作為個體,作為現代機器的標準件,我們每一個人是否能夠知道人類這個整體在做些什麼?我們是否知道我們所身處其中的龐大的現代機器,要開到哪裡?我們的意志、我們的思想,到底有多少是自由的?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田松教授


(本文發表於《中華讀書報》2005年3月2日,為專欄「稻香園隨筆」第19篇。收入田松《稻香園隨筆》(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16))


有一次去中央電視塔,開電梯的是一位穿制服的小姑娘,電梯門一關,小姑娘就開口說話了:「各位遊客,歡迎大家到中央電視塔遊覽觀光,您現在乘坐的是……」語調平穩,不起絲毫波瀾;語氣中正,不帶絲毫煙火,完全是機器的聲音,讓我想起了連岳先生曾經寫過的段子,不免擔心這輛電梯會直達火星。電梯里的乘客不知所措,不知該做何種表示。曉原兄忍耐不住,對小姑娘說:「這個,嗯,你能不能不這個樣子說話啊。」然而,該姑娘語調依然穩,語氣依然正,目光依然平——完全是啥也看不見的架式,弄得曉原兄訕訕的。建民兄又說了一句什麼人性化之類的東東,然後我們就一律失語,只剩下該姑娘標準的機器聲,在飛升的電梯里回蕩。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中央電視台(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如果真的是一個機器在說話,我們可以聽,可以不聽,當然也可以交頭接耳或者大聲喧嘩。但是現在說話的是位活生生的姑娘,而且似乎專門在向我們這三五個人說話,不聽是不禮貌的,竊竊私語也是不禮貌的。然而,該姑娘卻又如機器一般,無論我們提問什麼,她都不停止他的播音,不改變他的表情,那又不是在對我們說話,她只是完成她的上司給她的指令而已。我設想了很多種可能性,比如我們幾個都是聾子,一進門就比比劃劃咿咿呀呀;或者我們忽然有一位肚子疼,疼得蹲在了地上;或者我們也向她學習,一同做蔡明狀對她念唐詩……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使她中止播音,和我們有幾句人之間的交談,而又不違背她的職業規範,被扣掉獎金呢?

這幾天……


這幾天電視里一直在播一個廣告,一個女孩子略帶羞澀略帶遲疑的畫外音說:「這幾天……」然後她出現在體育場上,坐在一個男孩子身邊,成為體育場上無數揮舞著雙臂的全同不可分辨的觀眾的一員。這時,產品信息恰到好處地進入了畫面和聲音,使我們知道,這個產品不但具有其同類的輕薄能容,還有一項特殊功能——消除氣味。這是一項新的廣告訴求點,與口香糖好有一比。


人類的生存已經越來越遠離自然,也遠離了自然的節奏,只剩下不多的殘餘。以往人們對那幾天的女人有一些特殊的禁忌,不許坐這裡,不許做那個,據說更古的時候還會讓她們專門住到一個房子里去。教科書上說,這是對婦女的歧視,但是我忽然覺得這種說法可能有問題,如果回到當初的語境,我想恐怕不是歧視,反而是重視。那個房子應該是一種炫耀,表明這裡面住著的是一個正常的女人。同樣針對那幾天,現代人的產品則致力於消除它的一切外部特徵,可以跑步,可以打球,可以游泳……彷彿沒有那回事兒似的。在人的動物特徵被現代技術遮蔽之後,顯現的便只有人的文化特性了。


去年,或者是前年再前年,一位陳年老友在電話里向我介紹了一種神奇的藥品Prozeck,它的奇妙功效就在於,服用之後,立即使你消除鬱悶,變成一隻快活的小小鳥。據說Prozeck已經成為歐美女性手提袋中的常備物品。上班之前吃一粒Prozeck,可以保證自己在公司里做一個心平氣和、鎮定冷靜的好員工;而下班之後吃一粒Prozeck,可以使自己免於過度鬱悶,跳出十八層樓的窗外。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藥物(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於是我們看到,現代技術不但要消除人的生理特徵,還要消除人的心理特徵。它把人打造成一個個閃耀著金屬光澤的螺絲釘,打造成現代機械社會中的一個個標準件,在每一個人身上,都佩帶著象徵著合格的銘牌。這時,所謂的個性,就成了現代人表演出來的符號,就如身上的品牌服裝,必要的時候,可以徹底更換。在《手機》中的費老思念的農業社會裡,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活著的人。而在現代社會的公司里,只有一個個職位,那個職位需要的是被機械複製出來的執行某些功能的螺絲釘,而不需要具有生理特徵和心理特徵的具體的人。一個人離開一個職位,就會有一個新人填上這個職位。就像一個標準件替換了另一個標準件。而我們各種各樣的學校,各種各樣的職業培訓機構,就如一個個模造標準件的加工廠。甚至大學也是這樣,大學不是把有思想的人聚在一起,讓他們思想;而同樣是把人填在一個個位置上。甚至我們的大學管理機構預先確定了一個被稱為「世界一流」的標準,於是我們的學者就開始對文獻進行來料加工,把加工出來的不管什麼東西,包裝成世界一流。加工思想,而不是思想,已經成了大多數學者的生存方式。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手機》電影海報(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人類的現代社會越發像一個龐大的機器,這個機器吞吐著能源和資源,產生著垃圾。每一個人都需要在這個機器中找到一個位置,把自己變成這個機器上的某一個標準件,才能從它吞吐的資源流中截取一部分,使自己的軀體獲得生存,進而獲得擁有更多物質的生存。那些被這個機器拋在外面的人,則永遠地淪為邊緣,不得不依靠這個機器的垃圾來生活。


劉易斯·托馬斯在一篇文章中介紹過,白蟻能夠完成複雜的工作,比如它們能夠建造迷宮般的蟻穴。它們能夠分別建造起一個個拱柱,並在空中實現準確的對接,搭成美麗的拱券。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一個發號施令承擔指揮的白蟻。每一個白蟻都似乎是憑藉本能,加入到這個工作的。如果你把某一個工作中的白蟻撥開,弄走,就會有新的白蟻填上這個位置,每一個白蟻個體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作為一個集體,白蟻卻表現出了整體的智慧。或者說,你可以把蟻群當作一個生命個體來看,而每一個白蟻,都是這個個體上的細胞。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劉易斯·托馬斯(圖片來自百度知道)


人類社會和白蟻社會有多大的相似和差異呢?這樣想有些毛骨悚然,卻由不得我不想。從更高的層面看過來,人類作為一個群體,是否也表現出了類似於生命個體的集體智慧?作為個體,作為現代機器的標準件,我們每一個人是否能夠知道人類這個整體在做些什麼?我們是否知道我們所身處其中的龐大的現代機器,要開到哪裡?我們的意志、我們的思想,到底有多少是自由的?


《稻香園隨筆》封面和封底


《稻香園隨筆》封面腰封

機器複製時代的生活



《稻香園隨筆》扉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歷程 的精彩文章:

段偉文 化身博士
吳國盛 弘揚科學精神
「奇點」之思:超人類智能驅動
《什麼是科學》對談沙龍(上)
現代科學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TAG:科學的歷程 |

您可能感興趣

機器人時代的材料機遇
生物混合機器人:有活體組織和細胞的機器人
「居住的機器:非凡時代生活在藝術中」收藏展開幕
性愛機器人時代來臨:機器可代替真人性工作者
7種最具代表性的仿生機器人
美國潛艇的最後生機,怪物機器往水裡扔
現在的機器人,未來還有你的位置嗎?改變生活的機械設計
機器學習讓機器更智能
「機器代工」時代 「新藍領」崗位能否應運而生?
智能寵物機器人:AI時代的寵物經濟風口?
電子支付與機器時代的結合,未來大量女性職員面臨失業
智能時代,機器人要來了!世界首例機器人「操刀」的克隆豬誕生
機器學習的潛能
崑山富士康機器換人 機器人時代來臨
在科幻繪畫作品中感受與機器人共處的生活!
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機器人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嗎
科學家和時間機器的故事
浙大學者發明世界最快的仿生軟體機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