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話說,


很多人都是這位老爺子的迷弟迷妹吧~、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Sir David Attenborough


一生都在做英國版的「動物世界」,也解說了一輩子的BBC自然紀錄片。


用自己的聲音跟足跡,帶領無數人領略了全球的自然風光。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六十幾年前,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很匱乏,尤其是缺少對自然和動物的了解。就算去看部電影,出現的也都是些喜聞樂見的鳥類,或者老虎獅子。


當時的人們只能從書本上的圖片來了解世界中的風光。


直到這類電視紀錄片的出現,才開始逐漸改變這個現狀。

而David老爺子,也將一生貢獻與此。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10年前,BBC推出了一部大型的地球紀錄片Planet Eearth..


當時,這部片轟動的全球紀錄片,也成了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而10年後的今年

Planet Earth 再次回歸!


帶來了這個系列的第二季:Planet Earth 2.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還是BBC的團隊,動用了各種黑科技,全程用上了4K攝像機,各種無人機技術,各種自動感應式的攝像機,拍下了各種第一季或者之前其他紀錄片里都難以拍下的場景....


說起這一次科技的作用,簡直改變了一切...


上個月,事兒君參加了他們的媒體預覽會,在事後採訪上,製片人說出了這一季里最讓他們難忘深刻的場景 --- 雪豹。


雪豹,這種可以說是在高原地區距離人類最遠,最神秘的物種。它站在整個青藏高原生物鏈的最頂端,在整個野生動物的科研界,其實對這種動物,都是知之甚少...


20多年前,Sir Attenborough 的團隊考慮過拍一個有關雪豹的系列,因為在當時,從來沒有人拍過這種野生動物,雪豹對當時的人來說既神秘又稀奇。但是隨著研究和討論的深入,大家卻發現這個想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拍攝設備跟不上...最後只能懷抱遺憾的放棄。


10多年前,當爵爺參與錄製《Planet Earth》第一季的時候,有兩位業內非常資深的攝像大哥,守遍了整個山區,才找到了雪豹,才得以用非常長焦的鏡頭,從遠處拍下了當年這段非常難得的雪豹畫面。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這一次,


Planet Earth 2 的團隊又一次把目光喵向了雪豹....


他們動用各種自動感應拍攝小型攝像機的高科技,把攝像機放在絕壁上雪豹可能經過的各個角落,守候了整整幾個月。


在布設下的無數自動感性攝像機的守株待兔下...


終於,他們拍到了這幾個無與倫比的畫面...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雪豹無比的接近攝像機,


而從觀眾看來,就好像雪豹從自己面前經過一樣...


也正是如此,


這一次,BBC帶著這些牛掰的設備,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讓大家能更深入的了解這個自然世界。


第二季由Sir David Attenborough 老爺子監製和配音,由Hans Zimmer全程配樂..


而這每一個精緻的鏡頭,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這一次第二季,由BBC在11月6號首播,從7號開始就會在騰訊視頻同步跟播... 如果你已經等不及了的話,事兒君先來劇透一丟丟~


(這一次我也有幸面對面採訪到了Sir David爵爺....拖到最後,有驚喜哦)


【群島篇】


科莫多巨蜥


這種巨蜥生活在印尼的科莫多和臨近島嶼,正在用武力爭奪交配權...


有沒有史前恐龍打鬥的feel....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加勒比島上的侏儒三趾樹懶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這種生活在加勒比島上,看起來萌萌的小可愛,爭奪起交配權來也是一點兒不手軟。


當雌性侏儒樹懶渴望交配的時候,就會發出撕心裂肺的嚎叫來吸引雄性...


雄樹懶們聽到召喚,就會展開喪心病狂的爭奪戰。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扎沃多夫斯基島上的150萬個企鵝家庭


扎沃多夫斯基島已經快被帽帶企鵝佔領啦~


這些小企鵝跳入海中給自己的寶寶捕食,鋪開的的隊伍大概有50多英里長~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馬達加斯加飛檐走壁的狐猴


這些罕見的狐猴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灌木叢中,


行動起來很有意思,張開雙臂側身跳,看起來好像熱情的不行。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蜥蜴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這組鏡頭他們花費了3個星期的時間,


每天呆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觀察著這些獨特蜥蜴的日常生活,也看到了小蜥蜴的出生跟成長。


小蜥蜴出生後,第一目的地是海邊.. 然而,就在他們從沙灘上孵出到海邊的這段距離上,埋伏著無數的捕食者 --- 蛇。


剛開始BBC的團隊只想拍到一組蛇捕食海蜥蜴的鏡頭。


然而,


最後他們拍攝到場景....


相信我,等你看到的時候,你會被震撼到的...


【熱帶雨林篇】


亞馬遜河中的河豚


第二季中有很多電視上從來沒有過的畫面,這些河豚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阿拉瓜亞河豚是2014年的新發現,一共三種品種,它們比海豚的身體更柔軟更靈活。


長期生活在暗棕色的水中,幾近失明,主要利用聲納吸引河床上的魚而捕食。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厄瓜多的刀嘴蜂鳥


這種鳥的喙比整個身體都要長,喝起花蜜來real方便,跟插了吸管兒似的。


清理自己的時候就單腳站立,用另一隻腳撓,跟汪星人差不多~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馬達加斯加的葉尾壁虎


因為它們的尾巴又寬又平,看起來就像一片落葉一樣。


皮膚看起來像是樹皮,它們就這樣白天呆在樹上曬太陽,晚上捕食其他昆蟲生活~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墨西哥和巴西的蜘蛛猴


這種群居猴子分布於墨西哥和巴西的熱帶雨林中,差不多30個湊一組,彼此分享和管理食物。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哥斯大黎加的紅眼樹蛙


生活在哥斯大黎加的叢林池塘里,偽裝能力也是一級棒,


就是那雙紅通通的大眼睛容易露餡兒....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冰天雪地篇】


印度北部拉達克的雪豹


母豹剛剛結束一場惡戰,擊退了兩隻前來攻擊的雪豹。


疲憊的跟自己的女兒依偎在一起。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這裡面的很多鏡頭,就是前面介紹的,


人們第一次,在這麼近距離上拍攝到的雪豹...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加拿大阿爾伯塔灰熊


節目組表示,加拿大灰熊算得上第二季節目里最難搞定的一個傢伙了...


別看這貨看起來很呆萌,但攻擊性很強...一隻成年灰熊的重量400公斤左右...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智利的火烈鳥


節目組冒著嚴寒,生活在15000英尺高山,


捕捉下了它們飛過百內國家公園時的場景。


節目組表示火烈鳥特別神奇,它們能夠根據環境調整自身機能。


在嚴寒中為了保溫,火烈鳥會將血液集中在身體上,阻斷向腿部供血,


有時候下肢甚至會冷到結冰,只能等到氣溫回升冰雪融化。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美國懷俄明的山貓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這貨看起來也是萌萌的,但是攻擊性很強。


主要以綿羊和山羊為食,生活在16000英尺的山峰。


而且這貨警惕性特彆強,不能主動去找它,只能守株待兔。


節目組就這樣在冰天雪地里等了數個小時,拍下了這貨的畫面。


【人與動物的城市和諧生活篇】


城市急劇擴張,動物的生存空間一再被壓縮,有些生物想要生存,不得不去適應人類的生存環境。


因此《Planet Earth》第二季有一集專門描繪了城市裡與動物共生的場景。


孟買的豹子


豹子這樣的野獸,在城市裡出沒?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是的,印度的孟買,是世界上豹子密度最高的城市...


孟買就是豹子的自然家園,而這些傢伙也很會享受身處孟買而特有的便利。


孟買人也知道這些豹子的存在,因為它們晚上經常會上街捕獵野豬山羊什麼的。不過畢竟還是在人類的地盤,警惕性依然很高,整個團隊用了27天拍攝下了這個畫面。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印度的獼猴


印度的城市裡除了豹子多,獼猴也多。 雖然它們很大膽,經常偷點兒菜或者從遊客和居民的包里順點兒什麼,


但是出於宗教原因,當地居民對它們很崇拜,又是一個與人類和諧共生的典範。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北美的浣熊


這已經不用我們多說了....


這些小傢伙已經快成精....


開門偷點東西對它們來說簡直小菜一碟,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等到長大的時候,母浣熊還會教給自己的寶寶一些,在城市生活下去的必備技能。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衣索比亞的鬣狗


衣索比亞和兇狠鬣狗有種不太尋常的關係,四個世紀以前,它們就在這片土地與人類一起共同生活了。


節目組經過三個星期的拍攝表示,鬣狗與衣索比亞人是一種互惠共生的關係,而且在這裡特別溫順。


開始當地人靠鬣狗占卜,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幫手,喂點肉就能幫人咬碎肉類市場上的骨頭,負責垃圾清理的問題。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澳大利亞的園丁鳥


這種鴿子大小的鳥跟它的名字一樣,勤勞的很,


會以自己的審美,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選址建造房子和花園,並且以此來吸引異性。不過讓人比較蒙逼的是...節目組表示經過三個星期的觀察,


他們發現圖中的這種雄性園丁鳥,吸引來的另一隻也是雄性....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正如開頭爵爺說的那樣,科技改變世界。


萬眾期待的《Planet Earth》第二季採用了大量的尖端設備,除了記錄下了我們之前不曾發現過的自然界,更以一種更貼近動物的視角向我們展現。


節目的最後,事兒君得以採訪到了Sir David Attenborough爵爺...


就來看看他的回答:


問:你已經見過這麼多地方了,你最近還遇到了什麼是你覺得大自然無比神奇和奇妙的東西么?


Sir David: 當然有..當你真正沉浸入大自然,你就會發現,我們知道的東西,還遠遠太少..


舉個例子,最近一個讓我驚奇的東西,是一種魚。 一種在日本一個海灣里生活的河豚魚,可以在海底弄出一個像這整張桌子這麼大的圖案..


完成這整個圖案要花4個整天的時間,還不能被任何打擾。 海面上起個大風浪啥的都要重做。 它就能這麼完成,然後用來求偶..


最早這是一個業餘潛水員發現的,他們把這個發給了我們.. 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還覺得這個完全不可能.. 絕對是他們自己弄的..等真正發現後,才覺得大自然太神奇了..


後來搜到的圖,是這樣的....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問: 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發展旅遊業往往會破壞環境,對當地生態造成威脅..


有沒有哪些地方,是你推薦我們值得去看,但是我們遊人的到來又不會對給當地造成重大影響的地方?


Sir David:當然了,比如20-30年前,我在盧安達拍攝當地的山地大猩猩。 當時當地種群已經很少了,可能只有600多隻,瀕臨滅絕。


當時在那負責的是一個美國的姑娘。 當時我們在那拍攝之後,她對我有了一個要求:讓我對她保證,能幫他們籌款...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而他們籌款的方式,就是發展當地的旅遊業,讓遊人去到那裡,接近這些山地大猩猩。


就這麼30年過去,在這些遊人帶來的資金的支持下,現在當地的山地大猩猩已經遠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多,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安全,我們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了解他們。


如果不是這些到來的遊客, 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所以,生態旅遊 - ecotourism 才是我提倡的。 我們要知道我們能做什麼,需要做什麼。參與的人也要遵守規則,最終,這樣的原則應該貫穿到我們所有的旅遊業中....


在這個紀錄片里,你們用很多片段講述了很多動物的「故事」。 這其中編的部分有多少? 你們怎麼把握紀錄片里「擬人」的程度?


Sir David: 我覺得擬人有一個適當的度。 我覺得,正常行為上的擬人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把擬人用到去推測動物的感情或者熱情上,那就不太合適了,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它是否是真的那樣。


比如,如果一頭大象對你狂奔過來,突然停下,對著你亂甩鼻子,發出噪音。 我們可以「擬人」的說那頭大象很生你的氣。 因為我們知道,做出這種行為的時候,大象確實是不滿。


但是,比如一頭大象正看著一堆大象遺骨,你不能說那頭大象想到了之前他相愛的XXX,或者說那頭大象對XXX充滿了回憶...


這些你不能確定的東西,要是說出來,就過度擬人了..


所以,在你能證實 (justify) 的事實上,可以擬人。 但是那些你不能證實的東西,就不可以擬人。


還有一點需要說的是,幾十年前,我們的動物紀錄片總愛給動物起名字。 給他們一個人類的名字... 這會給人一種錯覺,讓我們覺得那其實就是個穿著動物外皮的人... 但是我們現在不這麼做了。


在你的職業生涯里,你覺得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職業生涯有了重大飛躍的里程碑么


Sir David: 當然,我覺得最大的飛躍,就是大型客機的發明。


這讓我們很多片子的製作成為了現實。 我們拍一部片子可以先去澳大利亞,再飛去中非,再回到歐洲,在大型客機的幫助下,整個地球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取景地。


我們現在可以這麼到處拍,真的就因為現在各個成熟的航空公司。 以前坐船根本沒辦法。 所以我們拍片的這個飛躍,大概就在上世紀60-70年代左右。


我當時就做過一個系列Life on earth,也是我們第一次,可以從把世界所有大洲拍到一起,去勾畫人類的歷史。而那一次,是在70年代,大型客機普及之後。


在那之前,我們都沒法做那麼大空間跨度的片子。


現在VR那麼火,你覺得VR會給自然紀錄片帶來什麼變化么?


Sir David: VR最大的變革在於講故事的方式。 VR了之後你可以任意的移動你的視角,這就對紀錄片製作提出了挑戰。


你想通過VR體驗的是你自己在叢林里在自然里穿行的感覺,但是你不會想在這樣的體驗時,一個背景聲音跟你說好了現在這裡看完了我們去看下一個場景 (而現在的紀錄片其實就是這樣的)。


所以 VR 來說,這對於紀錄片是一種全新的講述故事的方式,這跟現有的一切都不一樣。


對於現在的紀錄片來說,是導演通過剪輯的方式來告訴觀眾現在該看什麼。


但是VR了呢? 我們怎麼決定讓用戶什麼時候去看什麼呢? 這一定又是新的挑戰呢


在所有這些以你名字命名的動物種類里,有沒有你最喜歡的?


(螞蚱,蝦,蜘蛛和其他的一些品種都有以Sir David 名字命名的具體種類的動物..)


Sir David: 額.. 我的最愛當然是Attenborosaurus龍啦...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他們用我的名字命名了蛇頸龍科下面的一個屬...


因為這次他們用我的名字命名了一整個屬類,所以以後所有這個屬下面的動物品種都會有我名字的前綴咯,所以這成了我的最愛。


你在做解說的時候,這些解說詞你會自己寫么? 還是攝製組給你寫好? 你這種獨特的風格有啥訣竅么


Sir David: 解說都是看具體的,拍攝前我們會有個大綱,但是實際拍攝之後要以拍攝內容為準,你懂的,動物有時候都不按腳本來。 之後他們寫好之後我會從頭看一遍,有時候要把這些詞改上三天....


至於風格嘛,我是覺得,能用2個詞說清楚的事兒就不要說3個詞。 還有就是,永遠不要用形容詞。 因為形容詞形容的東西都是觀眾可以從畫面上看到的。


比如beautiful啊,colourful啊, enormous啊... 這些本來就可以看到的部分,我就不用多說這種詞了。


那麼,如果你現在能有超能力,可以逆轉一個人類過去對於環境的影響..你大概會去處理什麼呢?


Sir David: 我會選擇,讓各個國家自願的控制各國人口。


我知道中國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但是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控制人口出一份力。 因為我們的星球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張人口。


目前我們幾乎所有的環境問題,最終的根源,都是因為人口。 比如侵佔動植物棲息地啊 -- 人口擴張造成的。 氣候變暖啊 -- 人口擴張導致更多的煤炭石油需求 。 從我第一次做紀錄片到現在,地球上的人口數量已經翻了三倍。 這是很可怕的。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能變成一種動物,你想變成哪種?


樹懶咯,成天睡覺,好舒服呢。


最後的最後....


如果你能看到這裡...


你一定是Sir David的鐵粉....


@英國那些事兒

BBC用憋了10年的高科技和自然探索,終於又憋出了一部紀錄片大招!



-----------------------


一縷晩風:我想起了動物世界裡趙忠祥老師說的一句話了:春天來了 又到了交配的季節


tyfoon:第一次我看到有外國人稱讚中國的人口政策,雖然其實我們當初那麼指定只是為了我們自己,但聽到終於不是抨擊和誤解的聲音還是很高興。


總有胖子值得珍惜:老爺子的紀錄片從馬賽克看到高清,根本看不夠啊


Vernaiii:從小看動物世界長大的


北瞳少年:從小就愛看動物世界,還買了很多光碟,印象最深的就是雨季到了動物大規模遷徙或者又到了交配的季節


R_Dev_Chico:雪豹《我們誕生在中國》有做過,悲劇


一個在野設計師的日常:第一反應是耳邊響起了bgm:登~等登登登等等~等登登登等等~等等登登登登


李百臻Rukia:從小看動物世界長大的,他的出境配趙忠祥的聲音,想要簽名留念


Turner與Constable:看到前半部分介紹的時候我就超級想看這個紀錄片了!期待!!!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他從小把這條鱷魚養了30多年……當時沒人跟我說這貨會變那麼大啊!
最近Emma往倫敦地鐵里藏了100本她精心準備的書,書蟲們簡直嗨瘋了!
歐美嘉特價機票英國中國僅需£367起 快搶購吧

TAG:英國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等了16年,這部9.5分的BBC神作續集終於要來了!
10部必看的BBC神級紀錄片,每一部都美到想哭!
最值得看的8部BBC高分歷史紀錄片
BBC評出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你看過幾部?
豆瓣9.4分!吊打BBC,誰說中國拍不出好看的紀錄片
8部讓你腦洞大開的BBC歷史紀錄片!
我敢說,你和娃都抗拒不了這部BBC評分最高的紀錄片的
BBC展望:2017年將是困難的一年
這次BBC憋著一口氣拍出的TopGear 24季……感覺BBC特有的宏大和創意又回來了
BBC 選出了 2017 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
在上海的弄堂里,這隻做了32年的蔥油餅竟然驚動了BBC
BBC:這些是未來30年人類面臨的十大挑戰
BBC這次盯上了中國的代購,還給他們取了高大上的名字
送給宅在家裡的你:BBC評選出21世紀最棒的100部電影
BBC花3年拍中國故事 出鏡40多分鐘的開封火了
一部豆瓣9.9分的神級BBC紀錄片,錯過此生不再有
BBC紀錄片:能快速增肌的類固醇到底有多可怕!
用一部9.3分的BBC紀錄片來告訴你,藝術究竟有什麼用
BBC評選了21世紀全球最好的100部電影,你看過幾部?(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