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高道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高道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道法九要》有云:師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與之。不盡誠者,不與之。無骨相者,不與之。五逆者,不與之。及有疾者,不與之。吏曹獄卒始勤終怠者,亦不與之。


文/徐志波


師承有序,尊師重道

:眾所周知,您是1984年3月正式在武漢長春觀出家,1989年謝大師他此時在武漢居住,在武漢市道協僅是個顧問而已,已隱退修行,我才正式拜師,成為全真道龍門派第二十四代玄裔弟子,並賜號誠真。1992年謝大師他才去北京。那時,由於信仰虔誠,學習認真,深研經義,加之工作上又勤奮,入道後不久您就得到了老道長們的一致好評。這可以說您是師承有序,尊師重道。可是如今,反觀當前有些年輕人受影視、玄幻小說影響甚重,盲目拜師,猶如蜂聚。看似是道門興盛之兆,實則勢必禍患無窮。由於時人學道大多為法而來,所以在其修學道法的過程中,往往重視追求修法的方法,卻不是很重視師父或尊重師父了;更有甚者,自以為憑藉一兩本法書秘籍就能憑此修道有成,其實這無疑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的事情,您說是這樣嗎?您能談談入道以來,您對尊師重道感受最深的,或者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高道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專訪吳誠真方丈(資料圖)

:你說的這些現象總是有之,可以理解。由於各自因緣所致,得的結果不一樣,古人云: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在入道的第二年,那時我一邊擔任著會計出納,還要做知客,還要去做經懺,同時還要照顧著這裡的老道長。我先後送走了好多個老人,都是我給他們陪老送終的……如果要回顧一下過去,一代人有一代的責任與擔當,上輩們守,我們這一代要百廢待興,一茬人做一茬事。我們這一代,無疑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我們這一代,還是盡忠盡孝的一代;甚至可以說,我們這一代是全心全力做事的一代。


自古以來,修行就講究「法侶財地」四大條件,首當其衝的就是尋師求法,當然,這也是最難的。呂祖的《真經歌》裡面開篇就說:「人人紙上尋文義,喃喃不住誦者多,持經咒,念法科,排定紙上望超脫,若是這般超生死,遍地釋子成佛羅。」可見,呂祖早就指出了這個問題所在,可即使如此,怎麼還是有人以為憑藉一兩本法書秘籍就能修道有成了呢?我想這不怪他們。因為大多數人都缺乏了解真正修行的方法。可見在修行方面,確實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是需要師父像教小孩子走路一樣,一步步來教的,等練到一定程度,還得給你點破玄機。而絕不是自己看書望文生義去理解的,否則,還未入修行之門,首先就裝了一肚子偏知和邪見。


至於當前社會上譬如盲目收徒或拜師的現象,事實也既是如此,現在有些年輕人缺少好師父帶,缺失正信的東西,所以我一直強調要注重正信、正念,可以說大道無術。道為體,德為用,法為輔,道無「法」不顯。但是作為修道之人,道士者,事道也,當以道德為本,法乃輔道之用。再者,修道以修心修德為基礎,假如連心都不修,又不積德行善,道又怎麼可能修成。你看古人學道,師察弟子之根性,弟子觀師之德行,如此三五年後,方可進為弟子的。

高道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師察弟子之根性,弟子觀師之德行(資料圖)


:在採訪之前,我查閱了一些有關您的個人資料,因此從過去的報道中我了解到您從小就喜歡看《道德經》、《七真傳》、《觀音濟度》這類道家書籍,並開始食素、放生、留辮子。雖然您那時是有些任性了點,可是說起來,您的經歷確實也蠻傳奇的。說到您小時即喜歡留辮子了,我們想知道您對當下修道之士,尤其是全真教關於蓄髮與否持怎樣的個人態度?


:是的,我的辮子一直是在學校時候就這樣。不是自古就有「髮膚受之於父母」之說嗎,所以我在有著多種宗教信仰的家庭沒有選擇其它的教,而選擇了道教。至於蓄髮,也正是暗合了修道之人的表「法」,就如同我們穿的這身道裝,也是通過這些外在的形象或形式來表「法」的。當然,正一派有別於全真道,可另當別論。但自古以來,蓄髮、大領等卻是全真道人必須的,這也是分別於你是不是一個全真教的道人。就比如這次的長春觀傳戒,要求的就是必須蓄髮、大領,而且還要冠巾,否則就不能受戒。若是再往深處說,道教繼承的更多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無論是從服飾,還是文化,傳承的都是漢唐沿襲的文化,使中華文明綿延不絕、歷久彌新。並且,道教文化同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一起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幹。可以說,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道教始終是重要的參與者、傳承者和貢獻者。因此,談傳統文化不能不談道教,談文化傳統也不能不談道教。


道教追求眾生平等


:我們知道,在道教歷史上,不僅有無數女子虔誠奉道,還湧現出眾多坤道宗師,如上清派宗師魏華存元君、清微派宗師祖舒元君、全真清靜派祖師孫不二元君等,這些宗師修道成真的修行經歷對您產生過怎樣的影響?

:過去在我出家前,我就喜歡看《七真傳》、《觀音濟度》,《八仙》等書籍,對書中的女神人物如孫不二、何仙姑以及麻姑等形象早已是深入內心。當時在我的家庭中,有的親人信奉基督教,有的信奉佛教,而我的父親則是一介儒生。儘管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相通的,都是在引導著人的向善之心。但是,那時我就覺得,道教更適合我。因為縱觀歷史,不難看出世界上一些有影響的宗教往往都有輕視或貶低婦女的傾向,而道教卻對女性是一種尊崇的態度。

高道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八仙(資料圖)

:也就是說中國道教是沒有性別歧視的,道教追求的是男女平等?


確切的說應當是眾生平等。而且在道教,修道成仙並不是僅僅為了個人,而是以關懷眾生為最高價值目標。因此,道教更具有包容性,開放性,絕少排他性,對女性修道成仙不抱有任何歧視、偏見。不僅不分男女貴賤,而且不分愚智美醜。你看八仙裡面,代表權貴的有曹國舅,代表老年人的有張果老,代表殘疾人的有鐵拐李,代表讀書人的有呂洞賓,代表女子的有荷仙姑等等,所以說是眾生平等。弘道,心裡要有大悲大愛的情懷,這就是道教情懷。當然了,得道成仙是我們出家人一以貫之的人生追求,但是當會長、當方丈什麼的,卻是那個時候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在您入道之初,由於那時剛剛落實宗教政策,長春觀百廢待興,要做的事情太多太雜。工作的繁忙,條件的艱苦,也就可想而知了,據說與您同年同期出家的八個道友,到第二年年底就只剩下您一個人了。不難想像,那時的您一定是吃了不少苦頭。但換言之,在修行的過程中,您覺得如果僅靠興趣和吃苦,就能成為一個有所建樹的修行人了嗎?


:你說的走掉的那八個人,只是當時的其中一批,後來又走掉了幾十人,也相繼都離開了,各有因緣,各了因緣而已。雖然在我們家我是姊妹中最小的,在家裡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哪吃過這些苦?可我那個時候,身上就有一股子韌勁,只要是自己認準了的事,只管往前走,不管遇到多大的艱難困苦,也絕不回頭。後來取得的一些成就,也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所以,要想人生有所成就,就要好好先去做好自己,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別人吃不了的苦,你要去吃,你要去受。要相信,這些苦難都是在磨礪你的意志,也是一個修道人的經受必要磨難。更是一個人成功前所必經的考驗。我們丘祖爺經歷了無數的磨難,才感動玉皇大帝,封大羅天仙狀元。


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世人常說「修道之人,常常尋師。迷時師渡,悟了自渡。」事實上,時人學道大多為法而來。雖然尋師訪友是修道者之常事,但自古以來,是「修道者多,得道者寡。真道難悟,幾人能明?」在這裡,還請您為初入玄門或那些想入而未入的善信弟子開示,您認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明師」?

高道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吳誠真方丈(資料圖)


這確實是需要緣分。弟子去找師父,找「明師」都好找,看他的修行。問題是,師父找徒弟卻是很難的。老話說「法不傳非人」,所以選擇徒弟要看他是不是那塊「料」,是否能撐得起,擔得動。《道法九要》有云:師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與之。不盡誠者,不與之。無骨相者,不與之。五逆者,不與之。及有疾者,不與之。吏曹獄卒始勤終怠者,亦不與之。所以說,在古代師父門下弟子無數而得其真傳的弟子卻屈指可數,這是很常見的。(編輯:若水)

高道開示:怎樣才能遇到真師?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徐志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老子說:道法自然並非順其自然,你還準備拿「自然」當借口嗎?
由凡入聖 從有到無 修行當先明「三階次」
我的身份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人、出家人
郭忠恕精通古文道術高超 校訂《陰符經》尤精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你遇到過的最高明的騙術是怎樣的?如何識穿?
你遇到的老師曾經做過怎樣的惡?
我可能遇到一個假和風老師,該怎麼辦?
珠宝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順產媽媽們遇到過什麼樣的尷尬?
如果真的遇到老虎,我們應該怎麼辦?
遇到事了,才知道誰對你真心!
遇到事兒了,才知道誰對你真心。
遇到事兒了,才知道誰對你真心!
遇到這樣明目張胆的碰瓷,你能怎麼辦?
領導暗示你辭職的五個方式,遇到了你是乖乖離開還是死扛到底?
遇到事了,才知道誰對你真心
你遇到過哪些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的故事?
如果姚明遇到現在的哈登將會怎麼樣?姚明一句話給出了答案!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樣做?
終於知道三角梅為什麼不開花了!你遇到過嗎?
遇到性暗示,你該怎麼辦?
遇到你真好,想陪你終老
怎樣在遇到挫折時還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