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近 3 年來,有這麼多關於古拉格的中文書出版?

為什麼近 3 年來,有這麼多關於古拉格的中文書出版?



古拉格,全稱「勞造營管理總局」,是蘇聯鎮壓反對異見人士的工具,被囚禁人士數以百萬計。


當在法國駐華大使館工作的林苑默默地開始翻譯《古拉格氣象學家》的時候,陳豐也收到了法國 Points 出版社的郵件,內容是這本書的電子版。陳豐是新經典的副總編輯,跟她已經有 15 年合作歷史的 Points 出版社會把它們的書定期寄過來。




這本電子書第一時間吸引陳豐的並不是文字,而是好多小畫。再看下去,這個有著文藝名字的作品並非小說,而是一部非虛構,而那些用鉛筆或水彩畫的小畫來自於古拉格,是集中營里的蘇聯氣象學家阿列克謝·費奧多謝維奇·范根格安姆畫給自己不滿四歲的女兒艾萊奧諾拉的。



畫作中有北極光、黑狐狸、貓、鳥、西瓜和飛機等,父親靠從古拉格寫信,畫這些小畫,隔空教給女兒基本的算術和幾何。比如「一片葉子的裂片數量可以表現基礎數目,形狀呈現對稱或不對稱,一粒松果可以闡述什麼是螺旋」等。




「那是個科學家,你們年輕人老愛說理工男。那麼文藝,有種柔軟的東西在裡頭……一個人在古拉格監獄裡還這樣,然後慢慢讀進去了,不止這些東西,還有更豐富的內涵。」



陳豐覺得,《古拉格氣象學家》這本書「不是控訴」,「體量並不大」。主人公不是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仁尼琴那樣的「大人物」,也「不參政」,更不是「有獨立精神的公共知識分子」,而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安居樂業的科學家」。



根據俄人權社團「紀念碑」的數據, 1923 年至 1961 年古拉格集中營綜合分布圖,來自:wikipedia



而古拉格——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全稱「勞造營管理總局」,是蘇聯的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分支部門,執行勞改、扣留等職務。這些營房被囚人士中包括不同類型的罪犯,日後成為蘇聯鎮壓反對異見人士的工具,被囚禁人士數以百萬計。 1973 年,「古拉格」一詞透過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的著作《古拉格群島》傳到西方,「古拉格」一詞在西方開始指蘇聯的勞改營和所有形式的蘇聯政治迫害。



…… 80 年後,我寫著他的故事,猶豫著要不要加上這可悲的一筆,為什麼呢?因為我更願意他像葉夫蓋妮婭一樣不妥協,我更願意去敬仰他,但他沒有什麼值得敬仰之處,但也許這正是事情有意思之處,他就是個一般人,一個不問問題的共產主義者,或者說直到後來才被迫開始問問題,而且是經過怎樣的震動才能讓他怯生生地走到問問題這一步。




他是個平庸的無辜之人。貌似德雷福思也很讓人失望,以另外一種方式。「就因為他遭遇不公的審判,」貝爾納·拉扎爾如是說,「我們就對他百般苛求,要他十全十美。他是清白的,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古拉格氣象學家》




上面這段話是《古拉格氣象學家》作者奧利維埃·羅蘭為他筆下的主人公,也就是氣象學家阿列克謝·費奧多謝維奇·范根格安姆本人作出的說明。




2012 年 4 月,法國作家、 1968 年巴黎街頭抗議學生軍的「軍事領袖」奧利維埃·羅蘭在俄羅斯碰巧看到了艾萊奧諾拉為紀念父親所出版的畫冊,隨後在法俄往返 20 次翻檔案找材料,終於找全了古拉格這個宏大敘事之下的「小人物」所有相關信息,由此寫了一本書。如果不是這樣,書當然不會存在,范根格安姆這個名字也無人知曉。




這本書沒有腰封,原版的封面僅僅有雲,中文版的則稍稍加了些法語和河流印在封面,沒有一句推薦語——這一切的設計的確讓它更像一本文藝小說了。它在海外的銷量平平,中國倒還好些,如今有接近一萬冊的發行量。



來自:亞馬遜


來自:亞馬遜



縱觀整本書在中國的落地,從所有「熱心人」共同把范根格安姆這個人物挖掘出來,到用法語寫成書,譯成中文,再到順利出版,這本身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廣西師範大學的編輯魏東面對的一切好像都是反過來的。他的書的作者是個大人物:瓦爾拉姆·沙拉莫夫,俄羅斯三大勞改營作家之一,其作品宏大敘事,全集厚達整整七卷。不過,魏東不知道去那裡著手聯繫這本書的版權。




魏東對《好奇心日報》回憶,他從 2012 年開始找版權,「大概找了一年多才把版權找到」,然後找譯者翻譯,前前後後差不多四年,第一本厚達784頁的《科雷馬故事》終於在 2016 年 9 月出版了。隨後還將有三到四卷沙拉莫夫的作品出版,「(全部)出完,相當於《古拉格群島》的篇幅」。




比較幸運的是,魏東找到的兩位七十幾歲的譯者同樣在沒有聯絡版權的情況下,10 年間自行翻譯了科雷馬故事系列的 60 多萬字。



來自:亞馬遜



近三年,與古拉格相關,涵蓋以蘇俄和東歐為題材的圖書似乎引來了一個小爆發。除了上面提及的兩本命運截然不同的作品,還有 2016 年 8 月出版的《古拉格之戀》,它的經歷也不錯,作者奧蘭多·費吉斯的前作《耳語者》「反響很大」,這本書的出版也「順理成章」。




《古拉格:一部歷史》、《從莫斯科到古拉格》、《通往古拉格》、《生活與命運》、《二手時間》、《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耳語者》、《布達佩斯往事》……這些書湊在一起就好像一個巧合。如果你恰好是一個關心類似題材的讀者,你會綿綿不絕地看到相關作品出現在你眼前。它們來自不同的出版社,經過不同編輯之手,然後走到了一起。











態度




從 1934 年 1 月 8 日被逮捕,到 1937 年 11 月 3 日被槍決,氣象學家范根格安姆都沒有放棄給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寫申訴信。他愛著自己的家庭和女兒,「熱愛他的工作」,熱愛「在他看來屬於偉大的政治科學成就的時代」,熱愛斯大林,相信共產主義制度。




而奧利維埃·羅蘭是個法國作家。陳豐「很好奇」,一個外人去看這段歷史,「會有什麼感受」。結果,「我發現他的態度是非常寬容的態度,這點跟我們,比如說我們現在講到文革,講到反右,或者俄羅斯人講到他們那段歷史就不會有這種冷靜和寬容的態度。」陳豐說。她補充說,比如 2016 年是老捨去世 70 周年,一些文人「譴責老舍(文革)那時候軟弱」,就完全沒有「站在受害者的立場」,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




「總之,一個人,和所有人一樣,有他的正直和忠誠,也有他的盲從和輕信」,奧利維埃·羅蘭寫道。




《古拉格氣象學家》的封面淺色系,看著明快一些——這個設計是新經典總編輯陳明俊定的。相比之下,《古拉格之戀》則延續了自己所屬「理想國譯叢」(M系列)的設計風格,灰色冷峻的封面上只有簡單的出版信息和一個大大的「M」,即 Mirror (鏡子)的首字母,意味著「從鏡子里看到自己,反思自我」。




《科雷馬故事》稍微顯得豐富一點,有著兩張勞改營的圖片和兩句簡單的推薦語。之所以有這樣的封面,《古拉格之戀》的編輯吳曉斌認為,「花哨的推薦」會「影響讀者的判斷」,「不喜浮誇」。




陳豐說,古拉格這類題材「跟你身邊某些事有點相像」,她認為潛在的讀者會是「想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但是又下不了決心看大厚書的人」。有鑒於此,書名也從原版的《氣象學家》改為《古拉格氣象學家》,讓中國讀者更熟悉。




「其實古拉格這個一直是我們中國人很關注的一個話題。」魏東說。理想國譯叢則從策劃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雖然是譯叢,但「關注點和落腳點卻是我們中國自身」,「我們迫切地需要他人的經驗來幫助我們應對難題」。



來自:亞馬遜



這些考量,可能正是這類書近幾年在中國市場上大量湧現的原因之一。











顧慮




很多人認為這類書的問世,出版比製作要難。




「我沒顧慮,但是有人有顧慮。反正你現在做什麼書,人家叫你敏感你都得敏感,反正這些東西,都沒有什麼。我就說,我也是一個小人物的命運。」陳豐說。




《古拉格氣象學家》的確說的是一個小人物的命運,只不過它埋在了宏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古拉格之戀》說的則是兩位俄國青年列夫和斯維塔的愛情故事。列夫在斯大林的勞改營中掙扎求生,他和女友秘密通信有 1200 多封。《科雷馬故事》雖然被人當作信史,但從體裁上看還是一個個短篇小說,關於個人故事,沒有直接尖銳地批判。




「它不是那種針對某種制度,針對某個人,雖然它寫的意圖是這種,但整個敘述里不是這樣的,還是歷史的細節,把那種展現出來,它不做過多的價值判斷,制度上的判斷。」吳曉斌說。




魏東覺得,所謂的「敏感」也是「歷史原因」,現在「形成了想像的一部分」。這種想像由此給一些編輯設定了禁區,出版的時候不敢觸碰這些題材。即使拿了版權,比如《耳語者》,最後也可能由於顧慮而放棄出版。而且,這種「想像的禁區」問題在於,它沒有明確的界限。關於什麼題材不能寫,什麼題材能寫,並沒有「明確的說法」。




所以一些人就採用了一刀切的簡單做法,「你只要跟他說一個題材,他馬上紅燈就亮了。其實他也沒看這個,敏感在什麼地方,反正一聽這個就敏感」,陳豐說。



來自:亞馬遜



但真正出版下來,像陳豐、魏東和吳曉斌這樣的編輯感覺「完全沒有遇到障礙」,「也沒有遭遇到什麼大的阻力」。




當然,這種「想像的禁區」不僅發生在編輯身上,也發生在讀者身上,讓人覺得「禁的都是好」,「禁書更加想看」。但可能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它為什麼會成為禁書」。




不過,即使是「想像的禁區」,編輯在出版過程中也得小心翼翼。選擇「平和」,不「刺激人」的推薦語,比如《科雷馬故事》封底:「他講述無盡的痛苦,以他自己不妥協的真實——他唯一的武器——使人們對這個曾經生活在地獄裡的人頓生憐惜,肅然起敬。——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傾向於文學價值,而不是批判。




所以,古拉格這類書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個特色,設計寡淡,沒有名人推薦,也沒有什麼營銷活動,譯者默默地翻譯,編輯靜靜地出版。




有時候,編輯也會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來含蓄地表達。比如魏東特意在《科雷馬故事》的封面用紅色字體放著「醒目」的一句話:「勞動是光榮豪邁而英雄的事業。」這句話曾刻在蘇聯所有勞改營門框上,魏東將其突出出來,因為「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反諷」。




「不出錯」成了出版的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因為這種警惕,甚至像《追風箏的人》這種通俗暢銷小說,在出版前也轉手了好幾家出版社,大家害怕裡面牽涉到蘇共、伊斯蘭等所謂敏感話題不敢出版,其中有專家評審還挑出了 100 多個政治錯誤。




一些被採訪對象說,現在的人都會「自我審查」,因為「大家都怕失去這點兒既得利益」,要「顯得很乖」。




魏東倒是有積極樂觀的一面:「我們現在盡量地在嘗試,出現問題就出現問題,沒出現問題就沒出現問題,也沒有明確的線在那裡。」











巧合




在解釋這些書的出版緣由的時候,編輯們認為「其實是一個巧合」。




但陳豐不這麼認為,「這是對當下的一種參照。中國的事兒不說,那就說別人的事兒,說別人歷史上的事兒。」




不過這樣的想法,魏東和吳曉斌也是有的。




在《古拉格之戀》之前,吳曉斌做的更為有名的是和《古拉格之戀》同屬「理想國譯叢」,也是同一個作者的《耳語者》。這本書在 2014 年一經出版,就引發了強烈關注,被眾多媒體排行榜和知識分子列為當年十大好書,發行量達 5 萬冊。




《耳語者》是「理想國譯叢」的第一本書,該譯叢現在已經出到第 17 本,內容大多是歷史與政治的話題,其中好幾本都是蘇聯和東歐的題材,如《布達佩斯往事》《蘇聯的最後一天》等。而這套書出版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希望自己通過他者,尤其是和中國相似的蘇聯和東歐,來反思中國。



來自:亞馬遜



與《古拉格之戀》類似,《科雷馬故事》屬於「文學紀念碑」叢書的一部分。該叢書自 2011 年出版第一本《納博科夫傳》以來,現已經出版了 19 本,內容集中在俄羅斯文學的非虛構領域,包括回憶錄、日記和傳記等。像利季婭·丘可夫斯卡婭的《捍衛記憶》、 娜傑日達·曼德施塔姆的《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第二本書》等都在此列。「我們不能很隨意地談論我們自己那段歷史,大概就是通過這些作品,關注這樣一種題材。」該叢書主編魏東說。




陳豐提及《古拉格氣象學家》里的一個細節,氣象學家范根格安姆本來是和太太約好去看歌劇,結果他太太一直等不到他來,他就失蹤了。幾個月後,他太太才知道他被秘密警察組織給抓走了,原因則是莫名其妙的「裡通外國」。




「這種東西挺讓人毛骨悚然的,一個普通人安居樂業,好好的,說沒就沒了」,陳豐說。這些書的話題離我們也並不遠,「文革期間那麼多人劃清界限,夫妻離婚,這種事情太多」,吳曉斌說。




好奇心日報之所以發起這個話題,是因為我們檢索書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古拉格」,但當我們問編輯們這是否是一種現象的時候,他們又回到了「巧合」這個說法。




吳曉斌舉例說,像廣西師範大學北京公司一年出版 120 多本書,全國一年出版幾十萬本書,「古拉格相關的才有多少,這能是一種現象和時尚嗎?」




從每本書的印量和發行量來看,吳曉斌說得沒錯。以這類題材最好賣的《古拉格:一部歷史》為例,其銷量最多不過 8 萬多冊。




不過,這類書從來不是一個廣泛傳播的產品。




《科雷馬故事》的封面設計是社科文獻出版社「甲骨文」的設計師朋友幫忙設計的,圖片也是用朋友出版的《古拉格:一部歷史》里的插圖;戴大洪、劉佳林、毛俊傑等常常出現在這類書的譯者名單上;書評人只是止庵、思郁和雲也退等為數不多的人,而其中《古拉格:一部歷史》也是止庵推薦給漢唐陽光總經理尚紅科才得以出版的。




這些都是一個小圈子裡的人。




因為印量有限,很可能這類書都在共享同一批讀者,最後總是避免不了「懂的入」的結局。不過嚴肅著作大多如此,「古拉格」系列也不會例外。




近三年古拉格相關題材圖書列表(不完全統計,排名按出版時間前後):






  • 《科雷馬故事》[俄] 瓦爾拉姆·沙拉莫夫 2016 年 9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古拉格之戀》 [英] 奧蘭多·費吉斯 2016年 8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俄羅斯的良心:索爾仁尼琴傳》 [俄] 喬治·尼瓦 2016 年 8 月 新星出版社



  • 《古拉格氣象學家》[法] 奧利維埃·羅蘭 2016 年 7 月 上海三聯書店



  • 《第二本書》 [俄] 娜傑日達·曼德施塔姆 2016 年 5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二手時間》[白俄]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6 年 1 月 中信出版社



  • 《通往古拉格》[英] 傑里米·普爾曼 2016 年 1 月 現代出版社( 2014 年 9 月初版)



  • 《布達佩斯往事:冷戰時期一個東歐家庭的秘密檔案》[美]卡蒂·馬頓 2016 年 1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切爾諾貝利的悲鳴》[白俄]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5 年 11 月 花城出版社(之前 2014 年和 2012 年分別出版過)



  • 《鋅皮娃娃兵》[白俄]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5 年 11 月 九州出版社



  • 《天鵝絨監獄》[匈牙利]米克洛什·哈拉茲蒂 2015 年 10 月 中央編譯出版社



  • 《檔案:一部個人史》[加]蒂莫西·加頓艾什 2015 年 9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白俄]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5 年 9 月 九州出版社



  • 《我還是想你,媽媽》[白俄]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2015 年 9 月 九州出版社



  • 《生存與命運》(蘇)瓦西里·格羅斯曼 2015 年 8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同年中信出版社還出版了不同譯本《生存與命運》,而該書之前 1989 , 1993 和 2000 年也分別出版過)



  • 《古拉格群島》[俄]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2015 年 8 月,群眾出版社(之前 1982 年, 1996 年, 2006 年, 2011 年分別出版過)



  • 《官家童話》[俄]奧列格·巴甫洛夫 2014 年 9 月 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 《蘇聯的最後一天》[愛爾蘭] 奧克萊利 2014 年 9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的私人生活》 [英] 奧蘭多·費吉斯 2014 年 8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失敗的帝國》 [美] 弗拉季斯拉夫·祖博克 2014 年 6 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古拉格:一部歷史》 [美]安妮·阿普爾鮑姆 2014 年 6 月 新星出版社( 2013 年 4 月初版)



  • 《古拉格群島第一島》伍宇星 編譯 2014 年 1 月 花城出版社



  • 《索爾仁尼琴傳》[俄] 柳·薩拉斯金娜 2013 年 12 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俄] 娜傑日達·曼德施塔姆 2013 年 9 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流放的靈魂:索爾仁尼琴》[英] 約瑟夫·皮爾斯 2013 年 9 月 上海三聯書店



  • 《從莫斯科到古拉格》(英)蕾切爾?波隆斯基 2013 年 7 月 新星出版社




題圖來自: siberiantimes





做了 14 年、賣了幾億部,聯想手機到收場也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從自助點餐到外賣平台,技術讓麥當勞得到什麼,又失去什麼| 2016 大公司數字化①





阿里開始「內容化」之後,大大小小的商家都發生了什麼變化?|雙11洞察②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古拉格:一部歷史
我來自蘇聯,我是一個古拉格人 | 地球知識局
古拉格:人類可以對同類作什麼樣的惡?
雲也退:古拉格的教訓
無法逃離的古拉格
【龍梭讀書會】古拉格群島
古拉格故事會
歐洲的惡魔,古拉格集中營
古拉格之戀:紅星照耀下的愛情
風景和記憶:重訪古拉格
世界最恐怖集中營:蘇聯臭名遠揚的古拉格
【名著選讀】索爾仁尼琴《古拉格群島》
直擊比納粹集中營更接近地獄的古拉格勞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