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管什麼追求,都要合乎因果

不管什麼追求,都要合乎因果

佛法不是要我們什麼都不求,而是教我們要「求願」,不要「貪求」。如此一來,個人不會失去奮鬥的目標,社會才有繼續進步的動力。


「求願」就是許願、發願,願自己朝著某個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佛教有「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度無邊的眾生、斷無盡的煩惱、學無量的法門,都是一種為眾生無止盡學習的願心和願力。因此,求願是活到老、學到老,要求自己不斷付出,種福、培福,讓自己更進步。


不管什麼追求,都要合乎因果



「貪求」是無止盡的欲求,看見別人擁有什麼,自己就想得到。無論該不該要、能不能要、需不需要,凡是自己想要的,就不擇手段牟取。所以,貪求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求,是不切實際的。


有些人為了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不擇手段,走歪門邪道,結果往往因而倒大楣。還有些人雖不向人求,卻轉而向鬼神、佛菩薩求。例如到廟裡許願,等自己真的發財了,再回到廟裡還願,為神明「安金身」。不過,這種短暫利益的交換,只是一種賄賂神明的手段罷了。


不管什麼追求,都要合乎因果



在鬼神界也有受賄的鬼神,就像在人世間有行賄、受賄的人。但是,佛菩薩和正派的神明是絕對不會受賄的。會受賄的鬼神雖然能暫時滿足你的需求,但一時的利益像肥皂泡一樣虛幻,很快就消失了,換來的是無法自主的未來。


所謂「點石成金」的法術,事實上只是一種障眼法,如果被點的東西本來就是一塊石頭,將來還會是一塊石頭。而神明或佛菩薩真的應許了你的願望,其實是你暫時預支自己的福報,以後還是要償還的。



不管什麼追求,都要合乎因果


非分的貪求最終會帶來痛苦,即使一時求到了,也像是舉債借來的,借得愈多,將來要還的就愈多,現在的快樂就是將來的苦果。如果不努力培福、奉獻,罪過是很大的,將來要承受的因果責任難以想像。


人如果想求福報就要先努力培福,如果光是享福,不培福,就等於是欠債,早晚要還。沒有人能夠平白無故地得到富貴,要靠福報積累。如果不勞而獲,將來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站在佛法的立場,一般人求學、求職、求富貴都是應該的,但我們應該合理追求,要付出自己的努力,要明白權利、義務的關係是並行的。



不管什麼追求,都要合乎因果


如果我們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權利,就要先盡義務,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則就是貪求,即使勉強得到了,禍患也會跟著來。


因此,我們要用「求願」的方法,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奉獻,切勿用「貪求」、迷信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寧緣 的精彩文章:

佛法不在遠處,活佛就在家中
人生三段路,你走對了嗎?
吳言生:慾望就像滾雪球
內心本來富足,何須盲目追逐!
在佛陀生日里,送什麼禮物好?

TAG:菩寧緣 |

您可能感興趣

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完全不懂自己現在想要什麼,追求什麼,感覺工作生活沒有意義
不要因為可能會分離,就不敢追求相遇
既然選擇了追求,就不要哭泣
人們為什麼會追求不必要的精緻?
喜歡一個人,那就勇敢的去追求,不管結果如果
你是否也有必須要追求的夢想和一定要去的遠方
我只想努力追求你,哪怕不成功也不後悔
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執著追求美白?因為如果不白,可能會。。
你曾因為什麼原因,不敢追求喜歡的人?
倘若我們不追求奢華品牌,我們可以做什麼?
也許,你正狂熱追求的,並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遷就了別人或社會
既然愛情難以長久,為什麼我們還要追求?
要盡情享受假期,更要追求思想自由
追求物質沒什麼不好,那都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做個有追求的太極人:不僅動作標準,還要追求美感!
買鞋,合腳最重要;追求,適可而止最必要
我們要追求的是健康而不僅僅是瘦
和你無緣的,不要盲目追求,不要隨意丟棄你的自信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