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需提高對海洋戰略意義的認識

中國需提高對海洋戰略意義的認識

尼古拉斯·朔利克博士 王懷成供圖


《21世紀的海上強國》 王懷成供圖


【記者連線】

奧地利國際問題學者尼古拉斯·朔利克博士最近寫了一本厚厚的書《21世紀的海上強國》,從歷史、理論到技術多個角度分析了海洋的戰略意義。業內人士對這本書評價很高,各地研究機構和大學都邀請他就海洋戰略意義去演講。本報記者日前對朔利克博士進行了專訪。


記者問他:「奧地利是個內陸國,您為什麼偏偏還要關注海洋?」朔利克說,他以前做過各種實業,從事過國際貿易,去過世界各地,很晚的時候才師從奧地利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加爾特納博士,研究國際政治並獲得博士學位。從自己的經歷中,他切身體會到,海洋對於當今國際政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但人類對海洋的重視還很不夠。「我們生活的地球70%被水覆蓋,全球商品和原材料貿易的80%是通過海上來完成的,全球90%的人直接居住和生活在沿海區域。」


朔利克說,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裡,關於海洋方面的書較少,而且基本上是英語的。德語和其他語言的更少,這嚴重影響了德語讀者了解海洋知識,所以他一定要用德語寫一本著眼于海洋意義的書。朔利克笑著說,不過,德語原版書剛上市,英國的出版社就找上門,提出將這本書翻譯成英語,英文版本很快就會和讀者見面。


朔利克認為,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在來看,德語國家對海洋的關注和對海洋知識的普及都是不夠的。奧地利的中學生和大學生在課程中只能了解到海洋知識的皮毛,這與海洋對於我們今天生活的意義相比是極不相稱的。雖然德國有一些海洋問題研究機構,但學生對海洋知識的了解也大致與奧地利的情況相差不大。雖然德國有海洋,但它其實一直是一個傳統上的陸地國家。1887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時,德國也試圖組建一支艦隊,趕超當時的世界海洋強國英國,但德國人從來就沒有實現這一想法。奧地利在奧匈帝國時期也想組建強大的海軍,但最終這些艦船僅僅成為皇家貴族的玩物。可以解釋這些歷史片段的原因很複雜,但都與當時對海洋戰略意義的認識不足有關係。

朔利克說,海洋在今天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仍然是不言而喻的。美國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它能維持世界霸權地位,依靠的是其強大的海洋軍事實力。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美國海上軍事實力很難被挑戰,不過中國、俄羅斯,甚至還有英國的海洋軍事實力正在拉近與美國的距離。


朔利克認為,歐盟在發展海洋軍事方面錯失了不少機會。就這一點而言,歐盟不可能成為擁有強大海洋軍事實力的聯盟,這也決定了歐盟在世界政治中的影響力有限。由於英國脫歐,歐盟在海洋上的影響力變得更弱。歐盟目前還不是一個政治上的聯盟,民族國家的利益仍然被擺在首位,所以近期內不能指望它在軍事建設上有所突破。


朔利克說,中國歷史上是陸地強國,對海洋關注同樣不夠。但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必須進一步提高對海洋戰略意義的認識,加強海洋軍事力量的建設。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美媒又在酸殲20:隱形不足為懼 一開始就輸給F22
《美術》雜誌主編尚輝:異域風情中的「新徽派山水」
新科諾獎得主費林加做客華理:不遠的將來分子機器可改變人類
昂山素季在日本打臉安倍 稱中緬關係極為良好
吳彥祖為美國大選投票:他投給川普還是希拉里?

TAG:中國西藏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建設海洋強國要有格局意識和戰略眼光
中國海洋權益常識要科普,領海對於中美意義不同?
中國國際海洋時尚節,海洋帶給人類無限創意和靈感
韓國國家海洋安全戰略與中國有什麼關係
海洋戰略指導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和保障國家海洋利益安全的總體方略
中國海洋探測能力的提高 逐步走向深海、遠海
關於海洋與陸地國土保護及我國軍民意志塑造的一點思考
海洋霸主終遇強敵難以應對:美專家稱中國能有效對付美國航母群
中國海軍訓練為何強調陌生環境?主要源於對海洋的考慮
俠客島:為什麼說中國要變成強國必須走向海洋
海洋戰略理論發展及對中國的啟示(四)
大陸民族能否加入海洋強國的行列,中國未來是陸地還是海洋
空軍最強三劍客,讓中國海洋戰略得到更強保證,戰力覆蓋島國
美國和日本眼紅中國海洋和陸地的軍事提高,還是阻擋不住中國發展
明朝繪製的世界地圖,不愧是海洋強國
秉持對海洋的敬畏,鐫刻硨磲不朽的
中國航海日:關心海洋,推動海洋強國建設
眾多外媒關注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中國展示海洋雄心
美媒稱美謀求借海洋戰略爭奪太空:將中俄視為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