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治痛經方法多

中醫治痛經方法多

中醫治痛經方法多

多數女性在月經來潮時,由於盆腔充血,會引起不適,這是正常的。但部分女性經期腹部疼痛劇烈,影響正常生活質量,就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就診,從而得到有效治療。

中醫認為痛經發病主要是因為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則痛」;或沖任子宮失於濡養而「不榮而痛」。痛經病位在沖任、子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痛證。臨床分類多為寒凝氣滯、氣血虛弱、肝腎虧損、血淤阻絡或濕熱下注等。

中醫治療痛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體針治療 針刺基本常用主穴為關元、三陰交、足三里。

關元穴為任脈與足三陰經的交會穴,具有暖下焦、溫養沖任、行氣散淤的作用。三陰交是脾經的經穴,又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的氣血,三經氣血調和,淤血得出,通則不痛。足三里可補益氣血,可通過辨證取穴。針灸治療可在經期前1周開始治療,效果最為突出。

耳壓療法 是在耳穴表面貼敷顆粒狀藥物或磁珠等,刺激耳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若治療痛經,可取耳穴子宮、內生殖器、肝、腎、內分泌、皮質下、交感等。將磁珠用膠布固定於相應耳穴,每日按壓穴位數次,雙耳交替貼壓,隔日一次。

艾灸治療 常用的穴位有關元、氣海、三陰交等。主要是通過燃燒的艾草將熱力和藥力滲入經絡腧穴來到達祛濕散寒,通經活絡、理氣活血、暖宮強腎的作用,從根本調理臟腑功能,緩解和治療痛經。每穴治療約灸5~10分鐘,以患者耐受為度。一般常用溫針灸或隔姜灸作為治療,本法適宜於寒凝氣滯型患者。

拔罐療法 選穴以背俞穴為主,多選用肝俞、脾俞、腎俞、八■等穴位重點刺激,採用留罐法,留罐時間為5~10分鐘。作用為逐寒祛濕、疏通經絡。

此外,痛經患者還應在平時注意不要受涼,來月經時熱敷下腹部和腰部,可減少痛經的程度;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生活要規律,保證適當營養及充足睡眠。月經期避免劇烈運動、過度勞累,同時還要防止受寒;忌生冷,宜溫熱。月經期如食生冷,容易傷脾胃、礙消化,損傷人體陽氣而易生內寒,寒氣凝滯,可使血運行不暢;忌酸辣,宜清淡。為保持營養的需要,飲食應以新鮮為宜;多攝入補氣血的飲食,如紅薑茶、阿膠,桂圓等。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周一海/文 陳海/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陳皮山藥治秋季咳喘
平衡力低常練習並腳站立
補鈣不要只看含鈣量
防止蟲牙和牙周炎的5個建議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3種西醫治痛風法很坑人,治標不治本,中醫1偏方就能搞定
醫治痛風的辦法都有什麼
臨床醫治痛風的辦法都有什麼
中醫治痛風:宣通陽氣,調理體質,方為痛風根治之術!
老中醫治痛經的小絕招!就這三味葯,一點不麻煩
非洲人腳底千瘡百孔,被沙蚤當孵卵愛巢,卻因醫治痛苦竟放棄治療
中醫治痛風:是該清熱祛濕多一點,還是活血化痰多一點?
中醫治痛風見效慢,三個月尿酸才達標,但已1年沒複發
中醫治痛風,尿酸從899降到284,只用了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