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些能用在作文里的名句,你都見過幾個?

這些能用在作文里的名句,你都見過幾個?

於老師說


作文想要寫得好,


名句準備少不了。

下面是初中階段應該掌握的一些名句,


希望能給你的作文添彩。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譯文】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2、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譯文】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3、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譯文】當初離家從軍去,楊柳依依輕搖曳。如今返鄉解甲歸,雪花飄飄飛滿野。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譯文】只知他人之是非黑白而不知自己,這是普通智慧,能知道到自己所行之缺點才是真正明理之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譯文】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真正聰明的人從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譯文】真實的話未必好聽,好聽的話未必真實。


9、滿招損,謙受益。


10、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譯文】九仞:極言其高;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後一點沒能完成。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譯文】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譯文】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磨玉器。原指一國的人才,也可以為另一國所用。後來比喻借他人的批評幫助來改正自己的過錯,或者比喻拿別人的情況作為借鑒。


13、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譯文】靡:無;初:開始;鮮:少;克:能。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1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1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君子團結但是不搞幫派,小人搞幫派,但是不團結。


1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只重學習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於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學習,就有可能因誤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險。


1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譯文】看見賢德的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自己內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行為。」


20、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君子懷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處,必然選擇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鄰里。


小人懷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選擇有利可圖之地,如升官發財等,以為居處,定居後,則安安而不遷徙。此為上二句,就擇居而辨君子小人。


君子懷刑,刑即典刑,經典法則。君子有所行動,就想到是否合乎此類典刑。


小人懷惠,小人之行,冒險以求其幸,不思慮後果,只貪圖眼前的小惠。此為下二句,就行動而辨君子小人。


21、朝聞道,夕死可矣。


2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孔子說:「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後才 能成為 君子。」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


2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2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地給他舉例了。」


2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坦蕩,小人經常心緒不寧。」


2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


2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譯文】 讀書人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3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後凋零的。古人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讚美它們經冬不凋的品質,也就是讚美那些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堅持真理、守衛正義的人們。


3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3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知道的人不會疑惑。 仁愛的人不會憂愁。 勇敢的人不會懼怕。


3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


35、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君子以禮儀偶象應接祭品奉獻,以祭品奉獻服侍親親,其意義跟今日漢語說的「磕頭祭奉祖先牌位儀式」差不多。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


37、言必信,行必果。


【譯文】講話誠實,做事果敢。


3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3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譯文】君子安詳舒展,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詳舒展。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譯文】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


4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凡有志氣和有道德的人,沒有哪個是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以生命來爭取真理的。


42、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文】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


4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4、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去求助於別人。而不具備君子品行的人,遇事總是習慣於求助於別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決。


4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46、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47、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譯文】過去的事情不可挽回,未來的卻還能把握住。


48、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譯文】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鹹魚鋪子,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里了。


49、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50、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51、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譯文】要想治理好他的國家,就要治理好他的家族;要治理好他的家族,就要先修養好自身的品德。


52、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譯文】愛一個人,仍能看到他心中的惡,憎惡一個人,仍能看到他心中的善。


5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譯文】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


5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要廣泛的多方面學習,詳細地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踏實實地實行。


55、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譯文】求取君子之道的辦法,好比走遠路那樣,必須從近處開始;好比登高山那樣,必須從低處開始。


56、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譯文】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5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譯文】玉不經雕琢,不會成為器物;人不學習,不會知道大道理。


5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譯文】如果一個人獨自學習,沒有朋友,就會孤陋寡聞。


5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譯文】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60、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譯文】人民是國家的基石,只有鞏固國家的基石,國家才能安寧。


61、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譯文】在追尋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6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63、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譯文】推舉人才,在外,不避開自己的仇人,在內,不避開自己的親人。


64、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


【譯文】太陽升到正午時就開始落,月亮圓到滿盈時就開始虧,萬物都是盛極而衰。


65、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


【譯文】男人為賞識自己的人而效死,女人為自己心愛的人而打扮。


6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不得志的話就只對自己好,宦達的話就順便接濟他人。


6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6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譯文】用武力使人屈服,並不是真的讓別人真心服氣,用道德使人歸服的,是心悅誠服。


6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7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7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4、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譯文】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75、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76、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譯文】批評我而且批評得恰當的人,是我的老師;讚揚我而且讚揚得恰當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諛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敵人。


77、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譯文】指眼睛因為不能同時盯著兩個東西(或兩種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為專註所致);耳朵因為不能同時聽取兩種人的意見,所以能明辨是非。


78、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譯文】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7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譯文】蓬昔日長在大麻田裡,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污穢環境里,也會隨著污穢環境而變壞。


8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8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譯文】與君子的交往是平淡的,與小人的交往卻如同酒一樣濃的。


83、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84、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譯文】一件事情,你去做,總會獲得成功的。一個地方,你往那裡走,總有一天是會到達的。意思就是說,只要你付出,就會有收穫,如果不去做,那麼什麼都不會得到。


85、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譯文】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


86、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譯文】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常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蝕,可以保持很久不變壞。


87、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88、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89、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譯文】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野兔死了,獵狗就要烹煮著吃了。


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韓信說過這句話,但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不是韓信,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


90、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9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譯文】桃樹李樹不會講話,但因它有花和果實,樹下卻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條小路。"


9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


9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94、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譯文】格調太高雅的曲子,附和的人必定很少;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


指名聲常常可能大於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9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9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9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98、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譯文】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99、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100、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譯文】好樹木(生長得)高於樹林,風必然會侵襲它。


101、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譯文】不因為處境貧困而終日憂心忡忡,不為了追求富貴而到處奔走鑽營。


10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03、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譯文】練習一千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一千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


104、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105、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譯文】在狂風中才能看出草的堅韌,在亂世里方能顯出忠臣的赤誠之心。


10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07、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108、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回洛陽告訴我的親友吧,不管在任何時候,我都會保持高尚的情操,決不放棄對玉潔冰清人格的追求。


10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10、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譯文】本人性格怪癖只沉溺美好的詩句,話語不驚人就算死了決不善罷甘休。


11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1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1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1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15、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16、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譯文】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11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譯文】沉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118、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19、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譯文】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原詩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


120、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12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22、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123、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譯文】老天爺同情那幽僻處的小草,人世間也珍惜著傍晚時的晴天。


12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譯文】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於反覆思考而成功,但他卻能毀滅於隨隨便便。


125、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26、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12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2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譯文】有憂患意識可以振興一個國家,貪圖享樂可以亡身。


129、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譯文】大禍患常常是小事一點一點積累造成的,而人的智慧和勇氣則常因為溺愛而失去。


130、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譯文】如果晚上看到月亮周圍有一圈光暈,明天將有大風。如果門口柱子的底座上濕潤有水氣,明天將會下雨。


131、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譯文】廣泛地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確的判斷,只聽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不了解真相,得出錯誤的結論。


13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133、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3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35、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36、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譯文】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膽怯的樣子,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著冷靜。


13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38、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譯文】靠近水邊的樓台可先得到月的倒影,向著陽光的花草樹木,容易得到溫暖而盛放。


139、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140、【譯文】這兩句詩極為傳神地描繪了黃昏月光下山園小池邊的梅花的神態意象:山園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黃昏的朦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遠,作者並沒直寫梅,而是通過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與梅影相映,朦朧的月色與淡淡的幽香相襯,動與靜,視覺與嗅覺,共同營造了一個迷人的意境。


14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43、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譯文】從字面上來理解,滿含人民血淚的江水滾滾東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無法阻擋的,從更深的層次來理解,這兩句詩含蓄地傳達了詞人對抵抗外敵,光復山河的堅定意志。


144、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夜深了,我千百次尋找、等待的那一個人還沒有出現。我的心充滿疲憊和失落,不經意一回首,卻發現她在那燈火寥落的地方靜靜地站著。


第一層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迴路轉,是愛情的一種存在方式。


第二層意思:作者藉此自喻明志。表達自己和詞中的女子一樣高潔自持、孤芳自賞、嫻靜高雅。不肯與當時的世風和黑暗現實同流合污,寧可一個人寂寞站於燈火闌珊處,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當權者湊熱鬧。


第三層意思:它表達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或者是一種哲理,這種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時間、空間的理解,具有永恆性和宇宙性。不會因歲月、際遇、環境的不同而磨滅或忘卻。


它是愛情的境界,是治學的境界,是成事的境界,是做人的境界,是人生的境界


14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146、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你問我這裡的渠水為什麼這麼清澈,是因為源頭之水是流動的水。就是說,你問他為什麼他有那麼豐厚的知識,是因為他讀了很多的書。


14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8、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它【譯文】不需要別人誇讚它的顏色好看,只求自己的香氣充滿人間。


149、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50、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5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5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譯文】大海可以容納千百條河流,因為它這樣廣闊的胸懷所以是世間最偉大的(教育人們要心胸寬廣才能變得偉大);懸崖絕壁能夠直立千丈,是因為它沒有過分的慾望,不向其他地方傾倒(教育人們要放棄無謂的享樂欲,修身養性)


15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5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55、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56、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譯文】明白世事,掌握其規律,這些都是學問;恰當地處理事情,懂得道理,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文章。


15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終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58、公則生明,廉則生威。


【譯文】一個人公正就會光明磊落,一個人廉潔就會有威望。


159、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譯文】一碗粥飯,當想來之不易;半根絲線,常記織得艱難。意指衣食來之不易,不能浪費。


160、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譯文】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願,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


161、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譯文】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留下的,將是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


162、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譯文】雖然對於人自身而言,生命是極其值得珍惜的,然而,在於民族大義,於國家興亡之時,胸中一腔熱血,尤能像怒海碧濤般噴涌而出,即使是生命的犧牲也不會在意。


163、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譯文】好男兒應當為國戰死於戰場,不須用馬皮裹屍運回。


16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譯文】荃,香草名,隱喻國君。察,體察。中,內心。薦:獻,進獻祭品。軒轅:黃帝,上古帝王,中華民族的始祖,代指中華民族。


165、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66、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67、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168、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譯文】英雄紅軍的眼裡,連綿起伏的五嶺山脈,不過是一道道細小波浪在翻滾;氣勢磅礴的烏蒙山脈,只是幾顆滾動著的小小泥球。此聯是寫山,也是寫紅軍對山的征服。


169、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170、牢騷太盛防斷腸,風物長宜放眼量。


初中語文

這些能用在作文里的名句,你都見過幾個? 點擊播放 GIF/37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初中語文 的精彩文章:

新初一必看:怎麼才能牢記看似雜亂的文學常識?

TAG:初中語文 |

您可能感興趣

「兩個人吃的是飯,一個人吃的是飼料」,日劇金句就是你的滿分作文
寫作文+看世界,一個都不能少!
果然,古詩里竟然都是騙人的!他不可能,是你的天使!這根本就是寫作文的榜樣!
張大春:如果還寫作文,再過十五輩子我也當不了一個作家
四大名著中最常見的金句,背完這些,作文處處是亮點!
假期背完這80個名著美句,再也不用發愁作文素材了!
經過這個吃瓜撐肚的九月,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寫作文?
瞬間寫出讓語文老師刮目相看的作文,用好這幾個小技巧就對了!
期末考試近了!背會這些千古名句,你的作文分數還能提一提!
這樣的零分作文是有才的不是么?
作文課︱今天是父親節,那些說不出口的愛,這次好好說
孩子閱讀能力低?作文寫不好?看這個就對了!
曾經還寫過這樣的作文《獻給夢中的女人》,也許只是想想而已
寫作文不可錯過的千古詩詞名句!用的好,文采提升一大截!
那些年的高考零分作文,看著完全不覺得有錯呢!
同一篇作文,一個0分,一個卻滿分!這其中的差異究竟在哪兒?
同學們能寫這樣的作文,老師我也是服了!
噢,現在的學生,作文都寫這樣?
奇葩小學生的搞笑作文,笑劈了,個個都是靈魂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