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寶船有多大

鄭和寶船有多大

大得讓哥倫布自慚形穢、甚至堪比現代航母的鄭和寶船,曾是最讓人激動的歷史知識。它是真的嗎?它到底多大?是不是世界第一?


文|伯樂馬


在 1980 年代之後接受教育的中國人,很少不知道鄭和下西洋的巨大寶船。

據《明史》記載,鄭和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換算成現代單位,長超過 130 米,寬度超過 50 米,排水量將超過萬噸。相形之下,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座艦小得像個救生艇。

鄭和寶船有多大



▍中國科技館中的寶船模型和解說,認為寶船排水量約萬噸

但從常識來看,15 世紀初的木質帆船有如此大的尺寸,直至 19 世紀後期才被西方輪船超過,著實令人生疑。從 1947 年管勁丞質疑《明史》記載開始,對寶船大小的激烈爭論持續了半個多世紀,至今常見於各大論壇。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明代文獻中有關鄭和旗艦的尺寸,乍看似乎難以相信,但在實際上絲毫不是奇談。


真的是這樣嗎?


不靠譜的文獻依據


寶船的巨大尺寸的確出自明代歷史文獻,不過依照現代研究,這些記載並不靠譜。

對寶船的尺寸最通行的記載是清代官修的《明史·鄭和傳》,其中說永樂三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船隊中有「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的寶船62艘之多。


但《明史》並不是這段記載的源頭。在更早的文獻里,馬歡《瀛涯勝覽》(定稿於 1451 年)、顧起元《客座贅語》(成書於 1617 年)與談遷《國榷》(成書於 1653 年)中都留下了一段相同的文字:「寶船六十三隻: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這正是《明史》中寶船尺寸的來歷。

鄭和寶船有多大



▍由於史料極端缺乏,巨型寶船的擁躉窮盡一切手段為其填充細節。如寶船有九道桅杆的基本造型,實際上出自神魔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而鄭和船隊靠發豆芽避免壞血病的說法,沒有任何文獻佐證就被發明了出來。

其中,馬歡的《瀛涯勝覽》最為關鍵。這不僅是因為它成書時間最早,是寶船尺寸的最早記載,更因為馬歡是鄭和船隊的翻譯官,是下西洋的親歷者,他的文字具有最強的證據效力。


但不幸的是,新近的文獻研究發現,現今所見《瀛涯勝覽》中的這段記載並非馬歡親筆。2005 年,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萬明女士整理了現存所有的《瀛涯勝覽》版本。她發現,大部分版本沒有關於寶船尺寸的這段文字,少數載有寶船尺寸的版本都是明代後期的抄本,且存在後人補入內容的問題。

鄭和寶船有多大 點擊播放 GIF/107K


▍萬明研究員的研究成果


馬歡的原版《瀛涯勝覽》定稿於 1451 年,而內有寶船尺寸的幾個版本里卻有 1461 年成書的《大明一統志》的注文。這是這些版本後來添加了其他內容的明證。另外,明代前期和中期參考過《瀛涯勝覽》早期版本的眾多文獻都沒有提寶船的大小。如果當時有這段記載,他們不可能都不提。


可見,所謂《瀛涯勝覽》對寶船尺寸的記載是在鄭和下西洋二百年後才沒頭沒腦出現的。相同記載的其他文獻也都出現在萬曆(1572-1620)之後,它們連二手材料都算不上,證據效力極低。


事實上,對於毫不在意數據精確性的晚明文人而言,四十四丈長的寶船一點都不值得奇怪。明代人筆下比寶船還大的西洋帆船,就足以說明問題。


崇禎年間,福建巡撫鄒維璉在《奉剿紅夷報捷疏》中向皇帝報告,他親眼目睹了一艘「長五十丈,橫廣六七丈」的荷蘭戰艦。其實當時荷蘭在遠東只有一些武裝商船,全國最大的戰艦艾米利號(Aemilia)全長也不過 40 多米。

鄭和寶船有多大



▍17 世紀前期荷蘭海軍最大的戰艦艾米利號


成書於崇禎年間、由焦勖與外國傳教士湯若望共同編譯的軍事專著《火攻挈要》則寫道:「西洋水戰所用火攻雖以大銃為本,亦更以堅厚大船為基。海上戰船,大者長六十丈,闊二十丈」,這不僅比寶船大一圈,甚至超過了 20 世紀前期戰列艦和航母的體型。

鄭和寶船有多大



▍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長度約「六十丈」,寬度不到「二十丈」的一半,滿載排水量已超過三萬三千噸


立不住的考古證據


除了歷史文獻的記載,還有兩樣考古證據被認為可以支持巨型寶船的存在。其一是 1957 年和 2003 年從南京寶船廠遺址發掘出的大舵桿,其二是寶船廠遺址留存的三個長 400~500 米、寬 40~50 米的明代古船塢。

鄭和寶船有多大



巨大的舵桿和船塢,能證明萬噸寶船的真實性嗎?


恐怕還是不行。


從寶船廠遺址發掘的大舵桿,最長達 11 米,自 1960 年代起,就有人認為只有四十四丈長的鄭和寶船能安裝這樣的巨型船舵。

鄭和寶船有多大



▍1957 年發掘出的大舵桿,被認為是鄭和寶船所用,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然而,中國古代船舶結構並不支持這種說法。中國傳統的福船船型,舵桿的尺寸本來就特別大,出土大舵桿並不稀奇。


例如明萬曆年間,出使琉球的夏子陽在《使琉球錄》中詳細記錄了他的座船尺寸:他的船「連頭尾虛梢,共計十五丈」,而船舵「長三丈一尺」,長度就有 10 米。明代使臣先要來到福建主持建造福船船型的「冊封舟」,再乘著它前往琉球,他們記載的船舶尺寸因此相當可信。

鄭和寶船有多大



▍冊封舟其實就是寶船。寶船並非鄭和的專用船,凡奉皇命出使海外所乘的船皆稱「寶船」。明朝使者柴山立在琉球的碑文里有「特敕福建方伯大臣重造寶船」的文字就是明證。


1984 年和 2005 年,山東蓬萊水城發掘出不少明代戰船的舵桿。一根長 8.2 米的舵桿上存有「四百料」的字樣,這種四百料戰船在《龍江船廠志》和《南船記》里都有記載,全長不足 9 丈,可見使用 11 米舵桿的船也大不到哪去。


事實上,出土如此之多的大型船舵,並不能說明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優越性,反而是中國傳統船舶結構的一大缺陷。


這是因為,明代海船的船舵常在風浪中損壞甚至丟失,通常要準備 2~3 套備用舵作為消耗品。嘉靖年間,使者陳侃的封舟船舵就因風浪報銷過,把備用舵換上才繼續航行。舵的數量遠比船的數量多,自然容易留存至今。


到了清代,使臣徐葆光出使琉球前熟讀了此前明代使者留下的文獻,一本正經的問為何不準備備用舵,誰知被人頂了回去:「本船伙長林某云:船柁,西洋造法最堅穩,可無用副。」船舵採用西洋造法後,就不用再準備備用舵了。


而對寶船廠古船塢的發掘,恰恰證明這些船塢根本不可能用於建造巨型寶船。


2003 年 8 月,南京博物館發掘了寶船廠 6 號船塢。清除淤泥後,人們發現古船塢呈倒梯形,上口寬約 44 米,下底寬 12 米,深度僅僅為 5 米。

鄭和寶船有多大



▍衛星照片中的 6 號船塢


這個尺寸意味著,如果要把按 44 丈長 18 丈寬的記載復原出的大寶船放在這個船塢里,就像把河馬塞進浴缸里一樣,根本塞不下去。這樣大的船根本無法在這個船塢里建造,船塢注水後,船也浮不起來。

鄭和寶船有多大



▍武漢理工大學席龍飛教授等人復原出的大型寶船橫截面與南京寶船廠 6 號船塢尺寸對比


事實上,整個南京地區都就不可能建造如此巨大的船隻,因為按《鄭和航海圖》的記載,鄭和船隊當年在長江口實測水深為「出洪打水丈六七」,也就是在漲潮時水深一丈六七尺,約合 5 米。


寬達 18 丈的巨型寶船,吃水不可能低於 5 米,否則其寬度吃水比將超過 10,猶如一個木筏,不具備經受外海風浪的穩性。武漢理工大學按照船舶原理復原出的巨型寶船,吃水為 8 到 10 米,連長江口都開不出去。


除卻南京,另一個可能建造大型寶船的地點是福建長樂港。清代編修的長樂縣誌里留有「太監鄭和通西洋,造巨舶於此」的記載。


長樂港位於閩江右岸,然而閩江的水深更不能容納巨型寶船。明朝使者陳侃乘坐船艙深度一丈三尺(約 4 米)的封舟,尚要在閩江口等待天文大潮的有利時機才能出海。光吃水就超過 8 米的大寶船,自然也開不出去。


鄭和寶船到底有多大


歷史文獻中對鄭和寶船尺寸的記載已被證偽,一切都回到了原點。鄭和寶船的大小真的弄不清了嗎?


恐怕只有依靠近代出土文獻才能解答這個疑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1936 年在發現的靜海寺殘碑被視為鄭和寶船尺度最可靠的記載,依稀可辨的碑文提到的最大的船隻是「二千料海船」。


2010 年 6 月,南京發現了鄭和下西洋的副使、明代太監洪保的墓。墓中出土的壽藏銘寫道:「永樂紀元……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賚捧詔敕使西洋各番國,撫諭遠人。」這個「五千料巨舶」就是目前可靠記載中最大的寶船體型。

鄭和寶船有多大



▍洪保壽藏銘拓片


那麼,這種「五千料巨舶」到底有多大?


做出推測之前,先要弄清「料」的真實含義。


「料」作為與船隻大小有關的單位,始於宋代。北宋的奏摺寫道,三百料綱船「每船一隻裝米二百四十石外,有六十力勝」。明萬曆初年,河道總督在解釋漕運船為何以「四百料」為主時說:「閘河流淺,故不敢過四百石也。」可見,自宋至明,船的 1 料都是指能裝載 1 石貨物的有效容積。

鄭和寶船有多大



▍山東博物館展出的明代漕船


明代 1 石的容積是 100~103.5 公升,可載米75~80公斤。因此,「五千料巨舶」的有效容積就是 500000 公升(500 立方米),有效載重約 400 噸。然而,這個有效裝載容積和古船總體積或排水量的比值卻不得而知。要求得船的大小,只能用相對粗糙的類比法來分析。


明代造船專著《龍江船廠志》中明確記載了多種小型戰艦的尺度。其中的四百料戰船,推算出的排水量在 120~150 噸左右。如果船型相同或近似,船料之比就近似為體積之比,也就近似為排水量之比。

鄭和寶船有多大 點擊播放 GIF/20K



▍《龍江船廠志》記載的四百料戰座船尺寸


戰船比遠洋海船更狹長,如此類推自然不夠精確,但也不會離譜太多。如此算來,五千料巨舶應當在 2000 噸左右。儘管比萬噸寶船縮水了一大圈,但在鄭和下西洋的十五世紀初的世界上,仍是相當驚人的體型。


但鄭和寶船並非當時唯一的巨艦。


1933 年,英國考古學家在漢普郡一處河床上發現了一艘中世紀晚期的戰艦遺骸。對比文獻後發現,它就是亨利五世為對法戰爭而修建的戰艦上帝恩典號(Grace Dieu),只出過一次海,就因戰爭結束而廢棄。根據對殘存船體的復原,其排水量約有 2750 噸。僅有寥寥數字為證的五千料寶船要想反超,恐怕還得發掘更多史料精確復原才行。

鄭和寶船有多大


鄭和寶船有多大



▍上帝恩典號的殘骸和復原圖


不過時至今日,對鄭和寶船準確尺寸的復原已不再是顯學。


2005 年,為迎接青奧會,南京鼓樓區政府宣布與一家公司復建鄭和寶船。重建的寶船沒有採用任何一種復原方案,而是照著鄭和首次出航的 1405 年 7 月 11 日確定為長 71.1 米、寬 14.05 米。耗時 8 年多,投資千萬美元後,工程宣告爛尾。


在新時代下,鄭和寶船派上了新的用場。


2015 年 7 月,南京「寶船社區廉潔文化體驗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致力於挖掘『七下西洋無所懼』的『寶船』背後的『廉潔』故事,以融入、互動、體驗為特色,展示金陵廉史文化魅力」,據了解,南京市將組織街道幹部、其他各社區的黨員、群眾輪流到這裡來參觀、體驗,讓廉潔文化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高處往下看會有跳下去的衝動
真問真答:靜脈血管為什麼是藍色的
一個美國女孩的蘇聯奇遇
為什麼會有《十萬個為什麼》
真問真答:為什麼說買東西不說買南北

TAG:大象公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看看鄭和寶船有多大
鄭和寶船不算最大——西方的木製巨艦們
海賊王中國風滿滿的角色們,蔡義的座駕就是鄭和寶船!
中國造航母的本領早在明朝就有建樹,當時鄭和寶船堪比航空母艦
Ulysse Nardin 雅典表隆重推出 ──「鄭和寶船」鎏金掐絲琺琅腕錶,向中國航海歷史致敬。
雅典表,"建"了一艘鄭和寶船,然後換了CEO。新CEO竟然來自蘋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