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印光大師對邪淫、正淫、淫慾等苦口婆心的勸誡(一)

印光大師對邪淫、正淫、淫慾等苦口婆心的勸誡(一)

印光大師對邪淫、正淫、淫慾等苦口婆心的勸誡(一)



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若知無義之財,害甚毒蛇,則無臨財苟得之煩惱。與人方便,究竟總歸自己前程,則無窮急患難求救,由惜財而不肯之煩惱。

色則縱對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縱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憐憫心,生度脫心。則無見美色而動欲之煩惱。夫婦相敬如賓,視妻妾為相濟繼祖之恩人,不敢當作彼此行樂之欲具。則無徇欲滅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煩惱。


《增廣文鈔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至於業障重,貪瞋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咸愈。普門品謂若有眾生,多於淫慾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之。念佛亦然。但當盡心竭力,無或疑貳,則無求不得。


《增廣文鈔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屢信屢退,屢修屢造之跡。亦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從淺近因果等起,便不至有此迷惑顛倒也。然已往之罪,雖極深重,但能志心懺悔,改往修來,以正知見,修習凈業,自利利他,而為志事,則罪障霧消,性天開朗。


故經雲,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從心起,心不真悔,說之無益。譬如讀方而不服藥,決無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藥,自可病癒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堅,一暴十寒,則徒有虛名,毫無實益矣。


編者註:此段雖未言及淫慾等事,實則已將五戒十善包括其中,邪淫亦是深重之罪,故同樣適用於此一段。


《增廣文鈔卷一~復周智茂居士書》


色慾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乾惕在念,則亦難免不被所迷。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只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兼復永墮惡道者,蓋難勝數。

楞嚴經雲,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即念佛法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於感應道交矣。


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凈想。


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姊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


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


不凈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花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花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里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

苟不戰兢乾惕,痛除此習。則唯見其姿質美麗,致愛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沒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將奈何。試一思及,心神驚怖。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復纏綿,終被淫慾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


每日除了己職分外,專心念佛名號。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切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法華經雲,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誠念彌陀觀音聖號者,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

印光大師對邪淫、正淫、淫慾等苦口婆心的勸誡(一)


又現今乃患難世道,須於念佛外,加念觀音聖號,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議之轉回。庶不至宿業現前,無法躲脫耳。更宜常閱戒淫因果報應之書,遠離狂盪匪鄙之友,則內志正而外誘絕,凈業自可成就矣。勉之勉之。


《增廣文鈔卷二~復甬江某居士書》


節慾一事,其理甚深,其關係甚大,其話甚不易說。夫天生男女,聖人法天立則,令男女居室,以為人倫之最大者。以上關風化,下承宗祧。豈為人日圖快樂,而常以欲事為事乎。貪慾之人,其精薄而無力,如秕種不能生芽,故難生。即生,多多皆未成人而夭。即幸而不夭,亦必單弱柔懦,無大樹立。


若能保養精神,節慾半年,待其婦天癸發後,擇良宵吉期,相與一交,決定受孕。從此永斷欲事,則所生之子,不但性行貞良,慾念輕薄。而且體質龐厚,無諸胎毒痘疹疾病等患。天癸,即經水也。經水盡後方受孕,余時多不受孕。經水未盡,斷不可交。交則婦即受病成帶,勿望受孕矣。


人之大倫之事,豈可惡日惡時而行,故須擇良宵也。禮記月令篇,記聖王於仲春,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奮木鐸以令兆民者,令地方官聲鐸以告百姓也。容止,猶言動靜。不戒容止,謂行房事也。生子不備,即五官不全等。世每有生子,或異人類,或形體缺損,皆坐此故。必有凶災,言其父母,尚有凶禍災殃,如惡病,夭壽等,不止生子不備也。


古聖王重民生,故特注意其事,奮木鐸以告之。不但震雷當忌,即大風大雨,惡星值日,及天時交節,佛聖誕期,皆所當忌。此實尊天敬聖,遵王制而敦人倫之大道。惜世人概不肯出諸口,俾其子子孫孫體質,一代劣於一代。或者少年早夭。或由欲事過度,雖不早夭,竟成衰殘,無大樹立。多半皆乃父乃母,不知人倫之道之所致也。


乃父乃母之不知,由於乃祖乃妣之無教也。子女成人時,當以節慾保身等,委曲開導。父教女不便,母則無妨。能如此,方為真愛子女。而世之愛者,多皆任其縱慾,則其害更有甚於殺子女者,可不哀哉。聖人重胎教,於此致意,乃未胎而預教也。


予濫廁僧倫,何得論夫婦房室之事。一以出家之前,曾閱過古人敦本至論,欲以饋知己而報護法之恩。一以佛為大醫王,無病不療,光為佛弟子,亦欲隨分隨力而行醫道。此病乃舉世間人之通病大病。若通病大病,任其發生滋長,而去詳治別病小病,豈非輕重倒置乎。


鄧伯誠亦欲求子,光答書亦略述此意。及蔚如所印三信稿,及文鈔,皆刪去。意謂此事不合僧道,亦不合於佛法中說。其意固善。然人苦無子,敢以其事向佛求,向僧說。僧為說其所以然之善法,令彼子子孫孫,得大受用,又有何過。將謂僧教人節慾,便涉淫慾。則僧教人戒殺,便涉殺業乎。


但此事不可為無知無識者告,恐彼不會其意,反作笑柄。若對明理君子說之,正是不據位而振木鐸以令兆民也。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與此同一作略。謂之為過,則聖王聖賢佛菩薩,乃過之渠魁元首也。


《增廣文鈔卷二~與永嘉某居士書》


福 慧 共 修


2016達摩祖師聖誕供燈祈福共修


農曆十月初五是達摩祖師聖誕日。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光法師 的精彩文章:

常用佛學工具書有哪些?
凈土宗逗機最妙之書是哪本書?
印光大師:如何避免以佛法結惡緣?
印光大師:學佛後境遇不佳該如何做?
欲知念佛之所以然,應看哪些凈土經典?

TAG:印光法師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光大師對女性的慈悲忠告
弘一大師對佛法的十疑及釋義
弘一大師對佛法的釋疑
印光大師對念佛人病中發心的開示
民國大師對愛人的昵稱,狗糧撒你一臉!
精闢!一位佛學大師對風水的解釋
與大師對話
星雲大師對創業者的忠告
每個匠人心裡都住著一個詩人,匠心詩意:青瓷大師對話紫砂大師
師對措嘉佛母的教授:十種輕狂
袁泉馬伊琍被贊好閨蜜,但服裝師對兩人的差別也太大了吧
邪惡漫畫:畫師對她的要求?
李開復與星雲大師對談:面對疾病,正能量是最有效的葯
攝影師對動物的愛,超過了物種!
程莘農:國醫大師對針刺「得氣」的認識
吳老師對小兒高熱的處理集錦
《非誠勿擾》中黃老師對女嘉賓的幾個忠告,看了終身受益!
哥倫比亞一女孩被認為身上附著惡魔,驅魔師對她使用了殘忍的方法
一位佛學大師對風水的解釋震驚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