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1900年10月11日,李鴻章由俄軍百人護衛隊開道到達北京。「全權大臣」住進了北京賢良寺,外面日夜有俄軍士兵守衛著。聯軍立刻宣布賢良寺為聯軍承認的清國之地。


這時的李鴻章雖然是人近黃昏,卻感到夕陽無限好:正式場合,慶親王奕劻以親王之尊,名字排在李鴻章的前面。私下親王卻對李言聽計從,甚至有點學生看老師的味道。細節都由李鴻章敲定,而且慈禧已經說過:「朝廷不為遙制」,就是說這回幹事兒少了很多牽絆。


李鴻章這個人一生最擔心一個「權」字旁落,因為「有權」就「有事」,就可以讓他忙碌起來,他信奉忙碌是美麗的。他也永遠不會忘記5年前在賢良寺里,那180天坐以待斃的感覺。他的忙碌哲學是這樣的徹底,他不但自己忙碌,而且還要後繼有人,讓大兒子李經方從小習三國語言,和他在談判桌上共同忙碌。這要特別加以突出,因為在他那個時代,「搞夷務」是下三濫,為人所不齒。李鴻章辦了一個同文館,幾次招聘都沒幾個人來。李鴻章後來給考生一個政策,讓其以後享受「進士」同等待遇,這才勉勉強強有些報名的。他能讓兒子搞夷務,沒有點兒愚公移山、「子子孫孫挖山不止」的精神是不可能的。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李鴻章下轎子進西班牙公使館:絕對珍貴的李鴻章參加庚子賠款談判的照片!左圖是李鴻章下轎時的瞬間照。右圖:在西班牙公使館禮賓官的引導下去談判大廳簽字。這是英國公使館工作人員搶拍的鏡頭,質量不好,但是非常珍貴。這天是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下轎以後進入公使館大廳,在《辛丑條約》上簽字畫押,然後脫下官帽,換上西瓜皮小帽,和11 國代表一起留下了後面那張著名的「全家福」照片。兩個月後(11月7日)李鴻章就過世了。


他不是思想家,甚至有點守舊,他不屬於開天闢地的人物,卻能將每件事情盡量做好。他的談判技巧是一流的,而且總知道運用人家的短處,各個擊破,這點瓦德西最恨他。天津教案,他一鳴驚人,他的老師曾國藩去處理,結果外人和國人都不滿意。李鴻章用了點兒「痞子手段」就順利化解危機,讓老師自嘆不如,他也一下子成為有清一朝外交第一人。馬關談判,他挨了一槍,卻為慈禧省下了一萬萬兩銀子並換來了列強的干預。這就是他的本錢,慈禧知道,光緒知道,恭親王奕、醇親王奕以及馬上就要和他同桌的慶親王奕劻都對此讚嘆不已。

局外人最納悶的就是這點:為什麼每次談判,李鴻章總談出一大堆「賠款」,而老佛爺卻非他莫屬?這就是慈禧的高明處:輸了的一方總能談出一個「意外」的價格,還幫她擔著罵名。而具體執行者李鴻章卻只要一個做事兒的機會。為了做事,李鴻章進京給太監送紅包,每每出手大方,曾國藩送小紅包,左宗棠不但不送紅包而且還到慈禧那裡告狀。正應了小品中的一句話:我就納悶了,同樣是人,這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這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玩的是各個擊破,11個國家組成的談判方,看似陣容強大,其實這次搭的是「草頭班」,個個心裡都有小九九。俄國想的是東北的肥肉,日、英、美等國對此心生嫉恨。法國關心的是天主教的順利傳播,德國想的是在中國插進一隻腳。李鴻章看出他們的同床異夢,在得到榮祿轉達的只要保住慈禧什麼都可以商量的「示意」後,便積極地賄賂俄國出面斡旋此事。不久,英首相索爾茲伯里就對首先提出懲凶作為議和先決條件的德國人說:「絕對不否認,如果把皇太后牽入這件事情以內,人們將冒著廢棄中國整個國家組織的危險,這也是對於歐洲不利的。」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11國代表在開「協調會」:11個國家,各有自己的小算盤,都怕自己在中國這塊肥肉面前少吃一口。但是人家講「協調」,會前會後的「協調會」是在所難免的。這是談判期間無數次「協調會」中的一次。


這裡聯軍剛有一點鬆動,李鴻章趕快給慈禧去電,要求朝廷「丟車保帥,把載漪他們拋出去」。接著,各國公使一致要求,只有中國的皇帝和太后回到北京後才可以開始談判。而慈禧壓根就沒有此時回京的想法。


談判又陷入僵局後,李鴻章慣用的策略是「以拖待變」,這一招已經屢試不爽。首先就是「李鴻章病了」。李鴻章的確病了,78歲的老人,又在1895年受過槍擊,子彈殘留物至今還在眼睛下部留著,又加上連日的勞累,病是肯定的,但是還沒有到病倒的地步。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李鴻章像:這是李鴻章唯一一張穿裘皮大衣的照片。大約於1900年左右拍攝。這期間,他很怕冷,常常在夏天也穿得嚴嚴實實的。沒辦法,油燈將熬盡了。


知道自己已經時日不多的李鴻章想儘快結束談判。他代表清廷要求各國早日撤軍,但各國的態度是,必須親眼看到禍首被懲辦,必須把賠款的數額定下來,否則決不撤兵。


1901年2月21日又接到了各國要求處死的12人名單,即:瑞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庄親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書趙舒翹、山西巡撫毓賢、禮部尚書啟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大學士徐桐、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剛毅、四川總督李秉衡、陝甘提督董福祥。其中除剛毅、徐桐、李秉衡三人已死,載漪、載瀾「定以斬監候罪名,如以為應行貸其一死,則遣戌新疆,永遠監禁」,董福祥「事緩辦」外,其餘的人都令自盡或正法。


4月,清廷又收到列強要求嚴懲的地方官員名單,「牽涉百四十二人之多」,大部分是根據「風聞的證據」列出來的。清廷於4月29日和8月19日先後發布上諭,懲辦了96名官員:其中「四人死刑,十一人判死刑,減為永遠流放,十三人終身流放,四人監禁終身,二人長期監禁,五十八人永不敘用,二人譴責,二人追奪官職」。

慈禧一口氣像切瓜一樣地殺了自己120多個大臣後,各國關於懲辦禍首的風波才逐步平息。


接下來,賠款的問題便成了中外議和的關鍵,這才是各國關心的最終核心。俄國率先提出要求賠償白銀1.3億兩。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聯軍的最高統帥瓦德西趕到北京時,聯軍佔領北京已經超過了1個月。瓦德西總共在中國呆了10個月的時間,回國後寫了本回憶錄《拳亂筆記》,其中最有價值的內容就是客觀地記錄了一些八國聯軍在北京製造的慘劇。


聯軍統帥瓦德西在來華前夕,德皇威廉二世於1900年8月18日告訴他要「謹記在心,要求中國賠款,務到最高限度,且必徹底貫徹主張。因為皇上急需此款,以製造戰艦故也」。德國提出的賠款大概是4億馬克。


此外,法國要求的賠款也多達7千多萬兩。他們均要求賠款以現金的方式一次付清。


英、美、日等國則害怕過多的賠款壓力會削弱中國市場的購買力,從而損害自己的商業利益,因此他們首先需要了解「中國究竟能夠償付多少。」英國的態度是基於赫德的意見進行的。


赫德認為「中國沒有準備金」,所以賠款「不能支付現金」。中國是一個入不敷出的國家,「歲入共約八千八百萬兩,而支出據說需要一億零一百萬兩。歲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用於支付現有借款的利息;至於虧空或所需用與收入之間的差額,仍然是欠債,因為沒有資金償付它」。他還認為:「最合適的償付方法」是「各國政府同意接受中國政府保證在若干年內每年分期攤付」。


英國人為什麼如此仗義?因為賠款要靠增稅,中國的海關稅如赫德所說:「增加到「值百抽五」,那麼賠款問題根本不用增加其他的稅,就可以得到解決」。這些增加的海關稅到頭來還是由列強們,特別是對華第一貿易國——英國的國民來支付的。


終日的忙碌和勞心,李鴻章終於病倒了,他在拜會英、德公使後回賢良寺的路上受了風寒,一病不起。這次李鴻章真的病了,特別是和俄國的談判幾乎熬盡了他太多的心血。


1900年,八國聯軍出兵中國,俄國沙皇以鎮壓東北義和團為名,大舉入侵東北地區。沙皇尼古拉二世親任總司令,以庫羅巴特金為參謀長,調集了17萬大軍和各種作戰物資,分五路向中國東北進軍。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沙皇尼古拉二世1898年照片:1900年,八國聯軍出兵中國,俄國沙皇以鎮壓東北義和團為名,大舉入侵東北地區。沙皇尼古拉二世親任總司令。


在俄五路大軍大舉入侵之下,東北清軍一潰千里,俄軍僅用兩個月的時間便佔領了整個東北。


從1900年10月俄國對東三省實行軍事佔領開始,到1902年4月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之簽訂,中間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一年半的時間中,中俄雙方在聖彼得堡,在北京進行了一系列非常曲折、極端複雜的談判。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庫羅巴特金參謀長油畫像:1900年,八國聯軍出兵中國,沙皇尼古拉二世親任總司令,以庫羅巴特金為參謀長。


只因俄國決意要佔據東三省,堅持要同清廷進行單獨的交涉。俄軍在1900年10月1日佔據奉天,然後誘逼盛京將軍增棋簽字批准明顯破壞了「清國的『獨立』與中國中央政府的主權」的章程。這個章程內容被倫敦《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揭露,引起了其他列強的強烈反響和責難。英、德兩國經過緊急磋商達成了一個原則協議:第一,各國不得瓜分中國的領土;第二,中國的沿海、沿岸全部向各國的貿易和經濟活動自由開放。由於感到自己不具備瓜分中國的實力,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均附和了英、德兩國的建議。俄國一方面公開否認,當面撒謊;一方面則脅迫清廷全權大臣楊儒簽字,以便造成既成事實。楊儒拒絕後,俄國就向李鴻章施壓:如果中國「聽各國讒言,不願立約,則東三省必永為俄有」。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侵略中國東北的沙俄軍隊中的哥薩克人士兵:哥薩克人士兵勇猛善戰,多次充當了沙皇侵略擴張的馬前卒,成了沙皇對中國東北進行侵略擴張的急先鋒,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聲名狼藉。


李鴻章已經開始咳血了。他吐血已經吐到了「瀕危」的程度,在生命的最後時間裡,李鴻章已沒有精力面對面與洋人再論短長了。李鴻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揮著下級官員把損失降到最低點——從一開始提出的10億兩白銀降到4億5000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4億5000萬兩,是對4億5000萬中國人所定的數字,「人均一兩,以示侮辱」。李鴻章接受了這個侮辱。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1900年俄國軍隊分五路侵佔了東三省,立意要把東北變成俄國的「黃俄羅斯」


5月1日,列強們發表了一個報告,各國要求的賠款總數為「六千七百五十萬鎊,或四億五千萬兩左右的銀子」。所有國家的最終報價都遠遠超過了他們實際的花費和損失。5月11日,奕劻、李鴻章「接受四億五千萬兩為賠款總額」。5月26日,清廷電告奕、李二人說:「各國賠款共四百五十兆,四厘息,著即照準,以便迅速撤兵。」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奕劻代表清廷與11國代表正式簽訂了《議和大綱》的「最後議定書」,簡稱《辛丑條約》。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辛丑條約》簽字儀式「全家福」:11國談判代表坐左邊,清國代表坐右邊,後面是各國代表的隨從人員。地點在西班牙大使館。這天是 1901年9月7日。這是根據《議和大綱》的「最後議定書」簽字儀式的照片繪製的現場圖。


在9月7日《辛丑和約》簽訂前後,李鴻章與俄使及維特代表波茲德涅耶夫進行了頻繁的接觸。11月7日,李鴻章在俄人的「恫嚇催促」下病死,「聞薨之前一點鐘,俄使尚來催促畫押」。李的病逝,對俄國財政大臣,負責俄國遠東鐵路建設的維特來說,頗有兔死狐悲之感。他「這時才發現,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因為隨著失掉了李鴻章與許景澄,不僅我們一派已經完全沒有台柱子了,而且在中央的最高當局中,看來沒有一個人能夠勇敢地負責與外國人辦理交涉」。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紐約時報》報道「李鴻章病情嚴重」:美國《紐約時報》最關心李鴻章的病情,它於1900年11月27日從倫敦發回一條消息:《李鴻章病情嚴重》。報道說,據倫敦早報駐上海通訊員的消息,李鴻章生了重病,並且已經發電報給他的大兒子李經方。


大清重臣李鴻章油盡燈枯,走了。這一天是 1901年11月7日。


【來源:《絕版李鴻章》作者:張社生 文匯出版社】

李鴻章:累死乎?氣死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美國歷任總統和他們的愛犬
大清朝的人權報告
向死而生的蘇格拉底
華盛頓與洪秀全
侵華法軍翻譯官回憶:目睹圓明園的劫難

TAG:史客兒 |

您可能感興趣

李鴻章怎麼死的?慈禧又是如何看待李鴻章之死
李鴻章誓死也要弄死胡雪岩,讓他成為第二個首富石崇,究竟為何?
一代名臣、大清柱石李鴻章之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慈禧宣李鴻章進宮,王爺連道「恭喜」,這倆字把李鴻章嚇得要死
晚清重臣李鴻章和李鴻藻是兄弟嗎?不但不是,還是死對頭
他是清朝首富,卻為啥被李鴻章迫害致死,還被慈禧抄了家?
李鴻章,究竟是背鍋俠?還是歷史的罪人?
李鴻章之死,壓死李鴻章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日本,而是這個國家
敢和慈禧、李鴻章死磕,死後獲「文正」謚號,但熟悉他的人不多
百餘年前,沙皇對李鴻章說:咱一起干日本人好不好?李怎麼回應呢?
李鴻章為何要對日本低頭,為何要放棄琉球群島?真相讓人唏噓!
慈禧太后聽到李鴻章去世的消息,為何當場崩潰?
他是清朝首富,被慈禧抄家,為啥被李鴻章迫害致死!
有功無錯,眾大佬卻支持李鴻章冤枉他,名臣集體腹黑了?正相反!
大清王朝最後的頂樑柱左宗棠死了,笑得最開心的為何是李鴻章?
李鴻章到底有多腐敗?李鴻章有多少財產?
李鴻章「殺降」:連洋人都看不起他
三個億萬富豪都為李鴻章後人,李鴻章遺產眾多,都去了哪裡?
李鴻章做過的官他幾乎都做過,可李鴻章挨過的罵他卻幾乎沒沾上,慈禧說他是「琉璃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