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景谷地震中損毀的遷糯古寺修繕基本完工

景谷地震中損毀的遷糯古寺修繕基本完工

景谷地震中損毀的遷糯古寺修繕基本完工



圖為修繕後的遷糯佛寺寺門 劉冉陽 攝

中新網景谷11月8日電(記者 保旭)嶄新的大殿、新鋪就的石板路,記者近日再次到訪雲南景谷縣遷糯村遷糯古寺時,這個在上次地震中受損嚴重的古寺修繕工作基本完工。


2014年,一場6.6級強震襲擊了遷糯村,雖說傷亡不大,但道路、房屋、寺廟受損嚴重。遷糯古寺就是在遭遇了這一場強震後變得面目全非。記者上一次到訪時是地震過後不久,見到古寺部分牆體倒塌、原本就破舊的木質窗戶散落在大殿外的路上、滿地都是破碎的瓦片、兩扇寺門搖搖欲墜。

景谷地震中損毀的遷糯古寺修繕基本完工


圖為遷糯寺旁農家樂的傣族女主人正在準備晚餐 劉冉陽 攝


遷糯佛寺建於清乾隆戊戌年(1778年),復修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為雲南省最大的傣族南傳佛教寺院之一,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傣族民眾大小節慶都會到這裡『進香』,甚至緬甸、寮國、泰國的人也會來此敬拜。


原本當地就有對遷糯古寺的修繕計劃,強震過後,加快了當地政府對古寺的修繕日程。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古寺的原貌,當地有關部門反覆找專家驗證修繕方法,並通過公開招標聘請了雲南最具資質的修繕團隊進行施工。


修繕後的寺廟,山門全仿內地漢傳佛教的形式,寺廟展現了明末清初建築風格,同時結合傣族建築式樣。寺內窗戶的雕花,竟然是道教的「八仙」。遷糯佛寺主持說,寺廟的原貌就是如此,可看出來當時傣漢文化、中原文化與東南亞文化在這裡的融合。


古寺門口依然掛著那幅只留上聯的對聯,上書「寺門對池道德喜同荊山璞」。當地一名官員說到,「也歡迎各地的才子來接一下下聯」。

景谷地震中損毀的遷糯古寺修繕基本完工



圖為正在修繕中的遷糯寺(資料圖) 劉冉陽 攝


目前,古寺修繕工作基本完工,僅剩下一些寺內道路和外牆的重修和清潔工作。


古寺門外,幾名傣族婦女坐在一顆千年的菩提樹下乘涼,幾個小孩在寺門正對的池塘邊投食餵魚。離古寺最近的一家農家樂女主人正在準備著豐盛的晚點——潑水粑粑、糯包穀、手撕乾巴,女主人還會向遠方賓客敬上一杯熱情的米酒。

景谷縣委書記羅景華稱,「修復古寺不僅是要保護好這個代表文化融合的文物,更要為當地經歷強震後的傣族民眾重塑心靈的家園」。(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通過《巴黎協定》批准案 錯過氣候治理頭班車
日本56歲「舔足男」涉嫌舔舐年輕女性足部被捕
日本出現可住宿書店:隨意看書 犯困躺下就睡
日本治癒系輕鬆小熊在中國大陸首展登陸上海灘
美國加州投票站槍擊案 致至少1死3傷

TAG:中國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黃龍溪,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築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
隱藏在大山深處的佛門聖地 有著華麗殿宇的 「白古寺」
東禪古寺
大別山中古寺廟 村民用黃泥包裹掩藏精美木雕 牆上還有清代壁畫
秦安——古寺古柏話滄桑
實拍晚清重臣曾國藩墓地,伏龍山陽古寺旁,與夫人合葬
深山藏古寺,山水洗塵心
東土佛國 千年古寺「泰山護國禪寺」
日本古寺現中華真龍標本,出土遠古龍文物證實龍曾經存在?
山上古寺成廢墟!入內抬頭一看全是馬甲胸罩
大隱隱於市,不在紅塵中,「鬧市叢林」蓮溪古寺探幽
安徽黃山發現一處大型古寺遺址
深山古寺,竹徑磬聲,這裡是中國最詩意的清幽之地!
懸空古寺,古人是怎麼修建的?
甘肅成縣懸崖上的古寺,藏著一面唐代題壁墨跡
古寺里的向陽花
古寺禪影 一隅清境
古寺美景:法喜講寺
全國古寺廟首例:上海玉佛寺大雄寶殿啟動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