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漫談:中藥配伍為何講究「君臣佐使」?

漫談:中藥配伍為何講究「君臣佐使」?


漫談:中藥配伍為何講究「君臣佐使」?



看過道醫的人都知道,道醫用藥不管是中成藥還是湯藥,很少用單味葯,而大多採用復方配伍。道醫通過望聞問切診斷後會開出一張由各種中藥組成的處方,其中每味中草藥用量也清楚標註。

處方療效一是取決於對症與否,二是取決於處方中藥配伍組合是否合理和有法度。這裡說的法度就是制方規則,道醫稱之為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的提出借用了古時候對國家官吏設置的提法,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4種人,後指中藥處方中各味葯的不同作用。


君葯,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其藥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較作為臣、佐葯應用時要大。在一個方劑中,君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藥物。臣葯,一是輔助君葯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二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

它的藥力小於君葯。


佐葯,一是佐助葯,即協助君、臣葯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的兼證;二是佐製藥,即用以消除或減緩君、臣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葯,即根據病情需要,用與君藥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


佐葯的藥力小於臣葯,一般用量較輕。使葯,一是引經葯,即能引方中諸葯以達病灶的藥物;二是調和葯,即具有調和諸葯作用的藥物。使葯的藥力較小,用量亦輕。


君臣佐使,不一定是指方中具體的藥味,而是中醫藥的結構描述,是一種格局。「君臣佐使」原則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主葯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神農本草經》上也提到:「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主治病;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元代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李杲為「君臣佐使」的概念做了進一步補充:「君葯分量最多,臣葯次之,使葯又次之。


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序,相與宣攝,則可以御邪除病矣。


」到了清朝,醫學家吳儀洛對「君臣佐使」做出了較為全面的解釋,他認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遵循君臣佐使原則,才能組出主次分明、細緻嚴謹和療效可靠的良方。


經過歷代醫家辛勤努力和智慧積澱,道醫方劑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一書就收載方劑314首,到了唐代的藥王孫思邈,他的兩本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分別收方5300首和2000多首。

到目前為止,大約已經統計出有名有姓的方劑近10萬首。當然,方劑組成既有嚴格的原則性,又有極大的靈活性。


面對病人實際疾病組方配伍時,在遵循君臣佐使原則下,要結合患者的病情、體質、年齡、性別以及季節氣候、生活嗜好等,組成一首精當而適應疾病需求從而療效突出的方劑。


在選用古人成方時也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化裁,加減運用,做到「師其法而不泥其方」。


記得一位醫家這樣感嘆:醫之成,悟也;方之精,變也。

方劑是據病人病情和臨床實際不斷變化的,但又萬變不離其宗,關鍵要抓住疾病的本質。但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中醫易學難精,難也就難在此處。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想要護膚美容?還可以泡一池高品質葯浴
魚腥草是天然抗生素,但好多人不知道吃後會這樣!
小洋蔥,大用處!每天吃一顆,清血管降血糖
什麼是功德?為什麼要積陰德呢?
道醫學堂道教鬼脈珍法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藥配伍為何講究「君臣佐使」?
中藥配伍博大精深,趣談六味地黃中藥配伍「君臣佐使」的用兵之道
老中醫李成光:精於配伍,善用藥對!
熟記中藥配伍表,你就是中醫師!
乾貨|中藥之間有情感?岳美中談中藥配伍「七情」
食療方中的配伍禁忌,應注意哪些呢?
店員經典培訓教材:阿奇黴素的配伍禁忌
老中醫:黃芪用藥有講究,配伍不同功效各不同!
不傳之秘:中藥配伍與用量!
熟記中藥配伍表,你就是大半中醫師!
中藥 | 中藥配伍用藥 !總結得真好 !
張景岳應用「熟地黃」五:收溫補療虛之效,關鍵在於配伍與炮製(下),砂仁、桑枝、丸劑、丹劑、酒劑
板藍根的藥理作用以及配伍禁忌
注意:阿奇黴素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
中藥 | 仲景如此喜用附子,你發現他配伍的規律了嗎?
張錫純對石膏及白虎湯的配伍用藥規律(二)白虎加人蔘湯之變通
中藥食材三七可以有些什麼配伍呢?看完真的是漲知識了
最熟悉的葛根,你知到他的配伍嗎?
山藥加薏米,簡單的配伍神奇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