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2月9日 拜手稽首:不學禮,無以立

12月9日 拜手稽首:不學禮,無以立

12月9日 拜手稽首:不學禮,無以立



成語詳解丨 拜手稽首

讀音:bài shǒu qǐ shǒu


出處:《尚書·益稷》:「皋陶拜手稽首。」


釋義:拜手,作揖;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於書信向對方表示敬意。


字里字外

不學禮,無以立


在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其人民以謙遜有禮著稱於世;各種祭祀活動繁多,禮儀樣式豐富,涵蓋範圍廣泛,幾乎滲透於社會的各個層面。


作為一個嚴肅聊文化,活潑學裝B的訂閱號,今天先給大家普及一些關於中國傳統禮儀的小知識。

12月9日 拜手稽首:不學禮,無以立


傳統禮拜形式包括: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


其中稽首是這九拜中最為隆重的禮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於膝前,手不分散,再慢慢伸頭到手前地上,俯伏向下直至頭碰到地面並且要停留一會,動作舒緩。是下對上見面時表示畢恭畢敬的大禮。所以,書信中使用拜手稽首,也是十分尊敬的體現。


頓首,一般都知道是「叩頭」的古稱。就是拜跪在地上,引頭至地,只作短暫的接觸,就立即舉起。由於頭觸地面的時間很短暫(也即「頓首」的意思),在古代拜禮中是較輕的,屬於地位不等或平輩間相交的一般禮節。


空首,所謂「空」就是頭並沒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行禮的方法是拜跪在地面上,先以兩手拱至地,然後引頭至手,這是國君回答臣下的拜禮。

12月9日 拜手稽首:不學禮,無以立


時至今日,我們還能從一些表示尊敬的詞語中,看見「九拜」的影子,例如拜壽、拜年等。可見,禮儀已經根植在中國人的骨髓里。


宋元豐四年冬天,學者游酢與楊時到潁昌,欲拜大儒程顥為師,為了不驚擾正在閉目養神的老先生,游與楊在一旁肅然侍立,不覺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深。假睡的程頤醒來還故作驚訝,其實心裡已經有了定數:對這樣的學生一定要大開山門,因為他們將來是能光耀師門的。


圖 /MoonyKhoa Le

文 / 孫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成語大會 的精彩文章:

飛鴻印雪 想要藏在琥珀里的時間
12月3日 停雲落月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只是情誼重千金
手書、寸箋、函札…書信別名知多少文末有彩蛋
唐代大V韓愈是如何將每條帖子刷成熱門成語的?
只看這些楹聯的表面意思你就圖樣了

TAG:中國成語大會 |

您可能感興趣

隆安元年春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太傅,會稽王道子稽首歸政
古禮今韻(五)頓首·稽首·空首
稽首恭祝 宏慈妙法元君——何仙姑祖師聖誕:武皇鑾駕迎仙姑 人間幸留「荔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