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大師故居:十萬佛身像彌勒州

宗大師故居:十萬佛身像彌勒州

宗喀巴大師


公元1357年(丁酉年)~公元1419年


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

佛教理論家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故居,是青海省湟中縣共和鎮蘇爾吉村,位於湟中縣城西南方向約18公里處,藏語稱「瑪爾倉」,意為「酥油之家」,即「瑪爾倉」家族後裔,就是當今青海省湟中縣共和鎮蘇爾吉村。現任該村黨支部書記蘇生海先生、蘇艷琴女士等就是「瑪爾倉」家族宗喀巴大師故居的主人。在這個古老的宗喀巴大師故居,雖然均為普通農家庭園,建築風格相當平凡,卻能夠保存完整,酥油燈光常明,這是「瑪爾倉」家族的榮耀。

宗大師故居:十萬佛身像彌勒州


但是,幾百年來這扇神密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故居的窗戶,至今沒有向世人打開。早在654年前,即公元1357年10月10日充滿吉祥如意的日子,宗喀巴大師就誕生在這家藏族牧民家庭,父名為達爾喀且魯崩格,母親為香薩阿且。據說該家有幾頭乳犏牛,由宗喀巴大師的母親經常游牧到水草豐盛的「日沙爾」草原,即現在的「塔爾寺」一帶,就在這個游牧點上誕生了宗喀巴大師。

宗大師故居:十萬佛身像彌勒州



在宗喀巴大師誕生後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而在這株白旃檀樹的每個樹葉上呈現出神奇的「佛身像」足有十萬尊。因此,藏語古稱「袞本」,意為「十萬佛身像」。

宗大師故居:十萬佛身像彌勒州


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大師的母親按兒子從西藏來信所示,在信徒們的幫助下,以這株旃檀樹和宗喀巴大師所寄獅子吼佛像為胎藏,砌石建塔,成為塔爾寺最早的建築。後來,該塔多次改建易名,成為現在大金瓦殿中神奇雄偉的宗喀巴大師紀念銀制靈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取漢語名為「塔爾寺」。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在塔旁建一靜房,聚僧坐禪,歷經17年之後,再建彌勒佛殿一座,而塔爾寺初具規模,取藏語名「袞本賢巴林」,意為「十萬佛身像彌勒洲」。

宗大師故居:十萬佛身像彌勒州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蓮花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黟山派」開宗大師——篆刻大師黃士陵
「禪宗大師」為什麼倒掉
把徒弟按到河裡灌水的禪宗大師
他是當代世界禪宗大師,與喬布斯一起用禪改變了世界聽大德講心力
學佛有什麼簡易的修持法?律宗大師這樣開示!
宗大師涅槃後五次現身之一:時時憶念上師必能凈治極惡罪障
把稅加到鹽價里,誰出的餿主意?原來竟是古代青樓業的妓宗大師